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 在山的那一边
一、课前自学
(三) 1.chī发呆的想
2.yǐn隐蔽,不外露
3.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4.níng:凝结;聚集
5.yòu吸引,招引
6.xuān喧闹沸腾
7.水满湿润
8.失去水分,没有水
9.shùn一眨眼之间
(四)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想?(什么原因使作者去想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2.从表面上来说,“山那边还是山”这样的发现,自然不过是“山那边是海”一类幼稚幻想的破灭。
然而,“山”在诗中,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
所以,这种挫折也就预示了诗人生活中所有的伤痛和失败,它超越了具体的生活经历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经验的象征。
3.略
二、课堂导学
1.(1)海(2)用信念凝成的海,全新的世界。
2.(1)山,山——铁青着脸色,无数座山。
(2)小学——中学——大学(时间长、困难大、苦、坎坷多)
三、达标练习
1.D 点拔:“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应读做“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一次又一次”连读,极言失望的次数之多。
2.这是拟人手法。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爱。
3.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的富有诱惑力。
神往山那边的大海,是童年的全部幻想,所以山顶是具有诱惑力的。
4.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
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
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
下了深根。
四、巩固练习
1.yóu zhǎi 点拨:“邮”字常读为“yōu”,要注意习惯的误读。
墓mù坟墓峡xiá海峡矮ǎi 矮小愁chóu 愁绪
2.
暮mù日墓狭xiá狭长倭wō倭寇煞shà大煞风景
3.乡愁:因为思念故乡而产生的离愁别绪。
邮票:邮局发售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4.仿句:乡愁是一只小小的白鸽。
点拨:用数量词修饰,再用叠词做形容词来修饰。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三) 1)高高的直立。
2)yǔ绕圈子,不是正面直接3)多次4) 采取某种方法对待某人某事应付复杂的局面 5) níng聚精会神地看6)惊奇,诧异。
7)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四)略
二、课堂导学
1.(1)费城(2)七月里的一天(3)五个小男孩内德、杰利)(4)二十米高,七米
2.(1)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两层含义:
①.在那次“我”感到难以走下悬崖时,在父亲的指引下“走一步,再走一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
悬崖。
②.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把大困难化整为零,各个突破。
(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说要把大困难化整为零、各个突破。
每个小困难解决后,大困难也就解决了。
3.(1)因为老是去想距离有多远、困难有多难,那么就会因为困难太大而被吓倒,不能想办法去克服它。
(2)本文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次爬山遇险、脱险的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终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
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三、达标练习1.D 2.B 3.A
四、巩固提高
1.热情鼓励与严格要求 2.CD 3.D 4.能同时得到鼓励和警告
第二课时
二、研习课文
1.(1)自然环境描写常有创造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点明时背景的作用。
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有“暮色开始四合”“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联系文章可以看出它的作用主要是:这些描写,渲染气氛,点明时间,表现了我的恐惧心情。
(2)学生的选择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
(3)第一句在“能”上。
第二句在“似乎”上。
第三句在“我”上。
2.(1)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
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
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的对和不好的方面。
(2)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
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
三、达标练习
1.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2.恐惧成就感
3.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战胜恐惧的人(诸如父亲是一个能给孩子以主意的人,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危险的情况下也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人等答案也可。
)
4.本题旨在培养患难与共的爱心,同时激励勇敢精神。
四、巩固提高
1.主旨,统领全文
2.时时刻刻想得到黄金
3.第六段矿脉就在达贝停止钻采的地方再过去3英尺。
4.他想到了找专家商议
5.“功亏一篑”或“功败垂成”
6.对比
3 短文两篇
一、课前自学
(三)(1)liǎn聚拢;收集(2)shù不计较过错,宽容(3)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二、课堂导学
1.(1)文眼句子:“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2)此句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
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1)课文最后一句,照应了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烦”的“烦”字上,但已经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原谅,形成了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
本文言有尽而意无穷,文虽短而理深厚。
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生活。
(2)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
3.(1)相似之处: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触轻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①《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②《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三、达标练习
1.略
2.此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四、巩固提高
1.是坚硬、精致、小巧的一件艺术品;
2.弱小短暂的生命却创造了完美的居所(或“贝壳制作的精细和贝壳里生命的短暂”);
3.人的生命更长,天地更广,应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更好;
4.A
4 紫藤萝瀑布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三)1.(1)zhù长时间地站着,没有动作(2)bàng依赖;依靠(3)líng dīng零丁; 孤独没有依靠(4)niàng利用发酵的方法酿造酒(5)jīn指忍不住要发笑。
(6)qióng指好喝或有价值的汁液.
2.(1)“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用瀑布形容花的繁茂,体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
(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张满的帆和就要绽放的笑容比喻,突出了花的生机活力和美好形态。
(3)“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
写出了藤萝的壮观气势和蓬勃生机。
(4)“每一穗花”的颜色都是“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细致入微的描写,赋予花动态与活力。
(5)“淡淡的香气”,“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香气笼罩,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我”精神上的宁静和喜悦。
(6)“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它们会“笑”,会“嚷嚷”,说:“我在开花!”“我在开花!”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就像一群淘气活泼、天真顽皮的孩子在耍闹,情态可人,妙趣横生。
二、课堂导学
1.与现在藤萝花开得如此繁盛做对比,表达了历史长河迂回曲折,但终将前进的深刻含义。
2.(1)“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
“不由”在这里点明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
那么,她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下了悬念伏笔。
(2)主要从花形来描写,特点是有总写,也有细写。
3.(手足,比喻弟兄。
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沉浸在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也包括死亡。
那么,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与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三、达标练习
1.宗璞,小弟身患绝症而死,精神的宁静,生命的永恒,勃勃生机,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2.①比喻②拟人③对比④拟人⑤比喻⑥比喻
四、巩固提高
1.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花香带给我的那种飘渺轻柔的感受。
2.与现在的花繁枝茂作对比,并从中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
3.B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学
1.现在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谬论,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这样。
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如果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2.(1)因为“我”没有摘花的习惯;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必须从自我做起。
(2)不仅仅是写作者的行动,还写出了作者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后的那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3)结论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可以看出作者豁达、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达标练习
1.①bèngjiàn 向四周飞溅②lǒngzhào某物把物体完全遮蔽③pánqíu 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盘虬,盘曲着的龙。
2.文章不只是在写紫藤萝,主要的是写紫藤萝在经历了不幸之后,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所给与人的启迪。
四、巩固提高
1.不好。
“活泼”指富有生意,生动自然,不呆板;“活跃”指行动活泼而积极。
这里用“活泼”更生动传神。
2.指春回大地的信息。
3.用拟人化的写法。
5 童趣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1.① miǎo 小②āotū凹陷和凸起,高低不平③ tǔlì碎土块和碎石块。
2.把蚊子当作飞舞的群鹤、土墙草丛中的戏耍、看虫斗草间和鞭打癞虾蟆。
二、课堂导学
1.(1)weí(2)lì(3)yí(4)hè(5)lì(6)weí
2.因为在与昆虫和自然界的接触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
3.(1)是总说与分述的关系。
紧紧围绕“物外之趣”来写的。
(2)能够抓住文言文特点,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
三、达标练习
1.(1)果如 / 鹤唳云端(2)私拟作 / 群鹤舞于空中(3)昂首 / 观之,项 / 为之强(4)徐 / 喷以烟
2.《闲情记趣》清沈复鹤唳云端庞然大物
3.群鹤舞空鹤唳云端
四、巩固提高
1.以从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把从草拟作森林,把虫蚊拟作兽类,把土砾拟作丘壑孩子与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
第二课时
二、研习课文
2.(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丛草、虫蚊、土砾凸者、凹者(3)癞虾蟆土砾凸者丛草
三、达标练习
颈脖、当作、果真、当作、森林
四、巩固提高
1.时候;就;命令,要求;用鞭子或棍子打
2.(1)结构助词“的”;(2)代词“他”,指不从令者;(3)代词“他”,指世雄。
3.世雄在小时候游戏中的领导才能最终使他成为都督。
卓越的军事领导才干。
4.辄画地为城郭。
诸儿畏惮,莫不齐整。
写作训练:这就是我
一、课前自学:
言之有理即可。
(提示:可以从外表到内在性格爱好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示例:我叫张萧雅,爸爸姓张,妈妈姓萧,我的小名单字“雅”。
人说“人如其名”,只是,也有例外的,就说我吧,别看我的名字挺文雅,父母也期望我有女孩的“文静雅致秀气”,但我让他们失望了,我妈常说我是投胎的时候走得太急,明明由内到外都粗鲁得像个男孩子,却偏是个如假包换的女孩子。
二、课堂导学
言之有理即可。
1.示例: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的同班同学,我叫××,我的家住在××,父母都在家务农,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和你们家的××一样喜欢读书和打篮球,所以成了好朋友。
2.示例:我会在个人简历上重点介绍我的绘画才能,并带上我最得意的手绘图片和电脑绘图作品向面试人员展示,让他们相信我的能力绝对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三、达标练习
【相同】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部分为并列结构,罗列个人的爱好特点,语言生动活泼。
【不同】第一篇用第一人称,外貌一笔带过,着重写爱好,内容具体细致。
有专门写人物缺点的段落。
第二篇运用第三人称,写外貌的笔墨较多,用于引出下文人物的优点,着重写性格,没专门缺点。
【第二问,略(言之有物即可)】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一)
一、基础(19分)
1.(每空1分,共8分)
(1)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潭影空人心(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0.5分,共2分。
)
(1)啜泣(2)盘虬卧龙(3)零落(4)伫立。
3.D (4分)
4. 参考答案:离别
..——感慨月难长圆,人难长聚;感慨相聚如此欢欣,
..我们无限的感慨
..的场景往往能勾起
别离却让人伤怀不止;感慨人的生命,为何花开花谢,阴晴圆缺。
让我们收起离别的感伤吧,为远行的人祝愿,让我们拾起跌落的热泪吧,让笑容盈满离人的心田,也许路途不会太远,也许相会不会太久。
(3分)
5. 答案:示例:清明节相关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分)
二、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6.C.观:景象。
(4分)
7.翻译:看到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能够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2分)8.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分)
9.A.作者“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的原因是它惊吓“我”,又破坏了“我”观虫斗的兴致(4分)(二)课内文段阅读(8分)
10.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2分)
11.BC (4分)
12.作者在美好的藤萝面前,摒弃了“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之后,情感得到了净化,在一片光辉和芳香中“不觉加快了脚步”。
这显然也是一种审美动作意识的苏醒。
(三)课外阅读
13.外貌或神态(1分)渴望被儿子关爱或无奈、凄凉、痛苦(2分)
14.A怕妻子因此大吵大闹,与自己离婚;(2分)B如果妻子真提出离婚,就答应她的要求(2分)
15.为让儿子过的安宁去住老年公寓;要为儿子捐献角膜(4分)
16.BD(4分)
(四)推荐名著阅读
17.《繁星春水》(1分)
18.比喻(2分)
19.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人生事业的成功,需要经过艰辛的奋斗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获得,就像是一朵花需要泪泉的培养和血雨的滋润才能绽放。
(3分)
三、作文(40分)
评分标准参照《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6 理想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三) 1.zhuì就是连缀,把别人也牵连了
2. zhuó 洗涤。
用水或其它溶液除掉物体上的污垢,使其变得更干净。
3.zǔ zhòu原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后泛指咒骂
4.wěn天空与海面互相连接合为一体。
5.lù lù忙碌的一生之中没有什么大的事业成就,平平淡淡的过了一生.
6.在陷入绝境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多形容生命攸关的情况下.
7.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比喻事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
(四)1.理想的历史意义2.理想的人格意义3.理想的人生意义
二、课堂导学
1.略
2.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3.理想能指引遇到艰难困苦、没有出路的人奋勇前进,克服不幸与坎坷找到生路。
三、达标练习
1.比喻、顶真
2.流沙河诗集当流沙河
四、提高巩固
1.乐观
2.C
3.理想是崇高的,有了理想就不会为钱财和其他私利去奋斗。
4.“获得”的是高尚的精神(或奋斗的幸福感),“牺牲”的是个人的私利。
(意近即可)
第二课时
二、研习课文
1.(1)《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理想》:“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以上诗句都说,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
(不止这些,还可以再找,说说相同之处)(2)比喻、对偶。
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幸福,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请乘理想之马……”两句象征大好形势。
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我们实现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2.当一名作家。
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努力学习,多读多练。
(其他的也可以,但必须是思想健康的、向上的)
三、达标练习
1.繁荣——安康付出——收获
2.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四、巩固提高
1.人生本来是美好的,可惜时间太残酷无情,随着时间的消逝,生命惨遭摧折。
2.当时艰难处境;苦闷
3.暗指当时的黑暗、冷酷的现实。
4.(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
7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四)1.lán贪心而不知满足。
2.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3.chú事物初步形成的规模。
4.rǎnrǎn渐进地,慢慢地,缓慢地。
5.xián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6.tī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二、课堂导学
1.(1)第一人称(2)拟人(3)文章的中心句出现在第三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
2.(1)行道树认识到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荫,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2)抓住对描写痛苦的关键语词如“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忧愁”“堕落”等的理解。
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
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
它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总之,它们是痛苦的。
然而,它们认识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它们甘愿自我牺牲,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这就是无私奉献者的美的襟怀,美的精神。
3.一切神圣的事业总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承受牺牲,但是只有这样的代价才能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
如行道树承受痛苦,为城市和行人带来“清新”“浓阴”,这种牺牲体现的是奉献精神,这种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个人的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三、达标练习
1.(1)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2)坚持不懈,体现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3)留恋。
(4)不知满足,尽情。
(5)整个形体都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
(6)丰满硕大。
四、巩固提高
1.无私奉献者,奉献者无私奉献,奉献者崇高的精神。
2.忧愁的是城市空气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献出浓荫。
3.行道树眼看着人们在充满烟尘的环境中生活而人们却似乎毫无知觉,对此,行道树又无法从根本上去改变他们,所以只能借自身的奉献为城市做悲凉的点缀。
第二课时
二、研习课文
1.文中一共提到的第一次有6次。
重点写了其中的两次。
2.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滋多彩。
三、达标练习
1.比喻,把景象具体化了。
2.拟人,把行道树写活了。
3.反复,强调第一次意义重大。
四、巩固提高
1.CBAD
2.不矛盾。
因为是第一次看到果实丰硕的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所以,即使景色不见得很美,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意思答对即可)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人生寓言
一、课前自学
(四)1.è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2.nán 遭受灾难,陷于困境。
3.yí 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4.描述月亮各种状态的词语,常用来比喻人生无常
5.dié危险的情景一环又一环地发生。
6.c hóu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7).huò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
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五)1.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2.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二、课堂导学
(三)1.(1)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白兔的多愁善感、患得患失的特点。
(2)王子;“我”;在“我”耳边响起
2.(1)“仍然”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承接上文,写白兔爱赏月的习惯表面未起变化,暗含白兔内心已失去了平衡。
(2)比喻。
表现了白兔患得患失的紧张心理。
3.(1)白兔的慧心末泯。
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
(2)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
原因:—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三、达标练习
1.(1)得失之患(2)险象迭生(3)心旷神怡(4)多愁善感(5)突如其来(6)举世无双
2.生物,短小,简单,比喻,拟人,《伊索寓言》
四、巩固提高
1.不好,“活泼”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的生动自然不呆板;“活跃”多指行动进展积极有力。
2.指溪水流动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
3.冰冻状态解冻状态
4.春回大地的信息
5.拟人化的写法
9 我的信念
一、课前自学
(四)1.shè过高的要求。
2.róu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3.cù突然,出乎意料。
4.lòu简单粗陋,不完善。
5.于心不感到惭愧。
6.获得不少有益的东西。
7.坚持而不动摇。
8.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五)1.略
2.宗旨、环境、工作
二、课堂导学
(三)1.(1)坚忍不拔的精神;要有信心。
(2)专心致志忘我工作献身科学
2.(1)因为一个科学家也应该像小孩子迷恋神话故事一样去迷恋大自然,去迷恋科学。
(2)热爱、迷醉是“我”终生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3.不可以。
“坚信”是坚决相信,语意比“相信”重,更能说明作者的生活态度。
三、达标练习
1.(1)指受益很多。
(2)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3)比喻严格督促使之进步。
2.略
四、巩固提高
1.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2.不能调换。
(第③段论述“慎独”对完善自我的重要性,第④段推及他人,论述“慎独”对辨别人品高下的重要性,第⑤段上升到社会,论述“慎独”对净化社会的重耍性。
〕这三段层层递进,步步深人地沦证了“惧独’的重要意义。
3.围绕“慎独”的作用和意义,并结合自身经历来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