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视角下的城市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以广东省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医疗教育。城市人口可以共同使用公共设 施,降低人均使用成本,这是城市存在的重要基础,也 是人口规模效益与人口密度效益的重要体现。紧凑 型城市的倡导者认为城市完全有潜力使城市功能最 大化,城市可以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尽可能多的提供 服务与设施来确保居民可以在最近的范围内享受到 这种便利。医院分布密度大小与人口密度大小呈现 一定的正向关系。一般来说,较大的人口密度伴随着 较大的医院分布密度。
引言
中国人口 众 多,但 土 地 资 源 相 对 稀 缺,作 为 最 具 活力的国家之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量的城 乡移民增加了城市土地需求。近 10 年来,新增建成区
作者简介: 卢晨,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12-05-21
面积有 80% 来自于农用耕地,而与此同时,我国人均 耕地面积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优质耕地只占 全部耕地的 1 /3。因此政府为了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 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的转换,这更加剧了日益增长的 城市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而紧凑型土地利 用政策恰恰可以用来化解这种矛盾。
( 4) 土地政策。Vernon 等认为城市形态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干预与政策的实施[4]。在中国,与 所有城市人口密度有关的政策中,保护和合理利用农 用地,严格控制耕地流失,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严 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承担重要角色。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强调各级层面的政府必须保证耕地面积动态平 衡,有效控制农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的转变。这意味 着拥有少量耕地的地区必须采取集约紧凑型土地利 用发展模式。
( 2)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 城市人口密度。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往往拥 有较低的人口密度。城市中的二、三产业都需要多于 农业人口几倍的就业人口。第二与第三产业在相对 紧凑的地区范围内创造更多的产值。人跟着产业走, 所以人口分布会因产业聚集而自然呈现出区域集中 化的特点。从理论上讲,人口空间结构的优化其实就 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人口对产业结构是有依 赖 性的。
Abstract: Nowadays,in China there is a trend of urban development of low-intensity and decentralization. Blind construction brings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decentralization which makes the arable land decrease rapidly. This kind of over development is bound to exert pressure on the arable land,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long term.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determine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and to prevent urban area over spread. They should also increas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built-up area and go a sustainable way of smart growth. 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ing factors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y,society and environment and builds up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index system. Secondly,it conducts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and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Finally,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government should accurately judge the real demand of urban land use,utilize 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effectively,promote the industrial upgrade and make the land use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city size to make sure it goes a sustainable way of social,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demand of urban land use; compact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mail: luchen539@ 163. com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urban sustainable land use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province
Lu Chen Wang Yaowu Cui Xuezhu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在人口指标的计算上,学者们大多用非农业人口 来计算城市人均土地占有量,但是城市非农业人口只
·232·
土木工பைடு நூலகம்学报
2012 年
包括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并没有考虑大量实际工作 和居住在城市的拥有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这样基 于非农业人口计算出的人口密度并不能真实反映拥 有较大比例移民的城市其人口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背 景下,大部分的城市人口数量及密度被明显低估,因此 有学者认为现有的城市土地还有承载更多人口的潜力。
第 45 卷增刊 2 2012 年
土木工程学报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Vol. 45 2012
可持续视角下的城市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
卢 晨 王要武 崔雪竹
(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化发展出现低密度和分散化的倾向。这种 快速、大规模扩张带来了耕地面积减少过多、过快的问题。长期来看,这必然会对耕地、资源、环境都造成巨大的压 力。为防止这种势头继续蔓延,今 后 要 合 理 确 定 城 市 的 开 发 边 界,防 止 城 市 面 积 过 度 扩 张,提 高 建 成 区 的 人 口 密 度,走可持续发展的紧凑型城市发展战略。该文的出发点旨在通过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从而降低城市土地需求, 以缓解城市分散化发展的问题。首先从经济、社会、自然资源角度对城市人口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建立 理论框架与相应的指标体系; 其次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量化各影响因素对人口密度的作用大小与方向; 最 后文章得出结论: 准确判断城市土地需求,高效利用基础设施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根据城市规模制定和调整 土地利用政策等方法可以用来化解耕地保护与日益增加的土地利用需求间的矛盾,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经 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人口密度; 城市土地利用需求; 紧凑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31X( 2012) S2-0231-05
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针对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少、 建设用地粗放浪费的问题,明确规定要通过控制城市 用地扩张与集约利用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来保护耕地。 21 世纪以来,国内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扩张速度高于城 镇人口增加速度。这种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 非均衡发展揭示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密度与分 散化,要缓解这种现状并保护耕地就要以规划纲要为 指导,防止 特 大 城 市 面 积 过 度 扩 张,适 当 提 高 建 成 区 的人口密度。本文以紧凑型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导思 想,以集约 利 用 现 有 城 市 建 设 用 地 为 目 的,以 提 高 建 成区人口密度来降低土地利用需求为手段,对影响人 口密度的各类因素进行透彻分析,以避免高密度发展 所带来的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将要或已经集 聚的人口再次分散化,通过把握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 系从而提出有利于城市人口密度提高的政策建议。
( 3) 城市规模。在城市范围内,大多数公司选择 建在相近的区域进而减少交通成本并增大面对面交 流的机会,因 此 城 市 人 口 密 度 会 相 对 增 加,因 为 更 多 的人倾向于出价竞争大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例如, 经过对 88 个美国城市的验证,Hoch 发现随着城市规 模的加大 人 口 密 度 也 不 断 上 升[2]。 刘 芳 从 区 域 经 济 理论的角度用集聚效应解释了中国城市人口密度的 差异,规模大的城市其人口密度要比规模小的城市人 口 密 度 高,城 市 人 口 密 度 与 城 市 规 模 呈 正 向 相 关 关系[3]。
( 9) 绿地面积。Oh 同样指出绿地面积会影响城 市的发展 密 度 进 而 影 响 人 口 分 布[9]。 王 金 营 实 证 研 究发现人口密度梯度与人均绿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 关系。一方面,反映了北京城市近郊区的绿地建设方 面落后,跟不上北京近郊区的人口需求; 另一方面,还 反映通过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促进人口在城近郊区 的再分布。
( 5) 公共交通。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会为高人口 密度的城市有效运行提供保障。Alperovich 在对影响 人口密度梯度因素的实证研究中指出交通成本是影 响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1]。Song 指出交通网络 密度的合理与否同样影响着人口分布[5]。Chen 使用 公共交通服务如公共交通可得到性,公共交通效率与 公共交通安全对其对人口密度的影响进行验证,得出 均与人口分布呈正向关系的结论[6]。
1 人口密度的影响因素识别
人口密度分布是人口规模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 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 影响人口密度的一系列因素。本文简单总结如下:
( 1) 收入水平。Alperovich 指出收入的增长推动 了美国城市化,并证明土地消耗与收入成正比[1]。在 我国,高收 入 吸 引 村 镇 农 民 到 城 市 务 工,增 加 了 城 市 的流动人口,加大了城市人口密度。人口数量的增加 稀释了总量收入,使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进而降低了 城市土地需求。随着户口制度的逐步取消,越来越多 的流动人口可以在城市居住并且享受与城市居民同 样的社会福利和就业机会,这使进一步增加城市人口 密度成为可能。
( 7) 区位因素。人口的分布状况受地形气候等影 响。Ralph 等在研究美国城市化的同时指出气候是影 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之一[7]。Tan 也指出人口密度在一 定程度上受区位与地形的影响。因南北方气候差异 较大,他将 中 国 划 分 为 南 北 两 部 分,并 进 一 步 以 海 拔 高度区分城市位置,例如平原和山区[8]。一般来说平 原地区适合发展大规模产业以及低成本高效益的服 务业,山地 和 丘 陵 适 合 农 业 生 产,因 此 在 人 口 密 度 上 存在一定差异。
第 45 卷 增刊 2
卢 晨等·可持续视角下的城市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233·
( 8) 环境污染。较大的人口密度,一般带来较多 的污染物 质,环 境 污 染 程 度 也 较 重。 然 而,一 个 国 家 人口总量一 定 时,集 中 人 口 分 布,有 利 于 减 少 治 理 污 染的人均成本。环境污染治理好的城市能够吸引更 多的人口。Oh 从城市承载力的角度研究了环境治理 能力对人口 密 度 的 影 响,例 如 垃 圾 处 理,废 水 处 理 等 并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框架[9]。Chen 也指出空气 与噪声污染等会对人口密度产生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