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与病理及耐药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兴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与病理及耐药的关系
李洁萍;谢新生;张戡;邓敏;吴建明
【摘要】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B virus(HBV) genotyp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patients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otype, pathological and nucleoside drugs resistance. Methods The HBV genotypes of 8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B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he serum HBV DNA, three series of hepatitis b and nucleoside drugs resistance were detected and liver tissue pathologic were examined. Results There were 32 cases (37.65%)of B genotype in 85 patients with CHB, 53 cases(62.35%) of C genotype. HBV DNA levels, HBeAg positive rate of C genotyp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 genotype (t=2.78,χ2=8.03,P<0.05). Inflammation of the liver tissue necrosis and the progression of liver fibrosis of
C genotyp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erious than B genotype (χ2=8.82,10.67,P<0.05). The lamivudine and telbivu-dine resistances of C genotyp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B genotype (χ2=4.03,4.03,P<0.05). Conclusion The main HBV genotype in patients with CHB in Jiaxing is C genotype, whose replication ability is strong and more resistable for lamivudine and telbivudine, more likely to lead to severe liver disease. It is significance to judge the severty
of liver dis-ease and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 with HBV genotype.%目的:了解嘉兴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的特点,探讨基因型与病理及核苷类药物耐药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方法检测85例CHB患者的HBV基因型,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乙肝三系、核苷类药物耐药,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

结果85例CHB患者B基因型32例(37.65%)、C基因型53例(62.35%),C基因型患者的HBV DNA水平、HBeA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B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χ2=8.03,P均<0.05)。

肝组织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的进展程度,C基因型较B基因型明显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82、10.67,P均<0.05),C基因型较
B基因型发生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耐药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
=4.03、4.03,P均<0.05)。

结论嘉兴地区CHB患者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C型HBV复制能力强,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耐药更多,更易导致严重肝脏病变。

HBV基因分型对判断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年(卷),期】2014(000)002
【总页数】3页(P159-160,163)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肝/病理学;HBV DNA
【作者】李洁萍;谢新生;张戡;邓敏;吴建明
【作者单位】314000 浙江嘉兴,嘉兴市第一医院感染科;314000 浙江嘉兴,嘉兴市第一医院感染科;314000 浙江嘉兴,嘉兴市第一医院感染科;314000 浙江嘉兴,嘉兴市第一医院感染科;314000 浙江嘉兴,嘉兴市第一医院感染科
【正文语种】中文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逆转录过程中缺乏校对酶的作用,容易发生碱基错配,长期点突变累积形成不同基因型,根据其全基因序列同源性>
92%的标准可将HBV分为A~H 8种基因型[1]。

HBV基因型呈一定的地域性分布,不同基因型与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

嘉兴地处浙北地区,本次研究在嘉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进行了HBV基因型与乙型肝炎疾病进程、核苷类药物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共85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7.20±11.43)岁;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2005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

均排除合并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及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

1.2 方法所有病例在进行血清学HBV标志物(HBV-M)、HBV DNA定量、超声及肝穿刺病理等检查的同时,均采血4 ml,留取血清-30℃集中保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HBV DNA定量及基因型分型耐药检测和采用酶联免
疫吸附检测法测定HBV-M,肝组织取材均在彩超引导下通过弹射式组织活检枪方法取得。

肝组织长度1.0~1.5 cm,取材后立即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浸蜡
包埋,进行厚度为4 μm连续切片。

由高年资病理科医师进行盲法阅片。

病理诊断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3],进行慢性肝炎的炎症分级(G0~G4)和纤维化分期(S0~S4)。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达,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HBV基因型与HBV DNA及HBeAg的关系见表1
由表1可见,85例CHB患者B基因型32例(37.65%)、C基因型53例(62.35%);C基因型HBV DNA定量及HBeAg阳性构成数均明显高于B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χ2=8.03,P均<0.05)。

2.2 HBV基因型与患者肝组织学改变的关系见表2
由表2可见,肝组织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的进展程度,C基因型较B基因型明显
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82、10.67,P均<0.05)。

2.3 HBV基因型与核苷类药物耐药的关系见表3
由表3可见,C基因型较B基因型发生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耐药更多,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χ2分别=4.03、4.03,P均<0.05),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诺福
韦等其他核苷类药物耐药检测,B、C基因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77、1.24、0.61,P均>0.05)。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在我国以B型、C型为主,其中北方主要是C型,南方则
以B型为主,而浙江、南京地区B、C型比例相当[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嘉兴85例CHB患者中,C基因型53例,占62.35%,B基因型32例,占37.65%,嘉兴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以C型为主,可与嘉兴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大有关。

HBV感染后的临床转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HBV基因型可能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B基因型与较轻的病变有关,C基因型与较重的病变有关[6,7]。

本次研究显示HBV DNA定量及HBeAg阳性率C基因型明显高于B基因型(P均<0.05),肝脏病理学证实,在肝纤维化及炎症坏死程度较重的患者中,C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B基因型(P均<0.05)。

说明C型病毒株致病性、复制性增强,易
形成持续的病毒血症,不易发生e抗原的转换,更易出现较严重的肝脏病变。


时也说明C基因型HBV感染者预后比B基因型者差,可能与C基因型HBV感染病毒不易被清除,病毒血症水平高,持续时间长有关。

本次研究显示,B基因型及C基因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核苷类药物耐药情
况发生。

但相比B基因型,C基因型发生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耐药更多(P均<0.05)。

这可能是C基因型HBV感染者预后比B基因型者差的又一原因。

拉米夫定是抗乙肝病毒的主要药物之一,因其抗病毒作用确切而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
肝炎。

随着拉米夫定的广泛应用,由拉米夫定导致的耐药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诱发乙肝病毒YMDD变异是引起拉米夫定耐药的主要机制,当YMDD变异病毒株成为优势株时就会影响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出现耐药,导致病毒重新活跃,甚至病情的加重或死亡。

并且本次研究表明HBV耐药突变日趋复杂,已远非YMDD变异所能涵盖,因此,在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基因耐药突变检测,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抗病毒药物,预测病毒治疗的疗效。

【相关文献】
1 Arauz Ruiz P,Norder H,Robertson BH,et al.Genotype H:a new amerindian genotype of hepatitis b virus revealed in central america[J].J Gen Virol,2002,83(8):2059-2073.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S].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4 陈公英,邵俊斌,徐岱,等.浙江省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感染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的比较[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2):113-115.
5 谈国蕾,曹利,刘新钰,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病情的关系[J].陕西医学杂志,2006,35(3):282-284.
6 许军,王齐欣,蒋栋,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病情轻重的关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1):l1-13.
7 Kao JH,Chen PJ,Lai MY,et al.Hepatitis B genotypes correlate with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Gastroenterology,2000,118(3):554-5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