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案例----遭遇“火山爆发”的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遭遇“火山爆发”的孩子
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王淑芬
风波乍起
有这样一个孩子,曾经让我束手无策……
三年前的六月,暑热渐起,闷热的天气加上紧张的复习氛围,平添了几分焦躁。
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二年级的孩子蜂拥而至,“王老师,不好啦,不好啦!”“彤彤又发脾气啦!”“火山又爆发啦!”……耳边一阵轰鸣,怒火噌地窜上了脑门,我深吸一口气,“嘘”了一声,孩子们心领神会,蹑手蹑脚地随我走出了办公室。
一出门,他们又忙不迭地还原事情经过——“英语课上,彤彤看课外书,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收了她的书,她就发作了!”“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把桌子一脚踢开!”“还对英语老师大喊大叫!”……
我的心一紧,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这样“爆发”已经N次了,要么大喊大叫、要么躺在地上,要么干脆玩失踪,有一次甚至扬言要跳楼自杀……焦头烂额的我曾春风化雨般地安慰过她,也曾暴风骤雨似的批评过她,还曾搬过家长当救兵……但她好像看透了一般,依旧我行我素!
遥想当年
想到她充满挑衅的眼神,我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这真是一个让人揪心的孩子啊!她的每一次爆发,又多像当年的自己……
那年,我也读二年级,也是一个六月天,迟到的我匆冲冲奔进教室,正好遇到检查红领巾的同学,其中的一个指着我的鼻子说:“你,没戴红领巾。
”我赶紧从书包里掏出红领巾,手忙脚乱地戴在脖子上。
“这不算,给他们班扣一分!”他转身对记录的同学说。
我一下子火了,也指着他的鼻子说:“凭什么?我不是戴了吗?凭什么扣我们班的分!你算老几?”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我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顿时,他傻眼了,喃喃地嘟囔着:“走着瞧,我告诉老师去!”“哼,告诉老师,告诉校长我也不怕!”我双手交叉在胸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盘算着自己也是为了班级荣誉而战,老师应该不会批评我!
没几分钟,年轻漂亮的班主任来了,一进门就劈头盖脸地批评我,容不得我解释半句。
我更火了,老师说了什么我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相反,那个高年级同学得意的表
情、同学的窃窃私语声、老师的指指点点,都深深伤到了我,我觉得难堪极了、也委屈透了,甚至祈祷地球在那一刻爆炸消亡……
突然,我狂吼一声:“不要说了,既然你觉得我那么不好,我就不读书好了!”说完,我背起书包,冲出教室。
班主任在后面一边追,一边愤愤地喊:“你真不要读书啦?!那还要书包干什么?有本事,你就把书包扔河里去吧!”“哼,谁怕谁,扔就扔!”话音刚落,我心痛不已,这个书包是爸爸妈妈托人到上海市区买的,别的小朋友多么羡慕我的新款书包啊!可是,话已出口,覆水难收。
我闭上眼睛,用力一甩,漂亮的书包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跌落进清澈的河水里。
此时,眼泪似洪水般爆发了,我头也不回地奔跑起来……
以静制燥
我使劲摇了摇头,把自己从回忆拉回现实,心中不由暗生感概,今天的彤彤,和当年的我多么相似?
——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从没受过一丁点儿委屈;
——都是被“甜言蜜语”泡大的孩子,极少听到批评,有些骄横跋扈、自以为是;
——自尊心超强,受挫能力极弱,别人一个异样的眼神都使我们难以承受!
想到这里,我的心刺痛起来,那一刻,我仿佛读懂了彤彤: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收掉了她的书,同学们奔走相告的话语……这一切都成为她的压力源。
虽然她做错了事,但最不希望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提起,若是老师这样做了,她便会以“火山爆发”的方式“夺”回自尊,直到自己无力挽回,破罐子破摔……
怎么办?平时幽长的走廊今天怎么一下子就到头了呢?
我边走边暗自思忖,冷静,一定要冷静,当彤彤爆发时,周围孩子的奔走相告、议论纷纷,会使气氛格外嘈杂而紧张,成为强大的刺激源,引发孩子的极端行为。
所以,首先要让周围的同学先静下来,来一个“以静治燥先灭火”。
于是,我停下脚步,对孩子们说:“彤彤今天发脾气了,但我们要相信她自己也不希望这样,可她的脾气是早就养成的,克服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大家共同的帮助。
谁愿意帮助她呢?”孩子们一听,全员响应。
“帮助分很多种,有时是劝说;有时是讲理;有时,需要保持沉默。
彤彤需要大家给她一点时间,让她好好想一想。
所以,不要议论她,不要在她发脾气的时候刺激她。
只要静静等待,你们愿意这样帮助她吗?”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我的带领下,一帮人马轻手轻脚地来到教室,放眼望去,整齐的桌椅中,一张翻倒在地的桌子特别刺眼,地上的本子、铅笔到处都是,一个穿着粉色衣服的孩子蜷缩着双腿坐在椅子上,头发乱糟糟的,长长的刘海垂在额前,涨红的小脸上满是泪痕,抽搐的肩膀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我示意教室里的同学安静下来,自己缓步走了过去,轻轻地扶起桌子,随后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收拾好了散落在地上的学习用品。
正巧,下一节课是音乐课,小朋友都去专用教室上课了,教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
我知道她还在气头上,就打开课代表交在讲台上的作业本,自顾自批改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一边批着作业,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她,暗自思忖,给她足够的时间,让她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吧。
过了好一会儿,她终于停止了哽咽,擦了擦眼泪,不时偷偷瞄我几眼,我明白,这时的她肯定也后悔了,只是碍于面子,才犟在那里。
怎样化解这份尴尬呢?我灵机一动,大声说:“哎呀,快下课了,来不及啦!彤彤,来,帮王老师一个忙,数数有几个100分。
”她慢吞吞地挪步过来,双手揉捏着衣角,见我只顾自己批本子,没有抬头的意思,她迟疑了一下,就自己找个位子坐好,检查起本子来……
我赶紧批完本子,走到她的跟前,扶着她的肩膀,柔声说:“马上要下课了,别让同学看到我们糟糕的样子。
”故意强调“我们”,是想告诉她,我会和她站在一起。
听了我的话,她僵硬的肩膀放松下来了。
我拿出梳子,静静地为她梳起散乱的头发,这一刻,她无声,我无语……
齐心协力
也许是惺惺相惜,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我尝试着主动走近她、读懂她:她喜欢的书,一起看;她喜欢的动画片,我也去看,和她交流;经常让她帮我拿书、发本子;时不时当众夸奖她的点滴进步:“字写得更漂亮了”、“上课认真多了”、“会说‘对不起’了”、“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了”^
我也跟她讲了我的故事,讲了坏脾气给我带来的囧事儿,讲了自己怎样慢慢地克服缺点成长起来……
当她一个人恨恨地生着闷气时,我会静静地陪在她的身边;有时,把她带离嘈杂的环境;有时,伸开手臂给她一个拥抱;有时轻轻地告诉她:“累吧,发脾气其实是伤了
你自己啊!老师觉得,你今天已经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所以,老师什么都不说了。
”每当如此,这个倔强得像小牛似的孩子会像一团棉花般,轻轻地依偎在我的怀里,眼泪也会悄悄淌下来,而孩子的心也在悄悄地和我靠近……
同学们呢,也牢记约定,彤彤发作的时候,尽量不看、不听、不议论,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没有了观众,彤彤的“火山”爆发熄火得越来越快。
我也和她的家长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热线联络,及时互通家校情况,共同反思教育中的不足,客观分析对与错、得与失,一起寻找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一次次的沟通中,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趋向一致。
家长也不再一味地表扬孩子,而是让孩子对各种行为做出正确的引导。
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慢慢地,她放下了戒备,把我当作了朋友,她愿意和我一起分享深入浅出的小故事,一起讨论如何对待成功与失败,表扬与批评;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
她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了,主动和我拉钩约定,如果她下次再遇到不高兴的事儿,一定先忍耐,来讲给我听。
她也尝试着接受同学的合理批评和建议,有好几次,面对同学的批评,她的脸色非常难看,但是她却咬紧牙关忍住了,慢慢地,她能分清别人批评中的好意,看清自己的不足。
渐渐地,她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
再后来,我们彼此多了一个知己。
感悟回味
日本儿童文学作家黑柳彻子女士说:“如果把自己小时候的事写下来,人们就会了解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对彤彤的教育,我有过失败,但在失败中找到了方法。
感谢彤彤,给了我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曾经的执迷;感谢生活,让我意识到,面对孩子的“火山”爆发,大发雷霆、通知家长、冷嘲热讽,反而会火上浇油,加剧孩子的对抗情绪;感谢自己,学会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给孩子发泄的机会和思考的时间,维护她小小的自尊心,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也能让矛盾不再激化。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