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尾鳠苗种培育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尾鳠苗种培育技术
薛晨江;李晓双
【摘要】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 Chaux et Fang)地方名为长胡子鱼。


类上属于鲇形目、鲿科、鳠属。

在国内为云南的土著种,仅分布于澜沧江水系的支
流中,澜沧江干流中少见。

丝尾鳠体色美观,背部为青色,体侧泛淡蓝色,逐渐转浅,至
腹部为白色。

背鳍、腹鳍、臀鳍外缘略红,尾鳍红色。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1页(P7-7)
【关键词】苗种培育技术;澜沧江;鲇形目;土著种;背鳍;体色;腹部;鱼
【作者】薛晨江;李晓双
【作者单位】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650034;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65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4
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ChauxetFang)地方名为长胡子鱼。

分类上属于鲇形目、鲿科、鳠属。

在国内为云南的土著种,仅分布于澜沧江水系的支流中,澜沧江干流中少见。

丝尾鳠体色美观,背部为青色,体侧泛淡蓝色,逐渐转浅,至腹部为白色。

背鳍、腹鳍、臀鳍外缘略红,尾鳍红色。

其肉质细嫩雪白,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腹膜为白色,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等地属最名贵
的野生鱼类之一。

丝尾鳠鱼苗较易培育,成活率高,无鲇形目鱼类常见的相互残杀现象。

丝尾鳠喜集群生活,可适当密养,而且生长速度较快,正常培育1个月鱼苗全长可达5厘米。

通过食性转化,可食颗粒饲料。

其食性杂,饲料容易解决。

一、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丝尾鳠属温水性鱼类,生活温度为15~37℃,最适温度26~32℃,
低于15℃明显不适,14℃鱼体失去平衡。

最适pH范围6.5~8.5,对水中溶解氧要求不高。

丝尾鳠属底层鱼类,白天集群生活,晚间才分散觅食,较易起捕。

该鱼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天然条件下,幼鱼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则以小鱼、水生昆虫、水蚯蚓等为食。

人工条件下,可摄食鲜鱼块或颗粒饲料。

2.生长、繁殖丝尾鳠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较大,当年苗种可长至150克以上,第
二年可达1千克以上。

天然水域常见个体0.4~2.5千克。

雌鱼32.5~35.5厘米,雄鱼35.5~38.5厘米开始性成熟。

二、苗种培育
1.培育池条件刚孵化出的鱼苗在孵化槽中培育,孵化槽长2米,宽0.6厘米,水
深0.2厘米;一级培育水泥池每个10米2 ,水深1米;二级培育水泥池每个50
米2 ,水深1米。

水源为景洪市曼飞龙水库,养殖生产用水经沉淀消毒后使用。

2.苗种放养和分级培育流水孵化槽培育密度为5000~6000尾/米2 ,开口饲料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日投喂3次,其中晚上投喂日粮的50%。

培育到全长2厘米
开始使用破碎料拌合甲鱼饲料捏成团状诱导其集群摄食。

体长达到3厘米后转入
水泥池培育。

水泥池一级培育阶段从3厘米培育至5厘米,放养密度一般为350~500尾/米2 ,使用漂浮性黄颡鱼0# 料投喂,日投饵3次。

体长达5厘米的丝尾鳠鱼苗,已经可以集群到水面摄食。

转入二级培育或直接下塘培育。

如有条件,可通过二级培育至10厘米以上大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一般为80~120尾/米2 。

池塘培育一龄鱼种的密度为5~8尾/米2 ,当年鱼种可生长到150克/尾以上。

3.饲养管理方法
(1)饲喂管理:全长为2~3厘米的丝尾鳠鱼苗能够摄食粉状配合饲料,孵化槽培育使用粗蛋白为40%以上的破碎料拌合甲鱼饲料捏成团状投喂;一级培育使用黄颡
鱼0# 料投喂;二级培育使用黄颡鱼1# 料投喂。

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其中夜间占日投饵量的50%,日投饵量约为体重的5%~7%,并视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2)水质管理:水泥池水体小,水质易变坏,育苗一般应加注微流水。

剩料、粪便
对水质污染大,应及时清除,一般每天排污换水一次,排污换水量约为原池水的10%,以保持水质清新。

育苗期不间断充气增氧,保持水中溶氧充足。

(3)鱼病防治:丝尾鳠抗病力强,但因水质恶化、运输起捕受伤、溶氧严重不足、
饲喂不当等应激因素影响也可能得病,鱼病防治就是尽量避免以上应激因素的出现。

苗种培育期出现的鱼病主要有烂尾病和车轮虫病。

应定期使用二溴海因进行消毒,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三、存在的问题
1.丝尾鳠属于温水性鱼类,在冬季水温低于14℃的地区养殖,需进行越冬保种。

2.人工条件下,如能投喂鲜鱼块饲养,丝尾鳠生长速度极快;但摄食颗粒饲料生长速度有所下降。

目前丝尾鳠无专用的配合饲料供应,在苗种阶段转食成功后可以使用黄颡鱼(同属鲿科)饲料进行养殖,但黄颡鱼为小型鱼类,最大饲料粒径仅到3毫米。

所以试验中摄食颗粒饲料一龄鱼种的生长速度仅略低于摄食鲜鱼块的一龄鱼种,但二龄以上鱼种由于只能投喂普通淡水鱼料,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如能开发丝尾鳠专用配合饲料或在成鱼养殖阶段使用鲜鱼块喂养,可以提高成鱼的品质和生长速度。

3.丝尾鳠生性胆小,喜夜间活动,二龄鱼种白天基本不到水面摄食,这也是造成生
长速度下降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