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历书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① 新生儿因腹壁薄,正常亦可有肠型, 肠鸣音亢进。 ② 婴儿仰卧时腹部可高于胸部。 ③ 正常婴幼儿肝可在肋缘下触及1-2厘 米,柔软,无压痛,6-7岁后不应触 及。婴儿。期偶可触及脾脏边缘,1岁 以后脾脏不能触及
9、脊柱、四肢:
* 脊柱有无畸形、脊柱侧弯、后凸、脑脊 膜膨出。活动度如何。
预防接种史:按行预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疫 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接种后无不良反应。
既往史:既往体健。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对虾过敏。
无传染病接触史,无外伤、手术史,无中毒 及输血史。
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遗传病
及传染病史。居住条件良好,经济状况中等。
体格检查
T 36.8℃ P 80次/分 R 20次/分 BP 100/65mmHg 体重 36Kg 身高150cm 头围54cm 胸围71cm
现住址:吉林省 入院日期:2011-9-1 10:30 记录日期:2011-9-1 12:00 病史陈述者:患儿之父,可靠
主诉:阵发性腹痛7天,皮疹5天。
现病史:患儿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为重,
呈阵发性,发作时较剧烈,伴呕吐,每日约2-3次,非喷射 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泻、发热,至村卫生院就诊, 诊断不详,给予“氨苄青霉素(剂量不详)静点1/日”2天, 未见好转。5天前出现双下肢及臀部皮疹,无呕血、便血、 齿龈出血。至武强县医院就诊,检查“血、尿常规及腹部B 超均未见异常”,诊断不详,给予“消炎、抗过敏药(药 名、剂量不详)静点1/日”3天,疗效欠佳,遂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过敏性紫癜”收入院。患儿自发病以来,食欲不 振,精神、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4、淋巴结:
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注意其部位、数目、 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正常小儿 在颈、腋窝、腹股沟等处可触及单个、质软淋巴结、 不超过黄豆大小、活动、无粘连、无压痛。
5.头部:
1)头颅:大小、形状、有无畸形、毛发颜色、光泽。 小婴儿检查囟门是否闭合,未闭合检查其大 小,注意紧张度,有无枕秃,头围大小。
6. 颈部:
两侧是否对称,运动情况,颈静脉是否充盈,颈动脉 是否有异常搏动,有无颈抵抗,气管位置,甲状腺大 小。
7、 胸部:
1)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
2)肺:
望诊:呼吸动度是否一致,呼吸频率、节律、深
度、有无呼吸困难,有无胸廓畸形。
触诊:有无触痛、胸膜摩擦感、语颤(于小
儿说话或啼哭时进行)。
克氏征可阳性,布氏征头几个月也可阳性。 ⑤觅食反射生后3-4个月消失,脑发育不全可持续较久;
握持反射生后3个月消失;拥抱反射生后3-4个月消失。
三、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其它辅助检查:X线、B超、CT等。
初步诊断: 1、主要病 2、并发病 3、伴发病 签名
儿科病历书写示范
儿科普通病历
姓名:张庆菲 年龄:11岁 民族:汉 籍贯:吉林省 家长姓名:张和健
2)眼:眼睑、眼裂、结膜、巩膜、瞳孔大小、对光反 射、眼球运动,角膜有无干燥。
3)耳: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有无分泌物,乳突处有 无红肿压痛,提拉耳壳时是否啼哭。
4)鼻:有无畸形,鼻翼扇动,有无分泌物,鼻中隔有 无偏曲,年长儿有无鼻窦压痛。
5)口腔:由外向内检查。口唇、口腔粘膜、牙齿、舌 部、咽部:有无充血、疱疹、溃疡、扁桃体 大小、有无充血、伪膜、渗出物。
2、主诉
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发病时间。
3、现病史
1)起病情况:发病时间、地点, 起病缓急及可能的 病因、诱因。
2)主要症状特点及演变情况: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 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了解这些特点对判 断患病所在的系统或器官以及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很 有帮助。
3) 伴随症状及有鉴别意义的有关症状:在主要症状 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其它症状。有助于判断 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而且是鉴别诊断的依据。
脉曲张。
触诊:腹软,上腹部及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
肌紧张,肝脾未触及。
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
听诊:肠鸣音正常存在,不亢进。无血管杂音。
肛门及外生殖器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
清死因及死亡年龄)。 4)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
小儿营养发育情况、神志、表情、对周围事物反应、 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和语言能力等。
2、一般测量: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体重、身(高)、长、头围、 胸围。 方法: 1) 体温的测量:口腔、腋下、肛内、耳内。
正常小儿体温 腋表:36-37℃ 肛表:36.5-37.5℃
2) 脉搏、呼吸:在小儿安静时测量,小儿年龄愈小,呼 吸脉搏愈快。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
年龄
呼吸
脉搏
新生儿
40-45
120-140
<1岁
30-40
110-130
2-3岁
25-30
100-120
4-7岁
20-25
80-100
8-14岁
18-20
70-90
呼吸:脉搏 1:3 1:3-4 1:3-4 1:4 1:4
呼吸表浅:休克、 昏迷、脑膜炎。
③ 呼吸困难:呼气性:见于支气管哮喘。
吸气性:见于喉炎等气道梗阻。
混合性:重症肺炎、大量胸腔积液。
③ 注意听肺底、腋下、肩胛间区,因早期肺炎易在
这些部位听到湿啰音。
3)心脏:
望诊:有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的强弱、
部位、搏动范围(正常不超过2-3cm2)。
2)病理反射: ①锥体束征:巴氏征,奥本海姆氏征,戈登氏征, 霍夫曼氏征,膑、踝阵挛。 ②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
◆ 注意:
① 新生儿可无提睾反射,面神经征可为阳性。 ② 小于4个月小儿腹壁反射可不明显。 ③ 生后数周内跟腱反射亢进,可有较短踝阵挛。 ④ 小于2岁小儿巴氏征阳性,正常小儿生理性屈肌紧张,
6、检查顺序要灵活,对小儿刺激性大的检查要后查, 如口腔、咽、耳部。
7、小儿生理常数随年龄而有变化,故不能用成人的生 理常数来分析。
8、注意保护性医疗原则:检查时动作要轻柔、迅速, 手、器械要温暖,暴露范围不要太大,暴露时间不 要太长,尽量当着患儿不谈病情。
一、病史采集和记录
1、 一般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实足年龄,新生儿注明天数) 籍贯、民族、家庭住址、病史叙述者 入院日期、记录日期
眼: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苍白及水肿,巩膜无
黄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
鼻:鼻无畸形,鼻腔通畅、干燥,无分泌物,鼻中隔
无偏曲。副鼻窦区无压痛。
口:口唇无发绀、苍白,口腔粘膜光滑,无溃疡及糜
烂,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儿科病历书写
采集儿科病历的特点:
1、婴幼儿因年龄小,不能自述病史,年长儿有时不能 准确的反映病情,尤其是时间性的问题。同时注意年 长儿由于惧怕住院、打针而隐瞒实情。所以儿科病史 往往由家长或保育人员代述,医生要态度和蔼,语言 温和,取得患儿合作、信任,才能取得满意病史,并 注意去伪存真。
2、询问病史尽量详细,尽量由家长主动诉说。
叩诊:清音、浊音、实音、过清音、肺肝相
对浊音界。婴儿胸壁薄,应轻叩。
听诊: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管状呼吸音、
干湿性啰音并注意分布范围、胸膜摩擦音。
◆注意:
① 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调节
能力低下,呼吸节律可不规则,尤其睡眠时明显。
② 深大呼吸:酸中毒、尿毒症。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欠佳, 体位自动 ,查体合作。
皮肤和皮下组织: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苍白、色素沉 着,双下肢、臀部皮肤散在紫红色出血点,略高出皮肤 表面,压之不褪色,两侧基本对称分布。皮肤弹性好, 腹部皮下脂肪厚度约1.2cm 。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部:头颅无畸形,头发有光泽。
个人史:生于吉林,无外地居住史。
出生史:患儿系孕足月顺产第一胎,新法接生,无生后青紫、 窒息。其母孕期体健,无用药史及放射线接触史。
喂养史:生后母乳喂养,6个月添加辅食,1岁断奶, 现为普食,食欲欠佳,无偏食及异食癖。
发育史:生后3个月会抬头,6个月会坐,9月会爬,1岁会走;8 个月学说话;11个月会招手再见;现上小学五年级, 学习成绩良好。
4) 疾病的发展变化情况:包括疾病过程中主要症 状的变化和新症状的出现,检查结果及是否经过治疗, 按时间顺序写出,并注明药名、剂量、方法、治疗的 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
5)自发病以来总情况:包括饮食、食欲、精神状态、 睡眠、大小便。
4、个人史
1)出生史:包括胎次、产次、孕周、顺产或剖腹产、 出生体重、有无生后窒息史、窒息程度、Apgar评分 情况,母孕期健康情况。新生儿可记录于现病史中。 2)喂养史:包括何种喂养(母乳、人工、混合),何 时添加辅食及辅食添加方法,断奶时间,年长儿是否 偏食、异食癖。 3)生长发育史:包括体格发育、智能发育、语言发育。 4)预防接种史:预防接种种类、时间、次数、效果。
* 四肢关节有无畸形、肢端肥大、肌肉萎缩、 佝偻病体征、关节有无红肿以及活动度情况。
10、肛门、外生殖器:
有无畸形、感染、疝。男孩有无隐睾、鞘膜积 液、包皮过紧。
11、神经系统: 1)生理反射:
除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深反射肱二、三头肌,膝、跟腱反射)外,4个月 以下婴儿有以下特殊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拥抱反射.
右胸骨线
特别注意胸骨左缘,因先心病的杂音多在此区明显。
8.腹部:
望诊:外形、有无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蠕动波。
新生儿注意查脐部有无出血、红肿、渗出物。
触诊:有无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包块、波
动感、肝脾情况。
叩诊:移动性浊音、肺肝浊音界是否存在。
听诊:肠鸣音有无亢进或减弱,有无振水音。
3、婴幼儿病史中,应特别询问妊娠分娩经过;体力 与智力发育情况、喂养史、急性传染病史、家庭 成员健康情况。
4、小儿查体不合作,往往哭闹,所以要学会“窃查 窃听”, 边逗、边问、边查体、边观察病人,注 意分散患儿注意力。
5、病情危重时可重点询问病史,边查体边询问,首 先对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详细询问,不可为 完成病历而失去抢救机会。
心脏:
望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
触诊:心尖搏动最强点位于左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
及震颤。
叩诊:心界不大,左界位于左乳线内0.5cm,右界位于
右胸骨线。
听诊:心率80次/分,节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
腹部:
望诊: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
5、既往史
1) 既往患病史:患过疾病、时间及治疗结果。着重了 解传染病史及各系统回顾。 急性传染病史、地方病、 传染病接触史。 2) 外伤、手术、中毒、输血、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何时对何种药过敏、具体反应)。
6、家族史
1)家族成员尤其是直系亲属及密切接触者的健 康情况。
2)有无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 3)父母是否近亲结婚,同胞健康情况(死亡者问
注意:夜间安静睡眠时呼吸、脉搏稍慢。
3)血压:一般7岁以上应测血压。 收缩压(mmHg)= 80+(年龄×2) 舒张压(mmHg)= 收缩压×2/3
3、皮肤及皮下组织:
望诊:尽可能在明亮的自然光线下望诊,观察皮肤粘膜 有无苍白、黄染、 紫绀、瘀点、皮疹、脱屑、 色素沉着。
触诊:皮肤弹性、皮下脂肪的厚度及充实度。
触诊:心尖搏动位置、有无震颤、心包摩擦感。
叩诊:心界大小。
听诊:心率、节律、杂音、心包磨擦音。
各年龄小儿心界
年龄 <1岁
左界 左乳线外1-2 cm
右界 沿右胸骨旁线
1-4岁
左乳线外1 cm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
5-12岁
左乳线上或乳线内0.5-1cm 接近右胸骨线
>12岁 左乳线内0.5-1 cm
颈部: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及异常颈动脉搏动,
颈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部:胸部两侧对称,无畸形。
肺脏:
望诊:两侧呼吸动度一致,腹式呼吸为主,呼吸
节律规整,无三凹征。
触诊:两侧语颤一致,无增强及减弱。
叩诊:两肺叩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位于右锁骨
中线第Ⅴ肋间。
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