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测试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面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农田B.一片小麦C.一群大雁D.一堆蘑菇
2.
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海底中的珊瑚B.挺立悬崖的雪松
C.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人D.漫天飞舞的雪花
3.
种植树木、花卉能美化环境,是因为(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
4.
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生殖活动也在水中完成。
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5.
某草原生态系统简图如下,此图中含有食物链()
A.4条B.5条C.6条D.7条
6.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中的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
B.狐和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是循环流动的
7.
下列哪项科学探究需要进行调查( )
A.家鸽有哪些特点适于飞翔B.家鸽呼吸系统的结构
C.某一地区家鸽的养殖状况D.影响家鸽产卵的因素
8.
下列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A.阳光B.田鼠C.牧草D.细菌
9.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学校B.一块农田C.一群蜜蜂D.一条河流
10.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A.共生B.捕食C.竞争D.寄生
11.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田里杂草丛生影响豆的产量。
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属于
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
12.
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林区中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B.珠江里的鱼类
C.一小片草地
D.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
13.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
14.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流水B.落叶C.蘑菇D.夕阳
15.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16.
以下名词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A.空气、蘑菇、花瓣B.空气、鸟、细菌
C.树木、草、土壤D.狗、鸟、病毒
17.
南极地区从来没有使用过DDT,但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却发现有DDT的存在,这个事实说明(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
C.各类生态系统彼此密闭D.物质可以在某个生态系统内流动
18.
荒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人们利用这个特点在沙地上栽种植物,防洪固沙,改善环境,这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有影响
C.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D.以上三项都对
19.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
A.B.
C.D.
20.
人们为了防止鸟类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网罩起来,结果却使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的叶子几乎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壤的肥力不够B.植被破坏
C.缺水干旱D.食物链被破坏
21.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B.含羞草C.细菌D.蘑菇
22.
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A.种子萌发B.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
C.人体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D.狮子追捕斑马
23.
你认为下图植物适应分布的地区是( )
A.干旱地区B.湿润地区C.寒冷地区D.温暖地区
24.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好雨知时节B.飞流直下三千尺
C.长河落日圆D.春江水暖鸭先知
25.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间的关系是( )
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食物链D.食物网
26.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A.都具有细胞结构B.都能快速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生长和繁殖
27.
沙河是枣阳的母亲河,下面四种说法中,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整条沙河B.沙河的水C.沙河里所有的鱼D.沙河里的所有生物
28.
下列探究案例中,属于观察法的是
A.对H7N9传染病的调查B.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
C.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肉细胞D.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9.
下列能够表示完整食物链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狼吃羊,羊吃草D.猫头鹰吃田鼠,蛇也吃田鼠
30.
从生态系统的观点看,农田管理中的间苗和除草的目的是为了()
A.缓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B.促进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C.减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D.加剧生物之间的斗争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和石块下发现了鼠妇,搬开花盆和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他们决定对“土壤湿度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进行探究。
(1)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本实验变量应该是______。
(3)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至少需要______只鼠妇。
(填2只或10只)
(4)做完实验后要怎样处理鼠妇?_____。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平均值
干土0只1只2只O只2只①_____只
湿土10只9只8只10只8只②_____只
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6)如果某小组要探究“光”对鼠妇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应当选择图中的_____图(填 “甲”或“乙”或“丙”)做实验,另外两个装置错误的原因是_____。
2.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_,青蛙属于_______。
图中只显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成分是_______。
(2)图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
蛇与猫头鹰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是_______。
(3)这个农田生态系统被DDT污染了,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在水稻→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若猫头鹰获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KJ的水稻。
(4)如果大量捕杀该地区的植食性动物,该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它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某校兴趣小组想就生物种类丰富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进行探究。
于是他们制作多个生态瓶,模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多种生态系统进行实验。
(1)在制作其中一个生态瓶的过程中,由于疏忽,兴趣小组成员没有放入任何动物。
如果其余条件都适宜,你认为该生态瓶中物质循环能否进行?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
(2)生态瓶中的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3)兴趣小组利用生态瓶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探究,这种探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_实验。
你认为实验得到的结果可靠吗?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个_________.
5.
如图是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____________。
(2)图中有蛇参与的最长食物链是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逐级递____________的(填“增”或“减”),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能。
(4)该生态系统中如果野生青蛙和鸟类突然减少,短时间内食草昆虫的数量会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如果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生态平衡被打破,会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的。
6.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在寻找鼠妇时,发现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鼠妇,也叫潮虫.它们是一些身体略扁、长随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吗?请你完成这个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_____________,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黑暗和明亮的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像这样,除了这种研究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实验。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只)01202阴暗(只)1098108实验结果:统计明亮环境中的鼠妇数量和阴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分别为_____只。
(5)得出结论:_____.
(6)表在和交流:除了光以外,还有哪些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写出一种即可)_____.
7.
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
某探究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组别平均温度光照条件其他培养条件甲21℃光照充足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
生长发育的需要乙10℃光照充足丙21℃光照不足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____和_____。
(2)实验中有一不恰当之处,请改正实验中这一处不足:_____。
(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_____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8.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与交流。
9.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和______部分。
(3)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且无法排出体外的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10.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以下问题。
(1)草在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和非生物部分。
(2)图中的鼠和食草昆虫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3)随着蛇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从而避免了鼠害对草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