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表现及其根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后”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表现及其根源
【摘要】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出现了价值取向过度功利化、理想信念淡化、责任担当意识淡薄等现象。

追其根源,既有社会的转型、网络文化的异化等社会方面的原因,有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偏差等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90后”大学生心理不成熟、抗挫折能力差、危机防范意识弱等自身方面的原因。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教育和当代大学生自身三个维度推进。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价值观表现根源解决路径
“90后”大学生是人们习惯上对出生于1990年到1999年之间并且自2009年起进入大学读书的学生的简称。

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生力量。

在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面临深刻变革、思想价值观念进入改革攻坚期的今天,关注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对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的表现有哪些,其根源又是什么?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价值取向的过度功利化
当代“90后”大学生是勇于创新、崇尚公开竞争、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新兴群体。

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他们不是遵循单一的思维模式而是从多个角度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

他们的价值目标不仅趋向于实用化的特点,而且更有短期化和功利化的倾向。

与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传统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追求物质利益、个人利益与短期利益,而相对缺乏对精神层面、集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追求。

其价值取向的过度功利化主要表现在学习、就业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

在学习方面,他们选择专业和学校是以未来的就业为基准的,他们更注重掌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愿意去学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直接使用价值的理论知识。

大学中出现的“考证热”现象,就是“90后”大学生在学习上更注重短期利益而非长远利益的表现。

在就业方面,对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新形势,“90后”大学生择业时更注重经济收入和自身利益的实现两个方面。

他们更多地关心个人利益,而较少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在人际交往方面,“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是与现实关切利益挂钩的,他们的交际圈不只是局限在校园之内,更多的情况下是徜徉于网络社交之中。

他们和人们之间的接
触、交往都是以最直接和最有利的收益为出发点的。

因此,“90后”大学生更崇尚物质层面而非精神层面的追求。

(二)理想信念淡化
“90后”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思想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成长关键时期,他们的理想信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但也存在不同程度地淡化现象。

其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的不坚定、理想信念的多元性、理想信念的功利性三个方面。

理想信念的不坚定。

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基本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觉悟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迷茫,不仅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大而空的、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信念,而且认为我们现在所走的“中国道路”与所倡导的最终的“共产主义理念”关系不大。

理想信念的多元性。

在当今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以及文化全球化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当代“90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虽然愈加丰富多元,但也不失复杂多样。

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较少考虑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理想信念趋于多元化。

理想信念的功利性。

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严肃的问题为例,大部分同学的入党动机都是以自己的切身利益为前提
的。

他们不是为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政治信仰,而是为以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编制工作积累政治资本(三)责任担当意识淡薄
当代“90后”大学生在对自我与家庭、他人与集体、社会与国家、自然与未来方面的责任淡淡的意识,都存在着“知行不一”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自我与家庭责任的淡漠。

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现在还是一名学生,所以自己的主要任务还在学业方面,父母也每时每刻都在灌输“你只要学好习就行了,别的事情都不用你管”的思想。

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处理自己与家庭的关系时,认为向家庭索取是理所当然。

他们为家庭付出的责任意识淡薄,更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艰辛,不懂得感恩。

“90后”大学生大多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遇到挫折时都是父母大包大揽帮忙摆平,可以说他们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风风雨雨。

因此,也造就了他们生命敬畏意识的淡漠、抗挫折能力的匮乏以及自杀现象的频发。

他人与集体责任的淡漠。

当代“90后”大学生在对他人的责任认知和情感方面良好但在意志和行动方面欠缺。

他们在处理与他人和集体关系时,更倾向于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不忽视对他人的义务和责任。

有时候甚至过分强调他人对自己的义务,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大局为重。

国家与社会责任的淡漠。

当代“90后”大学生在处理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时,更加关注的是自己切身利益和前途命运命运。

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更倾向于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他们“对社会转变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却缺乏改造现实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有在社会生活之外的旁观者般的批判勇气,却缺乏融入社会生活之内的主人翁般的拼搏精神”。

未来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缺乏。

“90后”大学生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在谈及未来时都将责任理解为“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而不是对未来的社会和自然负责”。

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未来责任和自我责任的认知有所偏差。

另一方面也说明,与社会、国家及自然等外部世界相比,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关注的是自我世界。

二、90后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