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人美版)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社区的人物和景色,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的新貌。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挂图或照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社区的不同场景和人物活动。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彩色笔或色笔来画出自己所看到的场景和人物,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独特的角度来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在绘画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分享,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还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培养热爱生活和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师向学生介绍恐龙的消失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恐龙的生活和特点,并介绍捏制造型的基本方法。
通过故事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欲望。
四、实践操作学生们使用橡皮泥和恐龙玩具,根据教师的指导,尝试捏制各种恐龙的造型。
教师巡视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展示作品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恐龙造型,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强调了解恐龙的重要性和捏制造型的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和探索恐龙的世界。
板书设计:恐龙世界恐龙消失的原因捏制造型的基本方法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生活和特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欲望,并教授了捏制造型的基本方法。
学生们积极参与,作品效果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画家用线条表现了什么情感或意境?3、这些线条对整幅画作的表现有何影响?三、引导学生观察现代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线条运用,讨论:1、画家用了哪些线条?有何特点?2、这些线条表现了什么情感或意境?3、这些线条对整幅画作的表现有何影响?四、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绘制线条,通过练,加深对线条的认识。
五、让学生自由绘制一幅画作,要求画作中必须有明显的线条运用,并在作品展示中进行互评。
六、课堂小结七、课后延伸:让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景物,尝试用线条表现出来,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6册第1课:奇妙的效果教案
第6册第2课:色彩斑斓的窗户教案
第6册第3课:画民间玩具教案
第6册第4课:多样的小饰品教案
第6册第5课:荣宝斋教案
第6册第6课:我和画家一起画教案
第6册第7课:彩墨游戏教案
第6册第8课:泥条造型教案
第6册第9课:电脑美术字(电脑美术)教案
第6册第10课: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第6册第11课:北京的早晨教案
第6册第12课:给同学留个影教案
第6册第13课:快乐的童年教案
第6册第14课:秸秆造型教案
第6册第15课:神话故事教案
第6册第16课:参观美术馆教案
第6册第17课:画画古树教案
第6册第18课:北京的古塔教案
第6册第19课:走进颐和园教案
第一课奇妙的效果
课时:2课时。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色彩与水果的绘画教学目标- 了解水果的种类和颜色。
- 研究基本的色彩表达和混合技巧。
- 能够运用所学技能绘制水果。
教学内容1. 水果的种类和颜色介绍。
2.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色彩的混合技巧和绘画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水果的话题,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不同水果的颜色。
2. 知识讲解: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例如原色、次色、暖色、冷色等。
3. 演示:展示基本的色彩混合技巧,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4. 练:提供水果的图片,让学生用所学的色彩表达和混合技巧绘制水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
教学资源- 水果图片- 绘画工具:颜色铅笔、调色板、画布等教学评价- 学生对水果颜色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 学生对色彩混合技巧的掌握程度。
-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扩展活动- 以水果为主题进行剪纸、手工制作等创意活动。
- 考察学生对色彩搭配的理解和运用。
第二课:线条与静物的绘画教学目标- 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运用方法。
- 研究绘制简单静物的基本技巧。
- 能够运用所学技能绘制静物。
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线条在静物绘画中的表现力和运用方法。
3. 静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绘画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静物绘画的话题,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不同静物的特点。
2. 知识讲解:介绍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例如实线、虚线、粗细线等。
3. 演示:展示静物的绘画技巧,例如构图、透视等,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4. 练:提供简单的静物图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线条表现和绘画技巧绘制静物。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
教学资源- 静物图片-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擦、画板等教学评价- 学生对静物特点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 学生对线条表现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 学生作品的构图和细节处理。
扩展活动- 利用线条表达其他主题,例如风景、动物等。
- 考察学生对线条的创意运用能力。
新版)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年前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但现在它们都不在了。
你知道恐龙为什么会消失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2、讲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通过故事《小恐龙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三、学生动手制作恐龙造型1、学生观察范作,了解恐龙造型的基本构造和比例关系。
2、学生使用橡皮泥和恐龙玩具,按照自己的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制作恐龙造型。
3、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课堂总结,师生共同总结研究收获和不足之处。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了解了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了对恐龙的认识,同时也初步研究了如何捏制各类造型,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但在制作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今天我们要让卵石发挥更有趣的作用,你们感兴趣吗?在新授环节,我们先展示一块卵石,让学生想象它像什么,换个方向又像什么。
然后再展示多种形状的卵石,让学生大胆想象。
很多小朋友和大家一样,看到各种形状的卵石,产生了很多丰富的想象,并且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动物造型。
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有很多,我们一起来观赏和认知。
在欣赏和认知环节,我们打开课本,观赏卵石动物作品,并自由交流。
学生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卵石形状创作的,创作的动物形象在姿态上有什么特点。
除了动物头像与鱼类外,动物的姿态大多是静止的团身形象。
在了解创作过程环节,我们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卵石进行合理想象,并用记号笔在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然后用干笔蘸上颜料进行美化。
在学生作业环节,每个人手一个,先构思再涂色。
在作业展评和课堂总结环节,学生们展示作业并进行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
我们总结今天的课程,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灵巧的双手,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真了不起。
我们也要学会发现美,让生活变得更美!在另一个课题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盾牌在冷兵器时代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色彩世界——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主要的基本色彩。
2. 学习并掌握使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的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主要的基本色彩。
2. 学习使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1. 创作时如何运用基本色彩表达情感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材。
2. 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色彩搭配示例图片。
4. 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示例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色彩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基本色彩的名称和特点。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讲解主要的基本色彩,如红、黄、蓝等,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示范使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强调色彩的运用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练习与实践(25分钟)1. 学生自由绘制:提供彩色纸、颜料和画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运用所学的基本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运用方式,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作品: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贴在展示区,并向全班展示。
2. 同学评价: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进步。
2. 提供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色彩世界,尝试运用更多的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认识和使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在练习与实践环节,学生通过自由绘制的方式进行创作,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新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1)

新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1) 美术教案年级:三年级科目:美术周次:未确定课题:恐龙世界授课人:教学时间:第1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认识恐龙,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环境。
2.分析恐龙的外形特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恐龙。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表达对于生命的热爱之情,同时树立正确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运用绘画、制作等多种方法表现恐龙。
2.恐龙的动态造型及合理地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1.学生准备自己喜欢表现方式的工具。
2.相互欣赏,相互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增强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恐龙图片、小资料、视频。
2.绘画工具、彩色纸、泥塑等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1.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2.出示课题,介绍恐龙世界。
探究新知:1.出示恐龙图片、及小资料,了解恐龙生活的时期。
2.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通过化石推断出恐龙曾真实存在。
3.组织学生小组探究,了解自己喜欢的恐龙的特点及生活性,小结恐龙的种类。
4.出示图片,分析几种有代表性的恐龙,概括其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教师出示其恐龙的外形轮廓图及绘画步骤。
5.播放小视频,指导学生绘画方法及步骤。
技法指导:教师演示绘画方法及步骤:1)先画主题,概括恐龙外形。
2)刻画细节,突出恐龙的特点。
3)添画环境,表现恐龙的生活。
4)画面安排合理,注意前后关系。
作品欣赏:学生欣赏、探究作品,了解到表现恐龙的方法有哪些。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恐龙的种类及生活环境,掌握了多种表现恐龙的方法,同时培养了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热爱之情,树立了正确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选取几幅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其中的线条运用,包括线条的种类、粗细、方向、长度、曲度等,并引导学生理解线条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线条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精选5篇)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精选5篇)时间过得飞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分析大部分的学生喜欢美术,但对美术的感受及美的理解尚且不是很系统。
从生活中发现美,在生活中运用美的还需进一步引导。
学生造型、设色等方面综合能力较低,但这已不成为教学重要的点,而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
因此在新的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运用美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积极参加活动都还需进一步地引导。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畏难情绪,达到基本掌握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以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本册共有18课,其中绘画课有:1课我们的社区2课恐龙世界3课画中的线条4课会动的线条8课彩墨游戏9课大嘴怪10课中国龙12课橙色的画13课绿色和紫色的画14课吃虫草手工课有:5课卵石动物造型6课威武的盾牌7课会变的盒子11课吉祥图案15课有趣的造型16课一张奇特的脸18课变垃圾为宝电脑课:17课电脑美术——模板帮我们作画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设计、想象能力。
促进人格全面发展,自觉的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恐龙世界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一般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看影片恐龙的传说2、能力目标: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了解和绘出各类造型.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3.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像表现力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独立完成一幅恐龙为主题的想象画.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教具准备:师:课件、一些恐龙的图片生:各类小型玩具恐龙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或者是蜡笔、美术书、美术本、铅笔.教与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生:喜欢,那好今天王老师带你们走进神秘的动物世界.请大家看屏幕.师总结:短片欣赏完了,我们看到的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而古老的物种----恐龙,恐龙是地球上几亿年前的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它体形庞大,种类繁多,统治地球约1亿7千多万年之久,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残骸、骨架、化石,及这些物质资料所处的地理环境研究推测得出的,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恐龙的更多知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出示课题.2.引入课题.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恐龙世界观察了解.3.观看恐龙图片.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部分生活习性.1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2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4.教师具体讲解:a.恐龙生活环境.B.恐龙分类:食肉类和食草类c.具体分析恐龙不同外形特征.a.恐龙生活环境.师: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吃植物还是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大量恐龙就在这里繁衍生息.B.恐龙分类:食肉类和食草类师:恐龙从大的分为食肉类恐龙和食草类恐龙,现在大家看到的上面这些都是食肉类恐龙,出示课件---食肉类食肉类恐龙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点:前肢短小,后肢强大,可以站立起来行走或奔跑,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以食肉为主.下面这些都是食草类恐龙,出示课件---食草类食草类恐龙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特点,它们一般都是四肢着地,头颅很小,没有锋利的牙齿,以食植物为生.C.具体分析几只恐龙不同外形特征.出示课件师:我们接着来看着两只龙,师:1、你认识这两只恐龙吗他们的嘴像什么象鸭子,象鹦鹉师:即使同一类型的恐龙它们的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以下这几种:2、盔龙和副栉龙的头冠像什么盔龙象头盔,象鸡冠,副栉龙梳子,象刀子3、霸王龙和镰刀龙的各自厉害的武器是什么霸王龙的牙齿很厉害,镰刀龙的爪子很厉害4、三角龙和戟龙的头有什么不同三蛟龙有三个角,戟龙的头上有很多角5、剑龙和豪勇龙背上有什么不同剑龙身上有很多象箭头一样的饰物6、马门溪龙和甲龙各自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马门溪龙有长长的脖子,甲龙的身上有很多角,尾巴上还有个锤子,是为了防范.师: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恐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那现在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勾勒出恐龙的外形.二、方法指导教师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自由表现:小练习抓住主要特征---学生用简练线条很快抓住特征,画一只恐龙.师: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恐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那现在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勾勒出恐龙的外形.师:把你最喜欢的恐龙画出来,一定要抓住恐龙的主要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谁画的又快,又生动形象.开始学生创作布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形象.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稍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装饰,但必须抓住恐龙的大致特点.好了,谁愿意拿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画的哪种恐龙有哪些特征给大家介绍一下生:回答师:这几个同学的作品不仅抓住恐龙的主要特征,而且进行了装饰,画的非常不错3、作品欣赏,开拓创新思路单线、泥塑、泥贴、彩绘---课件展示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完整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它是用哪种方式创作的给大家简单描述一下画面内容.生:回答师:用彩泥捏更能表现立体,生动的恐龙造型,而且很有趣味,很好玩.线描画有更多的空间,让我们去发挥想象去进行添加,彩色画可以通过丰富鲜艳的色彩,更真实的表现恐龙生活的环境,而泥贴作品则给我们展示的是浮雕形式的感觉,从这里我们知道了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师总结: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也非常好,我们在创作中不仅可以借用这些绘画形式,而且要注意表现画面情节.一、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师: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恐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现在你是不是已经选择好了用哪一种方式进行创作呢我们来看一下作业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去创作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要求,突出不同恐龙的主要特征.师:我在大家身后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是绘画组,一个是手工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小组,现在就请大家去选择感兴趣的小组,去进行创作.绘画组的同学们注意,你们是独立完成一幅作品.手工组的同学们注意,你们是合作去完成一幅作品.二、展评作品,教师总结展评作品师:好了,大家都创作的差不多了,请大家带着自己的作品到前面来,手工组可以选一位组长带着你的作品上来,哪位同学有兴趣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师:我们一起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作品.1、是不是突出了所画恐龙的主要特征.2、线条疏密安排的美吗色彩搭配手工制作细致吗3、有无环境添加4、整体效果如何评价3幅作品五、欣赏评述1.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作品在构图、着色、想像等方面的表现,以加强对“好”作品的感官认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2.展示一些不完善的学生作业,比较课件中学生作品与之相比之间的差异.谈自己的看法,找自己的差距.三、想像拓展1.学生继续观赏恐龙抚育幼仔的影视故事片段,并从自己收集的恐龙故事中获得有关物象,编一个有关恐龙的故事.2.观看恐龙掠食与恐龙遭遇灭绝的画面,学生将原有的作业丰富完善.四、集体展示1.将各自用同样大小纸张表现出的作品组合粘贴成恐龙大世界.粘贴时稍注意每张之间的色彩联系,尽量使大画面色彩协调.2.可拓展为第二课时采用分工合作,部分学生剪贴花草树木,另一部分则剪贴各种恐龙,拼贴到KT板或大纸上粘贴时可稍作层次处理,共同创造一个“恐龙乐园”.五、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神秘的恐龙世界,通过参观欣赏,动手练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许多恐龙的知识,而且还创作出许多生动有趣的手工,绘画作品,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聪明,积极,善于思考解决问题,而且还特别善于和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我为同学们的表现而感到高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学习精神,学到更多的知识,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最后老师再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恐龙是怎样从地球上神秘消失的,希望课后同学们去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去解决这个问题,好同学们继续努力,下课.第二课画中的线条一课时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2.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教学材料:铅笔、彩色笔教学设计:一、导入活动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三、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课会动的线条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的变化对动感的影响,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2、学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探究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3、感受线条的魅力,促进学生学习线条造型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线条的粗细、疏密等变化对动感的影响.教学难点: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能够有目的的运用线条表现动感.教学教学准备:画纸、涂色工具、彩带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游戏导入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师:请同学画一些与老师不同的线.同学们刚画的是什么线可以表现波浪线的是用几根波浪线就可以表示线在动了.出示课题——会动的线条二、观察、感受新知同学们刚刚在黑板上也画了会动的线条,画的很好,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会动的线条也很多,让我们来看看吧出示图片:水滴、烟雾、烟花、体操问:能不能告诉我动的线条在哪带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生:烟花下面的线条、水的波纹、体操队员的飘带……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1教师出示教具,小棒上系一长飘带并演示.问:观察飘带动的时候是什么线曲线用笔描绘刚看到的线,请学生上来示范画线.应该怎样画呢把握几个特点:大胆,流畅2画线条出示图片A、用直线表示的船跟太阳问:怎样改变让船动起来,太阳也动起来呢直线变曲线B、找线条两张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树的图片,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等.问:哪一棵树让你动起来怎样使树干树枝、旁边的小树动起来直线变曲线C、陈少朴的鱼图片问:会动”的线条是怎样“动”起来的D、凡高的星月夜课件问:哪里在动呢云、月亮的光芒,星……都用的是曲线猜一猜画者在绘画这幅作品时的心情.小结:“线”是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造型语言.四、表现指导,学生创作刚刚我们大家一起看了许多的画,知道了会动的线条是怎样动起来的,也体会到了当时作者绘画时的心情了,现在我们同学是不是也想表现一下呢1、可以表现有风的池塘边的景色,正在燃烧的稻草,跳舞的人群,放烟花的天空,舞龙,飘动的云,鱼儿在水中嬉戏,游泳,划船……2、可以选择一幅画进行修改,让画面的景物动起来.五、作业展示: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内容,哪些东西使它动起来了六、课后拓展1、提出本课拓展要求,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大胆使用各种各样的线表现内心丰富的世界.2、除了曲线会动,还有哪些线会动找找生活中存不存在第四课人物与环境两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教学重点1、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相关的资料、图片等学生: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人类能离开环境而单独存在吗生:不可能师总结:每个生活在世上的人都离不开自己生活的环境,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由此可见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物与环境2、出示课题:人物与环境二、课中探讨1、课件出示人物形象谁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谁能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小组讨论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画面会更好看呢3、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带给你什么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三、学生作业作业要求: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作业要求:想象力丰富画面饱满四、作品展示、评价,对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五、总结、延伸.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每个同学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在绘画中体会到了乐趣.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每个同学大胆发现周围的事物,用美的眼睛感受事物.六、课后延伸尝试用剪贴的形式创作一幅绘画.第五课我们的社区两课时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教学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教学准备作画用具社区的照片一、导入.1、师语: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2、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二、新授.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三、学生作业.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第六课大嘴怪一课时教学目标:1.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2.集体想象,思维碰撞,构思新形象.3.激活思维,感受乐趣教学重难点: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大嘴巴特点.教学准备:各种动物图片、吹塑纸、油墨、拓片、范作等.教学过程:一、激发思维,设想大嘴怪1.板画一个嘴巴的大致形状:猜猜是什么2.添画完成一个动物形象,形状变成动物的大嘴巴:这是个什么动物长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长这么大一个嘴巴它的大嘴巴有什么用编一个有它的大嘴巴的故事3.这个大嘴巴如果长在别的动物脸上,会怎么样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二、抓住特征,学习夸张表现1.你能简单的把这个大嘴巴动物画下来吗比一比每人一张白纸,做练习用2.讲评:谁画的嘴巴最大怎样能画出大的效果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要大、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画小画挤,以比例和线条的疏密来增加效果.可以修改部分学生的作业增强感觉3.修改自己的草图,比较效果.4.欣赏教材学生作品:看看别人表现的大嘴怪,你能读懂这些大嘴巴怪的本领吗说一说欣赏评述5.出示已经刻好线条的吹塑纸,你看见了什么6.展示效果.你想学习这一种表现方法吗——揭示方法名称——吹塑纸刻印版画7.回忆刚才所看到的,是怎么做的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8.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三、学生创作活动1.要求:构图要注意主题突出;形象夸张;要表现有有趣故事情节的画面;效果清晰.2.辅导.四、展评互相介绍自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有特色作品.五、小结略第七课威武的盾牌两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难点: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三、教学准备:彩色卡纸、蜡光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等.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2、教师左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3、导出课题.二、欣赏盾牌图片课件显示盾牌图片8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三、探究式学习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2、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A、左右对称.B、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3、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A、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B、你能例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欣赏课件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石狮子、铺首、青铜器、面具.C、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为什么D、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E、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F、课件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哪只更适合做盾牌四艺术实践1、小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2、课件显示作业要求:A、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B、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C、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五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六课的延伸师: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第八课别致的小花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2、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教学重点: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教学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教学设计:一、激情引趣师:一块泥,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件容器呢小组探究:1.用手直接捏.2.搓成条垒起来.3.擀成大泥片围起来.4.做好外形,用勺子把里面的泥掏出来.实践操作二、欣赏作品1.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图片资料.同学们相互欣赏、交流.2.欣赏书中图片.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学生们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三、探究讨论引导学生讨论:1.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2.哪一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四、明确目的1.提出作业要求:用泥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花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2.看书观察:a.书上的花瓶都用了那些方法捏、刻、盘....b.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方法c.你觉得哪个花瓶设计得最别致五、探讨技法演示:1.将搓好的泥条铺在报纸上,横竖交错摆放.2.用玻璃瓶轻轻擀压.3.用报纸轻轻兜着,将泥条围绕着玻璃瓶卷一圈.4.立在做好的花瓶底上.六、思考创作: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创作七、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的进行点评.第九课会变的盒子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设计理念: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2、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材料:铅笔、彩色笔教学设计:一、导入活动: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
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
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
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
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题: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研究如何描绘不同特点的恐龙,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小组研究和探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探索兴趣,以及对美术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恐龙,了解它们的特点,研究如何描绘不同特点的恐龙。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描绘有趣的恐龙造型。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
二、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动画片《恐龙世纪》。
今天,我们将观看一段精彩的影视片段,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影片中的主角是谁?2.影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恐龙的更多知识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索生命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恐龙世界)三、讲授新课1.出示图片(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你们了解恐龙吗?你知道哪些有关恐龙的知识呢?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有哪些种类?它们长什么样子?你最喜欢哪种恐龙?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
大家畅所欲言。
3.对比观察现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恐龙世界,请看看谁的观察最仔细。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a.你能找到这些恐龙的不同之处吗?b.这些陆地恐龙都有哪些主要特征呢?恐龙的主要特征:体型庞大,尾巴粗长,从头到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较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些长有甲、剑等生长物。
c.恐龙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出示几张原始环境的图片。
4.学生作品欣赏。
四、学生作业请画一幅恐龙及其生活环境的想象画。
创作要求:构图饱满,想象丰富。
五、作业展示。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线条的表现力,通过观察自然界和画中的线条,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动势的线条,并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在课堂中,我示范了恐龙的画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下,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并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孩子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吗?
分别出示:《蛟龙出海》、《舞神》、《春天的旋律》、《古埃及装饰画》
四、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图片及音乐)提出创作要求:仔细观察生活中具有动感的景物,以曲线为主画一幅有动感的画。
教师指导制作
五、课堂总结:
自评:说一说运用了那些线条表现了作品的动感?
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线条最优美,画面最富有动感?
2.欣赏解析
认识恐龙世界三个时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板书: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三叠纪:板龙、虚形龙、黑瑞龙……
侏罗纪:弯龙侏、五彩冠龙、云南龙……白垩纪:慈母龙、牛龙、恐爪龙、霸王龙…说一说你喜欢哪些恐龙?对比一下它们体貌特征。你认识这两只恐龙吗?看看它们的嘴像什么?(出示鹦鹉嘴龙和鸭嘴龙)
盔龙和副栉龙的头冠你更喜欢哪一个?有什么不同?
出示建筑中的线让学生找一找图片中线条出现在哪?
3.小体验
请你描述不同线条带给你的感受,并体验肢体动作。
4.欣赏作品中的线条
欣赏吴冠中作品《长城》中的线条,说一说作品中的线与生活中的线一样吗?为什么?
作品中用了哪些线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画中的线有长短、粗细、方圆、曲直、轻重、浓淡、干湿、疏密、聚散、起伏等无穷的变化,这些线条
教师点评:评价以鼓励为主,也要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待于学生对绘画水平的提高。
学生总结: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
教师总结:总结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
利用废旧毛线和家长共同创作一幅绘画游戏,进行添加完成作品。
根据问题回答
学习知识
欣赏作品
小组讨论学习
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制作
组织语言介绍作品
欣赏连线
欣赏分析作品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全册教案)

美术教案(下期)授课班级:任课教师:美术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三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20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多个学习领域。
本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5、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四、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措施改革美术教学方式的途径之一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中学会创新,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更不是被动的产品,学生更象是一条小溪,有着自己生机勃勃的创造力,教师则象一名善良的水利工作者。
一方面要帮助小溪改善自身的水质,扩大流域面积。
全册说课(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全册说课(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绘画技巧、色彩运用、构图原理和美术史知识。
具体将涵盖静物画、风景画、人物画等多种绘画形式,同时引入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和艺术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绘画技巧的掌握和创意思维的培养。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美术理论知识,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多媒体设备、绘画工具和美术教材。
学具包括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术作品或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绘画技巧和美术理论知识。
3. 示范教学: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练习。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课程、关键词、重要理论点和绘画步骤。
作业设计作业包括绘画练习和美术史相关问题,旨在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进行。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阶段: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关注。
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美术作品或相关视频,如播放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简单描述所看到的画面。
互动:提问学生,如“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理论讲解:内容:介绍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构图原理和美术史知识。
方法:结合教材,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辅以图片和实例。
重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3. 示范教学:目的:直观展示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步骤:教师现场演示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解关键步骤和技巧。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人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人美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3、绿色和紫色的画教学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欣赏美术作品,动手调色、染色,使学生认识绿色和紫色的色相,知道它们是由哪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2、分别尝试用一种主要的颜色(绿色或者紫色),绘制一幅美术作业。
3、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美的观察兴趣,懂得通过欣赏、对比、分析,感受色彩现象,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色彩美感意识,增强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绿色、紫色,感知以它们为主的画面带给人们的不同美感,了解与其相关的颜色。
难点:学习利用一种主要颜色来表现画面的简单方法。
学习准备图片、色相卡、水粉颜料、水粉笔、纸、调色用具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
[出示青椒、茄子]老师这儿有两样蔬菜,你们来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板书:绿色、紫色]知道这两种颜色分别是由哪些颜色调出来的吗?[演示两种颜色调配][板书:黄+蓝=绿蓝+红=紫]我们知道,红、黄、蓝是色彩王国中的老大,其他颜色谁也调不出它们来,所以我们把红、黄、蓝叫做“三原色”。
那么,像绿色和紫色这样由两种颜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二、新授。
、尝试调色。
你们是不是也想尝试一下调色呀?老师请两个观察得特别仔细的小朋友上来用水粉笔调一调绿色和紫色。
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一会再请一位观察3最仔细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A、调出来的紫色不漂亮,像棕色,怎么办?(要蓝多红少)[学生再调一次,板书:多,少]谢谢你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B、再请一位朋友调紫色。
(涂在卡纸上)比较:有什么发现?(颜色深浅不同,为什么会这样?)调绿色过程中,蓝色越多,调出的绿色越深,黄色越多,调出的绿色越浅。
[出示绿色色卡]c.紫色的话,我们可以加白色,白色加得越多,颜色就越浅。
[出示紫色色卡]2、生活中有很多绿色和紫色的东西或场景,你都知道有哪些呢?[出示有关图片]3、绿色和紫色这么漂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绿色和紫色的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人美版)13、绿色和紫色的画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欣赏美术作品,动手调色、染色,使学生认识绿色和紫色的色相,知道它们是由哪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2、分别尝试用一种主要的颜色(绿色或者紫色),绘制一幅美术作业。
3、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美的观察兴趣,懂得通过欣赏、对比、分析,感受色彩现象,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色彩美感意识,增强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绿色、紫色,感知以它们为主的画面带给人们的不同美感,了解与其相关的颜色。
难点:学习利用一种主要颜色表现画面的简单方法。
学习准备图片、色相卡、水粉颜料、水粉笔、纸、调色用具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
[出示青椒、茄子]老师这儿有两样蔬菜,你们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板书:绿色、紫色]知道这两种颜色分别是由哪些颜色调出的吗?[演示两种颜色调配][板书:黄+蓝=绿蓝+红=紫]我们知道,红、黄、蓝是色彩王国中的老大,其他颜色谁也调不出它们,所以我们把红、黄、蓝叫做“三原色”。
那么,像绿色和紫色这样由两种颜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二、新授。
1、尝试调色。
你们是不是也想尝试一下调色呀?老师请两个观察得特别仔细的小朋友上用水粉笔调一调绿色和紫色。
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一会再请一位观察3最仔细小朋友上试一试。
A、调出的紫色不漂亮,像棕色,怎么办?(要蓝多红少)[学生再调一次,板书:多,少]谢谢你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B、再请一位朋友调紫色。
(涂在卡纸上)比较:有什么发现?(颜色深浅不同,为什么会这样?)调绿色过程中,蓝色越多,调出的绿色越深,黄色越多,调出的绿色越浅。
[出示绿色色卡].紫色的话,我们可以加白色,白色加得越多,颜色就越浅。
[出示紫色色卡]2、生活中有很多绿色和紫色的东西或场景,你都知道有哪些呢?[出示有关图片]3、绿色和紫色这么漂亮,今天我们就研究一下“绿色和紫色的画”。
[出示题]4、比较两幅作品《池塘》、《回娘家》走进这样的画里,你有什么感觉?A.选择适当的词语形容画面给你的感觉。
[贴出词语:宁静、热闹、神秘、柔和、鲜明、稳定]不同的颜色会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效果,带给人不同感受。
B.这两幅画都是以一种颜色为主表现的,你能看出它们在用色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吗?讨论,反馈:运用了相似的颜色,就是差不多的颜色。
找一找色卡上相近的颜色。
添加了鲜明的色彩。
就是完全不同的色彩。
用色方法不同,画面也会产生不同效果。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绿色和紫色的画,想不想看看呀?6、欣赏完了大人们的作品,再看看教材上小朋友们的作品是怎样用绿色或紫色表现的。
(以绿色为主的画并不是一点不能使用其他颜色,可以运用偏蓝等与绿色相关的颜色。
紫色为主为主的画也可以添加一些蓝色、黄色等,但主要还是以紫色为主。
)7、如果让你选择一种颜色画一幅画,你打算画什么?用什么颜色画?(紫色的葡萄,牵牛花,茄子;紫色的鱼,脸,衣服;紫色的空气,夜晚……绿色的草,树,鸟,天空,衣服,春天……)三、创作。
要求:选择绿色或紫色为主画一幅画。
(在画以前找出自己彩色笔中的绿色或紫色,还有它们相关的颜色。
建议直接用彩色笔画,不能用铅笔起稿。
)四、评价。
①创作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②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对哪方面比较满意?(比如构图、样子、颜色)五、拓展。
展示用紫色和绿色为主画的同一内容的画,感受完全不同的美感。
同学们回家去可以试一试,找找不同的感受。
板书:绿色和紫色的画黄+蓝=绿蓝(多)+红(少)=紫14、吃虫草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学习运用彩纸剪贴方法表现吃虫草。
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培养学生大胆进行设计、绘画、制作的能力。
3、通过观察了解吃虫草的特点,引起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种类特征,想象捕虫器的形象和功能,并用粘贴的方式表现出。
难点:大胆想象、表现新颖奇特的捕虫器。
教学准备:彩纸、剪刀、胶棒、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挂图(吃虫草捕捉小蚂蚁……)提问:你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吗?(吃虫草)2、你知道吃虫草为什么吃虫子吗?(出示讲解)3、出示题《吃虫草》二、讲授新:1、吃虫草既不会跑也不会跳,它是怎么吃到虫子的呢?下面我们再欣赏几个录像,看看吃虫草到底是用什么方式抓住小虫子的。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总结:①设圈套:合拢叶片夹住虫子②粘住:从叶片上分泌出粘液,粘住虫子。
③设陷阱:等待小虫子掉进捕虫叶袋里后将其捕住。
2、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出示图片:①捕蝇草②毛毡苔③猪笼草3、这些吃虫的植物又是怎么样吸引小虫子上当的呢?(出示展示各种吃虫草图片,学生讨论)小结:吃虫草有的用美丽的形状,有的用鲜艳的颜色,有的用芳香的气味吸引小虫子。
4、欣赏吃虫草的图片,认识更多外形奇特、色彩鲜艳的吃虫草,拓宽学生视野。
、欣赏学生作品:吃虫草不仅吸引了许多小虫子,一些同学很喜欢吃虫草,他们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出示)(1)讨论分析是怎么表现吃虫草的(捕虫器、叶茎、虫)(2)是用什么方法、材料做的?(彩笔画、线描、剪贴)6、教师演示(捕蝇草)捕虫器的剪制方法,分析作业方法步骤,提出作业要求。
三、学生创作1、发挥想象,用彩纸剪贴的方法表现吃虫草。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自己设计制作的吃虫草起个名字。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堂小结:1、作品展示,讲评作品。
2、请学生说说本的学习收获。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五、后延伸:尝试用绘画的方法画画吃虫草。
板书:吃虫草设陷阱粘住设圈套外形:奇特颜色:鲜艳气味:芳香1、有趣的造型教学目标:1、感受蛋壳、乒乓球的特性,学习利用彩纸及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2、增强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塑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蛋壳、彩纸、彩布等材料进行人物、动物造型设计、制作。
难点:蛋壳乒乓球与底座的连接。
教学准备:蛋壳、乒乓球、彩纸、彩布、剪子、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情趣激发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蛋),你知道,鸡蛋可以做什麽呢?让我们看一看,鸡蛋除了为我们做出美味佳肴以外,还有哪些用途呢?(美容、治病……)(蛋壳作品)二、感受探究1、同学们除了蛋壳以外你还能想出哪些蛋类呢?(鸡、鸭、蛇、鸵鸟……)看老师为你们带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鸡、鸭、鹅、鹌鹑……2、你们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受到什么?3、讨论一下:怎样能把鸡蛋立在桌子上?看哪一小组想到的办法既多又快?三、自主探究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了礼物,打开看一看是什么?这些作品都是用鸡蛋做的!想一想怎样能将鸡蛋变为蛋壳呢?2、将作品拆想一想,制作一漂亮的蛋壳艺术品,需要哪些制作步骤?(1)设计造型(2)固定底座(3)装饰蛋壳(彩字出现)四、思维探究1、展示:蛋壳在猪八戒和小鸡中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脸和身体)2、讨论一下:在作品的周围添加一些什么。
使作品更生动有趣?(西瓜、大树、)3、除了做蛋壳艺术品外,你还想到了那些材料?将你搜集的瓶子、一次性碗等展示给大家说一说他的?4、想一想,你能将手中的材料做成那些有趣的形象?(讨论一下并汇报)五、艺术实践:现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制作小组,制作小组有(蛋壳艺术、瓶子联想、另类创造、精美卵石、、、、、、),我们一场变废为宝大行动。
用手中的材料,集思广益做出各种有趣的造型(出于题)并将做好的作品形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评出最佳故事奖合作最棒的小组奖励为最佳合作奖由同学选出你最满意的作品并产生最佳巧手奖。
六、评价交流:1、请同学们派代表讲故事,由同学们贴星决定哪位同学是最佳故事奖。
2、请同学们选出心中最优秀的作品,小作者谈创作想法颁发最佳巧手奖。
七、后扩展1、欣赏中国传统彩蛋和外国复活节彩蛋、瓶子艺术品。
2、欣赏蛋壳玩偶。
3、同学们,在余的时候,可以将你的作品做成系列,例如:水浒传、西游记、十二生肖等等。
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让我们将变废为宝的行动一直进行下去,使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加多姿多彩。
这是老师用坏掉的油桶做成的企鹅垃圾桶,下后,我们一起将垃圾投进垃圾桶,保护我们的环境好吗?16、一张奇特的脸教学目标:1、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增加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压按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特的浮雕头像。
教学难点: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泥、垫板、辅助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上之前,老师要带大家到世界各国去“旅行”一趟。
在旅行途中,大家要注意观察你见到的各种人物的头部,看看他们的头部有什么特点。
2、看录象。
3、好,旅行结束了。
现在要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你看到的那些人物的头部,包括脸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小结:总的说,都是一张张很奇特的脸。
(板书)二、欣赏这里,老师还给同学们带了一些很有特色的脸的造型艺术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
1、少女的脸师:大家看一看这幅画在哪里进行了变形和夸张?采用变形和夸张的表现手法,是为了让这张脸看起更有趣,更奇特。
2、京剧脸谱和贵州傩戏面具师:这是我国的戏剧脸谱,因为是演戏用的,所以这些面具色彩艳丽,造型独特。
3、奇特的面具师:这些艺术品的共同特征是五官的形状、位置奇特。
4、图坦卡蒙金面具师:大家看看,这张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的一位大法老,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他的脸上罩了这个金面具。
、你在哪里还见过很奇特的脸,和大家说说。
三、比眼力,找不同下面我们做一个找出两张照片不同点的游戏。
这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六小灵童,一张是孙悟空,大家找一找他们的脸在哪些地方有不同,看谁找到的多?(眼睛不一样,嘴不一样……)师小结说:“发髻线不一样,脸颊不一样,耳朵不一样……”四、拼拼摆摆老师这儿有一些经过夸张和变形的五官,我们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拼成了一张什么样的脸呢?”(奇特的脸)五、怎样表现奇特的脸师: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把它做得更好!看看哪个同学最聪明,点子最多。
步骤:1、做之前,要先想好,要做一张什么脸,是恐怖的脸还是笑脸,或者是类似什么动物的脸……先拿一部分泥做脸型。
同时,讲讲变脸型。
2、五官的形状、位置奇特3、表情夸张4、制作材料与方法多样装饰时花纹越奇特越有趣,可以在脸上进行许多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