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教
学
设
计
《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取材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函数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的难点,函数思想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之中。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它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学习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以及等比数列的学打习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在知识体系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熟悉指数函数的图像特点及其性质。
能画出指数函数的简图,会判断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并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同底幂的大小。
2、能力目标: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和问题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达成目标所需要的的认知基础
1、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能进行实数指数幂的运算。
2、理解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的关系;
3、掌握了函数的作图方法及函数性质的讨论方法;
4、能使用Excel软件
5、数形结合的函数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
1授课对象:中职一年级旅游管理班学生
学生已有认知基础
(1)知识方面:对函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一定基础。
(2)技能方面:能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
已掌握了Excel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数学素养方面: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存在的消极因素:
➢数学基础较差
➢理解、运用能力弱
➢学习数学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和关键
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性质。
难点:指数函数性质的运用。
关键:指数函数图像
重、难点突破策略:
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根据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独立学习与团队协作相结合逐步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理解,达到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学生自己讲、练、评以及知识的扩展应用来实现难点的突破。
三、教学策略
1、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2)资源准备
教案、Ppt课件、预习提纲、空间教学资源库、学生分组、微信或qq交流群、Excel软件。
2、教法、学法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用Excel软件完成函数的画图过程,增加了课堂容量,同时因为操作简单且直观性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利用空间教学资源库、课堂、学习小组、微信、QQ群等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1、课前准备:
教师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情况,并根据学生预习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学生预习:读课本、做练习、交流、反馈预习信息。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为创设情境引出概念、类比分析深化概念、数形结合,突破重点、讲、评、练结合突破难点、课堂小结拓展深化,课后作业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设计
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堂小结,拓展深化
拓展练习:
1、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同底指数幂比较大小
方法总结:同底数幂比大小,构造指数函数,利用
函数单调性
(3)与(4)与
——不同底但可化同底
时重难点及应
对学习方法以
及本课时出现
的新的解旰思
路和方法。
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得以提
升。
六独立作业
必作作业:
1、课本习题4.2 1、2题
李广全编写的《数学学习与训练》训练题4.2A
3、将自己本节课的所学所得情况通过我的教学空间
反馈给我,
布置作业。
完
善空间学习资
料
独立完成作业,
巩固上课所学,
并为下一节课
的学习作准备。
分层布置作业,学生可
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
自己的作业内容,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
习兴趣。
1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以上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生生和师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讲评层层递进,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问题为驱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
1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板述设计(投影)
3、课后辅导:
1当面辅导,
2通过空间、微信、或qq等交流平台进行交流辅导
五、教学评价与效果预测
1、教学课堂评价体系:
形式上:组与组评价+组内评价+老师评价
评价内容:读、做、讲、评、归纳总结、运用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表现形式:评出1至2 个优秀小组。
2、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全班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指数函数度的函数解析式和图像特征,90%的学能运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
有关单调性判断和同底幂大小比较等问题。
1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