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2020语文全国通用版基础组合练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组合练8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时装、明星、流行歌曲、电子游戏让我们应接不暇,时尚的、通俗的、大众的、流行的文化在我们身边________________,而高雅的、精英的、经典的文化却与人们日益疏离,渐行渐远。

这是文化______________的必然,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偶然?确实让人颇费______________。

A.汹涌澎湃演绎思悟
B.纷至沓来演进思悟
C.纷至沓来演绎思量
D.汹涌澎湃演进思量
答案 D
解析汹涌澎湃:水势浩大,波浪撞击发出巨响。

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铺陈,发挥;展现,表现。

演进:演变进化。

思悟:理解。

思量:考虑。

第一处主要讲文化的影响之大,不是说影响的到来,应该用“汹涌澎湃”;第二处结合语境应该是文化的发展,用“演进”合适;第三处主要讲人类的思考,用“思量”恰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二楼南书房”是构建在一民国建筑内,旨在为南京本地知识群体打造一个满足阅读、会客、办公需求,适合开展小范围沙龙活动的文化空间。

B.广药集团陈李济药厂严格按照古方配伍,用现代科学方法生产加工而成了独立包装小药丸,且携带方便,易服易吸收。

C.欧洲正面临十年来最严重的恐怖威胁,反恐任务十分艰巨,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建立信息共享并加强情报分析。

D.“部长通道”上的新闻含金量越来越高,回应越来越快捷,越来越贴近民生,成为一个释放信号、引导预期、鼓舞士气、凝心聚力的窗口。

答案 A
解析B项结构混乱,应在“携带”前加上“小药丸”。

C项成分残缺,应在“共享”后加上“机制”。

D项“新闻”与“回应”“成为……窗口”搭配不当。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后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它们在文学的领土上争得各自的地盘。

①充满活力的批评必须富有攻击性
②适度的流派之争都应当被恢复起来
③批评应该有助于催生价值观与趣味的分化
④具备维护个人观点的强劲自卫能力
⑤为制订并部署建立这样的文学生态环境之计划
A.②①③⑤④B.②③①④⑤
C.③⑤①④②D.③②⑤④①
答案 C
解析本段文字围绕“批评”这一话题进行阐述,⑤“这样”紧承③,③⑤相连,排除B、D两项,①“富有攻击性”和④“具备维护个人观点的强劲自卫能力”并列,①④相连,排除A。

末句“它们”指代②“适度的流派之争都应当被恢复起来”。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心澄如镜,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谦逊的态度。

C.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D.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答案 D
解析A项“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意为好文章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一同剖析,和句中“一起欣赏、探寻”意思相符。

B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扩大视野,开阔胸襟,与句意吻合。

C项“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意为其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与句中的感情色彩一致。

D项可改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与句中“离开了岗位”相对应,“更护花”与句中“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相对应。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C.智育为本,德体为辅。

D.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答案 B
解析这幅漫画上,一个孩子骑在一匹马上,代表“智育”的两条后腿强健有力,而代表“德育”和“体育”的两条前腿则只剩上半截,孩子眼看就要从马上摔下来。

联系现实,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智育非常重视,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体质的增强。

所以这幅漫画就是提醒人们,要重视德育和体育。

故选B。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

B.《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孔子,是古代一部讨论教育理论的论著。

C.时务策,科举考试科目,论时务对策。

如唐科举考试,凡明经,先试贴文,再口试经义,答时务策三道。

D.员外郎,官名;员外指正员以外的官。

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侍郎。

答案 B
解析《中庸》的作者相传是子思。

二、名句名篇默写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3)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7)_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百步九折萦岩峦(4)佛狸祠下(5)扈江离与辟芷兮(6)只是当时已惘然(7)业精于勤,荒于嬉(8)谁家新燕啄春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