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章秋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02(023)002
【摘要】@@ 产生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就是骨吸收与骨形成作用失衡,大量的骨吸收使骨量减少、质量下降.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其骨形成和骨吸收均增高,但骨吸收的速度大于骨形成,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指标皆增高,主要与绝经后雌激素的缺乏有关;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多见于65~70岁及其以上人群,其体内反映骨形成和骨形成的生化指标正常或降低,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主要与年龄老化有关.
【总页数】2页(P2-3)
【作者】章秋
【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02
【相关文献】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预防
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
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5."肾为封藏之本"理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