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语文教学中电化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语文教学中电化教学
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漫谈语文教学中的电化教学
一、电化教学势在必行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深化课
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

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

这种
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

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因此,为了扭转这种
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

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
一块黑板讲到尾”的现象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

因此,采用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迫在眉睫。

二、电化教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我们知道,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吸收信息,而
这些,大脑起决定性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几乎分
为结构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大体说来,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

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

大脑的这两个部
分“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学习的
革命》)。

不可否认,教学中,严密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左脑的发挥,然而,长期下去,右脑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忽视。

所以,我们应该在运用传统教
学方法的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活动的
而又带有思辨的现代化媒体引入教学,充分发挥右脑的功能,通过直接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同时开发学生左右脑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电化教学的初步尝试
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

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即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含蓄性。

优秀的作家,正是通过对声、色、形、情等方面的
描绘,来感染读者的。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语言特点,强化其作用,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从
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利用语音手段,辅助教学。

茅盾先生的小说《春蚕》中,描写小轮船
的汽笛的声音是:“呜!呜,呜,呜──”,只用了四个字,三种标点符号。

如果我们把它单纯作为科学语言来看,则启发读者的感官,让其联想,具体说明了老通宝被第一声汽笛从沉思中惊醒,随即他又听到了两声短促
的汽笛叫声。

再进一步分析,这四个字,三种标点符号,反映了帝国主义
武装侵略、经济渗透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农村,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社会
现实,揭示了老通宝以及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贫穷落后的根源。

学习这一
段时,教师请同学们朗读,并录下音,反复比较,然后再进行分析,使学
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利用幻灯片、录像片,辅助教学。

鲁迅先生的《药》中,描写一群人
观看杀夏瑜的场面时,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对这群看客,要是制作一张幻灯片:一边是一只被手提着的鸭子,一边是
一群伸长颈项的人。

制作时再夸张一些,教学中一放,不用教师多讲,学
生就会有一个形象而深刻的印象。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推出,大大方
便了教师与学生。

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如学习《风景谈》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计算机制作六幅画面,借
助声、像的巧妙结合,更好地理解作品。

如“沙漠驼铃”一幅画面,先推
出自然风光──辽阔、平坦、空旷、寂静、燥热、单调的沙漠;然后,
推出人的活动──驼队出现,声色俱备,顿时使荒原充满生机,从而突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

当然,其它文体的课文、不同的课型一样可以利用以上手段。

例如说
明文《景泰蓝的制作》中,制胎、掐丝、点蓝等工序,如果借助计算机,
学生很容易理解。

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到课堂教学中,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便于学生储存记忆,又可以使学
生展开联想。

这是时代的呼唤,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上只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不到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