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监测防控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农业科学2021,67(01):79-81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商洛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监测防控策略
张明珍,文家富,杨雪竹,赵世垒,冀若岚
(商洛市植保植检站,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2019年6月13日,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陕西省商洛市,正值春玉米小喇叭口期,
夏玉米苗期,为草地贪夜蛾产卵、低龄幼虫取食幼嫩叶片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对本地玉米
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总结了2019年商洛市草地贪夜蛾防控4项措施,按照2020年农业
部对草地贪夜蛾防控“三区三带”安排部署,结合本地农作物生产实际,提出“科学布防监
测点、精准监测预警,培养乡镇兼职测报员、全面开展宣传培训,加强试验研究、探索绿色
防控技术体系”的防控策略,全面加强防控,将危害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S8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88-5368(2021)01-0079-03
Occurrence,Monitoring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in Shangluo
ZHANG Mingzhen,WEN Jiafu,YANG Xuezhu,ZHAO Shilei,JI Ruolan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Shangluo,Shangluo,Shanxi726000,China) Abstract:The first invasion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in Shangluo occured on June13in2019, which was in the trumpet mouth stage of spring maize and seedling stage of summer maize.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oviposition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and the young larvae feeding on young leaves were pro­vided.The situation had a serious threat to maize production.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d four 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in2019.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ree Belts and Three Zones measures of the Chins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by2020,Scientific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Points,Accurat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township part一time surveyors will receive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and explore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so as to minimize the damage caused by 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Key words: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Occurrence and damage;Control measures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原生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⑷,2018年12月迁入中国闵,2019年12月已入扩散至26个省(市、自治区)⑶。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19年12月发起全球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建立全球合作机制,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和降低向新地区的扩散风险⑷。

2019年6月13日草地贪夜蛾首次在商洛市发现危害,之后虫害迅速扩散蔓延,9月底,在商洛市7县(区)47镇(办)玉米田发生,发生面积169.6hm2,对本地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东南与鄂豫两省交界,西南与陕西省安康市和西安市毗邻,北与陕西省渭南市相连,草地贪夜蛾传入路径多,是草地贪夜蛾迁入关中和陕北的过渡区,监测防控任务重。

2019年在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的努力下,将草地贪夜蛾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防效显著。

草地贪夜蛾对本地玉米产生严重危害将成为常态,为了保护农业生态和粮食生产安全,笔者概括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控措施,提出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与
收稿日期=2020-07-24修回日期=2020-08-15
第一作者简介:张明珍(1987-),女,陕西洛南人,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控。

80陕西农业科学2021年第67卷第]期
绿色防控策略,为今后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12019年发生特点
1.1发生与防治概况
2019年6月13日在商南县城关镇和镇安县高峰镇同日始见草地贪夜蛾为害,发生面积分别为2hm2和1.3hm'。

随后,之后其他乡镇陆续发现该虫为害,扩散蔓延十分迅速,6月20日在商洛5县(区)8乡镇发生11.33hm2,7月20日在7县(区)44镇累计发生132.6hm2,8月20日在7县(区)47镇累计发生169.2hn?,截至2019年9月底,在商洛市7县(区)47镇(办)玉米田发生,发生面积169.6hn?,玉米平均被害株率3.3%,平均百株虫量3.5头,防治面积424hm2,防控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1.2发生世代
将6月13日商南县十里铺镇首发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带回实验室常温饲养,结合大田调查,结果表明,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商洛发生3代,世代历期27-30d,成虫6月上中旬迁入,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2代幼虫危害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3代幼虫危害盛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

大田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受外部虫源不断迁入、春夏玉米混播等因素的影响,扩散流行后,田间出现不同虫态、不同龄期幼虫混合发生危害。

1.3大田为害特点
草地贪夜蛾幼虫可为害幼茎、叶片、叶脉、雄穗、雌穗、花丝等,玉米全生育期均可受害。

低龄幼虫喜食幼苗期玉米及细嫩玉米叶片,处于幼苗期的春玉米心叶受害后,严重影响产量。

害虫具有低龄聚集为害、3龄后转株为害的特点(可与玉米螟、棉铃虫、粘虫为害症状相区别),低龄幼虫危害的大田出现中心虫株,3龄以后80%以上的植株上多为1头害虫为害,也有发现8头5~6龄幼虫危害1株玉米的现象。

低龄幼虫取食玉米形成网纱状天窗,3龄后幼虫取食玉米形成缺阂,5~6龄幼虫在食物缺乏情况下,取食玉米叶脉。

卵块在玉米叶片上发现,蛹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均有发现。

1.4发生流行因素
迁入虫源量大和食源充足导致该虫在商洛流行快。

入侵商洛的草地贪夜蛾主要来自湖北省、河南省、安康市,迁飞路径较多,根据发生时间推测镇安县草地贪夜蛾以东南方向虫源为主,为安康市旬阳县和湖北北部的草地贪夜蛾在向北迁飞途中遇下沉气流降落产卵繁殖危害,其它县区虫源应为河南西部传入。

草地贪夜蛾6月中旬入侵我市,正值低热区夏玉米苗期、春玉米喇叭口期,夏玉米为喜食幼嫩玉米叶片的低龄幼虫提供充足食源。

加之,商洛市玉米种植区域广,海拔分布不一,面积大,播种时间和作物生育期跨度大,加速外迁虫源积累和本地虫源繁殖。

22019年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措施2.1紧密安排部署
2019年6月13日发现虫情后,商洛市政府、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6月14日市农业农村局在商南紧急召开了草地贪夜蛾防控现场会。

6月19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县区政府及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了专项会议部署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立即启动了重大病虫防控预案,成立了草地贪夜蛾防控领导机构,下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专家组和督查督导组,协调组织全市的方案制定、培训宣传、技术指导、防控督查等各项工作开展。

及时印发了《关于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通知和技术方案。

县区积极配合,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相继组织召开防控工作会、现场会、技术培训会,组织技术力量赶赴一线指导监测防控工作。

2.2及时监测预警
草地贪夜蛾入侵后,商洛市建立严格监测责任制,统筹推进县、镇、村三级联防联控,各县区农技干部包村包片,进村入户到田,全面开展监测调查,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田”。

立即启动了一周两报虫情报告制度,做到新发区域当天报告,已发区域一周两报,节假日应急值守。

采取灯诱、性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在全市范围内设置性诱监测点719个,灯诱监测3个,投入调查人员500多人次,层层开展定点调查和大田普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市96个镇办近700个村1600余块玉米田,准确掌握了发生区域和危害动态。

市植保站及县区及时发布了《草地贪夜蛾防控刻不容缓》《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等情报共14期,有效指导了防控工作的开展。

2.3广泛宣传培训
紧急印发《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控技术挂图》2万余份、技术明白纸等8000份,宣传至各镇办、村组,指导基层技术人员和群众快速识别和正确
张明珍,等:商洛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监测防控策略81
防治草地贪夜蛾。

制作“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PPT发至各县区,通过室内授课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300多场次,培训人员1.2万人次。

联合县区通过利用报纸、电视、微信群、村村响等方式宣传草地贪夜蛾识别及防控技术,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引导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正确识别并科学防治,累计宣传受众达30余万人,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2.4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防控技术指导,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对点片发生区开展带药侦察点杀点治,对集中发生区及周边高风险田块实施统防统治。

选用高效氯氟氤聚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喷雾防治,结合喷施短稳秆菌等生物制剂,对发生严重田块4~5d后交替使用药剂补喷一次。

并采用杀虫灯、性诱诱杀等理化诱控技术开展综合防治。

全市共召开防控现场会43场次,有效带动了群防群治工作,综合防治效果达90%以上,有效控制了害虫危害。

3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策略
3.1科学布设监测点,精准监测预警
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华南、西南定殖,商洛属于其迁飞过渡区。

2019年首先在镇安、商南的低热区发现危害,之后迅速扩散蔓延,北部的洛南县发生最轻。

监测预警是开展防控工作的基础,草地贪夜蛾目前采用性诱捕、灯光诱捕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监测方法。

在镇安等南部低热区、夏玉米面积大的区域提早加密设置监测点,由于草地贪夜蛾飞行活动多是在作物冠层以上的空中进行,性诱设备设置在玉米冠层以上15~35cm左右,灯诱装备把灯光发射到作物冠层以上的空中,根据本地东南部临近市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时间和玉米生育期,确定本地灯诱性诱时间段。

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喜食幼嫩玉米叶片,迁入本市时夏玉米正处于苗期,大田普查以夏玉米为重点调查对象。

根据灯诱、性
(上接第73页)
参考文献:
[1]车俊义,王枝荣,等.陕西农田草害与治理[M].西
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
[2]刘延虹,关侠,冯文涛,等.陕西省麦田杂草种类分布
及彷除技术[J].杂草科学,2005(04):19-20.诱和大田调查结果进行短期趋势预报,开展应急防控和群防群治。

3.2培养乡镇兼职测报员,全面开展宣传培训
全市植保专职人员力量少,监测普查任务重。

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是防控最佳时期,多数县区乡镇农技人员不能准确辨认草地贪夜蛾成虫和低龄幼虫,群众对草地贪夜蛾的了解还不深入。

以培养乡镇兼职测报员为契机,采用网络、电视、微信QQ群、现场防控等形式开展大范围、多层次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本市植保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群众对草地贪夜蛾的认知度,提升防控能力,做好监测防控工作。

3.3加强试验研究,探索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草地贪夜蛾已成为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害虫,对商洛玉米产生危害将成为常态,一旦条件适宜,将会暴发危害,严重影响本市粮食安全。

组织开展全方位的试验研究,明确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径、发生扩散规律、生物学习性、危害损失、最佳防控方法等,将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为绿色防控提供依据。

及时启动测报灯,合理布设性诱设备,探索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为粮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SPARS AN.A review of the biology of the fall army­
worm[J].The Florida Entomologist,1979,62(02):
82-86.
[2]SUN Xiaoxu,HU Chaoxing,JIA Huiru,et al.Case
study on the frist immigration of fall armyworm Spodopt­
era frugiperda invading into China[J].Journal of Inte­
grative Agriculture,2019,18:2-10.
[3]姜玉英,刘杰,谢茂昌,等.2019年我国草地贪夜蛾扩
散规律观测[J].植物保护,2019,45(06):10-19・[4]FAO.Global action for fall armyworm control[EB/
OL].2019,HTTP:///fall-armwory/
programme-and-partners/z h/.
[3]车俊义,樊民周.陕西麦田杂草识别与防除[M].西
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4]徐进,张毅,惠军涛,等.西安市农作物病虫草识别与
防治[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2.
[5]曹瑛,金平涛,杨非,等.冬小麦田多花黑麦草田间分
布型及抽样方法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9(09):
56-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