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6高二上·长安期末) 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 由H+(aq)+OH﹣(aq)═H2O(l)△H=﹣57.3kJ/mol,可知:含1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B .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C . 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 H2O (l)△H=﹣285.8kJ/mol
D . 从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2. (2分) (2018高一下·安平期末)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 Fe2O3+3CO=2Fe+3CO2 ΔH=﹣24.8 kJ•mol﹣1(反应热)
B . CH3OH(g)+1/2O2(g)=CO2(g)+2H2(g)ΔH=﹣192.9 kJ(反应热)
C . C4H10(g)+13/2O2(g)=4CO2(g)+5H2O(l)ΔH=﹣2 658.0 kJ•mol﹣1(燃烧热)
D . 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中和热)
3.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期末) 一定温度下,某恒容密闭容器内有可逆反应:A(g)+3B(g) 2C(g),该反应进行到一定限度后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 . 3v正(A)=v逆(B)
B . 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C . 容器内A,B,C三种物质的浓度相等
D . 容器内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4. (2分)对于可逆反应mA(g)+nB(g)⇌C(s)+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 使用催化剂可使%有所增加
C . 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m+n>q
D . 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 (2分) (2018高一下·包头期末) 已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其制备反应为:CO2(g)+3H2(g) CH3OH(g)+H2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调控反应条件不能改变反应限度
B . 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C . 当CO2的消耗速率等于其生成速率时,该反应已停止
D . 投入1molCO2能得到1mol的CH3OH
6. (2分)(2019·吉安模拟) 某温度下,将打磨后的镁条放人盛有5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pH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监测溶液中的pH和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 该温度下Mg(OH)2的KSP的数量级约为10-10。

B . 该实验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C . 50 s时向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D . 150 s后溶液浊度下降是因为生成的Mg(OH)2逐渐溶解
7. (2分) (2018高二上·兰州期中)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所要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mA(g)+nB(g) ⇌ pC(g),平衡时A 的浓度等于 0.5 mol/L,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达到新的平衡后A 的浓度变为 0.3 mol/L,则计量数 m+n<p
B .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则 CO2 的体积分数不变能作为平衡判断的依据
C . 对于反应A(g)+B(g) ⇌ 2C(g),起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 和B,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为n %,此时若压缩容器体积,则A 的体积分数不变
D . 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8. (2分)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 氨水中逐滴加入盐酸得到酸性溶液:c(Cl﹣)>c(NH4+)>c(H+)>c(OH﹣)
B . pH相同的CH3COONa溶液、Ba(OH)2溶液、KHCO3溶液:c(K+)>c(Na+)>c(Ba2+)
C .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Na2CO3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HCO3﹣)>c(CO32﹣)>c(OH﹣)>c(H+)
D . 将等物质的量的KHC2O4和H2C2O4溶于水配成溶液:2c(K+)=c(HC2O4﹣)+c(H2C2O4)
9. (2分)(2020·天津模拟) 常温下,向20mL0.1mol•L﹣1的H2A(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OH 溶液,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点的溶液中:c(Na+)>c(A2−)>c(HA−)>c(H+)>c(OH−)
B . b点的溶液中:c(H2A)+c(H+)=c(A2−)+c(OH−)
C . c点溶液的pH>7,是因为此时HA−的电离能力小于其水解能力
D . 若将0.1mol•L﹣1的NaOH溶液换成同浓度的氨水,当滴加40mL时,此时溶液的pH>9.85
10. (2分)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A . Ba2+、NO3﹣、NH4+、Cl﹣
B . Ca2+、HCO3﹣、NH4+、AlO2﹣
C . K+、Ba2+、Cl﹣、HSO3﹣
D . Mg2+、NH4+、SO42﹣、K+
11. (2分)(2015·河北模拟)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做二次电池(如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K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B . 放电时OH﹣移向镍电极
C . 充电时碳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D . 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12. (2分) (2017高二上·双峰期末) 关于下列各图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图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6kJ•mol﹣1
B . 乙图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 . 丙图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A%=B%
D . 丁图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的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 大于NaB溶液
13. (2分)(2019·淮北模拟)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极区含有Li+、I-、I3-等离子的水溶液,电极b是一种固态有机聚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充电时,a极区I3-的浓度增大
B . 充电时,电极b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
C . 放电时,电极a可能发生反应I3-+2e-= 3I-
D . 放电时,外电路中每转移0. 1mol电子,电极b增重0.7g
14. (2分)(2017·新课标Ⅱ卷) 改变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pH=1.2时,c(H2A)=c(HA﹣)
B . pH=4.2时,lg[K2(H2A)]=﹣4.2
C . pH=2.7时,c(HA﹣)>c(H2A)=c(A2﹣)
D . pH=4.2时,c(HA﹣)=c(A2﹣)=c(H2A)
二、解答题 (共4题;共26分)
15. (4分) (2017高一下·唐山期中)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A,B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中,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 4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
8min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16. (8分)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 Na2A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3)若溶液M由2mol•L﹣1H2A溶液与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若所得溶液M的pH<7,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
(4)若溶液M由下列三种情况:①0.01mol•L﹣1的H2A溶液;②0.01mol•L﹣1的NaHA溶液;③0.02mol•L ﹣1的HCl与0.04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则三种情况的溶液中H2A分子浓度最大的为________;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5)若溶液M由pH=3的H2A溶液V1 mL与pH=11的NaOH溶液V2 mL混合反应而得,混合溶液c(H+)/c(OH ﹣)=104 , V1与V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或“均有可能”).
17. (6分) (2020高一下·七台河期末) 如图所示,A、F为石墨电极,B、E为铁片电极。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2 ,合并K1。

A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最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打开K1 ,合并K2。

F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检验F极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3)若往U形管中滴加酚酞,进行(1)(2)操作时,A、B、E、F电极周围能变红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18. (8分) (2020高三上·嘉兴月考)
(1) I.X由四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氢元素,其摩尔质量小于200g·mol-1。

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A在标况下的密度为0.714g·L-1 , A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沉淀D是混合物。

请回答:
气体E的结构式________,沉淀D是________(写化学式),X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X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II.纯净的氮化镁(Mg3N2)是淡黄色固体,热稳定性较好,遇水极易发生反应。

某同学初步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制备氮化镁(夹持及加热仪器没有画出)。

已知:Mg+2NH3 Mg(NH2)2+H2↑。

请回答:
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 为了得到纯净的氮化镁,实验前需要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B . 装置B起到了缓冲、安全的作用
C . 装置C只吸收水,避免镁和水反应产生副产物
D . 将装置B、C简化成装有碱石灰的U型管,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E . 实验后,取D中固体加少量水,能生成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二、解答题 (共4题;共26分)
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答案:16-5、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考点:
解析:
答案:18-1、答案:18-2、答案:18-3、答案:18-4、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