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片对上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片对上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的意义
目的应用X线片观察临床治疗的第二磨牙的根管数目。
方法选择临床需要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200颗,X线片根管显微镜下配合使用小号K锉,探查扩通根管,记录根管数目,摄X线片。
结果200颗上颌第二磨牙中,单根管3颗(1.5%),双根管19颗(9.5%),三根管119颗(59.5%),四根管59颗(29.5%)。
其中,颊侧近中第二根管37颗,额侧双根管2颗(1%)。
结论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变异较大,应引起临床重视,应用X线片根管显微镜可显著提高根管定位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成功率。
标签:上颌第二磨牙;根管数目;X线根尖片;颊侧近中第二根管;根管融合上颌第二磨牙因其根管系统复杂往往会融合变异,易导致初次治疗的失败,而根管遗漏亦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因此根管数目的确定和根管口的准确定位是上颌第二磨牙治疗成功的前提。
应用X线片根管显微镜在临床上能够清晰的观察到髓腔跟管的细微结构,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跟管的数目和定位根管口的位置。
本研究应用X线片根管显微镜对200颗患牙进行根管数目的研究,为临床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07年10月~2010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上颌第二磨牙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或修复要求根管治疗的患者196例,患牙200颗,其中男96例,女100例,年龄在18~58岁130例,58岁以上66例,要求患牙初次确诊为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既往无牙髓治疗使,根尖发育完成,身体健康练好,能够接受治疗。
1.2方法患牙术前拍正位及偏移位X线片,了解骨髓髓腔形态、髓腔大小、根管数目、根尖片的位置及弯曲程度和弯曲方向、根尖周及牙周情况,根据以上的资料决定入口洞型的设计,常规局麻下开髓,去净腐质,揭开髓顶。
显微镜下用ET40去除牙本质,拔髓,小号K锉预弯后扩通根管,预备根管伴随大量
2.5%NaClO冲洗(盐水)。
插诊断丝,拍正位和偏移位X线片,记录根管数目,封药一周后,侧方加压充填根管,根管垂直加压,拍正位和偏移位X光片。
2结果
200颗患牙中有三根管的119例占59.5%,两根管19例占9.5%,一根管3例占1.5%,四根管59例占29.5%。
其中颊侧近中第二根管57例占28.5%,额侧双根管2例占1%,三根管为近中颊侧、远中颊侧和额侧根管,四根管为近中颊侧、颊侧近中第二根管、远中颊侧和额根或颊侧近中、颊侧远中根管和额侧近中、额侧远中根管,两根管为颊和额侧根管。
3讨论X线片及根管显微镜在牙髓治疗各个领域,包括诊断、常规根管治疗、根管再处理及根尖手术均得到应用。
通过X线根尖片和根管显微镜的应用,许多过去认为没有治疗价值的牙得到了保留。
可见它充分的显示出牙根、牙髓腔以及牙周骨质的情况能清晰的观察跟管的细微结构,是根管治疗更趋于完善。
而上和第二磨牙因其存在变异、融合甚至有“假性根管口”的存在。
应用X线片和根管显微镜更能清晰的观察到跟管的细微变化,
根管口的定位更加准确。
上颌二磨牙由于髓室较窄,根管口的连线区域呈线性排列。
本研究发现:单根管牙为髓底正中的粗大根管口,双根管为沿髓底正中沟的颊腭两根管。
对于双根管牙在髓室钙化的情况下应尽早去除颊侧钙化的牙本质,仔细探查,避免遗漏根管,因为第三根管牙有时颊侧两根管口紧密相邻,易误认为颊侧单根管。
另外颊侧远中根管口有时过于偏向颊侧远中,加之远中邻面龋坏,修复性牙本质沉积,使颊远中根管口缩小,完全钙化,易导致颊侧远中根管遗漏,临床观看X线片时应仔细。
三根管常见根管口排列为Y型或L型,但有两种形态易误认为颊侧单根管,一种是以上提到的颊侧两根管口紧密相邻排列,另一种就是颊侧两根管口融合,尤其是后者,肉眼很难观察。
X线片和根管显微镜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根管口和根管的分叉情况。
四根管以颊侧近中第二根管为最常见,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近中第二根管的发生率为29.7%。
应用X线片及根管显微镜,扩通的颊侧第二近中跟管的发生率为24.3%。
在治疗时应有意识在颊侧近中根管口2 mm左右处仔细探查,以确定是否有颊侧近中第二根管存在,避免跟管的遗漏。
上颌第二磨牙在初次牙髓治疗时32%颊侧第二根管被发现,接受治疗,本研究病例的采集均为初次治疗被确诊为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患牙,以排除再治疗的患牙对颊侧近中第二跟管的发生率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另一种四根管为额侧双根管和颊侧双根管。
随着年龄的增长颊侧第二根管逐渐钙化闭锁。
因此,45岁以下的人群颊侧第二根管比45岁以上发生率要高。
本组200颗患牙发现颊侧第二根管57例中45岁以下30例,45岁以上27例,上颌第二磨牙因其位置于牙弓的后方,摄片及治疗视野等都比较差,受开口度的影响操作难度大且其根管系统复杂,往往存在根管弯曲、融合、变异,在摄片中存在的误差等原因易导致根管遗漏导致初次治疗失败,准确定位根管数目根管口是治疗成功的前提,所以X线片和根管显微镜能显著提高根管的定位,提高上颌第二磨牙治愈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