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3节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时间变化
四季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空间变化
五带
嘢!终于下课啦!
66°34′
23°26′
00
23°26′
66°34′
900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900
65° 25°
25° 65°
1 (1)统一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 221年 ,秦国 采取远 交近攻 、分化 瓦解, 相继灭 掉东方 六国。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 黔一带 西南夷 的控制 。 (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4、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 问问自 己,将 来的打 算,并 朝着那 个方向 去实现 。而不 是无所 事事和 做一些 无谓的 事。 5、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 材必有 用,自 己是整 个宇宙 中很重 要的一 个程序 ,要相 信自己 的潜力 。 6、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国家; 7、建立起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 家,是 历史发 展的必 然,也 是客观 需要; 8、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和交融,推动 了统一 多民族 国家政 治、经 济、社 会的发 展. 9、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 强了中 央集权 ;
某地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 (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1). 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1. 从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

2.北回归线极 其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 大值。南半球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 小值。
(2).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1. 从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

2.南回归线及 其以南地区正 午太阳高度角 达到一年中最 大值。北半球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 小值。
(3).北半球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正午太阳高 度从赤道向 两极递减
六.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春 夏 秋冬
四季更替
四季的划分(北半球): 春(3、4、5) 夏 (6、7、8) 秋(9、10、11) 冬(12,、1、2)
越长。南半球 昼; 南极
反之。赤道上 圈以极其
昼=夜
南极夜
冬至日(北 南回归线
半球)
23º26′ S
北半球昼<夜, 北极圈极
纬度越高,昼 其以北极
越短。南北球 夜; 南极
反之。赤道上 圈极其以
昼=夜
南极昼
春分日和秋 =夜
无极昼 极夜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所成 的正夹午角太。阳高度: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66°34′

带 23°26′

00
划 分 23°26′
66°34′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赤热 带 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23°26′
有射太现阳象直00
23°26′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3).春秋分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3)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哪个纬度?全球昼长有 什么分布规律?极昼极夜分别出现在哪里?
图幅
日期
太阳直射 昼长的分布 极昼、极
的纬度 规律
夜地区
1.23a 1.23b 1.23c
夏至日(北 北回归线
半球)
23º26′N
北半球昼>夜, 北极圈极
纬度越高,昼 其以北极
66°34′
有极昼极夜现象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赤热 带 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将如何变化?
若黄赤交角变大, 热带范围将变(大) 寒带范围将变(大) 温带范围将变(小)
若黄赤交角变小, 热带范围将变(小) 寒带范围将变(小) 温带范围将变(大)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五.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六.四季更替和五带
1.昼夜长短
夜弧
N
昼弧
夜半 球
S
昼半 球
(1).北半球夏至日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1)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哪个纬度?全球昼长有 什么分布规律?极昼极夜分别出现在哪里?
(2).北半球冬至日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2)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哪个纬度?全球昼长有什 么分布规律?极昼极夜分别出现在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