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的诊断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的诊断与防治【摘要】目的:针对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患者,讨论诊断与防治,为日后的临
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
此基础上,患有急性肾衰竭的病症,患者总计58例,选取年份为2013年4月--2015年4月。

针对所有患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合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表现。

结果:在临床诊断方面,所
有患者均通过肾活检方法完成,配合实施血液检查、B超检查等方式完成。

在58例慢性肾脏
病患者中,均确诊为出现急性肾衰竭,无误诊漏诊,确诊率为100%。

通过实施相关防治措施后,50例患者均表现出了肾功能恢复的情况,占比86.2%;8例患者未获得明显的好转,需
要继续实施治疗,占比13.8%。

结论: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患者,是临床上比较常
见的危重患者,该类患者容易因为急性肾衰竭的负面影响,导致自身遭受到严重的病痛,部
分患者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

通过开展有效的诊断,可以对患者病情深入了解;配合实施有
效防治干预,能够延长患者生命,减少疾病威胁,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

建议在今后的临床
诊断、防治当中,加强研究,健全医疗体系。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肾衰竭;急性;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5-078-01
急性肾衰竭作为临床的严重恶性并发症,在预后方面较差,患者的病死率相对较高【1】。

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自身的病程较长,再加上身体机能遭到的破坏比较严重,很
多患者都容易出现急性肾衰竭的情况。

但是,现代医疗技术和手段较为发达,如果在诊断和
防治上保持统一,给予患者最需要的帮助,相信能够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必
要性较为突出。

文章针对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的诊断与防治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此基础上,患有急性肾衰竭
的病症,患者总计58例,选取年份为2013年4月--2015年4月。

患者情况如下:男40例,女18例;年龄最小患者25岁,年龄最大患者7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5.3±1.8岁;病程最
短患者3个月,病程最长患者3年,患者平均病程为1.2±0.8年。

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针对所有患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合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表现。

第一,患者于入院后,
迅速安排患者开展基础检查以及疾病项目的检查,了解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确定患者
的治疗方案【2】。

第二,针对患者的病情诱因进行分析,针对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因素予以
有效控制,必要时对患者开展ICU治疗干预。

第三,对患者实施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3】,阶段性调整药量。

在药物的选择上,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完成。

第四,每天观察患者的生理指
标变化情况,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得到明确的答复和较为肯定的答案。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与资料;统计方法包括趋势x?检验以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

2 结果
在临床诊断方面,所有患者均通过肾活检方法完成,配合实施血液检查、B超检查等方
式完成。

在5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均确诊为出现急性肾衰竭,无误诊漏诊,确诊率为
100%。

通过实施相关防治措施后,50例患者均表现出了肾功能恢复的情况,占比86.2%;8例患者未获得明显的好转,需要继续实施治疗,占比13.8%。

3 讨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急性肾衰竭造成的影响,自身机体容易在短期内迅速恶化,出现较多的病痛。

分析诱因为,患者可能出现了感染的现象、恶性高血压的现象、应用肾损害药物的现象等等。

上述影响因素在出现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新的并发症,或者是针对固有的医疗方案造成严重的影响。

部分患者在病情恶化后,容易出现心衰或者是休克的情况,死亡率较高。

在临床诊断与防治方面,必须选择正确的诊断方法完成,尽量通过2种诊断联合的形式来开展,确保患者诊断正确,减少误诊、漏诊问题;防治层面,所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疗工作,将自身的状况准确描述、转达,家属及医务人员需仔细询问。

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患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危重患者,该类患者容易因为急性肾衰竭的负面影响,导致自身遭受到严重的病痛,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

通过开展有效的诊断,可以对患者病情深入了解;配合实施有效防治干预,能够延长患者生命,减少疾病威胁,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

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诊断、防治当中,加强研究,健全医疗体系。

参考文献:
[1]汤晓春,龚学忠,王骞. 龚学忠副教授“毒瘀互结”论治慢性肾脏病合并急性肾损伤经验[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7(08):40-42.
[2]周佩芳,卢娟娟,蔡楚丹,张丽. 前列腺素E_1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疗效
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04(05):308-310.
[3]庄葛. 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16,01(10):143-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