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18-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抽考-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进一步加快其经济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
经济的发展,又划分了一个新的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即粤、桂、闽、赣、湘、滇、贵、川、琼、香港、澳门)图
是该区域的局部地区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与其所表示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④—杭州B.⑤—贵阳
C.⑨—海口D.⑩—拉萨
2.城市①、②、④的共同特点是
A.均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
B.均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C.均属于长江流域
D.气候类型相同
读下图,回答3-4题。
3.H经线穿越我国的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4.E纬线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A.鲁、冀、晋、甘、新B.冀、晋、内蒙古、甘、青
C.辽、冀、晋、甘、新D.苏、豫、陕、宁、青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
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
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
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
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
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
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
B.乙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D.少数民族人口重心明显西迁
6.200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D.东北平原
图中山脉都是我国重的地理分界
线,读图回答7-8题。
7.对图中山脉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六盘山B.③是昆仑山
C.④是南岭D.⑥是长白山
8.山脉分界线,正确的是( )
A.②山脉是年降水量200 mm分
界线、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
分界线的一部分
B.③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高
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
界线的一部分
C.⑤山脉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
温带落叶阔叶林、小麦与水稻
种植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D.⑥山脉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
阶梯、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分
界线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
A.④③②①B.③④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10.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在我国境内分别只能影响东南、西南地区
B.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受不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能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D.广东、广西、海南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受不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
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下
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
11-13题。
1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1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1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14-15
.①~④地所在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华北平原②云贵高原③东北平原④雅鲁藏布江谷地
B.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云贵高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华北平原C.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东北平原③云贵高原④华北平原
D.①云贵高原②东北平原③华北平原④雅鲁藏布江谷地15.四个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青稞B.①青稞②甜菜③水稻④小麦
C.①青稞②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D. ①水稻②甜菜③小麦④油菜
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A.温带季风区B.我国西北地区
C.高寒地带D.亚热带季风区
17.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珠江B.塔里木河
C.松花江D.淮河
结合黄河流域剖面图回答18-19题。
18.黄河干流发生凌汛的河段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③河段——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B.①③河段——降水量明显增多
C.②③河段——泥沙淤塞河道
D.②③河段—河流封冻,流水不畅
19.图中③处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对
应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宽广——地形平坦
B.支流稀少——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C.支流稀少——降水稀少,河流发育条件差
D.河水清澈——泥沙沉积
20.我国四类土地分布示意图,在四组名称排序中找出与图序相符的一项是
A.沙漠、林地、水田、草地B.草地、沙漠、旱田、林地
C.草地、旱田、水田、林地D.沙漠、草地、旱田、林地
读“中国东部沿海l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21-22题。
21.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降水量
B.降水量、地形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
22.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
的主要原因是
A.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D.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
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
据此回答23-25题。
23.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的分别是
①无霜期分别约为l50天、l80天②≥l0℃积温分别在3400℃、4500℃以上
③年降水量分别650毫米左右、1300毫米左右④年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4.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①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②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④渭河平原,江汉平原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5.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
图中的4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
读图,回答26-27题。
26.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岷江②额尔齐斯河③松花江④海河
B.①大渡河②塔里木河③淮河④辽河
C.①岷江②塔里木河③松花江④辽河
D.①雅砻江②额尔齐斯河③辽河④闽江
27.关于河流流域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流域是典型的红壤分布区,适宜种茶树
B.②河流在一年中的1、2月份经常断流
C.③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
D.④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渤海湾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28-30题。
28.下列关于两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B.黄河三角洲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C.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鱼米之乡,黑土广布D.黄河三角洲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9.下列地理环境对两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钢铁机械等工业②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发
达,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贸易③渤海湾地区土壤肥沃,市场广阔,适宜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④渤海湾地区油气资源等矿产资源较丰富,适宜发展重化工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0.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结构示意图,最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31-32题。
31.有关甲、乙、丙、丁四区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西北地区,境内的植被自东往西依
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乙属于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的第三级
阶梯,作物一年一熟
C.丙是我国北方地区,区内有丰富的煤炭、
石油、天然气和水能等能源资源
D.丁是青藏高原,出产的葡萄特别甜,是由于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气温日较差大而积累的太阳辐射能多
32.四个地区中,位于季风区且有大面积商品谷物农业区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读图,完成33-34题。
33.图中①②③④⑤铁路线的名称,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南昆线、湘黔线
B.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贵昆线、浙赣线
C.京广线、焦柳线、京沪线、贵昆线、湘黔线
D.京广线、焦柳线、京沪线、湘黔线、浙赣线
34.有关图中⑥⑦⑧地理事物名称及其特征的叙述,正确
的是
A.⑥处是商品粮基地,盛产春小麦
B.⑦是淮河,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⑧是旅游胜地黄山
D.⑥⑦⑧处都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
读我国两岛轮廓图,回答35-40题。
35.下列选项符合台湾岛内地理概况的是
①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②气候受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影响③基隆盛行东北风,降
水量较多④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柑橘与香蕉等⑤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A.①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
36.B所在地区为理想的晒盐场所,这是由于该地
①夏季地处山地背风坡,日照充足,雨日较少②地处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沙滩广布③
地处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蒸发旺盛④海水入侵,土壤中蕴含着大量盐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7.岛内铁路呈环状分布,这样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①沿平原、低地分布,可节省建筑投资②沿海岸线分布,增强交通的通达性③连接区
域重要经济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连接少数民族集中区,使落后地区直接受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B.四周高中间低C.中间高四周低D.北高南低
39.海南岛和台湾岛其同的特征是
A.河流短小,盐场都分布在西南部B.都受台风影响而不受寒潮的影响
C.地形都以山地为主,海拔都不超过l千米D.气候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40.海南岛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A.柑橘、茶叶B.咖啡、可可.C.樟脑、甘蔗D.天然橡胶、椰子
二、综合题(共20分)
41.甲图是“东北地区简图”,乙图是沿甲图中AB一线的“海拔和年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写甲图和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____高原;④_____________山脉
⑤_____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从乙图中分析可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总体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地的年降水量大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乙中①、②、③地
合适的农业生产类型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4)③地居全国重要地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该地区水稻的种植面积、产量呈上升趋势,刷新了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
界记录,试分析这一现象的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2.根据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指出图中太行山脉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意义(2分)
(2)新兴城市东营市兴起主要区位条件。
(2分)
(3)指出图中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开发中自然资源优势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4分)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