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新街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小邱同学用最大量程为210g,最小刻度为0.2g,最小砝码为5g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86.4g,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铁块的真实质量应是()
A.83.6g B.85.2g C.86.4g D.87.8g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和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得()
A.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D.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3.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则一间15m2卧室内的空气质量与下面哪个物体的质量最接近()
A.一头大象B.一个成年人C.一只大公鸡D.一个大苹果
4.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光屏放在距此透镜20cm处,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5.如图是其中一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并识别其中的内容,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

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虚像
C.手机上的摄像头镜片是凹透镜
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6.小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
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20cm
B.当蜡烛向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C.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会变短,蜡烛在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
D.当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7.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B.
C.
D.
8.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③“绿树荫浓夏日长”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潭清疑水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只有①④正确B.只②③有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9.下列现象中,与“水杯中筷子的弯折”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手影游戏B.激光垂准C.星光闪烁D.镜花水月
10.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雪山上的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山间的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树上的露珠﹣﹣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草木上的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11.如图,7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高度不同的水,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则可以发出哨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低
B.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中空气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子中的水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低
1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
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
C.列车在飞速奔驰
D.飞机在蓝天翱翔
二、填空题
13.质量为60kg的小明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和自己大小一样的“自己”模型,但
质量只有自己的
1
10
,这个模型的密度是小明密度的______。

14.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相同的半杯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人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均未溢出,此时液面最高的杯子是______杯(选填“甲、乙、
丙”),并写出此时三个杯子的总质量大小关系:______(选填“A.m甲>m乙>m丙;B.m甲<m乙m<丙;C.m甲=m乙=m丙”)
15.有些小朋友喜欢玩如图所示的激光笔,但是非常危险!因为激光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16.如图甲所示是透过镜片看粗细均匀的木棒所呈现的情景,则该眼镜属于_____(填“凸”或“凹”)透镜,可以用于矫正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

如图乙所示,在注有清水的密封试管内留有一个稍大的空气泡,若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看到在白纸上空气泡正下方所对的位置跟白纸的其他地方相比较,会_____(填“亮”或“暗”)一些。

17.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的平静湖边,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当它展翅飞离的过程中,小鸟在水中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该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________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_________热。

19.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_____秒,声音在该金属中的声速是______.
20.如图①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

如图②所示,此时停表示数为_____s。

三、解答题
21.1kg水凝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化了多少m3?(水密度为1g/cm3,冰的密度为
0.9g/cm3)。

22.(1)请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并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两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___。

2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坦克炮
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胜利70周年,我国举行了盛大阅兵仪式.99式主战坦克预计再次成为了本次阅兵的一大亮点.
99式主战坦克为我国自行研制,火炮威力居世界领先地位,炮弹初速为1940m/s,居世界第一,炮管中部的抽烟装置,由储气筒、喷嘴等组成.炮塔内炮手发射炮弹,弹丸经过喷嘴时储气筒会充入高压气体,弹丸飞离炮口后,储气筒内的高压气体便由喷嘴向外喷出,迫使炮塔中的有害气体沿炮口流出,净化了车内的空气.
炮管外装有隔热套,隔热套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为了减少环境对炮筒的影响,内层是为了能使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使炮管温度趋于一致,减少变形.99式坦克还配备红外夜视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设备,能够全天候作战.
(1)高速飞行的炮弹在空中运行的路线是________(直线/曲线),它能够击穿2000m外900mm厚的装甲,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________能.
(2)抽烟装置喷嘴的开口方向,你认为图中哪一选择最符合要求________.
(3)炮管隔热套内层材料的性质最应该具有________
A.熔点低 B.熔点高 C.导热性好 D.导热性差
(4)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坦克,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____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
24.闷热的夏天,向地面洒些水能使室内感到凉爽些但通常在刚洒上水时并不感到凉爽,甚至觉得更闷热,而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有凉爽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25.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海浪到达最近的陆地所需的时间是多少?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6.郑州黄河铁路桥全长3000m ,火车长300m ,其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请计算火车通过该桥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实验中读出的铁块的质量是86.4g ,托盘天平感量0.2g ,最小砝码为5g ,实验中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颠倒了,可判断出左盘中所放砝码的质量是85g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是1.4g ;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颠倒了,不能按以往的方法计算物体的质量,根据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可知,铁块的质量
m =85g ﹣1.4g =83.6g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2.A
解析:A
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丙V V V ==时,m m m >>甲乙丙,由密度公式m V
ρ=可得 ρρρ>>甲乙丙
从图中可知当乙的质量为20g 时,它的体积是20cm 3,乙的密度是
3320g 1g/cm 20cm
m V ρ===乙乙乙 所以乙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综上所述
ρρρ>>甲乙丙
ρρρ>>甲丙水
故选A 。

3.B
卧室的高约3m,则卧室空气的体积为
23
15m3m=45m
V=⨯
根据
m
V
ρ=可得,空气的质量为
33
1.29kg/45m=58.05kg
m
m V
ρ
==⨯
大象的质量约4000kg,成年人的质量约60kg,大公鸡的质量约为3kg,大苹果的质量约0.25kg,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解析:B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若将光屏放在距此透镜20cm处,说明像距是20cm,所以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解析:D
A.车牌上的二维码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其它光线让人看到的,所以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D.手机的摄像头镜片是凸透镜,二维码在手机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C
A.由图可知物距
35cm>2f
像距
f<20cm<2f
故有
10cm<f<17.5cm
故A错误;
B.当蜡烛向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一倍焦距,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B错误;
C.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向上移动,故C正确;D.当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D
A.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规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规律,故A不符合实际;
B.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规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规律,故B不符合实际;
C.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规律;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规律,故C不符合实际;
D.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规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规律,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8.D
解析: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故①正确;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②正确;“绿树阴浓夏日长”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③正确;“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④正确。

故选D。

9.C
解析:C
A.水杯中筷子的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手影游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故A 不符合题意;
B.激光垂准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星光闪烁是不均匀的大气使得光线变弯,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镜花水月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解析:D
A.雪是高空中气态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C错误;
D.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11.D
解析:D
AB.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水和瓶子共同振动产生的,从左到右瓶子中的水越来越少,水
和瓶子越来越容易振动,音调越来越高,故AB错误;
CD.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瓶中空气振动产生的,空气柱从左到右越来越长,音调越来越低,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B
解析:B
【详解】
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运动员相对于跑道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
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属于思想的活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列车在飞速奔驰,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飞机在蓝天翱翔,相对于天空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3.
1 10
小明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跟自己大小一样的模型,质量只有自己的
1
10
,但体积相
等,据
m
V
ρ=知,这个模型的密度是小明密度的1
10。

14.丙C
解析:丙C
[1]因为
m铜=m铁=m铝且
ρ铜>ρ铁>ρ铝
根据
m
V
ρ=可得
V铜<V铁<V铝
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它们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即
V铜排<V铁排<V铝排
因为水均未溢出,此时液面最高的杯子是丙杯
[2]杯子总质量等于原来半杯水的质量加上金属块的质量。

因为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相同的半杯水,则原来质量相同,金属块质量也相同,则三个杯子总质量相同。

15.凸透镜会聚
解析:凸透镜会聚
[1][2]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激光经过眼球会聚在视网膜上,因为激光的亮度高,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
害。

16.凸远视暗【分析】凹透镜成的像始终是正立缩小的虚像而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还可以成等大的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对光线聚有发散作用
解析:凸远视暗
【分析】
凹透镜成的像始终是正立、缩小的虚像,而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还可以成等大的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对光线聚有发散作用。

[1] [2]如图甲所示是透过镜片看粗细均匀的木棒,成正立放大的像,所以该眼镜属于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

[3]乙图中,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将该试管平放在报纸上,由于光线发散,则白纸上空气泡正下方所对的位置跟白纸的其他地方相比要暗一些。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属于基础题。

17.反射虚不变
解析:反射虚不变
[1][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因此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3]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所以当它展翅飞走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18.汽化液化凝华吸
解析:汽化液化凝华吸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水蒸气。

[2][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由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4]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

所以小冰晶变成小水滴是熔化,此过程需吸热。

19.2040m/s
解析:2040m/s
[1]因为v=s
t
,所以声音的传播时间:
t空气=
s
v
空气
=
1020m
340/
m s
=3s
[2]由题意知:
t空气−t金属=2.5s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
t 金属=t 空气−2.5s=3s−2.5s=0.5s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v 金属=s
t 金属=1020m 0.5s
=2040m/s 20.42043【详解】1由图①可知: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木块左端与000cm 对齐右端与420cm
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420cm3图②中停表小盘的
解析:4.20 43
【详解】
[1]由图①可知: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

[2]木块左端与0.00cm 对齐,右端与4.20cm 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4.20cm 。

[3]图②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 ,指针在0min 和1min 之间,略偏过0.5min ;大盘的分度值是0.5s ,而大盘指针在43s ,因此秒表读数为43s
三、解答题
21.30.110-⨯ 解:由m V
ρ=可得水的体积 33331kg 110m 110kg/m
m V ρ-===⨯⨯水水水 因为水结冰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所以冰的质量
m 冰=m 水=1kg 由m V
ρ=可得冰的体积 3333
1kg 1.110m 0.910kg/m m V ρ-=
=≈⨯⨯冰冰冰 水结冰后,体积变化了 3333331.110m 110m 0.110m V V V ---∆=-⨯=⨯=⨯=冰水
答:1kg 水凝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化了30.110-⨯m 3。

22.
[1]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
23.曲线动 A C 温度
【分析】
(1)根据炮弹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判断其运动路线;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根据抽烟装置的要求,可判断哪种设计更适合这一功能;
(3)根据炮管隔热套内层的作用特点可判断其材料的性质;
(4)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
(1)高速飞行的炮弹在空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最终要落向地面,所以运行的路线是曲线;高速飞行的炮弹能够击穿2000m外900mm厚的装甲,说明能对外做功,由于它是高速运动的,因此它具有较大的动能;
(2)炮塔内炮手发射炮弹,弹丸经过喷嘴时储气筒会充入高压气体,弹丸飞离炮口后,储气筒内的高压气体便由喷嘴向外冲出,迫使炮塔中的有害气体沿炮口流出,净化了车内空气.从开口的方向来看,最符合要求的应该是A;
(3)炮管内层是为了能使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使炮管温度趋于一致,减少变形,因此,炮管隔热套内层材料的性质最应该具有导热性好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4)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坦克,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温度不同,发出的
红外线强度不同.
24.闷热的夏天,向地面撒水,这些水会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较低的人体会液化放热,所以刚撒上水时并不凉爽,甚至感觉更闷热;而过一会儿,附着在人体的小水滴汽化吸热,同时地面上的水蒸发吸热,能够降低周围温度,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解析】
闷热的夏天,向地面撒水,这些水会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较低的人体会液化放热,所以刚撒上水时并不凉爽,甚至感觉更闷热;而过一会儿,附着在人体的小水滴汽化吸热,同时地面上的水蒸发吸热,能够降低周围温度,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25.(1) 200s ;(2) 1500s ,1300s
(1)由s v t
=可得,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 53?10m =200s 1500m/s
s t v ==声声 (2)海浪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
53?10m =1500s 200m/s
s t v ==浪浪 逃生的时间
1500s-200s=1300s t t t ∆=-=浪声
答:(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200s ;
(2)海浪到达最近的陆地所需的时间是1500s ,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1300s 的时间逃生。

26.110s
【详解】
由题意可知,铁路桥全长3000m ,火车长300m ,则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为
=3000m+300m=3300m s L L =+桥车
由运动s -t 图像可知,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120m ==30m/s 4s
s v t =
车 故火车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长为 3300m ==110s 30m/s s t v =
答:火车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长为110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