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兰国鼎立习题精选五十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兰国鼎立习题精选五十三
第1题【单选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诗评述的战争影响是( )
A、加速了统一的步伐
B、为刘备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造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D、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南方比较安定
C、淝水之战的胜利,阻止游牧民族南下
D、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它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在(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
①曹魏②西晋③东晋
④前秦⑤北魏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其中的“三国”是指( )
A、韩、赵、魏
B、魏、蜀、吴
C、吴、东晋、粱
D、宋、齐、梁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
东汉末年曹操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商朝、秦朝、三国
B、秦朝、隋朝、三国
C、商朝、秦朝、隋朝
D、隋朝、宋朝、明朝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它的都成建业在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曹丕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一句歌词道尽三国纷争,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淝水之战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
A、控制汉献帝
B、在官渡大败袁绍
C、在赤壁被打败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曹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大败袁绍,统一北方
C、与刘备、孙权在赤壁展开大战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曹操在下列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军队,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历史人物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华夏文明5000年历史,涌现出了众多风云人物。
下列语句中涉及到本学期的部分历史人物,你来判断他们分别是谁?将其人物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______)(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______)(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______)(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然操遂能克绍”是指什么战役?
从文中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这个谋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
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历史上把这一故事叫什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