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上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海安县隆政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3分)
而今,网络流行用语“元芳,你怎么看”登上《人民日报》,反映了这样一个信号:网络fēng mǐ全球的今天,政府与网民的互动已经呈现良性发展tài shì。

正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何让《人民日报》发出正面的声音,为公众接受且 A (津津乐道/ 津津有味),学用网络、贴近生活、走进群众当成必然。

一个“元芳,你怎么看”拉近了党报和群众的距离,却形成了一种网络的良性互动。

在这种互动的交流中,正面的观点通过风趣huīxié的语言深入人心,在深以为然中,更为这种平等的对话喝彩。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

(1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分)
修改意见:
4.里下河中学九(1)班拟举行“中学生与网络流行语”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要能在具体语境中体现所选网络用语的内涵。

(1)从下面网络流行语中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
(2分)
“打酱油”、“给力”、“hold”、“OUT”、“吐槽”、“吊丝”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中学生与网络流行语”的?请拟写一条微博,发表你的看法。

(不少于40字)(2分)
(3)星期一上午,班长李明前往县文明办,邀请张主任于本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活动。

假设你是李明同学,见到张主任后,你准备怎么说?请写下来。

(3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
(1),君子好逑。

(《关雎》)
(2)蒹葭采采,。

(《蒹葭》)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鲁迅《故乡》)
(5)王之涣《凉州词》中,表现物候现象的诗句是:,。

(6)日本某些反华势力,企图篡改历史,将中国钓鱼岛收购为其所有,结果招致世人的普遍谴责,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

6.名著阅读。

(4分)
(1)《格列佛游记》中写小人国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格列佛游记》中写语言学校的设计家要用的方法来替代口语,结果遭到妇
女、俗人和文盲的联合反对。

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讽刺,旨在批评英国的政策。

二(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6分)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7.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8.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词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6分)
陈章侯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诞僻,好游于酒。

人所致金钱随手尽。

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

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

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

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

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显者拂然,乃自先去。

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注释】①诞僻:怪僻②搦(nuò)握③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④头裸体:不戴帽子
9.请用(/)线给下列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停顿一处)。

(2分)
①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
②显者拂然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周其乏.()②虽.千金不为搦笔也()
③舟既.发()④谩骂不绝.()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①乃出绢强之画
②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12.结合文章谈谈陈章侯具有怎样的性格。

(4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

(15分)
当自己的伯乐
吴淡如
①我们曾读过韩愈的《马说》,大意是这样的: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的话,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就会沦为常马,死了也没人知道它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②也许大家都因之而相信,一定要有伯乐的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大。

很多未获成功的人,也常常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只是时运不济,没遇上伯乐,害得自己的天才被埋没了。

③伯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无疑是有一些
..作用。

但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一路扶持、
始终相依”的角色,他或许陪过成功者一段,但终须放手,最重要的障碍还是由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④人生遇到伯乐,固然有助于成功;而伯乐可遇不可求,不遇伯乐,我们就注定是失败者吗?
⑤不久前,有位记者问曾赢得世界冠军的羽毛球选手熊国宝:“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木讷的他想了想,坦诚地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我自己。


⑥原来他入选国家代表队时,只是“绿叶”的角色,教练选了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当陪练。

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懈怠,他赏识自己的球技,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

那些年,为了增强体能,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依然早上五点去晨跑。

⑦那一年他垫档参加世界大赛,大家都认为他是去当“牺牲打”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

没想到他竟然势如破竹地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了世界冠军,一举成名。

⑧没有教练赏识自己,他自己赏识自己;没有教练栽培自己,他自己栽培自己。

当机遇垂青时,他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

如果他当初纠结于“绿叶”的角色,埋怨教练“有眼无珠”,自我放逐,那么,当机遇来临时,他定会措手不及,最终当个“牺牲打”罢了。

⑨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是需要诸葛亮费尽心力来扶持的阿斗。

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

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马的话,那根要自己跑快一点的鞭子,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纵的。

在人生道路上,若不遇伯乐,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选自《青春励志》有删改)
13.文章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14.阅读③④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④段的作用。

15.从论证过程看,文章是如何阐明“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的?”(4分)16.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

(23分)
会唱歌的墙
莫言
①高密东北乡东南边隅上那个小村,是我出生的地方。

村子里几十户人家,几十栋土墙草顶的房屋稀疏地摆布在胶河的怀抱里。

村庄虽小,村子里却有一条宽阔的黄土大道,道路的两边杂乱无章地生长着槐、柳、柏、楸,还有几棵每到金秋就满树黄叶、无人能叫出名字的怪树。

路边的树有的是参天古木,有的却细如麻秆,显然是刚刚长出的幼苗。

②沿着这条奇树镶边的黄土大道东行三里,便出了村庄。

向东南方向似乎是无限地延伸着的原野扑面而来。

景观的突变使人往往精神一振。

黄土的大道已经留在身后,脚下的道路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黑色的土路,狭窄,弯曲,爬向东南,望不到尽头。

人至此总是禁不住回头。

回头时你看到了村子中央那完全中国化了的天主教堂上那高高的十字架上蹲着的乌鸦变成了一个模糊的黑点,融在夕阳的余晖或是清晨的乳白色炊烟里。

也许你回头时正巧是钟声苍凉,从钟楼上溢出,感动着你的心。

黄土大道上树影婆娑,如果是秋天,也许能看到落叶的奇观:没有一丝风,无数金黄的叶片纷纷落地,叶片相撞,索索有声,在街上穿行的鸡犬,仓皇逃窜,仿佛怕被打破头颅。

③如果是夏天站在这里,无法不沿着黑土的弯路向东南行走。

黑土在夏天总是黏滞的,你脱了鞋子赤脚向前,感觉会很美妙,踩着颤颤悠悠的路面,脚的纹路会清晰地印在那路面上……
④那条黄沙的大道早就被我们留在了身后,这条黑色的胶泥小路旁生了若干的枝杈,一条条小径像无数条大蛇盲目爬动时留下的痕迹,复杂地卧在原野上。

你没有必要去选择,因为每一条小径都与其他的小径相连,因为每一条小路都通向奇异的风景。

池塘是风景。

青蛙
的池塘。

蛇的池塘。

螃蟹的池塘。

翠鸟的池塘。

浮萍的池塘。

睡莲的池塘。

芦苇的池塘。

水荭的池塘。

冒泡的池塘和不冒泡的池塘。

没有传说的池塘和有传说的池塘。

⑤就不去西南方向的沼泽地了吧?也不去东北方向的大河入海处了吧?那儿的沙滩上有着硕果累累的葡萄园。

也不去逐个游览高密东北乡版图上那些大小村镇了吧?那儿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烧酒大锅、染布的作坊、孵小鸡的暖房、训老鹰的老人、纺线的老妇、熟皮子的工匠、谈鬼的书场等等等等都沉积在历史的岩层中,跑不了的。

请看,一条莽撞的狗把野兔子咬住了,叼着,献给它的主人,高寿的门老头儿。

他已经99岁。

他的房屋坐落在高密东北乡最东南的边缘上,孤零零的。

出了他的门,往前走两步,便是一道奇怪的墙壁,墙里是我们的家乡,墙外是别人的土地。

⑥门老头儿身材高大,年轻时也许是个了不起的汉子。

他的故事至今还在高密东北乡流传。

我最爱听他捉鬼的故事。

说他赶集回来,遇到一个鬼,是个女鬼,要他背着走。

他就背着她走。

到了村头时鬼要下来,他不理睬,一直将那个鬼背到了家中。

他将那个女鬼背到家中,放下一看,原来是个……这个孤独的老人,曾经给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当过马夫。

据说他还是共产党员。

从我记事起,他就住在远离我们村子的地方。

小时候我经常吃到他托人捎来的兔子肉或是野鸟的肉。

他用一种红梗的野草煮野物,肉味于是鲜美无比,宛如动听的音乐,至今还缭绕在我的唇边耳畔。

但别人找不到这种草。

前几年,听村子里的老人说,门老头儿到处收集酒瓶子,问他收了干什么,他也不说。

终于发现他在用废旧的酒瓶子垒一道把高密东北乡和外界分割开来的墙。

但这道墙刚刚砌了20米,老头儿就坐在墙根上,无疾而终了。

⑦这道墙是由几十万只酒瓶子砌成,瓶口一律向着北。

只要是刮起北风,几十万只酒瓶子就会发出声音各异的呼啸,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的音乐。

在北风呼啸的夜晚,我们躺在被窝里,听着来自东南方向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眼睛里往往饱含着泪水,心中常怀着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谢。

⑧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要忘记这道墙发出的声音。

因为它是故土上大自然的声音,是鬼与神的合唱。

⑨会唱歌的墙昨天倒了,千万只碎的玻璃瓶子,在雨水中闪烁清冷的光芒继续歌唱,但较之以前的高唱,现在已经是雨中的低吟了。

值得庆幸的是,那高唱,那低吟,都渗透到了我们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着的。

(选自莫言《会唱歌的墙》有删改)
17.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会唱歌的墙”中“唱歌”与“墙”两个词的理解。

(4分)18.2012年10月11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天,瑞典文学院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请你联系上文说说莫言是如何将“现实”和“梦幻”融合在作品中的。

(4分)
19.某班组织“作家与读者零距离”对话活动,假如你是莫言,你将如何回答学生的以下问题?(4分)
学生:本文第⑥段中,穿插了门老头儿捉鬼的故事,请问您是怎么考虑的?
莫言:
20.本文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从第②或第⑥段中任选一处含有修辞手法
的佳句抄下来,完
....
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5分)
21..............
都渗透到了我们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着的”的理解和感悟。

(6分)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请以“黑板上的温暖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题纸
(测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1.(3分)
2.(1分)
3.修改意见:。

(2分)4.(1)(2分)
(2)
(2分)
(3)
(3分)
5.(8分)(1)
(2)
(3)
(4),。

(5),。

(6),。

6.(4分)(1)
(2)
7.(2分)
8.
(4分)
9.(2分)①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
②显者拂然
10.(4分)
11.(1)(3分)
(2)(3分)
12.(4分)
13.(3分)
14.(1)
(2分)
(2)
(2分)
15.(4分)
16.(4分)
17.(4分)
18.(4分)
19.(4分)
20.佳句摘录:(2分)
赏析品味:
(3分)
21.(6分)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风靡态势诙谐
2、津津乐道
3、去掉“却”,或把“却”改为“更”“并”等。

4、(1)有语境(1分)体现内涵(1分)。

(2)观点+理由(不设统一答案)。

(参考观点:①网络语言不仅简洁方便,富有感情,而且幽默诙谐、风趣生动,表现出青少年之间极大的认同感,从而在中学生中广为流传。

②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环境下,特定交往圈子里使用的,是汉语的发展和丰富。

中学生借此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是可以使用的。

③网络语言毕竟是非正式的语言,长此以往不加强调和引导,中学生极可能会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④中学生使
用网络语言的同时,也要学会自觉筛选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意文明用语。

)(3)称呼+内容(时间、地点、事件)+语言得体。

5、(略)前四题各1分,后两题各2分。

6、(1)绳技表演(2)以物示意反语殖民统治
7、思恋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8、借景抒情。

(1分)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刻画了主人公内心孤独寂寞
又自哀自怜。

(2分)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1分)(也可从衬托角度回答)
9、①尤喜/ 为贫不得志人作画②显者/ 拂然
10、①贫困②即使③已经④停止
11、①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

②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于是陈章侯想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以示抗议)。

12、从“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

”可以看出陈章侯扶贫济困,乐于助人的品格;(2分)从“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显者拂然,乃自先去。

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可以看出陈章侯刚正不阿,蔑视权贵的品格。

(2分)
13、引出议论的话题“伯乐的作用”;作为文章的一个论据;增强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14、(1)“一些”一词既肯定了伯乐对于人生成功的客观作用,(1分)又表明这些作用是有限的,并非不可或缺。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分)
(2)内容上,表明伯乐可遇不可求,引发读者对不遇伯乐的思考。

(意思对即可,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

(1分)
15、先简述《马说》文意,阐述伯乐对人的成功有一定的作用。

(1分)再举熊国宝的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自己的伯乐”。

(1分)在此基础上,表明了“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

(1分)(意思对即可。

未联系文章分析者,扣1分)
16、示例一:赞同:勇于当自己的“伯乐”,①可以自己赏识自己,自己栽培自己;②可以将奋进的鞭子紧握在自己手中让自己跑快点;③可以操纵好自己前进的方向。

示例二:不赞同:①人很难认清自己的天赋或潜能;②他人做伯乐才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③伯乐的尽力栽培以将自己的天赋发扬光大。

(表明态度1分,说明理由3分,计4分。

理由的三个要点,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3分,也可联系实际谈体会,言之成理即可)
17、“唱歌”指“倾诉”“呼唤”“教诲”等;“墙”象征“故乡”或“大自然”等(意思对即可,各2分,如答本意各1分)
18、“现实”指故乡的风土人情等,“梦幻”指民间故事、想象的鬼神世界等;(2分)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创造广阔的联想审美空间,两者相互映衬,突出文章的主题。

(2分)19、我这样写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情节曲折有致;激发阅读趣味;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也符合还是儿童时的我的好奇心理;(答出两点即得2分)突出门老头孤独却乐观的形象,(1分)为文章增添一层神秘色彩。

(1分)
20、不设统一答案。

摘录2分,赏析3分。

(句子必须是第②或第⑥段中的,有修辞手法,否则不给分)
21、得分要点:①对故乡的眷恋,对乡人情感的归依,对童年的回味;②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谢;(两点答一点即2分)③不忘故乡,对养育滋养自己和乡亲们的故乡的感恩之情。

(2分)④联系实际生活阐述。

(2分)(不必拘泥答案,意思对即可)
22、作文切入分45分。

文言文译文参考
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

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

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

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

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

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

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

章侯摘掉帽子,大骂不止。

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于是陈章侯想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以示抗议)。

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

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