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邢台市日照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至日邢台市日照系数
【篇一:日照间距系数】
表1 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
注:①本表按沿纬向平行布置的六层条式住宅(楼高18.18m,首层窗台距室外地面1.35m)计算。
②“现行采用标准”为90年代初调查数据。
【篇二:日照间距系数】
日照间距系数
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由图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式中:h—太阳高度角,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
实际应用中,常将d换算成其与h的比值,即日照间距系数,以便于根据不同建筑高度算出相同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建筑日照间距。
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
3000/10000=30% 。
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40%-50%,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考量的对象不同,相对于同一建筑地块,建筑密度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占用面积,建筑容积率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绿化率
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一个良好
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
地率应不低于30%。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绿地率也是
如此。
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
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经济技术指标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长率:2-5%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过2%
3.房屋维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维修人员劳动生产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质量合格品率:100%,其中:优良品率30-50 % 6.维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年职工负伤事故频率:小于3‰
8.小修养护及时率:99%
9.房屋租金收缴率:98-99%
10.租金用于房屋维修率:不低于60-70%
11.流动资金占用率:小于30%
12.机械设备完好率:85%
道路红线宽度
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
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
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
道树所需的宽度。
道路红线的划定是与城市规模、道路性质、两侧用地、交通流量等
等有关的。
在大城市级别以上的城市,快速路道路红线以大于80米
为宜,主干道道路红线以大于60米为宜,次干路以大于40米为宜。
同时道路具体红线确定时,主干道要考虑道路是交通性还是生活性、过境性还是区域性、是否为景观性道路、流量对道路机动车道数的
要求、两侧用地对人行道、自行车道宽度的要求等。
三区
镇域范围内确定不准建设区(区域绿地)
非农建设区(城镇建设区)
控制发展区(发展备用地)
六线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
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
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
道树所需的宽度。
城市绿线: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凡是城市公共
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园林、道路绿地、湿地,以及古树名木等都
应划定城市绿地界线,必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园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绿地建设。
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
划进行开发建设。
城市紫线: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
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
范围界线。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即违反保护规划
的大面积拆除、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
的大面积改建;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
和其他设施;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
其他设施;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
坏性影响的活动。
城市蓝线:城市蓝线是指河道规划控制线,蓝线控制范围应当考虑
堤防、防洪、环保、景观、排灌等需求,包括为保护城市水体而必
须进行控制的区域。
在城市蓝线范围内禁止下列活动:即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等污染城市水体的行为;填埋、占用城市水体行为;挖取沙土、土方等破坏地形地貌的行为;其他对城市蓝线构成破坏
性影响的行为。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又称建筑控制线。
黑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规划用于界定市政公用设施用
地范围的控制线。
黑线导控的核心是控制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地面
输送管廊的用地范围,以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城市道路断面
城市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合称。
沿着道路中心线的竖向剖面称为纵断面,反映道路的竖向线形;垂
直道路中心线的剖面称为横断面,反映路型和宽度特征。
纵断面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坡度、坡长、转折点的设计。
在
规划阶段,应确定设计线路上的控制点标高;设计阶段还须计算土方、护坡、挡土墙工程量等。
城市道路的纵坡设计要满足排除地面
水和埋设地下管道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为0.3%;石料、砂土路面为0.5%。
最大纵坡是根据车辆爬坡能力、
行车密度、行车速度、安全性、道路等级、工程难易程度等确定的:行驶机动车的,一般不大于8%;行驶非机动车的,不大于3%。
对于
坡长也有一定的限制。
竖向线形的设计要力求平顺和缓,保证行车
安全和一定的设计车速;技术经济上的要求是路基稳定,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
城市道路竖向线形设计是城市用地竖向设计
的组成部分。
道路纵坡和高程受道路交叉点、道路与铁路交叉点、
桥梁、隧洞等的高程或净空的制约;同两侧街区的地面排水、建筑
布置、出入路口的交叉、沿路干管的埋设、街区内支管和干管的连
接等有密切的关系。
从土方平衡、建筑景观、有利街区排水等方面考虑,城市道路的路
面标高应该等于或略低于两侧街区的地面标高。
横断面规划和设计
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布置,路面各部分宽度的确定,路面横坡的设计,交通分隔带、停车带、林荫带、公共交通站台等
在路面上的布置,地下管线的布置,多层式道路对地上层、地面层、地下层的布置。
主要依据设计车速、交通量、交通流特征以及地形、用地面积、建筑物性质、环境特点等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路型和宽度。
同一条道路在不同段落可以有不同的横断面。
路型分类城市道路路型按城市道路系统中车行道设计方式,大致可
分为4类:①不设分隔带的道路,为普通类型,用于一般道路。
②设
置对向分隔带的道路,适用
于汽车专用道路。
③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的道路,或设置
对向分隔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的道路,使机动车与非机动
车分流,有利于提高车速和保障交通安全。
④多层式道路。
宽度设
计任务为确定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
车行道宽度根据远期的预估
交通量计算,须一次留足。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按车道数计算。
小汽
车的车道宽度为3米;大汽车为3.5米、3.75米、4.0米(设计车速
高的用较宽车道);无路缘者,靠路边的车道要适当放宽;路边停
车带的宽度为2.5~3米。
行驶机动车的道路至少要有2条车道,路面
宽度宜用7.5~8米。
双向行驶道路的车道数通常采用偶数,同向多
车道中靠路边的车道受干扰较多,利用率低于中间车道,计算通过
量时应按中间车道通过量依次折减。
横断面上各车道通过量之和不
得小于远期的预估交通量。
自行车车道宽度按行车带计算,每条行
车带宽度为1米,车行道总宽度是行车带宽度与带数的乘积加两侧的
侧向余宽(一般每侧为0.5米);单向自行车道不应少于2条行车带。
人行道宽度按步行带计算,每条步行带宽度为0.75米,车站、客运码头、商业中心地段等放宽为0.9~1米;单侧人行道不应少于2条步
行带。
行道树、电杆等应另外附加宽度。
地下管线一般应布置在人
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面(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
横断面上的
车道布置,按照中国的交通规则采用置右原则(即同向车辆中低速
行驶者靠右的原则)。
因此,小汽车行驶的车道靠中线布置;大汽
车行驶的车道在小汽车车道的右侧;非机动车道在大汽车车道的右侧。
城市道路总宽度是道路各功能部分设计宽度之和。
干线道路的
宽度还应考虑防灾的需要,即当道路两侧房屋因故同时倒塌时,车
辆尚可从中顺利通行。
序号城市名称纬度 (北纬) 冬至日大寒日现行采用标准
8呼和浩特
9 大同
10北京
11喀什
12天津
13保定
14银川
【篇三:居住建筑冬至日满窗日照时数标准是( )h。
a.1
b.2
c.3 d】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
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
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
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
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
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
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