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的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的探析
摘要: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

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严峻水污染问题,尤其是中小城市。

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管理现状以及污水来源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解决中小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发展建议
abstract china is a seriously dry country, china’s per capita water quantity only 2300 cubic meters, only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average, ranked 121th in the world. it is one of the poorest countries in the global, regarded as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country in the united nations.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still facing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especiall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stud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sewage treatmen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origin of sewage, puts forward the solving problems of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advice.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sewage treatmentstatusdevelopment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r1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我国,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

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2160个中小城市,其中地级212个,县级1948个。

截至2011年底,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6.57%;总人口达9.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中小城市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未来50年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

这就必然对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一、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一)大环境
1、我国在污水处理方面管理体制及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首先,我国现行污水处理管理主管部门不止一个,管理责权交叉多,难以统一规划和协调,部门间管理工作缺乏有效衔接,造成了管理的脱节,割裂了污水处理的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其次我国污水处理管理运行机制缺失。

不仅是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污水处理管理的要求以及污水处理管理经济手段运行机制缺失,最重要的是.监督及参与机制缺失。

再次,我国关于水污染的立法,内容存在交叉甚至冲突,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部门起草立法时缺乏综合平衡,涉水法律存在交叉,妨碍污水处理管理的法律执行。

2、我国污水处理率低,污水处理技术落后。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年排污量大约为350亿m3,但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仅为15.8%,而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1980年就已达到了70%。

全国有大约超过80%的城市直接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到附近的水体。

污水处理技术是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
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

(二)具体环境
1、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资金投入不足,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

近几年来,国家对污水处理增加了不少投资,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尤其是因为目前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资金与技术有限,用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在大城市和中小城镇之间的分配很不平衡,资金更加偏向大城市。

但是目前在全国2000多座县城与19000多个镇中,污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而由于资金问题这些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污水管网等基础实施的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

2、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低。

近几年我国在污水处理方面,引进了许多新的设备和技术,但这些设备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我国现状是中小城市,尤其是大部分小城市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比较缺乏,尤其是污水处理
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紧缺,这样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厂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已建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3、中小城市城乡结合处面积较大,污水处理面临问题较为复杂。

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有半工半农的产业特点,所面临水环境污染以及处理的问题更为复杂,居住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管理体制、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普遍,这些都是中小城市中城乡结合部所面临的需要解决却又难以解决的难题。

二、中小城市水污染来源
(一)工业污染
目前我国中小城市数量众多,幅员辽阔,聚集了庞大的人口、资源、产业、环境等发展要素,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提升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全局性、决定性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中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增加。

但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尤其在北方)。

技术水平低、环保措施不到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少,加上中小企业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造成污染物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达标率低。

这是造成中小城市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生活污染
人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所占比例持续升高。

2006年全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296.6亿t,到2008年,增加至330.1亿t。

而我国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仅为57.1%。

而中小城市生活污水集
中处理率更低,甚至大部分生活污水是不及过处理直接排放的。

(三)农业污染
由于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面积大,农村人口所占比重相对较高,所以中小城市农业污染也成为污水主要来源之一。

其中包括畜禽养殖废弃物、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畜禽粪便的还田率仅为30%~50%,未经安全处理的畜禽粪污直接排放或任意堆放造成氮、磷污染所致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导致广大农村地区饮用水出现安全问题。

城市水源地上游通常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

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势必提高土壤中人工化学物质的含量。

特别是农业的粗放管理,更导致农业化学品利用率的降低,造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中小城市以及周边广大乡村都还缺乏排水设施,大量的生活污水漫流排放后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有机污染十分严重。

三、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发展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保证管理体制的协调运转,灵活运用经济手段。

建立健全法规系统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

要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的各项法规、条例的建设,使水源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管理体系上,要克服分头管理、条块分割现象,处理好统一监督管理与协同监督管理的关系。

市场机制是微观领域有效的资源配
置手段,各种税、费、补贴、信贷等是污水处理管理的经济手段,结合排水许可制度逐步建立重点排污户档案加强排污不合格的治理以及处罚力度,使其违法排污所付出的成本高于治理成本,尽量从源头控制,进一步保障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利用新技术,同时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研究和开发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和替代的新工艺,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效果好且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是我国当前污水治理领域的一项主要任务。

同时应该注重污水处理行业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加政策倾斜,尤其是广大中小城市更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吸引优秀人才,同时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污水处理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增加新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大中小城市之间资金投入的平衡。

眼下中小城市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中小城市是我国行政区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在改革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也要求国家必须重视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等基本环境问题,增加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其他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平衡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差距,尽量保证中小城市为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的水环境能够得到安全的保障,经济发展速度与环境的改善成正比。

(四)加大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强化公众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

让人民群众懂得保护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强化大家环保观念,争取从源头上减少水的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污水处理是刻不容缓的一项事业,尤其是占我国面积大多数的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必须严肃重视,处理好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一条高效率、低能耗、简易的污水技术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陈佃红.浅谈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治
淮,2008,(2):42-43.
[2] 陈宜菲.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187-188.
[3] 肖勤.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23-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