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
操作目的1、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的性状、颜色、量。
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
咳嗽、咳痰及切口疼痛等情况。
2、观察切口渗出情况,有无皮下气肿。
3、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水柱波动情况。
挤压引流管
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
4、向患者解释更换胸腔引流管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操作准备操作用物:1)基础盘内:75%乙醇、棉签、弯盘、启瓶器、剪刀、
胶布、无菌生理盐水500ml;2)治疗盘内:0.5%碘伏、无菌换
药碗内盛无菌纱布2块及无菌镊、卵圆钳2把、一次性治疗巾、
一次性手套、弯盘;3)其他: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抹布、
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3
1)核对医嘱。
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5
3)洗手,戴口罩。
2
4)按要求备齐用物。
核对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有效期,检查包
装有无破损、漏气。
3
5)打开胸腔引流装置包装袋,取出引流瓶连接管放置适当处。
2
6)按取无菌溶液方法将0.9%氯化钠500ml加入胸腔引流瓶内。
4
7)将无菌引流瓶连接管与水封瓶长管紧密连接,长管没入液面
3-4cm。
平时观察胸腔引流瓶内液平面,用胶布做好标记,并注
明日期及液体量。
6
8)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
2
9)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捏紧引流管远端,向胸腔方向挤压,
再缓慢松开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观察是否通畅。
5
10)将治疗巾垫于引流管下适当处,取2把卵圆钳双重夹闭引流
接管适宜处。
4
11)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戴手套。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3
12)取无菌纱布包裹胸腔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管的连接处,分离
胸腔引流管。
5
13)将胸腔引流瓶连接管前端向上提起,使引流液全部流入胸腔
引流瓶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将换下的引流瓶放
入医用垃圾袋内。
6
14)消毒胸腔引流管连接口(内壁、横截面以及外壁),并取无
菌纱布包裹。
8
操作步骤
15)将胸腔引流管与水封瓶连接管紧密连接,将胸腔引流瓶置于
安全处,松卵圆钳。
10
16)挤压胸腔引流管,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瓶内水柱波动及
有无气泡溢出等情况,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
8
17)撤去治疗巾,脱手套。
2
18)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整理床单位,观察胸腔引流液量、颜色、
性状,询问患者需要,行相关知识宣教。
5
19)处理用物。
2 20)洗手,取口罩,记录。
4
21)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5分钟以内。
2
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E、1分;F、0分 5
指导要点1、告知胸腔引流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封状态。
2、指导患者咳嗽,深呼吸及变化体位,并告知正确的方法。
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封,接头牢固固定;更换引流瓶时,应用卵圆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3、出血量≥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须及时通知医生。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如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引流瓶及生理盐水需每天更换,床旁备卵圆钳。
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注意勿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6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膝盖且保持平稳,外出检查前须将引流瓶夹闭,漏气明显者不可夹闭引流管。
7拔除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
3、污染物品或跨越无菌区一次扣2分,无菌物品污染后未予更换扣10分。
4、无菌引流瓶连接管与水封瓶内管道连接错误扣10分。
5、管道连接不紧,有漏气扣10分。
6、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
7、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