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最新】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最新】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
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同一层次的是( )
A.心脏;血液;上肢
B.东湖中的鱼;武当山上的鸟;长江中游的白鳍豚
C.卧龙自然保护区;洞庭湖;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D.一个大肠杆菌;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2.对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有核糖体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遗传物质DNA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3.从生物学的角度,下列几则广告语科学的是()
A.加碘食盐对人健康很重要,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B.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C.吃生鸡蛋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利于身体健康
D.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0种必需氨基酸
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A.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B.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C.蛋白质中的硫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上
D.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化的原因之一是形成肽键的方式有差异
5.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正确的操作是()
A.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1mL,振荡均匀后,再加3~4滴0.05g/mL的CuSO4溶液
B.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溶液,振荡后再加0.01g/mL 的NaOH溶液1mL
C.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1mL,振荡均匀后,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D.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01g/mL的NaOH溶液1mL和0.05g/mL的CuSO4混合液
6.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成含有4条多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00,由此可推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A.104 104 B.104 100
C.100 100 D.100 104
二、非选择题
7.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内容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

(2)所有的黄雀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

(3)所有的生物组成_______________。

(4)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__,属于自养生物的是___________,含有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

8.下图分别是蓝藻(左图)和衣藻(右图)的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
(1)两者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含有_________ 和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性
(2)蓝藻与衣藻相比,在结构上的最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却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它含有_____________。

(4)请再列举出一种结构与蓝藻相似的一类生物____________
9.下图1 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2 是部
分肽链放大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2 中写出③⑤⑦处肽键的表示式为______.
(2)图2所示的一段肽链有_______种氨基酸缩合而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3)图 1 中肽链盘曲过程中A、B、C 三处形成了三个二硫键(由两个半胱氨酸上的-SH缩_____________________合而成,即-SH 和HS-缩合成-S-S-)若组成图1 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00,则图1 中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4)图1中肽链的第40 位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它的R 基是—CH2—CH2—S-CH3,则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5)若该蛋白质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下列哪种物质不可能产生?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0.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问题。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____方移动。

(3)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

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

(4)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________。

(5)下列实验要使用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___。

A.还原糖的检测
B.脂肪的检测(材料是花生子叶薄片)
C.蛋白质的检测
D.淀粉的检测
11.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别出来(注:淀粉酶是蛋白质,可将淀粉催化水解成麦芽糖,淀粉是非还原糖,麦芽糖是还原糖)。

(1)用一种试剂可将上述四种溶液区分为2组,这种试剂是______,其中发生颜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_溶液,不发生颜色反应的是__________溶液。

(2)用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颜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颜色反应的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发生颜色反应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____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半小时。

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____溶液。

参考答案
1.C
【解析】心脏、上肢属于器官层次,血液属于组织层次,A错误;东湖中的鱼和武当山上的鸟均包括许多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长江中游的白鳍豚属于种群层次,B错误;卧龙自然保护区、洞庭湖、三江源地区均既包括生物部分,也包括无机环境,故都属于生态系统层次,C正确;一个大肠杆菌属于细胞和个体层次;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属于群落层次,D错误。

2.B
【详解】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A错误;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
C、真核细胞有染色体,而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C错误;
D、真核细胞不一定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睛】
3.A
【解析】
【详解】
加碘食盐对人健康很重要,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A正确;钙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鸡蛋煮熟再食用,既能够把鸡蛋中的有害细菌和病毒杀死,也有利于人体消化,C错误;组成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只有8种,D错误。

4.D
【解析】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A 正确;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 正确;根据氨基酸的通式可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上,C正确;各种蛋白质中肽键的形成方式相同,D错误。

5.C
【解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需要先加A液1mL,混合后再加入B液3~4滴,故选C。

6.B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设氨基酸数目为m个,形成4条肽链,所以形成的肽键数是m-4个,脱去的水分子数也是m-4个,由题干信息可知18×(m-4)=1800,解得m=104,因此该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104个,所含的肽键数目=氨基酸总数-肽链数=104-4=100个,故选B。

7.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细菌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所以图中所示的内容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生态系统;蝉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个体;所有的螳螂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种群,所有的生物组成群落。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所示的内容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生态系统。

(2)所有的黄雀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种群。

(3)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生态系统的群落。

(4)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细菌,自养生物的是绿色植物,除了细菌外的所有生物都含有染色体。

8.细胞壁统一性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没有细胞核)藻蓝素和叶绿素细菌、支原体、衣原体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左图为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右图为衣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该细胞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1)由图可知,蓝藻和衣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2)蓝藻与衣藻相比,在结构上的最主要特点是蓝藻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

(3)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4)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此外细菌、支原体、衣原体也属于原核生物。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与联系,确定两幅图中生物的种类。

9.-CO-NH- 3 10180 C5H11O2NS D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该蛋白质是由12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含有一条肽链。

图2为图1部分肽链的放大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表示R基、③⑤⑦表示肽键、⑨是肽键的一部分。

(1)图中③⑤⑦表示肽键,肽键的表示式为-CO-NH-。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组成图2一段肽链的4个氨基酸的R基依
次是-CH2-NH2、-CH3、-CO-COOH、-CO-COOH,可见该段肽链由3种氨基酸缩合而成;(3)图1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00,则图1中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124×100-123×18-2×3=10180。

(4)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5)该蛋白质在小肠中被水解氨基酸,图中根据氨基酸的通式可知,D选项的分子式中,氨基和羧基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1判断氨基酸的数量,再根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和肽链数计算蛋白质的分子量。

10.C 左下甲和丁反光镜 B
【解析】
试题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反之亦然;物镜安放在转换器上,通过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物镜;细准焦螺旋和粗准焦螺旋用于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反光镜和光圈调节视野亮度;
显微镜观察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1)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正确;换高倍镜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以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B正确;反光镜和光圈调节的是视野亮度,不是视野大小,C错误、D正确。

(2)由题图可知,③位于左下方,要将③移向视野中央,物像移动的方向是右上方,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是左下方。

(3)甲、乙有螺纹是物镜,甲镜头长,放大倍数大,丙、丁无螺纹是目镜,丁短麻烦但不是大,二者组合放大倍数最大。

(4)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应该调节反光镜以调节视野亮度,使视野亮度均匀。

(5)还原糖的鉴定不需要使用显微镜,A错误;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B正确;蛋白质的检测不需要使用显微镜,C错误;淀粉的检测不需要使用显微镜,D错误。

11.双缩脲试剂稀蛋清、淀粉酶葡萄糖、淀粉斐林淀粉淀粉酶
【分析】
1、实验原理:(1)还原糖+斐林试剂→50~65 ℃温水浴砖红色沉淀;(2)脂肪+苏丹Ⅲ染液(苏丹Ⅳ染液)→橘黄色(红色);(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实验步骤:(1)还原糖的鉴定:选材→制备组织样液→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显色;(2)脂肪的鉴定:选材→制片→加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漂洗→镜检;(3)蛋白质的鉴定:选材→制备组织样液→加双缩脲试剂A→摇匀→加双缩脲试剂B摇匀→观察颜色。

【详解】
(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葡萄糖和淀粉属于糖类,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

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葡萄糖和淀粉溶液。

(2)由于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而淀粉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所以可以用斐林试剂区分在双缩脲试剂中不能显色的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3)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加入淀粉后,用斐林试剂鉴定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则为淀粉酶。

所以可以将5滴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水浴加热后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时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的是淀粉酶溶液。

【点睛】
本题考查蛋白质和还原糖的鉴定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蛋白质和还原糖的鉴定原理以及实验现象,解答本题关键是结合题干信息,利用蛋白质和还原糖的鉴定方法和还原糖的鉴定现象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