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过程控制(SPC)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过程控制(SPC)管理办法
JD/G13.15。

A1——2014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为建立济南动力部统计过程控制(SPC)体系,通过对济南动力部的关键、重要生产过程进行有效识别,对过程和产品特性变化连续的监视测量和分析评估,根据结果制定改进措施,达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持续改进的目的。

1.2适用范围:济南动力部统计过程控制体系的管理.
2.职责
2。

1 质量部负责根据生产过程和产品关键重要特性以及各加工部的反馈意见,实施统计过程控制(SPC)的立项;负责统计过程控制(SPC)有效运行的监督管理。

2。

2 各加工部负责协助质量部筛选、确定、建立项目;负责统计过程(SPC)的数据采集、录入;负责将各过程SPC项目列入控制计划加以受控;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对异常特性分析和按期出具报告,以及异常点改进计划的反馈、制定和实施。

3.工作流程图
4。

工作内容/要求
4。

1定义
4.1.1 SPC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4。

1。

2 CpK:过程能力指数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4.1.3 PpK:控制图中用来计算工序性能或叫过程性能的指数。

代表初期工序能力,应用于试产阶段和工序不稳定的情况下。

是经过长期的数据收集,并在数据中包含所有预期的变差源.它所描述的过程可以是不稳定的,也称是不受控的.因此PPK指数测量值不能用于预测未来,给出的结果也不能反映未来.但是可以与CPK指数对比以显示系统过程对失控的反应,以及影响过程稳定性的特殊原因.
4。

1。

4 首件: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变化(如人员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整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

对于大批量的产品,“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产品。

4。

1。

5 过程中的过程能力要求:
A)过程稳定且数据呈常(正)态分配时,过程能力指数须达到Cpk≧1.33。

B)长期不稳定的过程,但是SPC抽检样本的质量符合规格且呈可预测的型态时,初期过程能力指数须达到Ppk≧1。

67。

4.1.6 控制图的判定方法:
4.1.6。

1 控制状态的判断(过程在稳定状态):
(1)多数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2)少数点子落在控制界限附近.
(3)点子的分布与跳动呈随机状态,无规则可循。

(4)无点子超出控制界限以外。

4。

1。

6.2 可否延长控制界限作为后续过程控制用的研判基准: (1)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控制界限线内时(机率为93.46%)。

(2)连续35点中,出现在控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1点时. (3)连续100点中,出现在控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2点时。

4。

1。

6。

3异常的一般检定原则:
UC
L
X
UC L X
UC L
X
UC
L
X
UC L X UC L
X UC L X
UC L X
检定规划1:(2/3A)
3点中有2点在A 区或A 区以外
检定规划3:(6连串)
连续6点持续地上升或下降
检定规划5: (9单侧)
连续9点在C 区或C 区以外
检定规划6: (14升降) 连续14点交互着一升一降
检定规划8: (1界外) 有1点在A 区以外
检定规划2: (4/5B)
5点中有4点在B 区或B 区以外
检定规划4: (8缺C)
有8点在中心线的两侧,但C 区并无点子
检定规划7: (15C)
4.2统计过程控制(SPC)的立项
4.2.1质量部根据生产过程和产品关键重要特性以及各加工部的反馈意见,每年度对关于过程和产品设置SPC项目组织一次立项和评审。

4。

2。

2 各加工部负责协助质量部筛选、确定、建立项目,根据生产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

4。

3项目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开始实施。

4.4 项目受控
各加工部将各过程设立的项目列入控制计划,进入受控状态。

4.5 SPC项目的确定和下发实施
质量部将批准确定的项目汇总为《SPC项目明细表》并下发。

在实施过程中,各加工部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增加或删减控制点,并反馈质量部,对《SPC项目明细表》的项目进行调整.
4.6 统计数据的采集和录入
4.6.1各加工部负责确定专门的人员完成每日的数据采集和录入。

在确定采集频率时,要遵循的原则:子组内出现特殊原因变差的机会最小,而子组间出现特殊原因变差的机会最大。

4.6.2数据采集人员每天按时将采集的项目数据传递给录入人员。

录入人员及时、准确将数据录入软件,形成控制图。

要求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

7 统计数据的分析
各加工部负责确定SPC项目分析工程师,负责每天对项目进行查看,发现异常点及时进行分析改进,并可以《质量信息反馈单》的形式反馈质量部。

各加工部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形成生产过程SPC报告,按期报至质量部。

4.8异常点整改的组织和进展情况的体现
质量部每天对项目进行查看,可对异常点下发《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组织整改。

质量部监督检查室按期将各加工部项目运行情况写入《质量监督检查月报》。

4。

9 整改措施的实施
各加工部制定异常点的整改措施并实施整改,保证过程受控、稳定。

4.10整改情况的验证
质量部监督检查室负责对各加工部反馈的异常点《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整改情
况进行效果验证.
4。

11 SPC系统运行的监督
质量部监督检查室对SPC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实施监督检查,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

对没有按时采集、录入数据、没有及时提交生产过程SPC报告、控制图中出现的异常点没有原因分析和整改的加工部,按照《基础管理工作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5.质量记录
记录名称保存地点保存期限SPC立项表质量部 3年
SPC项目明细表质量部 3年
质量监督检查月报质量部 3年
质量信息反馈单质量部 3年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质量部 3年
生产过程SPC报告相关部门 3年
6.相关文件

7、编制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