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深深浅浅话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依据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
2.内容解析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友谊的特质”。
本目围绕“友谊为什么能如此打动我们”这一问题,阐述了友谊的重要特质。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其二,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其三,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第二目“友谊的澄清”。
中学生对友谊有很多困惑和误读,本目围绕友谊的改变、竞争对友谊的影响、友谊与原则性等常常令学生困扰的问题展开,通过学生的探究与分享,对这些问题逐个进行了澄清。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二,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其三,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
2.能接受友谊的改变;
3.能体悟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
4.与朋友相处时能坚持原则。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友谊的特质,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教学难点: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
四、教学过程
1.“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D )
A.交友的目的就是得到朋友的给予
B.给予了朋友就应该要求朋友及时回报
C.朋友不能给予自己就应拒绝与之交友
D.不肯给予朋友就难以得到朋友的给予
2.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虽然每一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 A )
①理解和支持
②忠诚和信任
③肯定和关心
④祝贺和反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初中学生小明为了让自己结交到好朋友,经常向家里要钱来请同学吃饭。
他认为这样做自己交的朋友就会多,心里特别美。
小明对友谊的认识( A )
①是错误的,因为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②是正确的,因为他用物质收获了美好友谊
③是正确的,这样我们可以和所有的人成为朋友
④是错误的,因为友谊的美好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检视自己对友谊的认识,看看自己是否“够”朋友。
你对朋友的情谊会改变吗?
你会跟自己的朋友竞争吗?
你与朋友交往有哪些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