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圆脆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对圆脆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赵宇1,张金鹏1,魏玲1,阿曼古丽·亚森1,姜喜1,2*,陈家力1
(1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2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
工程实验室

以新疆阿拉尔地区圆脆枣为试材,采用37℃、42℃、47℃、52℃和57℃热水浸泡果实,研究热处理对圆脆枣贮藏过程中腐
烂率、失水率、呼吸强度、硬度、有机酸含量、Vc 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与对照(CK )相比,热水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圆脆枣的腐烂率和失水率,其中,57℃热水处理抑制圆脆枣失水效果最为明显;热水处理的圆脆枣有机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硬度、Vc 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而呼吸强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因此,热处理有利于果实保鲜,52~57℃的热水处理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圆脆枣品质,抑制生理和病理伤害,延长圆脆枣的贮藏时间。

热处理;圆脆枣;贮藏品质
水制定仪,上海和泰仪器有限公司;PAL-1糖度计浙
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E124万分之一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K-8D 三孔三温水浴锅,上海博迅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GZX-9420MBE 电热鼓风干燥烘箱,上海博迅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BCD-576W 海尔(Haier )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将购买后的鲜枣置于温度4±1℃、相对湿度90%~95%冰箱中预冷24h 。

用37℃、42℃、47℃、52℃和57℃热水浸泡6min ,让每个枣均匀地浸泡,捞出后放到干净的纱布上自然冷却,晾干表面水分,再用聚乙烯保鲜袋包装,每种处理6袋,每袋1.0kg ,以未经热水处理的鲜枣为对照(CK )。

1.3贮藏方法
将经热水处理的果实和未经处理的果实同时置于4±1℃冰箱中贮藏,每隔7d 测定各项指标。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腐烂率测定。

每处理选90个果(以30个果/重复),观察腐烂情况。

腐烂率(%)=腐烂枣果个数/总枣果个数×100。

1.4.2失水率。

采用称重法计算失水率,分别测定待测圆脆枣贮藏时质量(M 1,g )与贮藏一段时间后的质量(M 2,g )。

按下式计算:失水率(%)=[(M 1-M 2)/M 1]×100。

1.4.3果实硬度。

随机选取3个枣,于果实赤道部削去约1cm 2大、1mm 厚的皮,用硬度计测枣果赤道部硬度,每个枣果测3个点,均值为该处理的硬度(kg/cm 2)。

1.4.4Vc 含量。

参考曹建康等[10]的方法,准确称取5g 圆脆枣果肉,加入少量2%草酸溶液。

在冰浴条件下研磨成匀浆,定容至25mL ,过滤,吸取滤液5mL ,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色,15s 不褪色,记录使用量,重复3次。

1.4.5可溶性固形物(TSS )测定。

采用PAL-1数显糖量
鲜食枣不仅甜脆多汁,而且口感鲜美,相对于干枣
而言,营养物质如可溶性蛋白质和Vc 的含量更高,因
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1]。

圆脆枣是新疆南部环塔里木盆地种植的早熟鲜食品种,以其肉质细脆、酸甜可口,
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但由于圆脆枣果皮薄,汁液多,成熟较早,比其它品种的鲜枣更易受病菌侵染引起腐烂变质,严重影响其品质及货架寿命[2-3]。

如何提高圆脆枣的贮藏保鲜效果,进而扩大鲜枣市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热处理是一种无化学残留、简单有效的物理保鲜手段[4-5],在青椒[6]、西红柿[7]、草莓[8]、骏枣[9]等园艺产品上贮藏保鲜效果得以证实,但关于热处理对圆脆枣贮藏品质的影响鲜有报道。

为此,本研究以圆脆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圆脆枣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旨在探索合适的热处理条件,为延长圆脆枣贮藏保鲜期和提高贮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供试材料为圆脆枣,购于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小市场,挑选大小均一、果面已着红色、成熟度一致、无机械损伤和无病虫害新鲜果实。

包装材料为PE 聚乙烯食品保鲜袋,购于超市。

供试试剂为草酸(≥99.5%)、抗坏血酸(≥99.7%)、碳酸氢钠(≥99.5%)、氢氧化钠(≥99.5%)、氯化钡(≥98%)、均为分析纯(AR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酚酞,福晨(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6-二氯酚靛酚(≥97%),FLuka 公司。

供试仪器为PL2002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GY-4数显果实硬度计,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O DI digitaL 超纯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7DB00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201810757070X )。

第一作者简介:赵宇(1998-),女,山东济阳人,学士,研究方向为果树学。

通信作者:姜喜(1981-),女,湖南宁远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及果树栽培生理。

2
9〇
计测定,每次从果实中部削取2g 果肉,每个处理重复3次,取平均值。

1.4.6可滴定酸测定。

采用酸碱滴定法[10],用苹果酸当量值表示。

1.4.7呼吸强度测定。

采用静置法[10]。

1.5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10统计试验数据,用DPS 软件对不同温度热处理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并采用均值间最小差异显著性(LSD )检验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性水平设置为P <0.05,应用ExceL2010进行绘图。

2结果与分析
2.1热处理对圆脆枣耐贮性的影响
2.1.1热处理对圆脆枣腐烂率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枣果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热水处理枣果腐烂率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

在整个贮藏过程中,经热水处理枣果腐烂率均比CK 的腐烂率低。

贮藏7d 时,仅47℃热水处理的枣果发生了腐烂,腐烂率为
3.33%;贮藏14d 时,除52℃处理未发生腐烂,其余热处理及CK 处理的果实均有腐烂;贮藏至21d ,52℃处理下枣果发生腐烂,腐烂率为3.33%;贮藏28d ,圆脆枣果腐烂加重,但52℃和57℃热水处理腐烂率显著低于CK 及其他热水处理(P <0.05);贮藏35d 时,CK 处理的圆脆枣腐烂率最高,达96.67%,52℃热水处理腐烂率较低,为46.67%。

总之,适宜的热水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圆脆枣的腐烂率,其中以52℃热水处理抑制圆脆枣腐烂效果较为明显。

2.1.2热处理对圆脆枣失水率的影响。

失水率随贮藏
2.1.3热处理对圆脆枣呼
吸强度的影响。

从图3可
以看出,热水处理对圆脆枣果实呼吸强度影响较大,随着贮藏时间增加,总
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圆脆枣贮藏0d 时,47℃、52℃热水处理和CK 处理的圆脆枣果实呼吸强度差异不显著,在10.40mg CO 2/kg ·h 以上,而37℃、42℃和57℃热水处理的枣果实呼吸强度较低,在3.30~5.24mg CO 2/kg ·h 之间。

贮藏21d 时,圆脆枣果实呼吸强度增加,57℃热水处理枣果实呼吸强度最低,为13.08mg CO 2/kg ·h ,比CK 果实呼吸强度低0.98CO 2/kg ·h ;贮藏35d 时,不同温度热水处理和CK 处理的枣果实呼吸强度升高到一定值,57℃热水处理下的枣果实呼吸强度最低,为22.69mg CO 2/kg ·h 。

在整个贮藏过程中,57℃热水处理的圆脆枣果实贮藏21d 以后,其果实呼吸强度均为最低,内部营养物质的转化速度减慢,有利于圆脆枣果实保鲜期的延长。

2.2热处理对圆脆枣内在品质的影响
2.2.1热处理对圆脆枣贮藏硬度的影响。

果实硬度是衡量果实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图4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圆脆枣果实硬度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

其中42℃热水处理贮藏35d 时果实的硬度降至最低,为8.85kg/cm 2,比贮藏0d 时降低了4.24kg/cm 2。

处理间果实硬度差异较小,贮藏0d 时,37℃热水处理果实的硬度比CK 处理低了1.31kg/cm 2,其他热水处理果实硬度均在1
3.01kg/cm 2以上;贮藏7d 时,37℃、42℃和52℃圆脆枣果实硬度小幅度增加,其他处理和CK 处理的果实硬度降低,经热水处理圆脆枣的硬度均比CK 处理的高;贮藏至21d ,果实硬度逐渐下降;贮藏28d 时,除了57℃热水处理圆脆枣果的硬度下降,其他处理和CK 的圆脆枣果硬度增加,42℃热水处理圆脆枣果的硬度低于其他处理;贮藏35d 时,圆脆枣果实硬度逐渐下降,各处理与对照果实硬度差异不显著(p <0.05),52℃处理比CK 处理的高出0.51kg/cm 2。

从果实硬度整体变化趋势来看,采后热处理有利于保持圆脆枣果实的硬度。

2.2.2热处理对圆脆枣有机酸含量。

从图5可以看出

图1热处理对腐烂率的影响图2热处理对失水率的影响
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由图2可以看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随着果实贮藏时间的增加,失水率呈缓慢增加的趋势。

在贮藏35d 时,57℃热水处理圆脆枣果实失水率最低,为1.71%,比CK 处理的果实失水率低0.36%;52℃热水处理圆脆枣果实失水率为1.83%;37℃热水处理圆脆枣果实失水率最高,达2.10%,比对照果实失水率高出0.03%,不适宜的温度下,圆脆枣果实失水率高。

在同一贮藏阶段内不同处理间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 <0.05)。

贮藏21d ,各处理果实失水率低于CK 处理的果实失水率。

总之,适宜的热水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圆脆枣的失水率,其中以57℃热水处理抑制圆脆枣失水效果最为明显。

图3热处理对呼吸强度的
影响图4热处理对硬度的影响图5热处理对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圆脆枣的有机酸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贮藏0d 期,42℃热水处理

3
0〇
CK 处理的圆脆枣有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其他处理圆脆枣有机酸含量差异显著(P <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圆脆枣有机酸含量逐渐增加,贮藏14d 时37℃、42℃、47℃、52℃、57℃热水处理和CK 处理的圆脆枣有机酸含量达到峰值,分别为:0.51%、0.51%、0.47%、0.39%、0.45%和0.44%;此后圆脆枣有机酸含量逐渐下降,贮藏35d 时,37℃热水处理有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和CK ,为0.15%,52℃和57℃热水处理圆脆枣有机酸含量显著低于CK ,为0.25%。

2.2.3热处理对圆脆枣Vc 含量的影响。

由图6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圆脆枣果中Vc 含量一直呈递减的趋势。

贮藏0d 时,圆脆枣果中Vc 含量均最高,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57℃热水处理Vc 含量最高,达224.84mg/100g ;贮藏7d 时,圆脆枣果中Vc 含量均急剧下降,此后Vc 含量逐渐下降,至贮藏35d 时降到最低,52℃热水处理Vc 含量为29.24mg/100g ,显著高于CK 和其他热水温度处理。

在贮藏前期,37℃热水处理枣果Vc 含量低于CK ;贮藏28d ,经热水处理圆脆枣果Vc 含量均显著高于CK (P <0.05),可能是因为热水处理的温度影响了Vc 的结构,从而减缓其Vc 含量的流失速度,Vc 含量均在50.00mg/100g 以上,而对照为39.05mg/100g 。

2.2.4热处理对圆脆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 )的影
3
讨论与结论
失水是导致果实萎蔫、变质及腐烂的重要原因,也是检验保鲜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大量研究表明[11-15]热处理能有效降低果实失水率的增加速度,合适的热处理条件对保持果实水分有一定的作用,但热处理温度越高,失水率越大。

胡美姣等[16]在研究中发现,热处理通常会加速果蔬的失重,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果蔬失水率越高;郝晓玲等[15]研究认为经热处理后,冬枣极易失水,且处理温度越高失水越严重。

本研究认为57℃热水处理下圆脆枣失水率为1.71%,适宜的温度可以有效降低果实失水率,而其他温度的处理失水率达2%以上,原因可能是适宜的热处理使圆脆枣果实表皮气孔缩小,减少水分蒸腾,从而降低水分消耗,而不适宜的温度处理,促使果实水分蒸腾加大,水分消耗增多。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因自身特性不同而存在差异。

马雪梅等[17]认为热水处理草莓的较好条件为45℃条件下处理10min 。

滕峥等[18]研究认为55℃热水处理2min ,能显著延缓西番莲贮藏期间Vc 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并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处于较稳定的水平。

钟曼茜等[19]研究发现50℃热处理5min 保鲜效果较好。

陈加利等[9]认为60℃热处理骏枣5min 效果最好,延缓果实的衰老,保持其风味,贮藏75d 腐烂率为36.84%。

郝晓玲[15]研究发现50℃热处理6min 能显著提高冬枣货架期品质,贮藏60d 腐烂率为30%。

适宜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

本试验研究认为52~57℃热处理圆脆枣6min 延缓了果实硬度、失水率和腐烂率的下降,有效提高果实贮藏品质,但贮藏28d 后腐烂率升高,贮藏35d 时,CK 处理的脆枣腐烂率最高,达96.67%,52℃热水处理腐烂率较低,为46.67%,圆脆枣本身皮薄,极不耐储,采摘后常温下仅能保存1周,通过热处理能延长圆脆枣贮藏时间约2~3周,但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为此,延长圆脆枣的贮藏期及其贮藏期品质的变化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收稿:2020-03-24

于震宇.不同数目气孔保鲜袋对圆脆枣保鲜效果研究[J].北方园艺,2014(23):124-126.
[2]郭东起,陈荷霞,宋愉亭,等.黑曲霉TL-10侵染采后圆脆枣生物学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05):5-9.
[3]向延菊,王大伟,李小华.薄膜袋包装对新疆阿拉尔地区圆脆枣贮藏特性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02):191-194.
[4]Aguayo E,Requejo-JaCKman C,StanLey R,et aL.Hot water treat-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caLcium ascorbate dips increases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heLps to maintain fresh-cut appLe quaLity[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15,110:158-165.
[5]张丽华,李顺峰,李珍珠,等.热处理对鲜切果蔬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7):290-295.
[6]庞凌云,李瑜,詹丽娟,等.钙和热处理对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3,13(01):112-117.
[7]阎瑞香,喻训勇,于晋泽,等.热处理对常温贮藏樱桃西红柿采后

图6热处理对Vc 含量的影响图7热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
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同时也反映果实的衰老过程[10]。

由图7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总体呈现先增加降低的趋势,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57℃热水处理和CK 处理整个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一致,均在25.50%以上。

贮藏7d 时,各处理枣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显著,热水处理的圆脆枣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增加,37℃热水处理和CK 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47℃热水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38.27%。

贮藏21d 时,57℃热水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速度较慢,显著高于其他热水处理和CK 处理。

低温贮藏28d 时,各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25.30%以上,42℃、52℃热水处理和CK 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

贮藏到35d 时,37℃热水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3.47%,57℃热水处理和CK 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均达30.00%。

3
1〇
质及
保鲜效果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14,14(02):34-37.
[8]杨海燕,董珊珊,黄正金,等.采后热激处理对蓝莓鲜果品质与生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233-236.[9]陈加利,姜喜,穆塔力普·米热吾提.热处理对骏枣贮藏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4(08):115-118.
[10]曹建康,姜微波,赵玉梅,编著.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1]Li Jinwei,Fan Liuping,Ding Shaodong,et aL.NutrionaL composi-tion offive cuLtivars of Chinese jujube [J].Food Chemistry,2007,103(2):454-460.
[12]聂凌鸿,吴林林.热处理与贮藏温度对草莓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2,37(12):18-23.
[13]李健,张萌,李丽萍,等.热处理对草莓品质与活性氧代谢影响的多变量解析[J].食品科学,2013,34(16):306-310.
[14]王静,张辉,逄焕明,等.热处理对库车小白杏贮藏品质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33(3):234-239.
[15]郝晓玲,庞侯英,潘超.热处理对冬枣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2(12):76-78.
[16]胡美姣,李敏,高兆银,等.热处理对果蔬采后品质及病虫害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5(02):143-148.
[17]马雪梅,吴朝峰,路志芳.热水处理对草莓贮藏品质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02):128-132.
[18]滕峥,杨翠凤,黄丽珠,等.采后热处理对西番莲贮藏品质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9(19):31-32+35.
[19]钟曼茜,黄绵佳,张史青,等.热处理和钙处理对番木瓜果实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22(06):55-59.
白芨组织培养与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何永鹏1,罗兴忠2,封海东2,张泽志2,3,周军2*
(1湖北省房县野人谷镇农技服务中心
442100;2十堰市农业科学院;3房县农业农村局)
为满足白芨种苗与栽培需求,通过白芨种子选择与播种、培养基配制、种子萌发培养、植株分化及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系
列生产环节,详细介绍提供一种白芨种子快繁育苗与驯化栽培的方法。

白芨;种子;快繁育苗;驯化栽培
用1/2MS+5%土豆汁+5%白砂糖为发芽培养基,和寿星等[14]利用培养基MS +6-BA 1mg/L +NAA 5mg/L +活性炭1g/L ,均能够有效提高白芨种子萌发率。

尽管不同的培养基均能够促进白芨种子萌发成苗,但由于培养基的不同、消毒不严格、果荚采集与处理不当等,容易造成培养基污染[2,15],导致快繁育苗失败。

十堰房县种植户发展白芨积极性高,但种苗来源均从外地购置,成本高、成活率低,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积极性,且还未有相关快繁育苗技术系统研究。

因此,本研究从果荚采集、消毒、培养基、培养温湿度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了白芨种子快繁育苗技术方法,以期为中药材白芨快繁育苗技术提供相关理论技术支撑。

1
材料准备
紫花大白芨种子由湖北金水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诸城鼎力机械有限公司全自动高压杀菌锅(制造许可证编号TS2237502-2016,设备代码217037502201),KC-280灌装机控制器(温州市凯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SW-CJ-ID 单人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以MS 为基本培养基,生长素选用6-BA 、2,4-D 和NAA ,外源添加物为土豆泥(去皮→切块→加水煮烂→过滤→取滤汁)、香蕉汁,琼脂粉(福建省石狮市高新琼脂食品有限公司闽南琼胶有限公司),加湿器、空调、培养架、白炽灯、转移推车等设备。

2种子选择与播种
白芨种子的成熟度对种子萌发有很大的影响[16],选择生长健壮、饱满还未开裂果荚的大紫花白芨种子,有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培育优质苗。

将成熟且未开裂
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地下假鳞茎具
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1],内治肺结核咳血、食管炎、鼻窦炎、尿血、血管瘤、便血等症[2],外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1],是我国传统中药材。

另外,白芨具有粘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导致市场需求大。

白芨种子数量多,一个果荚内含有3万~5万粒种子[3],但种子非常小,无胚乳,自然萌发率低[2],导致种子快速育苗不易。

早年,人们在春季或者秋冬季,采用带顶芽的假鳞茎进行分株繁殖,但繁殖系数低,周期长,消耗量大[2]。

因此,很多人开始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繁育苗。

在白芨快繁过程中,不同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

石云平等[4]通过白芨叶片诱导愈伤组织仅3.3%。

采用侧芽[4]、茎尖[5]、幼根[6-7]与假鳞茎等[8]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以假鳞茎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但批量快繁育苗系数小,且不同的培养基对假鳞茎愈伤组织诱导率表现不同。

刘军凯[9]用假鳞茎为外植体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在MS 和1/2MS 培养基上分别为78%和83%。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者通过白芨种子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发现白芨种子在培养基下,萌发率高、成活率高,且适宜批量快繁育苗。

喻苏琴等[10]发现采用1%的次氯酸钠灭菌后,在培养基1/2MS+2.0%蔗糖+0.1%活性炭培养条件下,白芨种子萌发率可达80%以上。

赵漫丽等[11]研究发现,采用培养基MS+3.0mg/L BA+1.0mg/L NAA+3.0g/L 碳粉,萌发率可达99.7%。

宋晓丹等[12]对白芨种子试管高频萌发的应用研究发现,培养基MS+NAA1.0mg/L+AC 6.0g/L ,使白芨种子萌发率达98%以上。

此外,张洁等[13]使
3
2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