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四中高三语文美文赏析(2)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新化四中高三语文美文赏析(2)人教版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
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
堪称千古名篇。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是年南方春早,诗人行舟在青山绿水之间,恰逢春潮涌动,
江水浩淼之时,远眺可见江面之开阔,近观方省悬帆之缘由。
于是神思飞扬,大发感慨:咏“海日”,描“江春”,“蓦然回首”,西北而望,不觉乡愁盈怀,欲托“归雁”传书,以慰飘泊羁旅之念。
首联描青山绿水,叙诗人行踪。
“客路”一词,虽为实写,却已寓乡愁于其中矣。
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诗人遣词造句之工力可见一斑。
颔联写景寓理,耐人寻味:“潮平”当因“两岸阔”,“风正”方能“一帆悬”也。
“风正”一词极有讲究,用“风顺”,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顺而疾,则帆就会被鼓成弧形了;用“风和”?撇开对仗不
说,倘为逆风,即使“风和”,亦无法使“一帆悬”。
颈联历来脍炙人口,“海日生(于)残夜,江春入(之)旧年”,这不仅是时序的交替,而且饱蕴哲理。
“日”与“春”乃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表现出具有普通
意义的生活真理,令人鼓舞。
较之张若虚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若从予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染力等层面玩味,似略胜一筹。
无怪乎与诗人同时代的“燕许大手笔”燕公张说将此联“手
题政事堂”,明代胡应麟誉其“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呢!
尾联仍情景相系,由大雁之北飞想“雁足传书”的传说,景实而情真,紧承三联,遥应首句,淡淡的
乡思愁绪,自然溢于言表。
纵观全诗,还有一妙处:除尾联外,其余三联均对偶,这在五言律诗中是不多见的。
美文品读
宁静的地平线(节选)
张郎郎
一九七O年代,我听说许多人在全国各地草棚里、油灯下,一肚子理想,满脑门子深刻。
在写着、画
着、唱着,做着文艺梦。
都是形形色色、不同层次、不同境遇的理想主义者。
玩文学的差不多都是这种人。
他们琢磨、创作,试图活出个模样,寻找意义。
一九七O年代开始的那个午夜,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是在油灯下守岁。
不过,大多数人在农村、在
农场。
而我却在牢房。
那是在河北省饶阳县大狱里。
……
当时我们屋子里大概有十二、三个人,七、八个人都参加了那个精神宴会。
我呢,正给几个小年轻侃故事。
当我侃完一个故事,他们正七嘴八舌争辩的时候,一位叫段铎的小伙
儿突然说:“你别就光给我们穷侃了,干脆教教我们,也玩玩文学、写写诗。
”
段铎那时候大概还不到二十岁,饿瘦了更显年轻。
原来,他发现我在牢房里靠侃故事就可以占据一席
之地。
在这儿,这也算一种本事,要练别的本事,这里边儿没条件。
要练文学,就是练嘴、练笔,在饶阳
绝对有这条件。
不练白不练。
他话这么一说,其他几个年轻人都同声附和,齐齐嚷嚷要拜我为师。
段铎学习的根底很好,因为出身
问题,没被大学录取,只好上了一个中专。
虽然他一直喜欢文学,可没机会玩文学。
另一个同号叫王涛,
是青龙桥的一个著名玩主,那片儿住的都是正儿巴经的八旗子弟。
于是,他们就开始听我侃诗。
年底之前监狱进行调号,把老杨和老李他们都调走了。
我和这些北京来的小伙子们还留在这个大号里,就开始一起写诗、评诗。
段铎是个非常聪明的青年,
他本来是在中专学电机的。
我先教他背一些新诗、旧诗,让他体会诗的意境是什么,优美在什么地方,如
何在文字里寄托笔者的情愫。
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大江东去》到柳永的《雨霖铃》,从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到艾吕
雅的《你好,早晨》等等,我给他瞎背一气,他就瞎记一堆。
别人聊天的时候,他就在那里瞎背。
为了记得清楚,他就把刚趸来的货都抖搂给王涛。
不用几个月,
他和王涛,还有景山东街的小亓都背了不少从我这里趸去的二手诗作。
后来,以小段为首的这伙孩子,一人钉了一个本子用来抄诗。
后来,把我搜肠挖肚的所有零七八碎都
背完了,就只好一起命题自己来写诗,每个人都写。
他们各有千秋,全都进步神速。
你想想那个王涛,本
来是玩主,现在居然和我们一起写诗。
小亓喜欢写古诗,写完后也和我们切磋一番。
小段两样都试试,虽
然他是浅尝辄止,写的诗味还是很浓的,对一个学理工的孩子来说,就很不容易了。
除夕那一夜,我们都没睡觉。
除了留下来中午的一个饼子以外,我们还把晚饭稀饭里的胡萝卜,也留
了下来当年夜饭。
我们把胡萝卜围放在“扫地风”的火口边,真都烤成了透明的胡萝卜。
吃起来有点咬劲
儿,还香甜无比。
后来,看到莫言的小说里描写的透明胡萝卜,似曾相识。
那天晚上,我们约定在一小时
内各自写一首诗。
王涛写了一首自由体的新诗,题目就叫我们大为惊叹——《我是流氓!》他生动热情地标榜自己就是
一个流氓,谈到流氓的快乐,流氓的自由,流氓的流浪,流氓的超越。
我们纷纷叫好,每个人还都和了一首——《可惜我不是个流氓!》、《我心里就是个流氓!》、《我也想当个真正的流氓!》
我们轮流朗诵,笑得满地打滚。
那时我们非常快乐。
我们把这几首诗钉在一起,封面上我用美术字写
上《流浪者之歌——一群快乐的流氓》。
我看大家越来越上瘾了,写作热情高涨,就说:干脆咱们办个报
纸,当年在渣滓洞人家陈然还办了个《挺进报》,咱们也在这里办个解闷儿的文艺报,怎么样?
他们三个齐齐喝彩,我就开始主办这个报纸了。
其实,每次只是一张大纸,那是我们用粥把几张纸粘
在一起。
这张报纸只有正反两面,一共两版。
我本来就是学美术的,所以我先画好了版样,他们的稿子,
也都由他们自己抄写在预留给他们的版面上。
我还给每首诗都画了插图。
用了两个下午,我们第一期就出
版了。
席慕容诗歌三首
一个画荷的下午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在新雨的荷前如果/ 如果你没有回头/ 我本来可以取任何一种题材/ 本来可以画成一张/ 完全不同的素描或是水彩/ 我的一生本来可以有/ 不同的遭逢如果/ 在新雨的荷前/ 你只是静静地走过/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如果/ 如果你没有回头
我的信仰
我相信爱的本质一如/ 生命的单纯与温柔/ 我相信所有的/ 光与影的反射和相投/ 我相信满树的花朵/ 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 我相信三百篇诗/ 反复述说着的也就只是/ 年少时没能说出的/ 那一个字/ 我相信上苍一切的安排/ 我也相信如果你愿与我/ 一起去追溯/ 在那遥远而谦卑的源头之上/ 我们终于会互相明白
如歌的行板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草木怎么都会/ 循序生长/ 而侯鸟都能飞回故乡/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无能无力的/ 不然日与夜怎么交替得/ 那样快所有的时刻/ 都已错过忧伤蚀我心怀/ 一定有些什么在叶落之后/ 是我所必须放弃的/ 是十六岁时的那本日记/ 还是我藏了一生的/ 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 秘密
玉想
张晓风
⒈只是美丽起来的石头
一向不喜欢宝石——最近却悄悄地喜欢了玉。
宝石是西方的产物,一块钻石,割成几千几百个“割切面”,光线就从那里面激射而出,势凌厉,美
得几乎具有侵略性,使我不由得不提防起来。
我知道自己无法跟它的凶悍逼人相埒,不过至少可以决定“我不喜欢它”。
让它在英女王的皇冠上闪烁,让它在展览会上伴以投射灯和响尾蛇(防盗用)展出,我不喜
欢,总可以吧!
玉不同,玉是温柔的,早期的字书解释玉,也只说:“玉,石之美者。
”原来玉也只是石,是许多混沌
的生命中忽然脱颖而出的那一点灵光。
正如许多孩子在夏夜的庭院里听老人讲古,忽有一个因洪秀全的故
事而兴天下之想,遂有了孙中山。
又如溪畔群童,人人都看到活泼泼的逆流而上的小鱼,却有一个跌入沉
思,想人处天地间,亦如此鱼,必须一身逆浪,方能有成,只此一想,便有了……所谓伟人,其实只是在
游戏场中忽有所悟的那个孩子。
所谓玉,只是在时间的广场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头。
⒉克拉之外
钻石是有价的,一克拉一克拉的算,像超级市场的猪肉,一块块皆有其中规中矩秤出来的标价。
玉是无价的,根本就没有可以计值的单位。
钻石像谋职,把学历经历乃至成绩单上的分数一一开列出
来,以便叙位核薪。
玉则像爱情,一个女子能赢得多少爱情完全视对方为她着迷的程度,其间并没有太多
法则可循。
以撒辛格(诺贝尔奖得主)说:“文学像女人,别人为什么喜欢她以及为什么不喜欢她的原因,
她自已也不知道。
”其实,玉当然也有其客观标准,它的硬度,它的昌莹、柔润、缜密、纯全和刻工都可
以讨论,只是论玉论到最后关头,竟只剩“喜欢”两字,而喜欢是无价的,你买的不是克拉的计价而是自
己珍重的心情。
⒊不须镶嵌
钻石不能佩戴,除非经过镶嵌,镶嵌当然也是一种艺术,而玉呢?玉也可以镶嵌,不过却不免显得“多此一举”,玉是可以直接做成戒指镯子和簪笄的。
至于玉坠、玉佩所需要的也只是一根丝绳的编结,用一
段千回百绕的纠缠盘结来系住胸前或腰间的那一点沉实,要比金属性冷冷硬硬的镶嵌好吧?
不佩戴的玉也是好的,玉可以把玩,可以做小器具,可以做既可卑微的去搔善,亦可用以象征富贵吉
祥的“如意”,可做用以祀天的壁,亦可做示绝的玉,我想做个玉匠大概比钻石割切人兴奋快乐,玉的世
界要大得多繁富得多,玉是既入于生活也出于生活的,玉是名士美人,可以相与出尘,玉亦是柴米夫妻,
可以居家过日。
⒋生死以之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全世界跟他一起活——但一个人死的时候,谁来陪他一起死呢?
中古世纪有出质朴简直的古剧叫《人人》(Every Man),死神找到那位名叫人人的主角,告诉他死期
已至,不能宽贷,却准他结伴同行。
人人找“美貌”,“美貌”不肯跟他去,人人找“知识”,“知识”也无意到墓穴里去相陪,人人找“亲情”,“亲情也顾他不得……
世间万物,只有人类在死亡的时候需要陪葬品吧?其原因也无非由于怕孤寂,活人殉葬太残忍,连士
桶殉葬也有些居心不仁,但死亡又是如此幽阒陌生的一条路,如果待嫁的女子需要“陪嫁”来肯定来系连
她前半生的娘家岁月,则等待远行的黄泉客何尝不需要“陪葬”来凭藉来思忆世上的年华呢?
陪葬物里最缠绵的东西或许便是琀蝉了,蝉色半透明,比真实的蝉为薄,向例是含在死者的口中,成
为最后的,一句没有声音的语言,那句话在说:
“今天,我入土,像蝉的幼虫一样,不要悲伤,这不叫死,有一天,生命会复活,会展翅,会如夏日
出土的鸣蝉……”
那究竟是生者安慰死者而塞入的一句话?抑是死者安慰生者而含着的一句话?如果那是心愿,算不算
狂妄的侈愿?如果那是谎言,算不算美丽的谎言?我不知道,只知道玉含蝉那半透明的豆青或土褐色仿佛
是由生入死的薄膜,又恍惚是由死返生的符信,但生生死死的事岂是我这样的凡间女子所能参破的?且在
这落雨的下午俯首凝视这枚佩在自己胸前的被烈焰般的红丝线所穿结的玉含蝉吧!
⒌玉肆
我在玉肆中走,忽然看到一块像蛀木又像土块的东西,仿佛一张枯涩凝止的悲容,我驻足良久,问道:“这是一种什么玉?多少钱?”
“你懂不懂玉?”老板的神色间颇有一种抑制过的傲慢。
“不憧。
”
“不懂就不要问!我的玉只卖懂的人。
”
我应该生气应该跟他激辩一场的,但不知为什么,近年来碰到类似的场面倒宁可笑笑走开。
我虽然不
喜欢他的态度,但相较而言,我更不喜欢争辩,尤其痛恨学校里“奥瑞根式”的辩论比赛,一句一句逼着
人追问,简直不像人类的对话,嚣张狂肆到极点。
不懂玉就不该买不该问吗?世间识货的又有几人?孔子一生,也没把自己那块美玉成功的推销出去。
《水浒传》里的阮小七说:“一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又谁又是热血的识货买主?连圣贤的光焰,好
汉的热血也都难以倾销,几块玉又算什么?不懂玉就不准买玉,不懂人生的人岂不没有权利活下去了?
当然,玉肆的老板大约也不是什么坏人,只是一个除了玉的知识找不出其他可以自豪之处的人吧?
然而,这件事真的很遗憾吗?也不尽然,如果那天我碰到的是个善良的老板,他可能会为我详细解说,我可能心念一动便买下那块玉,只是,果真如此又如何呢?它会成为我的小古玩。
但此刻,它是我的一点
憾意,一段未圆的梦,一份既未开始当然也就不致结束的情缘。
隔着这许多年,如果今天玉肆的老板再问我一次是否识玉,我想我仍会回答不懂,懂太难,能疼惜宝
重也就够了。
何况能懂就能爱吗?在竞选中互相中伤的政敌其实不是彼此十分了解吗?当然,如果情绪高
昂,我也许会塞给他一张《说文解字》抄下来的纸条: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不挠而折,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怯,洁之方也。
然而,对爱玉的人而言,连那一番大声镗镗的理由也是多余的。
爱玉这件事几乎可以单纯到不知不识
而只是一团简简单单的欢喜。
像婴儿喜欢清风拂面的感觉,是不必先研究气流风向的。
⒍瑕
付钱的时候,小贩又重复了一次:“我卖你这玛瑙,再便宜不过了。
”
我笑笑,没说话,他以为我不信,又加上一句:
“真的——不过这么便宜也有个缘故,你猜为什么?”
“我知道,它有斑点。
”本来不想提的,被他一逼,只好说了,免得他一直罗嗦。
”
“哎呀,原来你看出来了,玉石这种东西有斑点就差了,这串项链如果没有瑕疵,哇,那价钱就不得
了啦!”
我取了项链,尽快走开。
有些话,我只愿意在无人处小心的、断断续续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给自己
听:对于这串有斑点的玛瑙,我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它的斑痕如此清清楚楚。
然而则买这样一串项链是出于一个女子小小的侠气吧,凭什么要说有斑点的东西不好?水晶里不是有
一种叫“发晶”的种类吗?虎有纹,豹有斑,有谁嫌弃过它的上毛不够纯色?
就算退一步说,把这斑纹算瑕疵,此间能把瑕疵如此坦然相呈的人也不多吧?凡是可以坦然相见的缺
点就不该算缺点的,纯全完美的东西是神器,可供膜拜。
但站在一个女人的观点来看,男人和孩子之所以
可爱,正是由于他们那些一清二楚的无所掩饰的小缺点吧?就连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接纳和纵容,不也是
看准了自己的种种小毛病而一笑置之吗?
所有的无瑕是一样的——因为全是百之百的纯洁透明,但瑕疵斑点却面目各自不同。
有的斑痕像鲜苔
数点,有的是砂岸逶迤,有的是孤云独走,更有的是铁索横江,玩味起来,反而令人忻然心喜。
想起平生好友,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知道一两件对方的臭事,不能一两件可笑可嘲可詈可骂之事彼此打趣,友谊恐
怕也会变得空洞吧?
有时独坐细味“瑕”字,也觉悠然意远,瑕字左边是玉字,是先有玉才有瑕的啊!正如先有美人而后
才有“美人痣”,先有英雄,而后有悲剧英雄的缺陷性格(tragic flaw)。
缺憾必须依附于完美,独存的
缺憾岂有美丽可言,天残地阙,是因为天地都如此美好,才容得修地补天的改造的涂痕。
一个“坏孩子”
之所以可爱,不也正因为他在撒娇撒赖蛮不讲理之处有属于一个孩童近乎神明的纯洁了直吗?
瑕的右边是叚,有赤红色的意思,瑕的解释是“玉小赤”,我喜欢瑕字的声音,自有一种坦然的不遮
不掩的亮烈。
完美是难以冀求的,那么,在现实的人生里,请给我有瑕的真玉,而不是无瑕的伪玉。
⒎唯一
据说,世间没有两块相同的玉——我相信,雕玉的人岂肯去重复别人的创制。
所以,属于我的这一块,无论贵贱精粗都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
我因而疼爱它,珍惜这一场缘分,世
上好玉千万,我却恰好遇见这块,世上爱玉人亦有万千,它却偏偏遇见我,但我们之间的聚会,也只是五
十年吧?上一个佩玉的人是谁呢?有些事是既不能去想更不能嫉妒的,只能安安分分珍惜这匆匆的相属相
连的岁月。
⒏活
佩玉的人总相信玉是活的,他们说:“玉要戴,戴戴就活起来了哩!”
这样的话是真的吗?抑或只是传说臆想?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一块玉戴活,这是需要时间才能证明的事,也许几十年的肌肤相亲,真可以使
玉重新有血脉和呼吸。
但如果奇迹是可祈求的,我愿意首先活过来的是我,我的清洁质地,我的致密坚实,我的莹秀温润,我的斐然纹理,我的清声远扬。
如果玉可以因人的佩戴而复活,也让人因佩戴而复活吧!让每一时每一刻的我莹彩暖暖,如冬日清晨的半
窗阳光。
⒐石器时代的怀古
把人和玉,玉和人交织成一的神话是《红楼梦》,它也叫《石头记》,在补天的石头群里,主角是那三
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中多出的一块,天长日久,竟成了通灵宝玉,注定要来人间历经一场情劫。
他的对方则是那似曾相识的绛珠仙草。
那玉,是男子的象征,是对于整个石器时代的怀古。
那草,是女子的表记,是对榛榛莽莽洪荒森林的
思忆。
静安先生释《红楼梦》中的玉,说“玉”即“欲”,大约也不算错吧?《红楼梦》中含玉字的名字总
有其不凡的主人,像宝玉、黛玉、妙玉、红玉,都各自有他们不同的人生欲求。
只是那欲似乎可以解作英
文里的want,是一种不安,一种需索,是不知所从出的缠绵,是最快乐之时的凄凉,最完满之际的缺憾,
是自己也不明白所以的惴惴,是想挽住整个春光留下所有桃花的贪心,是大彻大悟与大栈恋之间的摆荡。
神话世界每是既富丽而又高寒的,所以神话人物总要找一件道具或伴当相从,设若龙不吐珠,嫦娥没
有玉兔,李聃失了青牛,果老走了肯让人倒骑的驴或是麻姑少了仙桃,孙悟空缴回金箍棒,那神话人物真不知如何施展身手了——贾宝玉如果没有那块玉,也只能做美国童话《绿野仙宗》里的“无心人”奥迪斯。
“人非木石,孰能无情”,说这话的人只看到事情的表相,木石世界的深情大义又岂是我们凡人所能
尽知的。
⒑玉楼
如果你想知道钻石,世上有宝石学校可读,有证书可以证明你的鉴定力。
但如果你想知道玉,且安安
静静的做自己,并且肤发的温润、关节的玲珑、眼目的光澈、意志的凝聚、言笑的晴朗中去认知玉吧!玉
即是我,所谓文明其实亦即由石入玉的历程,亦即由血肉之躯成为“人”的史页。
道家以目为“银海”,以肩为玉楼,想来仙家玉楼连云,也不及人间一肩可担道义的肩胛骨为贵吧?
爱玉之极,恐怕也只是返身自重吧?
时事速读
奥巴马的悼词
我们在这里,怀念29位美国人:卡尔·阿克德、杰森·阿金斯、克里斯多佛·贝尔、格利高里·史
蒂夫·布洛克、肯尼斯·艾伦·查普曼、罗伯特·克拉克、查尔斯·蒂莫西·戴维斯、克里·戴维斯、迈
克尔·李·埃尔斯维克、威廉·I.格里菲斯、史蒂芬·哈拉、爱德华·迪恩·琼斯、理查德·K.雷恩、威廉姆·罗斯威尔特·林奇、尼古拉斯·达利尔·麦考斯基、乔·马克姆、罗纳德·李·梅尔、詹姆斯· E.姆尼、亚当·基斯·摩根、雷克斯·L.姆林斯、乔什·S.纳皮尔、霍华德· D.佩恩、迪拉德·厄尔·波辛格、乔尔·R.普莱斯、迪华德·斯科特、加里·考拉斯、格罗佛·戴尔·斯金斯、本尼·威灵汉姆以及里
奇·沃克曼。
无论我、副总统、州长,或是今天致悼词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说出任何话语,可以填补你们因痛失
亲人心中的创伤。
尽管我们在哀悼这29条逝去的生命,我们同样也要纪念这29 条曾活在世间的生命。
凌晨4点半起床,最迟5点,他们就开始一天的生活,他们在黑暗中工作。
穿着工作服和硬头靴,头
戴安全帽,静坐着开始一小时的征程,去到五英里远的矿井,唯一的灯光是从他们头戴的安全帽上发出的,
或是进入时矿山沿途的光线。
日以继夜,他们挖掘煤炭,这也是他们劳动的果实,我们对此却不以为然:这照亮一个会议中心的电
能;点亮我们教堂或家园、学校、办公室的灯光;让我们国家运转的能源;让世界维持的能源。
大多时候,他们从黑暗的矿里探出头,眯眼盯着光亮。
大多时候,他们从矿里探出身,满是汗水和尘
垢。
大多时候,他们能够回家。
但不是那天。
这些人,这些丈夫、父亲、祖父、弟兄、儿子、叔父、侄子,他们从事这份工作时,并没有忽视其中
的风险。
他们中的一些已经负伤,一些人眼见朋友受伤。
所以,他们知道有风险。
他们的家人也知道。
他
们知道,在自己去矿上之前,孩子会在夜晚祈祷。
他们知道妻子在焦急等待自己的电话,通报今天的任务
完成,一切安好。
他们知道,每有紧急新闻播出,或是广播被突然切断,他们的父母会感到莫大的恐惧。
但他们还是离开家园,来到矿里。
一些人毕生期盼成为矿工;他们期待步入父辈走过的道路。
然而,
他们并不是为自己做出的选择。
这艰险的工作,其中巨大的艰辛,在地下度过的时光,都为了家人。
都是为了你们;也为了在路上行
进中的汽车,为了头顶上天花板的灯光;为了能给孩子的未来一个机会,日后享受与伴侣的退休生活。
这
都是期冀能有更好的生活。
所以,这些矿工的生活就是追寻美国梦,他们也因此丧命。
在矿里,为了他们的家人,他们自己组成了家庭:庆祝彼此的生日,一同休憩,一同看橄榄球或篮球,一同消磨时间,打猎或是钓鱼。
他们可能不总是喜欢这些事情,但他们喜欢一起去完成。
他们喜欢像一个
家庭那样去做这些事。
他们喜欢像一个社区一样去做这些事。
这也是美国人熟知的一首歌里表达的精神。
我想,让大多数人惊讶的是这首歌实际是一名矿工的儿子
所写,关于贝克利这个小镇的,关于西弗吉尼亚人民的。
这首歌曲,“靠着我”(Lean on Me)是关于友谊的赞歌,但也是关于社区关于一同相聚的赞歌。
灾难发生的几分钟,几小时,几日之后,这个社区终被外界关注。
搜救者,冒着风险在充满沼气和一
氧化碳的狭窄地道里搜寻,抱着一线希望去发现一位幸存者。
朋友们打开门廊的灯守夜;悬挂自制的标语
上写着,“为我们的矿工和他们的家人祈祷。
”邻居们彼此安慰,相扶相依。
我看到了,这就是社区的力量。
在灾难随后的几天,电子邮件和信件涌入白宫。
邮戳来自全国各地,
人们通常都是同一开头:“我很骄傲来自一个矿工的家庭。
”“我是一名矿工的儿子。
”“我很自豪能成为一名矿工的女人。
”……他们都感到自豪,他们让我关护我们的矿工,为他们祈祷。
他们说,不要忘了,
矿工维持着美国的光亮。
在这些信件里,他们提出一个很小的要求:不要让这样的事再发生。
不要让这事
情再发生。
我们怎忍让他们失望?一个依赖矿工的国家怎能不尽全力履行职责保护他们?我们的国家怎能容忍
人们仅因工作就付出生命;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追求美国梦吗?
我们不能让29条逝去的生命回来。
他们此刻与主同在。
我们在这里的任务,就是防止有生命再在这
样的悲剧中逝去。
去做我们必须做的,无论个人或是集体,去确保矿下的安全,向他们对待彼此那样对待
我们的矿工,如同一家人。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都是美国人。
我们必须要彼此依靠,守望彼此,爱护
彼此,为彼此祈福祈祷。
今天,我想起一首圣歌,在我们心痛时会想起这首歌。
“我虽行过死荫的幽谷,但心无所惧,因你与
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在安慰我。
”
上帝保佑我们的矿工!上帝保佑他们的家人!上帝保佑西弗吉尼亚!上帝保佑美国!
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隐居龙泉寺并非不恋红尘
2020年09月10日红网
如果不是北大天才柳智宇隐居北京龙泉寺,成为“净人”,我们大致还是把出家看作是一个人对现实
绝望之极的被动选择,比如一个人“看破了红尘”,便选择出家,弃绝俗世,暮鼓晨钟。
但用世俗的眼光
看柳智宇,无论如何也无法和“对现实绝望之极”扯上关系。
柳智宇在隐居寺庙之前,他获得过国际奥数
金牌,保送北大,取得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
如此成功的人生起点,预示着辉煌的前程。
那么,为什么柳
智宇要脱离常规生活轨迹遁入空门?而且,据媒体报道,这座有1000多年历史的寺庙里,还有不少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沉隐修行。
离成功目标越近的人,反而背道而驰,难道是他们不恋红尘?
这种事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最多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又因为其普通,也可以凭想象在其身上添加各种
不幸或失落,一般是不会引来人们注意的。
而一个北大天才毅然舍弃世人求之不得的成功之路,不得不让
人反思芸芸众生所孜孜不倦的“成功学”里究竟有多少价值含量?也就是说这种成功里有多少社会和人生
价值?所以,我认为柳智宇隐居北京龙泉寺,典型地解释了一种思想,那就是透彻。
在我的猜度中,柳智宇遁入空门正是因为他凭借聪明的天赋,洞穿了世俗的喧嚣和浮躁。
他只是一个
天才少年,虽然等待他的前程看似花朵锦簇,但他对现实下的成功范例可能是不认同的。
他说“弟子一直
在向上仰慕和希求,愿冷漠、孤独、伤害离我们远去。
”可见,他的追求是充满了大爱的,而不是传统知
识分子所渴望的建功立业。
但在他看来,要用个人的聪明才智实现这种普世价值,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不要说一个北大天才,就是稍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人,无不对当前的物欲横流忧心忡忡,在人们对成功的追
求中,表现出对跻身非富即贵行列的热衷,甚至为此不择手段,很少看见对自由的尊重,更缺乏对生命的
内省与关照,无心对人类命运的发问。
这种语境下的成功者,也许与柳智宇的理想目标相差甚远。
再寻思之下,柳智宇遁入空门不仅是寻求清净,而且还是对纯洁心灵的保全。
请听:“智宇发现自己有时会计较利益问题,心里有些不安。
智宇是真正做到无我的人,怕利益问题会成为负担。
”在普通人看来,柳智宇已经走上一帆风顺的人生轨迹,但就是因为他的聪明和透彻,才看到了未来道路上的崎岖和荆
棘——这当然是相对于不愿趋炎附势、随波逐流而言的。
现实下,为了跻身成功的通道,不乏弄虚作假、
尔虞我诈,在成功的范例中,也不见得有多少体现真才实学的楷模,倒是在一片鱼龙混杂中,在不择手段
下胜者为王。
柳智宇若要闯过这条浑浊的河流,到达成功的彼岸,连他自己都感到“怕利益问题会成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