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级人民法院民事二审案件谈话程序公开的调研
民事诉讼二审审判流程范文

民事诉讼二审审判流程范文
一。
民事诉讼二审,那可是关乎公平正义的重要一环。
1.1 提起上诉。
当事人要是对一审判决不服,觉得自个儿冤得慌,就得在规定时间里提起上诉。
这就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正式开启二审的大门。
1.2 受理上诉。
2.1 组成合议庭。
得挑几个经验丰富、眼光独到的法官组成合议庭,他们要对案件抽丝剥茧,找出真相。
2.2 审理前准备。
法官们得把一审的材料翻个底朝天,了解清楚来龙去脉。
还要通知当事人,告诉他们啥时候开庭,该准备啥。
2.3 开庭审理。
这可是重头戏,双方当事人都得到场,有理说理,有证据拿证据。
法官在中间主持公道,听双方唇枪舌战,明辨是非。
三。
3.1 评议和判决。
合议庭的法官们凑一块,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怎么判才公平。
最后做出判决,给这事儿一个定论。
3.2 送达判决。
判决出来了,得赶紧送到当事人手里,让他们知道结果。
这时候,二审的流程也就差不多走完了。
民事诉讼二审的流程严谨又公正,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让公平正义不缺席。
深入法庭调研实施方案

深入法庭调研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了解法庭的工作情况,有效提升法庭调研的实施效果,我们制定了深入法庭调研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一、调研目的。
深入法庭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法庭的工作情况,包括审判流程、法官队伍、司法设施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法庭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研内容。
1.审判流程调研,包括立案、庭审、判决等环节的调研,重点关注流程是否合理、效率如何等问题。
2.法官队伍调研,主要了解法官队伍的构成、素质和工作状态,以及他们在审判中的表现和需求。
3.司法设施调研,包括法庭建设、设备配备等情况的调研,以及对法庭工作的支持程度。
三、调研方法。
1.实地走访,组织调研团队实地走访法庭,与法庭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调研。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向法庭工作人员发放,收集相关信息和意见。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法庭工作的具体情况。
四、调研团队。
为了保证调研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我们将组建专门的调研团队,包括法学专家、社会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等,以及一些具有法庭工作经验的人士,共同进行调研工作。
五、调研时间安排。
为了确保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制定详细的调研时间安排表,合理安排调研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确保调研工作的高效进行。
六、调研成果处理。
1.数据整理,对调研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2.成果发布,将调研成果向社会公开发布,以便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了解法庭工作的真实情况。
3.成果运用,将调研成果运用到相关工作中,为法庭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支持。
七、调研保障。
为了保障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和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分工,确保调研工作的高效进行。
总之,深入法庭调研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为法庭工作的改进提供有力支持,希望能够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确保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成果。
二审民事案件改判标准的调研报告

二审民事案件改判标准的调研报告作者: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调研组一、我省二审民事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情况的分析(一)从年度数据的纵向对比来看,我省二审民事案件的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均呈递减趋势。
2000年全省二审民事案件改判率为27.34%(7423件),到2007年降低为19.68%(9706件),年均递减率为0.96%。
2000年全省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率为4.55%(1229件),到2007年降低为1.92%(947件),年均递减率为0.33%。
图一:2000年至2007年全省二审民事案件改判率的变化图二:2000年至2007年全省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率的变化(二)与全国同期数据横向比较,我省二审民事案件的改判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审民事案件的发回重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二审民事案件的改判发回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从2000年至2007年,与全国法院平均水平相比,我省二审民事案件的改判率高出近五至六个百分点,二审民事案件的发回重审率低近五至六个百分点。
图三:全省和全国二审民事案件改判率对比图四:全省和全国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率对比(三)与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省份的同期数据比较,我省二审民事案件的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明显偏高。
司法统计数据显示,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相比,近年来二审民事案件的改判发回率均未超过15%,远低于我省20%至30%的改判发回率,如上海法院的二审改判发回率在2004年为6.7%,2005年为6.8%,2006年月为7.3%。
(四)与各中院数据比较,省法院二审民事案件的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明显高于各地中院。
2004年至2007年,省法院民一庭共审结二审案件1543件,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分别为34.15%、12.90%。
2005年至2007年,珠海中院民一庭共审结二审案件3314件,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分别为29.84%、1.18%。
2005年至2007年,东莞中院民一庭共审结二审案件9146件,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分别为22.79%、0.79%。
二审询问流程(3篇)

第1篇一、引言二审询问是指在案件经过一审审理后,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过程。
二审询问是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二审询问的流程、程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二审询问流程1. 上诉期限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超过上诉期限,二审法院不予受理。
2. 提起上诉上诉人应向二审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上诉状应载明以下内容:(1)上诉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等;(2)被上诉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等;(3)上诉请求,包括撤销、变更或维持一审判决的具体内容;(4)事实与理由,简要陈述上诉理由和事实依据;(5)证据材料,包括证人证言、鉴定意见、书证、物证等。
3. 受理与立案二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对上诉人的资格、上诉期限、上诉内容等进行审查。
经审查,符合上诉条件的,予以立案。
4. 通知被上诉人二审法院立案后,应通知被上诉人参加诉讼。
被上诉人收到通知后,应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
5. 开庭审理二审法院开庭审理前,应通知当事人、代理人、证人等参加庭审。
庭审程序如下:(1)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法庭纪律;(2)审判长宣布开庭,介绍合议庭成员;(3)上诉人陈述上诉请求、事实与理由;(4)被上诉人答辩;(5)双方当事人质证、辩论;(6)证人作证;(7)宣读判决。
6. 送达判决书二审法院作出判决后,应制作判决书,并及时送达当事人、代理人。
7. 执行当事人不服二审法院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经再审,原判决被撤销、变更或维持的,应依法执行。
三、二审询问程序1. 证据审查二审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
若发现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依法发回重审或改判。
民事诉讼二审审判流程范文

民事诉讼二审审判流程范文一、上诉与受理。
1.1 上诉的提起。
当事人要是对一审判决不服啊,就有权利提起上诉。
这就好比在一场比赛里,觉得裁判的判决不太对,要再争取一下。
上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上诉状递交给原审法院或者直接交给上一级法院。
这上诉状可得写清楚为啥不服一审判决,是觉得事实认定错了,还是法律适用有问题。
比如说,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里,一审法院判定一方违约要赔偿,可这方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违约,是对方先违反合同约定的,那他就可以把这些理由都写在上诉状里。
1.2 受理审查。
法院收到上诉状之后呢,可不是直接就开始二审了。
得先审查一下,看看符不符合上诉的条件。
这就像我们进一个地方,得先看看有没有入场券一样。
要是上诉状格式不对,或者超过了上诉期限,那法院可能就不受理了。
如果符合条件,那就得把上诉状副本送给对方当事人,让对方也知道你上诉的情况,这就像下棋的时候,对手出了一招,你得知道他这招是啥意思。
二、审理前的准备。
2.1 组成合议庭。
二审法院受理了上诉案件之后,就要组成合议庭了。
这合议庭啊,可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是好几个人一起审理案件。
就像大家一起商量事儿一样,这样可以避免一个人可能存在的偏见或者错误判断。
这些法官得是有经验、懂法律的,他们要对这个案件进行全面的审查。
2.2 阅卷与调查。
合议庭的法官们要认真阅卷,把一审的卷宗拿过来仔细看,看看一审是怎么审理的,证据是怎么认定的,判决依据是啥。
有时候还得去调查新的证据或者核实一些情况。
这就好比是破案的时候,重新梳理一遍线索,看看有没有被遗漏的或者搞错的地方。
比如说在一个侵权案件里,一审可能没有发现某个关键证人,二审法官通过阅卷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去寻找这个证人,调查新的情况。
2.3 通知开庭。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法院就要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了。
这就像一场大戏要开场了,演员们都得知道啥时候上台。
开庭通知得提前发出去,让双方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三、开庭审理。
法庭调查询问流程和注意事项

法庭调查询问流程和注意事项《法庭调查询问那点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法庭调查询问这个听起来有点儿严肃但其实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你想啊,法庭就像一个大舞台,律师和法官就是导演和主持人,而证人、被告啥的就是演员。
法庭调查询问的流程呢,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大戏!首先,法官会宣布开始,这就好比大戏拉开了帷幕。
然后律师们就开始提问啦,这时候就像演员开始飙戏一样,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可带劲了。
在这个过程中,可是有不少注意事项哦!比如说,律师提问可不能像乱开枪一样,得有策略,得打到点子上。
要是问了一堆没用的问题,那可就闹笑话了,就像演员说错台词一样尴尬。
证人呢,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回答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吹牛,不然可就麻烦啦。
要是胡说八道,法官可不是吃素的,弄不好就得吃官司。
还有啊,说话得清楚明白,不能含含糊糊的。
有一次我就见到一个证人,说话跟蚊子哼哼似的,法官都急了,说:“你大声点儿,大家都听不见你说啥呢!”哈哈,当时全场都笑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特别搞笑的事儿。
有个律师提问的时候太紧张了,居然把问题都给说错了,把证人都给听懵了。
证人一脸茫然地看着律师,心里肯定在想:“这大哥是咋回事儿啊?”还好法官反应快,及时纠正了错误,不然这场戏可就没法演下去啦。
总之,法庭调查询问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律师和证人都得准备充分,就像演员要背好台词一样。
法官呢,得掌控好全局,让这场大戏有条不紊地进行。
咱普通人要是有机会去法庭看看,那可一定要好好感受感受这种紧张又刺激的氛围。
说不定还能学到不少知识呢,以后自己遇到事儿了也知道该怎么应对。
好啦,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儿啦!希望大家都能遵纪守法,别没事儿往法庭跑。
要是真去了,也别怕,记住这些流程和注意事项,咱也能演好自己的那出戏!哈哈!。
二审的程序流程

二审的程序流程二审是指民事、刑事、行政等案件在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经过上诉程序转到二审法院进行再审的程序。
二审程序主要包括上诉受理、双方举证、辩论、判决等环节。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二审的程序流程。
一、上诉受理上诉受理是指二审法院受理上诉人提出的上诉书并进行审查确认。
在规定期限内,上诉人必须向二审法院递交上诉书,要求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进行复审。
同时,上诉人必须缴纳上诉保证金,才能使上诉成立。
二审法院同时会通知被上诉人,让其提出答辩。
二、举证举证是指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以支持其主张。
举证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证据应当具有与案件有关的真实性、合法性,证明力应当足以推翻相反的证据或观点。
在举证过程中,法院也会调取相关证据以加深对案情的了解。
三、辩论辩论是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就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争执问题进行互相辩论、辩驳的过程。
在二审程序中,辩论的重点是对一审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和事实的地方提出质疑,并就相应的依据进行辩论。
在辩论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尊重对方意见,避免过激争吵。
四、判决判决是二审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证据,对案件认定、适用法律、裁定民事赔偿或刑罚等的决定。
在进行判决之前,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意见,并对当事人的诉求和辩论理由进行深入的审议。
判决无论是对上诉请求支持、驳回或改判,均应具有明确的法理依据和事实佐证。
综上所述,二审程序是一种法律程序,双方当事人在程序规定的各环节中进行证据、意见等的表述与交流,最终由法院作出判决,并在法律条款的保护下,实现公平正义。
这也正是二审程序的价值所在。
二审庭询谈话技巧

二审庭询谈话技巧以《二审庭询谈话技巧》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在审判过程中,二审庭询谈(Cross-examination)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检察官、辩护律师和法官对证人进行深入而系统地实证检查的过程。
只有运用得当,它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技巧,以期提升审判程序的效率和有效性。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二审庭询谈的技巧,以期更好的指导本领域的专业人士运用该技巧,从而达到最优的审判结果。
首先,有效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辩护律师来说,应充分考虑证人的陈述和案件的事实,结合具体的采访方式,能够有效的制定出询问证人的准备工作,以便做到把握住询问的重点,并能够有效地发挥他所表达的思想。
此外,辩护律师在询问前,应根据案情的不同,设计出合理的调查策略,做到能够在二审庭询谈中取得最大的利益,不让审判的进程受到影响。
其次,二审庭询谈的方式应当有效地传达出案件事实,并以正确的视角来把握和控制审判过程。
从询问角度出发,辩护律师应该采取礼貌且谨慎的态度,以期能够在询问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而不是激烈的对抗。
同时,辩护律师应该精心设计并掌握发问范围,以期能够让询问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不必要的攻击,也能够充分掌控谈话的方向,从而得到有效的案件证据。
另外,辩护律师在询问用证人的时候,应当特别小心,尽可能地避免让证人对案件事实产生怀疑,而是能够确立证人的证词,以期获得可靠的案件情况。
最后,辩护律师在二审庭询谈中,必须能够认真分析询问过程中的信息来源,特别是要防止询问中出现的主观性,并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总结整个二审庭询谈的过程,以期能够取得最好的结果。
总之,二审庭询谈在审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正确的技巧和策略使得二审庭询谈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任务。
因此,检察官、辩护律师和法官在利用二审庭询谈技巧的时候,应当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结合实践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期获得最好的审判结果。
只有这样,审判过程才能真正有效,法律才能有效的执行。
民事诉讼二审庭审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二审庭审程序是什么二审开庭程序:1、立案2、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2)法庭调查(3)举证质证(4)法庭辩论(5)宣判。
民事诉讼是很常见的,有的人可能正处于民事诉讼中,对于一审结果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进行二审。
按照民事诉讼二审庭审程序进行审理,在规定的诉讼时间内就可以得到结果。
这也是法律赋予大家的权利。
但是具体的二审庭审程序是什么样的,不了解的可以随小编到下文看看。
一、民事诉讼二审庭审程序是什么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7】宣判。
3、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二、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概念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在我国,由于实行两审终审制,所以有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上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上诉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称第二审程序。
民事诉讼二审开庭程序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二审开庭程序是怎样的二审开庭程序:1、立案2、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3、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法院对案件进行判决之后,如果案件中的当事人一方对判决结果有异议,可以向上一级的法院提出上诉。
上级法院开放审理这个案件就称为二审。
那▲民事诉讼二审开庭程序是怎样的?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地说明。
▲一、民事诉讼二审开庭程序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7)宣判。
3、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二、上诉的条件1、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必须合格。
第一审程序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都有权提起上诉。
一审裁判后,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当事人一方提起上诉的,该当事人为上诉人,未提起上诉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共同诉讼中的共同诉讼。
法院关于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的调研报告

法院关于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的调研报告2021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并将成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纳入到该项改革中。
随后,最高法院跟进出台了《关于成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法发[2021]45号),以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成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踊跃作用,增进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
最近几年来,xx市人民法院一直以上述文件为指导,将成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作为深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看成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围绕“社会矛盾化解”,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斗胆改革,狠抓调解,在构建矛盾化解多元化机制上工作成效显著。
我院该项工作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成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工作情况综述自2021年以来,在院长江义顺同志的直接牵头目导下,我院认真组织调研论证,内外并修,稳妥推动。
截止2021年末,我院已在内部构建起贯穿诉前、庭前、庭中、庭后、庭外和执行的全程调解“全效”机制;在外部搭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立体矛盾纠纷化解网络。
目前,xx市已呈现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矛盾化解良好态势。
(一)苦练内功,多调少判,成立全效调解机制。
我院按照各类案件和审判程序各个环节的不同特点,探索总结出一整套从案件立案到执行的“全进程、全方位、无裂缝”的调解工作方式,并在全院推行实践。
首先,严把立案关,强化诉前调解。
在立案审查环节,针对一些不是很尖锐,通过人民调解或行政调解更有利于化解的矛盾纠纷,法官主动与相关部门及基层组织联系,引导当事人通过有关部门和村组、社区组织协调等途径分流化解。
对分流化解不了,又符合立案条件的民商事案件,充分利用法定的七天立案审查期限,由调解室、人民法庭开展立案前调解工作,并适时进行三调联动。
这样两边当事人无需请诉讼代理人,无需繁琐的诉讼程序,无需调查取证,一样可以在法官的主持下阐明诉求,是非分明,妥帖解决纠纷,既节省了司法资源,又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民商事二审案件主审法官办案流程

民事二审案件主审法官办案流程一、庭前审查与准备(一)案件接收与审查主审法官自接收案件之日起二日内对诉讼材料作如下审查:1、审阅上诉状,查看有无当事人亲笔签字按印或盖章;诉状中重要内容有涂改的,是否有当事人签字确认;了解各方当事人之诉求及答辩主要观点。
2、查看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是否齐全(包括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以上材料为复印件的,查明是否已经与原件核对无误。
3、诉讼代理人手续是否完善;授权委托书委托权限是否明确。
不明确的应当要求完善。
4、上诉人在上诉期间已经提供主要证据材料的,所移交的主要证据材料是否与证据目录一致,检查是否与原本进行了核对。
5、在接收案件五日内督促书记员制作《举证通知书》、《案件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或《权利义务告知书》、《廉政监督卡》、《送达法律文书地址确认书》送达联和附卷联,并予送达。
《举证通知书》中应当明确举证的期限并要求对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简要说明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注明提交日期,签名盖章,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
经审查发现案卷材料不齐全的,退回立案庭补充完善。
退查完善应向立案庭出具《案卷立案阶段材料补充完善通知书》,由立案庭人员签收后留档备查。
(二)庭前准备1、承办法官应当在庭前仔细阅看上诉案卷材料,全面掌握当事人的请求和理由以及诉辩意见和一审的裁判情况,整理归纳争议焦点。
同时核对相关诉讼材料,发现有缺陷或缺失的(上诉状、答辩状署名不规范;身份证明不完备等),应及时要求当事人予以补正或补充。
2、承办法官应当核查双方当事人出庭人员的身份证明、诉讼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公函是否已提交法院,代理权限是否明确、公民代理的是否符合民诉法规定,如欠缺,应当通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办理相关手续并在庭前或开庭当日提交。
3、根据案情的初步审查,依照《证据规则》的规定,提出举证期限、证据交换以及排期开庭日期的意见,报经审判长同意后,指示书记员做好填发有关通知、传票、公告等工作。
民事诉讼法庭调查流程有哪些环节

民事诉讼法庭调查流程有哪些环节一、准备阶段1.组织法庭工作人员,包括法官、书记员等,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的目标和方法。
3.通知各方当事人和辩护人参与调查,并告知调查的时间、地点和要求。
4.准备调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诉讼材料、证据、调查记录表等。
二、庭前调查阶段1.接受各方当事人、辩护人和证人的申请和举证请求,决定是否采纳。
2.听取各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意见,发现和确认争议的焦点。
3.审查证据的合法性、证明力和充分性,决定是否收纳证据材料。
4.安排调查时间和地点,通知各方当事人和证人到庭,被调查人是否需要委托辩护人等事宜。
5.审查当事人提出的调查申请和举证请求,决定是否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相关决定。
三、庭审调查阶段1.开庭宣布,出示诉讼材料,确认各方当事人的出庭情况。
2.对当事人进行调查,询问当事人对争议事项的理解、证词的真实性等。
3.对相关证人进行询问,了解其所知的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
4.对物证和书证进行鉴定和查验,确认其真实性和相关性。
5.对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进行审查,决定是否作为证据使用。
7.对相关的社会调查结果进行审核,了解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8.对申请保全措施和鉴定请求进行审查,决定是否予以支持。
9.对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进行听取和反驳。
10.对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澄清和解释,确保庭审的顺利进行。
11.庭审完毕后,法庭对庭审情况进行总结,宣布调查结束,等待判决阶段。
四、判决阶段1.根据庭审情况和上述调查结果,法庭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和证明。
2.对各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分析和判断,权衡利益和法律规范。
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公正、合法和合理的判决决定。
4.宣布判决结果,并告知当事人上诉和执行的相关事宜。
5.准备相关的判决书和裁定书,进行签名和盖章,正式生效。
以上就是民事诉讼法庭调查流程的主要环节。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法庭应确保公正、公平和效率,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公正裁决。
二审案件法官沟通意见书

二审案件法官沟通意见书尊敬的各位法官:经过充分审议和讨论,我得出以下沟通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本案涉及的争议焦点是被告是否构成盗窃罪。
根据庭审过程中的证据和辩论,被告对于其行为是否具有盗窃故意存在争议。
在此,建议争议焦点的解决应依据以下两点:一是要确保被告的主观意图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即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
在本案中,被告对其拿取他人手机的目的和动机进行了辩解,声称其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家人而将手机拿走,而非为了进行非法占有。
然而,在证据面前,这一辩解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证实。
因此,对于被告的主观意图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故意部分,法官们需要综合考虑证据的可信度和证人证言的可信度来确定。
二是要审慎对待盗窃罪和其他相关罪名之间的关系。
在本案中,辩方提出了对被告不构成盗窃罪的辩护意见,主张将被告的行为归类为其他罪名,如拾得失物罪。
对于这一主张,我们需要在确保证据充分清晰的基础上,理性判断被告所犯是否属于盗窃罪。
为此,法官们应当着重对被告的行为动机、实施手段以及后续行为进行审查,并综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估。
其次,在对于证据的作证性质进行判断时,需要加以严谨态度。
在庭审过程中,某些证据的可信度存在一定争议,如被告的供述和辩解等。
为此,法官们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证人的信誉度、供述和辩解的自相矛盾程度以及与其他证据的协调性等来判断其可信度。
对于可疑证据,建议法官们严谨审查,并在取证过程中充分听取辩护方和公诉方的意见,并根据证据规则进行严格筛选,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最后,对于量刑的问题,应当综合考虑被告的主观过错程度、社会危害程度以及犯罪后的悔罪表现等因素。
在本案中,被告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应予以谴责和制裁。
然而,据证据显示,被告在认罪态度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悔过之意,可以予以一定的优待。
因此,在量刑上,建议法官们可以考虑对被告施以适当的缓刑和社区服务等措施,以期能对被告起到教育、改造的作用。
二审法庭调查注意事项

二审法庭调查注意事项
嘿,大家注意啦!今天咱要来聊聊二审法庭调查的那些注意事项。
你想想,要是在二审法庭上,就像参加一场重要考试一样。
首先呢,证据可太重要啦!就好比打仗的武器,你得准备得足足的!比如说,你有个合同纠纷,那相关的合同文本就是关键证据呀!
然后呢,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可得条理清晰呀!别像一团乱麻似的。
“法官大人,我觉得吧……”你得这样有理有据地说。
还有啊,千万别小瞧对方的提问!这就跟下棋一样,得想好每一步怎么应对。
对方万一提出个刁钻的问题,你就得迅速反应,给出有力的回答。
“嘿,你这问题可难不倒我!”
在二审法庭调查中,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认真再认真!这可关系到最后的结果呢!我的观点就是,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在二审法庭调查中更有把握,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呀!。
中级法院独任审理二审速裁案件工作机制研究

中级法院独任审理二审速裁案件工作机制研究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分类】司法调研正文中级法院独任审理二审速裁案件工作机制研究推进独任制适用范围改革,是我院结合院情实际贯彻落实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加快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的重大变革。
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基层人民法院可以由法官一人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审理部分民事案件,明确适用独任制审理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具体情形。
探索中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可以由法官一人独任审理部分简单民事上诉案件,明确适用独任制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的具体情形和审理方式。
建立独任制与合议制的转换适用机制。
”在2019年初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轻重分立”,随后,各试点法院纷纷开展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我院亦在其中。
自2019年7月成立以来,我院速裁审判团队以15名员额法官组成5个速裁合议庭,一年内审结了民商事案件5652件,行政案件361件,占同期同类案件结案量的41.35%,将二审案件审理周期缩短至平均结案周期不超过10天,人均结案335件,是后端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的2.74倍。
但掣肘速裁审判效率的因素仍然存在,突出的一点在于大量案情清楚、证据充分、法律适用明确、程序简单的案件,需要经过助理—承办法官—合议庭其他法官的三重讨论研究,稀释了司法资源,降低了司法效能,削弱了速裁效果,成为制约我院速裁审判事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2020年2月2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的工作办法》,细化了试点改革的各项内容,并明确分工安排、实施步骤等。
2020年3月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北京市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配套文件》,以配套文件形式对试点改革涉及的五项具体制度进行了专门细化和规定。
民事二审开庭注意事项

民事二审开庭注意事项民事二审开庭是指民事案件在一审判决后,一方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结果,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并经上级法院审查受理后,重新审理案件的程序。
以下是关于民事二审开庭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提前了解案件的审理程序和法律规定。
在开庭前,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详细阅读上级法院受理案件的裁定书以及上诉状、答辩状、证据清单等材料,对案件的事实、争议点、证据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准备。
其次,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和辩护材料。
二审审理案件时,双方当事人可以提交新的证据和辩护材料。
因此,在开庭前,应认真审查一审判决书和庭审笔录,找出不合理和错误的地方,并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和辅助材料,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再次,要准备好开庭辩论的论据和论证思路。
在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应当根据案件事实、证据以及上诉理由或答辩意见,提前准备好辩论的论据和论证思路,以便在庭审过程中能够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此外,要尊重法院和庭审纪律。
在开庭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遵循法庭纪律,服从法庭指挥,尊重法院和法官,不得干扰庭审秩序。
在发言时,应注意文明用语,不得使用辱骂、诽谤等不当言辞,以维护庭审的公正和尊严。
最后,要注意法院的审判档案和裁判文书。
在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应主动了解法院的审判档案和裁判文书,认真核对庭审笔录和判决书等文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发现有错误或遗漏,应及时向法院提出疑义或申请更正。
总之,民事二审开庭是一次关键的诉讼环节,对于双方当事人而言非常重要。
因此,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准备好相关证据和辩护材料,熟悉开庭辩论的论据和论证思路,并且要尊重法院和庭审纪律,维护庭审的公正和尊严。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合法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旁听” “ 、本该正常公开审理的 ‘ 郭范案’ 却上演 ‘ ’ , 捂 戏 让记者们如坠雾中” 等。 ( ) 二 公正 、 效率——谈 话程 序 夹缝 生存 尽管承受社会公众与媒体的颇多微词 , 谈话程序仍然被广泛运用于二审审理程序 , 实属法官在公正 和效率的双重压力下的无奈之选。 结合某 院各 民事审判庭 2 0 、00年统计 数据可 知 : 092 1
2 即使 在采用 公 开开庭 程 序时 , 多 出现 “ ” 不 审的现象 。二 审合 议庭成 员要 求均 为审判 员 , . 亦 陪 而 而在 人 均结 案任 务较 重 的情 况下 , 一些 合议 庭成 员 身在 法庭 上 , 子想 着 自己的承 办案 件 , 常 “ 言 脑 常 一 不发 ” “ 、 陪而不 审” 。与此 同时 , 些事 实清楚 的案件 , 一 出于规 范性 或者 当事 人 自己的要 求 , 不得不 组 又 织正式 的开庭 , 开庭过 程于是 成为 ‘ ‘ 走过场 ” 。
[] 1 齐丽华 : 北京市第二 中级人 民法 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 [ 李洹 : 2 ] 北京市第二 中级人 民法 院助理审判员 。
26
21 0 2年第 3 期
北 京政 法 职业学 院学 报
总第 7 9期
围攻 。之后 , 网站上 充斥 了对 此案谈 话不公 开 的批 评 , “ ‘ 如 以 只是谈话, 是开庭 ’ 由 , 绝记者进庭 不 为 拒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的基本要求 , 二审案件以开庭审理为原则 , 以径行裁判为例外。然而在实践中, 因案件数量激增、 审判人员数量相对不足、 法庭等硬件配备不能满足需求等因素制约 , 中级法 院难以实 现 二 审案件 的全部 公开 开庭 , 而是广 泛采取谈 话程 序作 为二 审审理 方式 。因 当前 缺乏 针对谈 话程 序 的
1从 开庭 数量上来 看 , . 民事二审 案件开庭 数量远 远多 于刑事 、 政案件 开庭数量 。 行 2从 开庭率 上来看 , 民庭 的开庭 率不足 2 %。可见 民事案 件在开庭 数量上 相对多一 些 , . 各 0 但结 案基
数较大, 因此 比率不高。 3二 审案件庭 审情况 表现 为 “ . 阅卷 及谈 话 为主 、 开开庭 为辅”的态势 。 公 通过分析 , 我们发现二审审理环节存在以下现象 : 1公开 开庭程序 较少适 用 。在 强大 的审判任务 重压 之下 , . 高规格 的公 开庭 审程序显得 十分奢侈 。
【 摘
要 】 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二审案件 多适用谈话程序。如何规范谈话
程序 并推 进 司法公 开 , 审判 实践亟 需解 决 的 问题 。本 文分析 了审判现 状 , 谈 话 是 从
程序 的启 动、 告之 、 异议 、 审理规 则、 旁听规 范 几方 面进 行 了研 究论 述 , 为对谈话 程 认
3在谈话程序 中, . 承办法官一人主持庭审被广泛运用。较之合议庭正式开庭 , 谈话程序只需承办法 官一人参与 , 询问当事人无须书面传票通知, 询问场合也较随便 , 在司法成本方面的支出要少得多, 故在
司法实践 中较受 法官欢 迎 。
二 、 话程序 的定位 和法律 依据 谈
谈话程序, 作为一种广泛适用 的二审审理程序 , 其法律上的依据值得考究。同时 , 谈话程序广受诟 病却依然被适用于司法实践, 必有其合理性所在。探究谈话程序的依据和价值, 要从外在规范和内在价 值 两方 面进行 。 ( ) 话程序 的定位 一 谈 根据《 民事诉讼法 》 的相关规定 , 二审审理程序包括开庭审理和不 开庭 审理 , 其流程过程包括 :
齐丽华
中 图分 类号 : F 2 D 55
李
洹: 对中级人民法院民事二审案件谈话程序公开的调研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2 9 8 2 1 ) 3 0 2— 0 17- 2 5( 0 2 o— 06 6
对 中级人 民法院民事二审案件 谈话程序公开的调研
齐丽华n 李 洹
一
、
当前 二审谈话程 序的适用 现状
当前 司法实践 中二 审案 件 的谈 话程序 , 因不属于严 格意义 上的公开庭 审程序 , 导致其公 开 l 生和公 正 性遭 到质疑 。
( )‘ 戏”——谈 话程序 遭遇非议 一 吾
当前社会对司法公开, 尤其是庭审公开给予极大关注。01 9 6 “ 2 1年 月 日, 范曾诉郭庆祥名誉侵权案” 在某 中级人 民法院进行二审审理。该案在文艺批评界引起强烈反响, 其二审成为众人瞩 目 焦点, 自 来 全 国的数十家媒体记者聚集在法院门口。然而 因该案二审采取谈话程序, 未允许记者进庭旁听, 引起记者
( ) 1 阅卷后 开庭 审理 。( ) 2 阅卷后 , 经谈 话 , 为有 必要 开庭 的 , 认 开庭 审理 。( 阅卷 后 , 3) 经谈 话 , 为不 认 需要 开庭 的 , 可径行 判决 。( 图所示 ) 如
法 律规定 , 实践操 作亦难 以统一 , 规范性 、 正性遭 到诟病 。为进一 步推进 司法公开 、 其 公 提高办 案质量 和 司法公信 力 , 我们认 为有必 要结合 中级人 民法 院的工 作特点对 二审 民事谈话程 序公开进 行调研 , 以实 现 二 审案件 审理程序 的 “ 推公 开 、 促公正 、 树权威 ” 。
序进 行规 范并具备 一 定 的公 开 性 , 能 实现谈话 程 序 的灵 活性 、 率性 与公 开 开庭 就 效
审理 程序 实现优 势 结合 , 能互补 。 功
【 关键词 】 谈话程序
公开开庭
规范
我 国实行 四级二 审的司法体 制 , 中级人 民法 院的审判 职能作用 在实践 中突 出表现为 : 一审 案件 “ 重 大”二审案 件 “ 、 量多 ” 自大力推进 司法公 开 以来 , 。 中级人 民法 院的一 审案 件 已全部 实现公 开庭审 , 而二 审案件 的审理 公开成 为当前讨 论的热点 和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