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12题;共85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玷污(diàn)褒贬(bāo)苦心孤诣(yì)鳞次栉比(zhì)
B . 拾级(shè)沟壑(hè)锲而不舍(qì)瞠目结舌(chēng)
C . 贮藏(zhù)繁衍(yǎn)深恶痛疾(wù)相形见绌(c hū)
D . 精髓(suí)睿智(ruì)参差不齐(cēn)鄙夷不屑(xiè)
2. (2分) (2015七上·遂宁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仓皇嘹亮乳臭未干海底隧道
B . 烘托衙门束手无策为富不仁
C . 酝酿私塾柳暗花明抖擞精神
D . 肌肤荤菜指高气扬花支招展
3. (2分)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 参加阅兵式的指战员们个个威武挺拔,领队更是声色俱厉。
B . 这次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故本可以不发生的。
C . 外面的吵闹声使他头发胀,他愤愤地往耳朵里塞上棉花,这才充耳不闻了。
D . 与其和暴风雨在海上肉搏,不如守株待兔,把轮船停在安全港湾,等好天气再出发。
4.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句是()
A . 我曾读过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过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B .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C . 见义勇为者让我们看到:世界是美好的,人心就是正义的灵魂所在。
D . 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20年里,献血6万毫升。
他,就是“雷锋传人” ——郭敬义。
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被访者几乎都表示对曲靖不甚了解,但都认为曲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少数民族风情的地方。
B . 通过作者的鉴赏示范,使我们明白要驱遣想象去欣赏作品,体验阅读的愉快。
C .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 . 他的学习他自己负责。
6. (2分) (2018八下·启东开学考) 《水浒传》中造反精神最为强烈的是()
A . 鲁智深
B . 宋江
C . 武松
D . 李逵
7. (7分)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写:①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 _________。
②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 ________。
8. (7分) (2017八下·晋江期中) 古诗文默写。
①兔从狗窦入,________。
中庭生旅谷,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②________,悠悠,________。
《南乡子》
③________?________。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满江红》
④《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唢呐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________”。
⑤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________,______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9. (16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王冕者,诸暨人。
幼贫,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①默记。
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④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①辄:总是(常常)、就。
②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③曷:通“何”,为什么。
④执策:拿着书。
(1)解释加点字词。
①普少习吏事()②家人发箧视之()③卒用其人()④暮乃反()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普明日复奏其人曷不听其所为
B . 太祖乃悟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C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人不得上,以实奇(《于园》)
D . 读之竟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②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③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4)赵普和王冕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10. (17分) (2017八下·深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的母爱
很长时间了,我一直无法忘记她。
她曾经是我的病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
她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虽然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头发没有白,梳理的非常整齐;黑色开衫毛衣套在一件墨绿色的衬衣上,黑色短裙,方口皮鞋;她人略痩。
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很真诚。
她的女儿说她刚退下来,之前是大学教授,曾经在国外呆过几年。
但检查的结果很无情,脑瘤,已经晚期。
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多了,甚至已经没有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
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
她的儿子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实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
在我想如何婉转地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情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
她微笑着说:“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状况我很清楚。
”
我愣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便点点头说:“是的,情况不太好。
”
她依然微笑着说:“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
”
我再次愣住,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停顿了一下,我说:“也许保守治疗会更好一些。
”
“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低。
”
她忽然握住我的手说:“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
”
这是我做医生的第13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自己遇见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过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也不记得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因为经历太多,我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和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老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她心知肚明,但她还要用自己正在凋零的生命给孩子们最后一线希望。
儿女们一直努力地计划怎样瞒她,却不知道,母亲为了给他们短暂的希望,不惜额外承受一份身体的痛苦和折磨。
10天后,她在儿女的注视下被推上了手术台。
手术很顺利,但已毫无意义,转回病房的一个月里,每次去查房,我都会看到她的儿女在那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这个在女儿口中一辈子都不愿意麻烦人的女人,在最后的时间里,尽情地麻烦着她的孩子们,耍小脾气,要求他们帮她翻身,给她唱歌、读报纸、做各种饭菜......背着孩子,她偷偷对我说:“让他们尽心尽力吧,这样,以后我不在了,他们会因为这些付出而得到安慰,就不会太痛苦了。
”
半年后,她去世了。
她的儿女没有太过悲伤,如她所说,他们付出了能够付出的一切,在母亲最后的时间里,用尽力气去爱了一场,虽然母亲的离开依然让他们难过,但他们已经没有遗憾——因为尽力了。
在对母爱的诠释中,她的表达方式让我震撼。
那是她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的那样饱满、绚烂。
(1)“最后的母爱”在选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2)本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什么特点,简要说一下这种记叙有什么好处。
(3)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
那是她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的那样饱满、绚烂。
(4)文段第7第9中的“愣”、“再次愣住”这两处表心理的词语所指的内容是一样吗?请你做简要分析。
(5)文中第15段划线句子“他们已经没有遗憾——因为尽力了”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确实存在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阻碍着我们的进步。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1. (21分) (2020七下·凤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少年书架
谷煜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
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
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
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
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
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
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
爸爸兴奋着。
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
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
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
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
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
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
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
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
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
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
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
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有删改)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①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作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
(4)在第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5)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
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12. (5分) (2020八上·江岸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情商,是指与智商相对而言,包含自制、热忱、坚持,以及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等的非智力能力因素。
情商是人
生、事业成长路上的催化剂,富有情商的人,人生事业之路更精彩。
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做一个高情商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文中如果需要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12题;共85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
答案:9-3、答案:9-4、考点:
解析:
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
答案:10-5、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答案:11-5、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