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同步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题
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愆期(qiān)垝垣(huán)孔疚(jiù)
尔卜尔筮(shì)熏陶渐染(jiān)
B、涉淇(qí)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
自我徂尔(cù)匪夷所思(fěi)
C、不遑(huánɡ)象弭(mǐ)归聘(pìn)
雨雪霏霏(yù)风行一时(mí)
D、桑葚(shèn)棠棣(dì)嗟叹(jiē)
咥其笑矣(diē)载歌载舞(zài)
2.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③淇那么有岸,隰那么有泮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A.①⑤B.②⑥C.③⑧D.④⑦
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以下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
A.何以知之B.何陋之有
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以下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
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
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
6.以下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
7.对以下两组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竭我盈,故克之
A.两个“尔〞一样,两个“彼〞一样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一样C.两个“尔〞一样,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8.比拟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A.①与②意思一样,③与④意思也一样。
B.①与②意思一样,③与④意思不同。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一样。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9.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局部。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根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0.以下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的球队就要获胜了,大批的球迷在周围高声呐喊,信誓旦旦。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C.多年来,他夙兴夜寐,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
D.在课堂上,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剧烈的讨论,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
11.给以下加线的字注音。
氓〔〕之蚩蚩〔〕将子无怒〔〕匪我愆期〔〕
乘彼垝垣〔〕〔〕载笑载言〔〕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以我贿迁〔〕无与士耽〔〕
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咥其笑矣〔〕隰那么有泮〔〕〔〕
12.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①匪来贸丝:____通___〔〕②将子无怒;___通___ 〔〕
③于嗟鸠兮:____通___〔〕④犹可说兮:___通___ 〔〕
⑤隰那么有泮:___通___ 〔〕
13.比拟下面两组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1〕与〔2〕意思一样,〔3〕与〔4〕意思一样。
B.〔1〕与〔2〕意思一样,〔3〕与〔4〕意思不一样。
C.〔1〕与〔2〕意思不一样,〔3〕与〔4〕意思一样。
D.〔1〕与〔2〕意思不一样,〔3〕与〔4〕意思不一样。
14.对以下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了兴的手法,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D.“淇那么有岸,隰那么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15.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假设。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16.以下对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B.总角之宴〔古义,快乐;今义,宴会〕
C.至于顿丘〔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D.淇水汤汤〔古义,水势很大的样子;今义,用面做的一种液体,如面汤〕17.以下文学常识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
古时也称“诗三百〞。
②?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
③?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④“风〞又称“十五国风〞,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
大都是周代贵族的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都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
⑤赋、比、兴为?诗经?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①②④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咎〞应读jiù,“徂〞应读cú;D 项“咥〞应读xì。
【答案】 C
2、【解析】①“莫〞通“暮〞;③“泮〞通“畔〞;④“尔〞通“〞;⑤“匪〞通“非〞;⑦“于〞通“吁〞;⑧“说〞通“脱〞。
【答案】 B
3、【解析】A项古义:到,到达。
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引出另一个话题。
C项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D项今义:名词,雨和雪。
古义:下雪,“雨〞为动词。
【答案】 B
4、【解析】C句属于正常语序,无宾语前置现象。
【答案】 C
5、【解析】“孔〞意为“很〞。
【答案】 A
6、【解析】A项“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B项“雨〞名词活用为动词;D项“日〞名词作状语。
【答案】 C
7、【解析】两个“尔〞都是代词,代指“你〞。
第一个“彼〞,代词,指“那〞;第二个“彼〞,代词,指“对方、他们〞。
【答案】 C
8、【解析】①句的“三〞是虚指,“三岁〞是多年;②句的“三〞是实指,“二三〞意为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③④两句的“靡〞意思都是“无,没有〞。
【答案】 C
9、【解析】?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答案】 D
10、【解析】A项信誓旦旦:指誓言说得极为真诚可信
11.méng
chīchīqiāngqiānguǐyuánzàishìjiùhuìdāncúqíshāngjiānchángxìxípàn
12.①匪,通“非〞,不是;②无,通“勿〞,不要;③于,通“吁〞,唉;④说,通“脱〞,解脱,脱身;⑤泮,通“畔〞,边岸。
13.A
【解析】言,无义;思,考虑。
14.B
【解析】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15.C
【解析】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顶真的手法。
16.D
【解析】D项,汤汤,古代指水势很大的样子,今天也有这个义项。
17.C.解析②中的“五经〞指?诗?。
?书?。
?礼?。
?易?。
?春秋?。
④句中的“风〞大多是,民间歌谣,“大雅〞用于贵族宴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