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件岳麓版必修1课件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引领:解题时要分三步:第一,有人认为秦朝速亡是 由郡县制造成的;第二,柳宗元认为秦朝速亡不是郡县制 不好,而是由于秦的暴政引起“人怨”而被农民反抗所推 翻。第三,谈谈你对柳宗元看法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答案提示:答案一:柳宗元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郡县制 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巩固国家统一,郡县制的推行 有着历史的必然性。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沉 重的徭役和赋税,残酷的刑罚将农民推上了绝境,造成阶 级矛盾迅速激化,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统治。
或中央政府。皇帝或中央政府对地 方拥有统帅权,地方服从于中央。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甲兵之符
特①点皇:帝权力制高度度: 集中 右在皇帝
左在阳陵
表现: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秦阳陵虎符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答案二:柳宗元的看法是不正确的。理由,例如废分封使 秦始皇孤立无援等。(理由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千秋功过,你我评说:
明朝思想家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
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功绩:
①结束长期的战乱纷争统
一中国②建立一套完备的 有人说秦
中央集权制影响中国2000 始皇是千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②、中中央央官集制:权三制公九的卿主制要内容
①皇帝制度: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 尉 九卿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左、右丞相 “百官之首”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皇帝
御史大夫 (副丞相)律来自图籍 监察百官太尉 军务
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 互相配合, 军国大权最 终操纵在皇 帝一人手里
①皇帝制度:

郡、县机构 秦代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
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守(最高长官) 郡丞(行政、刑狱) 郡尉(军事、治安) 县
县令(最高长官) 县丞(行政、刑狱) 县尉(军事、治安) 乡
三老(教化)
啬夫(听讼、赋税)
激徼(贼盗)
里 (里​ 典)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分封制
以血缘为基础 诸侯的官位、封土
世袭 地方容易出现
割据
郡县制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主要官员由皇帝任 命、派遣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
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 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②③、中地中央方央官机集制构:权三废制公分九封的,卿主置制郡要县内容
①皇帝制度:
多年③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古一帝,
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 过错:
①修皇陵建阿房宫滥用民 力②焚书坑儒钳制文化③ 法律严苛导致农民起义
有人说秦 始皇是暴 君。你是 如何认识 的?
结论:功大于过

课后合作探究(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央集 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参考:①积极: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秦汉—宋元), 积极作用是主流----表现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 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建水利工程,发展 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 ②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消极因素突出, 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危害尤甚---表现在:钳制思想文化、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 徭役的无度等,严重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
①建长城、驰道、直道;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

度 量 衡 统一统货一币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
国以家秦的国形圆成形和方文孔化钱的作发为展统;一货币,
通行②全秦统国统统一,一一度便文货量利字衡币了后、商,度品汉量的字衡交的、换字和文形物字结资交
流以秦,秦构有国“基利为书本于标同定商准型品,小,经便篆影济利响发了深展经远和济。国交家往统和一发展

争鸣(人教版的一道开放性试题):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
郡邑而促”。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 什么秦朝却很快覆灭?
柳宗元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压迫剥 削人民群众,“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 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的统治。“咎在人怨, 非郡邑之制失也”。他的意思是说,秦王朝的灭 亡在于严刑峻法激起人民怨恨,并不是因为郡县 制不好。 你认为柳宗元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④选(拔)官和考(察)官制度 ⑤法律制度:细密、严苛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2、巩固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①建长城、驰道、直道;

①修建长城、驰道、直道
统一车轨、驰道 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2、巩固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虚有其位)
九卿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 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 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忙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②③、中地中央方央官机集制构:权三废制公分九封的,卿主置制郡要县内容

反映实质
宗法分封 制遭破坏 争夺天下
①商鞅变法极大地提升了秦国实力 ②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影响到秦国的大政方针

秦始皇个人的雄才伟略:
广罗人才,策略正确。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
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 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 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 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 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 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 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 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 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李斯为舍人​ 。
东到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人口达2000万
南到南海

思考:为何完成统一大任的会是秦王嬴政?

材料: 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
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 “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 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 “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 与诸侯无异”。
春秋初期,周王室国力已经衰微。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 前221 — 前207年)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 的来历和郡县制建 立的史实,了解中 国古代中央集权制 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

先后: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

秦朝的疆域
文” 文字的 演变:
甲 骨
金 文
大篆





小篆

积极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巩固了秦朝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有利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基本格局 消极:
专制、个人独裁色彩浓厚

思考: 秦始皇确立了一套完备的中
央集权制度,为什么秦朝还会成 为二世而亡(15年)的短命王朝? 其速亡与其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何 种关系?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秦国统一的背景或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人民 渴望安宁,统一成为历史潮流; 2、商鞅变法极大地提升了秦国实力 3、法家学说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4、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中央集权制的含义: 国家统治权力集中统一于皇帝

春秋战国时期:
①是“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时代 (“三 家分晋”、“田氏代齐”等), ②也是诸侯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周初-诸侯上 千,春秋中期-近百,春秋末期-主要剩七国)
时段 春秋
战国
年代(公元前) 政治特点
770-476 春秋五霸 (近300年)
475-221 战国七雄 (250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