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汁生产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苹果汁行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1.国内苹果种植及品种的概况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的第一大国,苹果栽培面积约为225万公顷,2004年总产量已达2400万吨,分别占世界苹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6%和39%,均居世界首位。
我国苹果生产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包括鲁、冀、辽、京、津)、西北黄土高原(包括陕、甘、晋、宁、青)、黄河故道(包括豫、苏、皖)和西南冷凉高地等四大产区,主产省份为陕西、山东、辽宁、河南、山西、河北、甘肃、江苏。
2004年,陕西省苹果面积达到41.2万公顷,居全国第一,产量555万吨,居全国第二;山东省苹果面积接近40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产量669万吨,居全国第一。
目前的主栽品种以红富士、元帅系、金冠、秦冠和乔纳金等品种为主(约占75%),只有青苹、国光、红玉和金冠等少量品种适用于苹果深加工。
2005年由于受苹果小年等各种因素影响,预计全国苹果总产量将会减至2000万吨左右。
1.1 我国浓缩苹果汁生产现状
我国苹果90%以上是鲜食品种,最主要的加工产品是浓缩苹果汁。
近年来,我国果蔬汁加工的关键设备(如榨机、超滤、蒸发器、罐装机)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的。
榨机设备主要有瑞士布赫HPX系列榨机,韦斯伐利亚的卧式螺旋离心机,福乐伟、贝尔杜齐、阿姆斯等的履带式压榨机。
超滤主要为瑞士布赫公司、乌尼贝丁公司、英国APV、利乐、阿姆斯等公司利用美国高科、英国PCI公司的管式超滤膜块制造的超滤
器。
蒸发器主要为瑞士乌尼贝丁管式蒸发器,德国GEA公司的管式、板片式蒸发器,利乐、贝尔杜齐、施密特、阿姆斯等公司的板片式蒸发器。
灌装机主要引进意大利及北京航空研究所等生产的无菌灌装机;单效蒸发器则采用阿伐拉伐公司的CT-9离心薄膜蒸发器。
丰富的原料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我国浓缩苹果汁企业保持产销量40%以上的年增长。
通过“十五”攻关,苹果深加工关键技术取得全面突破,有效地解决了浓缩苹果汁生产中的褐变、二次浑浊、沉淀、芳香物回收和控制耐热菌与棒曲霉素等主要技术难题,实现了苹果浓缩汁生产用超滤膜的国产化,使我国浓缩苹果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全面提高。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靠扩大产能以增加产品数量来占领市场,以求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并进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03-04榨季全国浓缩苹果汁产量达到54万吨;2004-05榨季由于各地加工能力扩大,苹果原料充足且价格稳定,加工期延长等因素,浓缩苹果汁产量猛增到75万吨。
目前国内浓缩苹果汁生产线已超过70条,总的加工能力超过2500吨/小时,每年可加工苹果800万吨,主要省份为陕西、山东、河南、辽宁、甘肃、山西等。
其中陕西拥有海升、恒兴、通达等果汁加工企业18家,全省浓缩苹果汁设计生产能力已达到50万吨,实际生产能力超过26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基地。
1.2 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概况
我国的浓缩苹果汁绝大部分用于出口,2000年以来的出口年均增长率都在30%以上,主要销往美国、日本、荷兰、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地,这七个国家的进口量占中国出口总量的80%以上。
2004年2月10日,持续4年、耗资数千万的浓缩苹果汁反倾销官司尘埃落定,使我国浓缩苹果汁行业赢得并拓展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果汁消费市场。
2004年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重新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达到48.7万吨,同比增长16%;出口创汇3.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对美国出口24万吨,同比增长46%。
2005年1至7月,陕西省浓缩苹果汁出口16.9万吨,总值1.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8.4%,出口量和货值均居全国第一。
浓缩苹果汁出口对酸度的要求很挑剔,一般是高酸高价,但我国出口产品以低酸为主,导致在国际市场上卖价偏低。
对中国浓缩苹果汁生产厂家来说,国外市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①以日本为代表的高价市场;②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中价市场;③以欧洲为代表的低价市场。
我国浓缩苹果汁销售渠道呈多层次、多流向的状态,形成相互交错、多样化的销售模式:①生产者(享有出口权) →直销→国外消费者;②生产者(享有出口权) →国外进口商→国外消费者;③生产者→出口商→国外进口商→国外消费者;④生产者→中间商→国内消费者;⑤生产者→直销→当地消费者;⑥生产者→贮存→延季批发→国外或国内消费者。
目前,中国已有5家浓缩苹果汁企业成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的指定供
货商,主要的国际高端客户群包括:可口可乐、雀巢、亨氏、纯品、玛斯、百事、纳贝斯克、卡夫等公司。
1.3 我国浓缩苹果汁行业亟待把握的问题
1.3.1 生产规模的控制
当前,中国浓缩苹果汁行业已经从成长阶段发展到相对成熟期,出现了相对寡头垄断的局面,在以山东为主的东部板块和以陕西为主的西部板块上涌现出中鲁、安德利、海升、恒兴等一批龙头企业。
中小规模的浓缩果汁厂或倒闭,或被兼并,或成为半成品的加工厂;个别大企业的规模的持续扩张,也在资金链上凸显出很大问题。
浓缩果汁市场的竞争已处于较高的平台之上,对资源、研发、制造、营销的要求都大大提高,而且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产业进入门槛也将进一步提高。
国内浓缩苹果汁的现有加工能力已趋于饱和,为了保证该行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各生产企业在生产规模上不宜盲目扩大,而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与科技投入,坚持以管理保质量,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
1.3.2 出口量的控制
今后,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量将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但同时来自国外制裁的风险也很大,尤其是高酸果汁主产国波兰加入欧盟以后,若一旦对华提出反倾销,将会代表整个欧盟25国的声音,目前欧盟的征税幅度为25.5%。
因此中国的出口量控制在什么范围,是行业需要把握好的问题。
目前,通过行业自律控制出口总量,通过规范管理提升技术含量、塑造品牌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抵御贸易保护措施
的有效手段。
同时,要积极开发国外新兴市场如非洲、拉丁美洲、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等,探索产品多元化,拓宽国内销售渠道,缓解境外销售风险和单一国际大客户风险。
1.3.3 销售价格的控制
只有国内各生产企业团结对外, 走整体发展之路,销售价格才有全面上升的空间和可能。
因此,必须发挥果汁商会的引导作用,认真检查各企业对出口限价的执行情况,谨防美、欧客户联手压价以及我国企业间恶性竞争事件的出现。
2005年9月23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果汁分会二届四次理事会议一致同意提升今年新榨季的出口最低限价:美国酸度1.8以下FOB 740美圆/吨,1.8以上FOB 880美圆/吨;日本FOB 900美圆/吨(不分酸度);其他市场FOB 680美圆/吨(不分酸度)。
但是,究竟如何科学制定、及时调整并认真执行浓缩苹果汁出口最低限价,这一关键性问题仍需业内人士共同分析与深入探讨。
1.3.4. 原料质量的提高
我国当前的果汁加工是以甜度高、酸度低的鲜食品种(以红富士见多)的残次果为主,而残次果比例过高,则易导致果汁成品中棒曲霉素含量超标(最大限量为50 ppb)。
另外,苹果原料的农残问题(尤其是甲铵磷)也会由于“绿色贸易壁垒”而制约浓缩苹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
1.3.5 原料收购价格的把握
这是最难协调的问题,也是目前行业最突出的问题。
今后浓缩果
汁行业应本着“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市场稳定”的原则,并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反对违反常规的低价收购,切实保护果农利益;第二,反对高价收购,损害行业整体利益。
2005年由于全国苹果产量有所下降,但供过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与2004年相比,苹果价格水平将合理回归,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预计今年山东省苹果的收购价格很可能出现前低后高的现象,而陕西省则可能出现收购价格先高后低的问题。
2.国内苹果汁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世界苹果加工以果汁、果酒、果酱和罐头为主,加工用苹果约占总产量的25%,很多发达国家超过50%。
浓缩苹果汁是苹果加工业主导产品,主要生产国依次为中国、波兰、德国、美国、阿根廷、匈牙利、意大利、智利、南非、新西兰、西班牙等。
近两年来,中国苹果汁产量持续增加,成为世界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国。
2005 年度全球的苹果浓缩汁产量, 高达130万吨, 较2004 年的120 万吨, 还要多出10 万吨。
2005-2006榨季全球浓缩苹果汁产量会超过120万吨,仍存在约34万吨的需求缺口,市场供不应求。
事实上, 从2002/2003 年以来, 全球苹果浓缩汁的产量就屡创新高。
3.国外苹果汁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近些年,国际市场对浓缩苹果汁的需求将继续呈稳中有升的趋势,2003年世界浓缩苹果汁贸易量达到117万吨。
主要进口国为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其中2004年美国浓缩苹果汁消费量达到40.6万吨,并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
2005-2006榨季全球浓缩苹果汁总需求量达到154万吨和15.4亿美元。
主要出口国为中国、波兰、阿根廷、智利、匈牙利、德国、意大利等。
以美国东海岸到港价为例,2004年来自中国的浓缩苹果汁以低酸(含量2%以下)为主,售价在4.25-4.75美元/加仑之间;阿根廷的浓缩苹果汁在5.50-6.00美元/加仑之间;欧洲则在6.00-7.00美元/加仑之间。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 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 其次是波兰。
智利和西班牙的产量虽然下降, 不过阿根廷、德国、匈牙利和意大利的增产将这部分给抵销了。
全球的苹果浓缩汁大部分都被外销到其他国家,2005 年会达到114 万吨, 其中有46 000 吨将来自中国。
美国2005 年的进口量略少于2004 年; 德国也有可能因为本身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进口。
虽然2005 年度全球苹果浓缩汁产量的增加, 主要来自于中国46 000 吨估计增产量, 但比2004 年增加10万吨的数量要少了许多。
不过中国生产的浓缩苹果汁,也逐渐符合全球的需求, 过去多半都是生产低酸性的产品, 目前已经计划增加较适合外销的高酸性产品的产量。
除此之外, 中国的苹果产地也有所变化。
过去山东省一直是大陆苹果生产的心脏地区, 产量几乎占有整个中国输出量的一半。
但近几年来, 农民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 都转种其他作物, 苹果的生产逐渐转到山西省, 目前已经取代山东省, 成为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地。
美国则和中国相反, 苹果浓缩汁的产量预测将是连续第六年的衰退。
虽然美国仍是全球第三大的苹果生产国, 但美国农业部估计
2004/2005 的产量, 大约只有85 万吨而已, 比2003 年的136 万吨要减少许多。
德国的苹果产量预估2005 年会增长28%, 主要来自于纯苹果汁和其他混合果汁成长的需求, 同时德国也逐渐将苹果应用于化妆品与一些医药品的用途上。
波兰的苹果产量也预期较前一年的成长, 因此浓缩汁的产量也有可能成长。
美国农业部预测波兰会外销更多的苹果浓缩汁, 价格也会稍微下降。
但这些预测都取决于俄罗斯是否会如前一年一样向波兰采购了大量的苹果。
阿根廷则是全球第四大苹果浓缩汁生产国, 该国因为币值较弱, 在售价上一直占有很大的便宜。
且该国若如预测在今年增加出口量, 价格还会有更吸引人的空间。
这样的消息对于苹果汁供应紧俏且价格昂贵的欧洲来说虽然颇为欢迎, 但一份由FOOD NEWS 来源的报告则谨慎地指出:“这是以有正常的冷藏苹果存量所得的预测, 但2004 年的情形并非如此, 2005 年也不太可能会有正常的冷藏苹果存量”。
波兰作为世界第二大浓缩苹果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他生产国家汇率变化呈现趋于稳定的态势。
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波兰浓缩苹果汁产量基本稳定在19---23.5万吨左右,约占世界出口份额的 8%左右;但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波兰浓缩苹果汁生产量达到了 28万吨,占世界出口份额的53%左右;质优价廉的果汁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造成了冲击,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份额的持续下滑。
另外还有阿根廷、智利等低价的生产国对中国浓缩苹果汁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对于波兰廉价果汁的抗衡,很难长期持续。
(1)由于波兰低价收购的苹果导致果农亏损严重,因此很难将低价维持下去。
(2)预计 2014 年世界苹果汁需求量110万吨左右,而波兰全国浓缩苹果汁供给量只能达到35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全球的需求。
随着金融危机对各进口国经济的影响消退和国内浓缩苹果汁企业的自我调整恢复,中国浓缩苹果汁还会恢复其应有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