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战中容易疏忽的重要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弈战中容易疏忽的重要技巧(一)
撤退前的伏笔(上篇)
最近,电影《赤壁》在日本大卖,在国内也颇多人气。

由此想到一个被很多读者遗忘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回中,回目是:“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就在这一回,就在关公已经把曹操放了,本回故事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安排了一小段意味深长的小插曲——
曹操率领残兵败将到了南郡后,大哭了一场。

第二天他把儿子曹仁叫来,对他说:“我现在要回许都去了,以后肯定是要回来报仇的。

你的任务是守住南郡。

我有一条妙计留给你,先不要急着看,等东吴的兵马来攻时,你再开拆,依计而行,明白吗?”
由于这只是很小的一段,不少读过三国的人可能印象不是太深,这也情有可原。

在接下来的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中,作者通过曹仁与周瑜的战斗,揭开了曹操妙计的内容。

曹仁不但打败了周瑜,而且令其身中毒箭,为其后来被诸葛亮三气致死、金疮迸裂,埋下了伏笔。

曹操在七十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打击下,虽然痛哭了一场,但很快就冷静下来,预见到周瑜必定乘胜追击,来取南郡,因时因势定下了退敌之计,体现了一代枭雄的过人之处。

曹操的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三十六计中的败战计,是在形势于我不利的情况下,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一着冷棋。

我又想起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破裂之前,共产党高层在国民党内部一些机要部门,安排了潜伏特工。

用当年周恩来的话说,是布下了“闲棋冷子”。

因为和国民党相比,共产党的力量非常薄弱,不成比例,派一些人,打进敌人心脏,并不急于安排任务,传递情报,而是潜伏,什么也不做。

隐蔽得越深越好。

到了关键时刻再起用,再让他发挥作用。

周恩来先生是会下象棋的,据说在延安时曾得过亚军。

谢老生前曾在重庆与周切磋,所发表的棋局(谢老将其命名为“共抒国难”)显然是从竹香斋的某一古局演化而来。

周公所言“闲棋冷子”对后辈如我者,颇有启发。

本文所要研究的,正是在形势不利时,下风方忙里偷闲走的冷着,我把它称为“撤退前的伏笔”。

(图1)
图1是古谱《竹香斋》中的“后蓝关”。

这个局红方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车二平四叫杀,被黑卒5进1后形成连杀。

但这不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

我们要研究的,是在经历了最初的较量之后。

前面几个回合,双方正确的应对为:
车二平五车5进1
马七退五卒8平7
马一退二卒4进1(图2)
至此,形成图2的局面,这个局面下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不同寻常的。

让我们仔细看一下图2,来做一个技术分析。

(图2)
图2局面,一看就知道,黑方上手进4路卒下底,要求下步卒4平5杀王,红方马五退六是势在必行的一手,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但实际上红方在此紧要关头走的却是——
兵六进一?!
这步棋对普通爱好者来说,有点让人莫名其妙。

为什么要送掉六路兵呢?有杀棋吗?没有。

没有为什么要送?显然是为了防守。

但这步弃兵的防守作用,一眼很难看出来。

好吧,我们换个方法,我们来看一看如果不弃兵,直接走马五退六防守,会发生些什么——接图2红方如走马五退六?则卒7平6!马二退四,将5平6!相五进七,卒4平5!马六退五,卒5平6!黑方连弃双卒,最后以一卒之力,闷杀红帅,十分精彩也十分冷僻的杀法!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兵六进一这步棋,我们好像有点明白了。

红走兵六进一,黑方有吃与不吃两种选择。

如吃,黑将就来到了4路,刚才所演示的冷杀就不成立了(因为黑将慢了一拍,如走将4平5时,红可兵三平四抢先占线),黑将若是不吃弃兵呢,那只能将5进1上来,由于红三路兵的存在,黑将仍然不能平至6路。

这就是红方在退马防守之前,先弃一兵的奥妙所在。

必须指出的是,现在是红方弃兵的唯一时机,或者说求和的唯一机会,这个机会是稍纵即逝的。

那么,在红兵六进一后,会发生什么呢?
…………将5进1
马五退六后卒进1
兵二平三将5进1
后兵平四将5平4
相五进三和棋
此局红虽有双马,但为卒所累,不能开赴前线,故局名中有“蓝关”一语,暗寓“雪拥蓝关马不前”之意。

而鉴于同一书中已有“雪拥蓝关”(又名“潇湘夜雨”)局在前,其变化也较本局更为纷繁深奥,是以将本局名为“后蓝关”,附带说明。

撤退前的伏笔(中篇)
再来看一个例子。

图3是古谱《韬略元机》中的“三下河东”(古谱《竹香斋》中亦收有此局,但名为“连床话旧”),红方利用双炮马的配合攻击,走得出神入化,逼迫黑方献车解危,就在红方眼看大功告成的时候,黑方一着不起眼的送卒,不但挽救了危局,而且呈现出反客为主的态势,逼迫红方先后弃去双炮,这才化戾气为祥和,全身而退。

过程十分精彩,耐人寻味。

着法如下(接图3红先):
(图3)
马三进五士5退6
马五退四车5退8
马四进五(图4)
弈至图4时,很显然,接下来红方有马五退四再炮八进一的杀手,黑上将是唯一的解招。

可是,如果老老实实地接走将4进1,则将错失和棋良机!现在黑方有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是给有准备之人的,是给爱动脑筋、遇事不慌、从容淡定的大将之材的。

(图4)
撤退前的伏笔(下篇)
这一次我遇上了《竹香斋》中的“商山四皓”。

《百局象棋谱》、《心武残编》和《韬略元机》中均有相似的棋局。

它们本质相同,或者说大体相同,但在一些局部,稍有区别。

名称也各不相同。

这是个短局,但很有名气。

它有两个看点。

一是展示了马后炮的巧妙运用,再就是黑方在危急关头“忙里偷闲”先弃一卒再上士解杀的场景。

(图1)
图1是“商山四皓”的初始图。

着法红先:
马二进三将5平6
炮一进三(图2)
(图2)
红方沉炮下底,准备下步炮一平四杀王,黑方上士是必然的一手。

但是就在这步必走之着的前面,还必须先走一个前人称之为“次序”的着法,如果看不到这一手,或者说不能预见到不远的将来,会要发生些什么,从而少走了这一步,便直接上士解杀,那将导致失败的结局。

那么,这个“次序”是什么呢?
…………前卒5进1
帅六平五
就是这样一个交换。

黑方弃掉花心卒,与红帅六平五的交换。

它的目的是,黑方通过弃卒,逼迫红帅离开六路,回到中路,这样红帅就暂时地失去了对六路的控制。

…………士4进5
炮一平五前卒平5
帅五平六后卒平4
炮五平八卒6进1
马三退五将6退1
马五退四和
人们不禁要问:黑方在上士解杀之前,为什么要先弃花心卒呢?这步棋究竟意义何在呢?它真的会影响最后的胜负结果吗?让我们
回到图2,从这里开始,看看接着图2黑直接上士,会发生些什么吧——
…………士4进5
马三进二!将6平5
红马打将,黑将当然不能吃兵,否则遭到炮一退一马后炮的绝杀。

故回到中路。

炮一平五!(参考图)
(参考图)
现在请看参考图,红炮在打将,由于黑方前面没有弃卒,红帅仍然留在六路,现在黑将就不能来到四路,而只能退士解将,结果将遭
到红方有力的攻击,此后再也没有机会走到弃卒引帅了。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士5退6
马二退三将5平6
兵四平五
红方这步棋不是打将,而是叫杀(伏马三进二杀),但黑方现在再走前卒5进1已时已晚,因为虽然可以让红帅离开六路,但黑将再也没有机会去往4路了。

这一点细微之处,是不能不察的。

…………士6进5
马三进二将6退1
炮五平一红胜
附录:
马戈象棋短篇小说
小棋童三气老稻田
老稻田是日本浪人,名叫稻田康夫。

初来南京时还比较谦恭,这在鬼子占领时期还是少有。

老东西有“大日本帝国”关西棋院颁发的业余五段证书,瞧不起中国下围棋的,却对南京的象棋高手相当尊敬,一见面就“嗨依、嗨依”,鞠起躬来没完。

可没过几年,老稻田牛逼起来。

这家伙也不知从哪搜集到那么多明清棋谱。

上世纪四十年代,南京的一流棋手有个三四本棋谱就很难得了,有的棋手只有一两本手抄的,还视为拱璧,秘不示人。

可老稻田居然搜集到了《桔中秘》《梅花谱》《反梅花谱》《自出洞来无敌手》这些全局谱,还有《竹香斋》《适情雅趣》《心武残编》《梦入神机》《韬略元机》《百局象棋谱》等七八种残局谱。

如果老稻田只是吹牛,棋手们也懒得跟他计较。

但这一回老家伙玩邪乎了。

他竟在夫子庙设了一个象棋擂台,做了大棋盘,上面挂副残棋。

据从夫子庙回来的人讲,稻田在台上口出狂言,说“要用支那人的象棋打败支那人”。

说大话也就罢了。

擂台两边还有副对子。

右边是“日中亲善”,左边是“东亚共荣”。

您听听,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老稻田说了,擂台只摆十天,有能赢得擂主的,恭奉百两黄金!其实,南京拉黄包车的都知道,江湖残局都是和棋,什么百两黄金?摆明了是诳人!
象棋擂台是一大早摆的,不到中午,金陵棋社的人就都知道了。

大伙聚集在棋社,七嘴八舌,忿忿不平。

也有唉声叹气的。

说要不理他,不去打擂吧,人不说你不屑和他动手,说你怕小日本,不敢来。

可要真去呢,明摆着是和棋,谁也赢不到谁。

你赢不到他,他就算守擂成功。

这小日本可真够孙子的!
大伙儿都盼着程先生能给拿个主意。

程先生是南京第一流的残棋高手,全盘也下得好,为人又谦和,辈份也高。

可程先生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老也不出来。

这可把大伙急坏了。

有的棋友忍不住叫门,没人搭理。

侧耳细听,也没动静。

擂台摆了头一天,南京的高手没出现。

不过上去挑战的人还是有,除了几个三脚猫,满瓶不动半瓶摇的,还有个把外地的。

这些人不识深浅,为假象所惑,没过几招就撂了。

这一夜,南京不知有多少下象棋的辗转难眠。

第二天,突然传来一个消息:有个小男娃上去了!不知从哪来,也没人认识他。

看样子也就十二、三岁!听说刚上去的时候还有个笑话。

老稻田说:“来将通名。


小男孩讲:“艺名‘小公鸡’。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因为专门吃糠和麸子的!”
台下的人“轰”地笑开了。

老稻田开始还没听明白,后来懂了,小孩拐着弯骂他呢,把“康夫”说成是“糠和麸子”。

“你的会下?”
“我的不会。


“不会你来干什么?”
“我来吃糠和麸子。

米西米西,小菜的一碟。


台下又早笑翻了。

老稻田心想,这个小孩是来探路的,背后定有高手唆使。

想借小孩来摸我的底?哼!便招手叫出自己的孙子,“你们的,小孩对小孩,公平合理。

”说着对那日本孙子叽里咕噜吩咐了几句。

“小公鸡”也不客气,拿起红棋走了个兵八平七欺车,日本小孩想了想,不理睬,走炮7进1打将,红方上仕,黑又马6进8叫杀!这几着黑方反客为主,咄咄逼人。

台下那不明就里的,看这黑方是气势汹汹,毒辣霸道,心就提到了嗓子眼;有那懂残局的,知道日本小孩走的是旁门佐道,透着邪气,但咱们的孩子要是不会随机应变,那可就难说了。

估计刚才老东西关照他孙子,就是要他走这路不讲理的变化,反过来给咱们出难题——也替“小公鸡”捏着把汗!
正揪心呢,只见“小公鸡”接走炮三退六蹩马,日本小孩低头想了想,走车3平2亮车,“小公鸡”车二平三献车,那日本小孩见马二进三的杀棋怎样也防不住,自己又没杀,只得红着脸认输,却情不自禁剜了爷爷一眼。

老稻田想请中国小孩下去,但小孩不干,偏要和老稻田过过招,还说要让先拿黑棋。

老稻田心生一计,决定再使个奇拳怪招,一来让小孩当众出丑,二来让人摸不着他的底细。

原来老稻田研究了一路谱上没有的变化,发现内藏精妙之着。

一个小孩能有多深的棋力?必遭暗算。

只要不走正变,躲在小孩背后的高手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藏着什么招数!而用小孩来探路,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想到这,心里乐开了花,遂走兵六平七!
“小公鸡”皱起了眉头,托着尖瘦的下巴想了想,应以车3平4。

这步棋暗藏车4进9弃车连杀,老稻田当然心知肚明,故意兵五平六挡住,小孩一吃就上当了,因为炮三进二,象5退7;马二进四,将5平4;兵七进一偷杀!
小孩几次抬手要摸子,半路上都缩回去了。

台下的人越聚越多,都盯着大棋盘,大气也不敢喘,怕影响人家孩子想棋。

终于,小孩走了炮7进1打将,待老稻田上仕后,再车4进3吃兵。

这步棋看得老稻田是直点头。

老稻田知道,接下来有扬仕吃马和进一步车叫杀两路变化,但只要小孩走对,都是红方输了。

他没想到这个小孩如此厉害。

事已至此,只好硬着头皮再撑几着碰运气了。

仕五进四车4平7!
炮三平四士5进6
车二平四炮7平9!
走到这里,老稻田哈哈大笑,说小孩已经顺利通过测试,可以正式攻擂了。

“小公鸡”嚷了起来:“分明是你输了,这么大年纪还耍赖!什么测试?早怎么不说?现在输了就说是‘测试’。

就你那臭棋也敢说测试?也不撒泡尿照照!”
老稻田恨得牙痒痒,但当着公众,又不好和小孩一般见识。

只好皮笑肉不笑地说:“这个残局,起手哪有走兵六平七的?我故意走这个,不过是称称你的斤两。

也好,既然你再三要打擂,老夫就再陪你走几着玩玩。


“小公鸡”讥讽地问:“这回不是测试了吧?是不是立个字据呀?”
老稻田陪笑说:“中日亲善,以棋会友嘛,何必当真呢。


脸上虽然笑眯眯,老稻田手底下可一点不含糊。

他心说,前两场较量,都让这小鬼头赢了去,这最后一局,我必须将其拿下!这一局还是老稻田执红,双方你来我往——
(接图红先)
1、兵八平七车3平2
2、炮三进二象5退7
3、车二平八炮7进1
4、仕四进五卒6平7
5、仕五进四车2进2
6、兵七进一卒1平2?
以上几个回合,双方都是玄机暗伏,机锋内敛。

红方兵七进一下底后,按谱中招法正着当走车2平8捉马,现小孩竟走卒1平2,老稻田差点没笑出声来。

要知道《竹香斋》的作者对此做过研究,在书中列举了三种变化,都是黑负。

现在小孩终于露出破绽,老稻田赶紧让人把这步棋在大棋盘上挂了出来。

台下有不少人都在叹气,似是为那孩子惋惜。

还有人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据说那天全南京摆残棋的都到夫子庙来了!
7、兵五平四车2平5
8、帅五平六卒2平3
9、兵四进一!…………
这步棋深藏杀机,有诱敌之意。

黑如车5平4打将再车4退1吃兵,则兵四平三冷着,伏马二进四挂角和马二进三入槽两路杀法,黑无法兼顾。

9、…………车5进1
10、兵四进一车5平4
11、帅六平五车4退2
12、马二进四!
老稻田走出这步棋,就听台下有人跌足长叹,痛惜不已。

老稻田知道,这是为那孩子难过呢。

《竹》谱的作者有结论,走到这里,黑方无法化解兵四平五双将杀的凶着,因此是红方胜定。

“小朋友,认输吧!”老稻田掩饰不住得意的神色,从宽袍大袖里摸出手帕擦了擦汗。

“支那人打仗的不行,下棋的也不行。

不过你很聪明,可以到大日本的东京去深造。


“啪!”小孩突然走出一步弃车送吃!车4进8???
老稻田虽然一愣,但马上笑了。

“小孩,自杀式攻击?哟西,哟西。

”他一边摇头晃脑,一边盯着棋盘思索,看来看去,发现必须吃掉黑车。

如果按照对方弃子、我偏不吃的思路,而走上帅避让,则卒7平6!帅五进一(帅五平四,黑扬士吃马),车4平5,黑有连杀!
看破了这一层,老稻田又露出了奸诈的微笑,轻轻拿起红帅,吃掉黑车,这时黑方并不能扬士吃马,因为兵七平六!“小孩,你的送礼,我的收下。

你的人财两空。


小孩不理不睬,径自走出炮7平6串打,这步棋大出稻田康夫的意料,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怎么可能!谱上没有这一招啊!难道《竹》谱的作者也错了?!《百局象棋谱》也有这一局,但也认为第6回合黑卒1平2是败招,这一路变化并不成立呀!他忽然觉得天旋地转,两眼发黑……
关于这个小孩,后来有种种传说。

有的说是程先生亲传的弟子,程先生研究了一夜,发现卒1平2可胜,有意让弟子上去教训小日本的。

有说是扬州一位名棋手的公子,随父来南京游历练棋的,恰巧碰上了。

也有说是天上智多星下凡的。

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姑且存疑。

可以肯定的是,原定十天的擂台,只摆到第二天上午,就因擂主身体不适而中断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见过稻田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