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类论据积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思维类论据积累
一、一分为二看问题
【正例】
1、幼苗的成长,少不了时雨的灌溉,少不了除草灭虫。

王阳明说:“时雨春风,沾被卉水, 莫不萌发越发,自然日长月化。

”“时雨”乃''即时雨”。

若“久旱不雨”,则苗必枯萎,不过如果是“狂风暴雨”,禾苗也必然被淹。

2、春秋时,吴王夫差替父报仇,一举把越国打败,吴王夫差洋洋自得,放虎归山,留下越王勾践,让他成为吴王的人质,没想到越王勾践尝胆卧薪,刻苦自励以图复国,二十年后,越国又击败吴国,夫差请求勾践仁义待他,勾践却不予理睬,把夫差杀了。

4、韩愈在《原道》中说:“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这就是说坐井观天,若说天的一部分有井口大是对的;若说天只有井口大就错了。

5、“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

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也实在过于片面了。

6、牵牛花是缠绕茎草本花,靠攀附在篱笆支架上成长。

有人贬斥它的软骨头,没有人格, 靠依附,可悲。

有人赞美它,能利用他物发展自己,开花结果,成就一番事业,可喜。

【引言】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一一屈原
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一一《晏子春秋》
3、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

一一白居易
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5、既然太阳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一一(俄)车尔尼雪夫斯基【反例】
1、古希腊著需学者亚里斯多徳堪称得上博学多才,为人所敬仰。

但他的“天动学说”是错误的理论,并被当时欧洲最高权威的教皇奉为真理,流传1800多年,能够说是对人类探讨天体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防碍作用。

2、虢国的国君喜欢听人家说讨好奉承话而不喜欢听真话、实话,结果京城被别国攻陷,靠一个车夫才落荒而逃保住性命。

后来国君问车夫,我逃出城门时,你怎么正好在那里?你事先知道要出事?车夫点头,国君说你怎么不说,车夫说你不喜欢真话,我不敢说。

国君大怒,训斥了车夫一顿,晚上车夫逃走,虢国国君被野兽吃掉。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正例】
1、宋国一农夫得一玉石,,他把它献给地方长官子罕先生。

了罕坚决不接收,并说:”你把玉送给我,我是得到了宝物。

而我若接你的宝玉,那末,我自己的清廉这宝物也由此失去了。

事物都是这样转化的。

2、有个人为了灭鼠养一只猫,这猫既帮他抓老鼠,又给他解闷儿,他就多养儿只猫,逐渐有一百多只,猫一多,无鼠可吃,主人买肉给它们吃,逐步地猫的后代只知吃肉,不知吃老鼠。

3、一只母鹰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一只成年的雄鹰。

这雄鹰对自己的母亲十分孝敬, 不让母鹰出去寻食,早上又守护在母鹰身边。

母鹰觉得自己衰老加快了,她安排孩子远行闯荡世界,在没有儿子照料的情况下,一切都靠自己。

一年后,小鹰来看望母亲,意外发现老鹰巳非常矫健。

4、苏阿芒连续三年报考文字均落榜,后自学,掌握了多国文字,应邀参加国际语言学会, 在50多个国家和的去发表论文。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粥都难吃到;司马光出身贫寒;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曾生活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鞋匠家庭,衣不蔽体;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打工,供姐姐读书。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很有成就的名人。

5、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若是活的,卖价就极高。

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抵港。

很多人的努力都失败。

唯有一艘这样的船,船民把一条馀鲍扔进沙丁鱼成群的槽里。

鲍鱼不自在乱游乱撞,沙丁鱼们紧张地不停游动。

直到船抵港,沙丁鱼们还在乱蹦乱跳。

6、老鼠是令人厌恶的坏东西。

不过经过训练的老鼠却成了公安战士的好助手,凭着它的嗅觉,能侦察出飞机、汽车、火车、轮船上的行李中的毒品和爆炸物。

7、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去薛地收债。

一天工夫,冯谖就回到孟尝君府邸, 孟尝君奇怪地问为什么这么秧,冯谖说,我假借你的命令把债全部送给老百姓,并当场烧毁债据,这叫买义。

孟尝君不悦。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驱逐回到封地薛,百姓夹道欢迎。

孟尝君这才悟出冯谖的买义的先见之明。


【引言】
1、一切运动都存有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一一恩格斯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一白居易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一恩格斯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一刘禹锡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一一毛泽东
【反例】
1、美国阿拉斯加一自然保护区养了鹿群,为了不使鹿群受伤害,主人将狼捕杀光。

从此, 鹿群处于没有天敌的“安乐窝”中,迅速繁殖,十年之后,由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保护区里的植物因被鹿食用与践踏而凋零,鹿本身也因运动减少体质下降,导致大批死亡。

2、楚国想偷袭宋国,他们事先在进军必经的流河里浅水处做过目标记,没想到,这晚上滩水突然涨水,楚国的军队仍然依原标记渡洞,故淹死无数士兵,渡河失败。

3、古时成阳堪,把儿子教育成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平时大家都称赞成阳堪的儿子有教养。

一天成阳堪家里发生火灾,成叫儿子去亲戚家借梯子救火。

儿子为了显示自己的识礼,所以花费了很多时间与亲戚寒喧,直到亲戚问有什么事,他才慢条斯理地说出原委,亲戚家赶紧扛梯去救火,成阳堪家已变成废墟了。

三、量变与质变
【正例】
1、《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时接受水平较差,记忆力也不十分好,读私塾时,常为背儿十个字伤脑筋。

但他日夜苦读,由少积多,终于成为大学者。

2、三国时的董遇,家贫无力上学,靠卖柴糊口,但他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抓紧时间勤学苦读,依靠自学终成名重一时的学者。

3、一位青年画家专程请教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只要不到一天,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釆尔笑着回答:“请倒过来试试吧。

要是你花一年功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功夫就准能卖掉它了。

”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釆尔的忠告,回去后认真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经过周密的构思,用近一年功夫创作了一幅油画。

果然,这幅不到一天就卖掉了。

【引言】
1、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

一一俗语
2、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

一一《荀子•劝学》
3、祸患常积于忽微一一欧阳修
4、千里之堤,渍于蚁穴。

一一俗语
【反例】
1、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口水很清,很甜的水井,过路人都愿意在这里歇脚喝水。

一天, 一老者发现水井比以往浅了一些,便对村民说,你们这口井该掏掏了,村民很不以为然,没有接受。

第二年春大旱,井水干枯,全村人只好外出逃荒讨饭
2、一个抢劫杀人犯临刑前请求见母亲一面。

他母亲来后,他以要报母亲养育之恩为由要吮母亲的奶,母亲答应了,抢劫犯一口咬掉母亲的乳头,痛苦地说:我小时候偷一根针拿回家,你老人家竞说我是乖孩子,懂得顾家。

于是,我偷之胆越来越大,偷之物越来越多, 由偷而抢,最终走上刑场,告别人间,妈妈,我恨你。

四、新生事物
【正例】
1、在汉城奥运会上,美国的曾”创造50米自由泳世界记录的比昂迪奋力游到终点,当他抬头看时,发现独联体选手比他领先一指夺走了金牌,比昂迪脸上现出灿烂的笑容,由衷地感到欣慰,他过去拥抱了那位把自己打败的对手。

2、果树枝头,硕果累累,秋叶却飘落了,把自己揉进了护根的泥土,默默地给果树输送营养。

【引言】
1、天时人事口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一一白居易
2、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一一孙中山
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一一刘禹锡
5、最可怕的敌人,就是缺乏坚强的信念。

一一(法)罗曼•罗兰
6、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伟大的时代。

(俄)列别捷夫
7、枫林新叶催陈叶,雏凤清于老风声。

一一李商隐
五、现象与本质
【正例】
1、马克思花了40多年时间,阅读了1500多种书籍,查阅了当时所能看到的儿乎所有的关于
资本主义的材料,写出了伟大的科学著作《资本论》。

2、有人说,门捷列夫是在玩扑克牌时发现元素周期律的。

实际上,门捷列夫吸取了前人的成果,自己又经过20年探索,做了无数次的实验,积累关于各种元素的基本资料,终于从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3、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在做什么,第一个说“砌砖”;第二个人说“赚工资”;第三个人
说:“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后来,第三个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4、伯乐善于相马,写了总结经验的书在《相马经》。

伯乐的儿子拿着这本《相马经》去寻找千里马。

每见一马便拿出父亲的《相马经》对照是不是额高且丰满,两眼圆而闪亮,蹄子粗壮而结实。

后来他找到二匹符合这种要求的马,骑上回家,不料这马只跑了百把里路, 就倒地而死,伯乐的儿子只好步行回家。

5、齐国曲鞍地方的路旁有一棵高大的树,人们经过这里都要啧啧称奇,唯有一个叫匠石的木匠师傅每天路过大树,一眼也不看这棵大树。

他徒弟问他何故,他说:“那是一棵无价值的树,不然的话它不能安安稳稳在这里活这么多年。

”果然,这种树的木材做船透水, 做家具有怪味,做棺木很快就腐烂。

【引言】
1、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
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方法。

一一毛泽东
2、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一一《淮南子》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俗语
【反例】
1、一个渔夫把一条小鱼放在大路边有水的树洞里之后走了。

一个赶路人路过大树,见树洞里竞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以为是神鱼。

一传十,十传百,神鱼的传说越来越奇,很多人在树前烧香祭拜,保佑平安。

香火竞然超过附近的寺庙。

一天,那放鱼的渔夫又路过这里,心中只能暗自好笑。

2、人们,看到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的现象,认为太阳和其它星球都在围绕地球旋转。

这就是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

后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证实了它的错误。

六、联系与制约
【正例】
1、富兰克林年轻时,以前到英国伦敦的巴茨印刷所当工人。

那时,全所50多个工人,受社会上饮酒风气的影响,人人嗜好啤酒。

但是,富兰克林却滴酒不入,只吃面包喝清水,他劝工人们说:''体育锻炼能够健身。

”不过人们不听,并嘲笑他是“喝清水的美洲人”。

富兰克林工作之余,经常散步、游泳、做体操和跑步,身体越来越结实。

一次,工人们搬金属板,每人用力气也只能搬动一块,富兰克林却轻而易举搬起两块。

工人们问他有什么决窍,他说:“我的力气,就是靠经常锻炼得来的。


2、碧波荡漾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生物,可它必须在大堤之间流淌;一旦冲击河床,必然泛滥成灾,自己也只能干涸。

地球是人类之母,可它必须在一定的轨道上运行;离开了轨道,只能成为宇窗中的一颗流星。

【引言】
1、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

一一毛泽东
2、对于任何问题,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不要否定一切。

一一毛泽东
【反例】
1、《左传》中有则《唇亡齿寒》的故事。

虞国和虢国本是唇齿相依的两个战略伙伴,而虞国国君不听劝阻,接受晋国的美玉,让道给晋国前去攻打虢国,结果,晋国灭了镜国后,在班师回国途中把虞国灭亡了。

2、俄国克雷洛夫一寓言故事:一匹解除了缰绳的马,眼冒火,头充血,再也不听主人的斥责,飞奔狂跑,结果冲下深渊,粉身碎骨。

七、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正例】
1、赵人养了一只猫,它捕捉了老鼠,也吃光了鸡。

赵人之子要父亲把猫赶走。

但赵人认为不绝鼠患,难得温饱,没有鸡吃,无关紧要。

所以,还是留下了这只猫。

2、一位青年苦恼地对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也感兴趣,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上了,结果却收效其微。

听完年轻人的话,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透镜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重点上试试,就象这块透镜一样!”青年人照法希尔的话去做了,终有建树。

【引言】
1、与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很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一一(法)罗曼•罗兰
2、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有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一毛泽东
3、方气用在节骨眼上,好钢使在刀口上,工作要做在点子上。

一一俗语
【反例】
1、給鼠身怀五种本领:会飞,会走,能游泳,能爬树,又会掘土打洞。

但说来可怜。

飞,飞不上屋顶;游泳,渡不过小溪;爬树,爬不上树梢;走吧,还不如人走得快:掘土打成的洞,竟藏不住自己小小的身体,名义上是学会了五种本领,其实,一样也不中用,这怎能说它有本领呢!
2、古时,兄弟俩出去打猫。

一个大雁飞来,正要弯弓射雁的时候,哥哥说:“射下大雁煮了吃。

”弟弟说:“应该烤了吃。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大雁早就振翅飞远了。

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例】
1、唐太宗李世民为广罗人才,令封徳彝推举贤人。

很久,封徳彝未推荐过一个,太宗责问他,他说:“不是我不尽心去找实在是因为现在没有什么杰出大才。

”太宗严正批驳:“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具一样,理应各取所长,自古以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都是向别的朝代
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应该担心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够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啊!”封徳彝听后无言以对。

2、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给李延、倪寻两人治病,他们症状基本相同,都是头疼发烧。

不过,华佗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剂,给倪寻开却是通导剂。

原来,华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从李延的病情看出是由外部器官引起的,从倪寻的病情看出是由内部积食引起的,所以用不同的处方治好了两人的病。

3、春秋时,晋国大将祁黄羊年龄大了,便向晋悼公提出辞职的请求。

晋悼公说:“你走了, 派谁接替你呢?”祁黄羊说:''解狐最合适。

”晋悼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说:“大王只问我什么人能带好军队,并没有问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

”后来解狐死了,晋悼公问祁黄羊:''再派谁好呢?”祁黄羊说:“祁午能担任这个职务。

”晋悼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大王只问我谁能担任这个职务,并没有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祁午上任后,赏罚分明,得到人们的赞扬。

【引言】
1、就人类理解运动的秩丿子来说,总是由理解个别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理解一般的事物。

一一毛泽东
2、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反例】
1、一个高个子因为个高必须弯腰进门;一个矮个子进门也学高个子弯腰就会成为笑话。

2、有个鲁国人擅长编麻鞋,妻子擅长织白绢,想迁家去越国。

有人说:“你们将会贫穷。

麻鞋是脚穿的,臼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一贯赤脚走路,喜欢披头散发。

”这个鲁国人不听,去越国一年后,贫困而返。

九、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例】
1、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是个美男子。

他的妻、妾和客人都说他比城北徐公美,不过邹忌并不盲目自信。

看到徐公后,自认为不如徐公美,而且照镜子,仔细“调查研究” 一番, 觉得比徐公差了一大截。

他悟出了妻、妾和客人说他美的原因,并用此设喻来委婉地规劝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使齐国强盛起来,在朝廷上“战胜” 了燕、赵、韩、魏等国。

2、吴吉昌通过反复实践解决了棉花落桃问题,姚士昌通过儿年实践摸索出落花生增产的经验,李光庆在水稻生产中解决了减少空壳率的问题,袁隆平辛苦多年培育出杂交水稻系列制种。

他们的经验和理论普遍推广,为解决人类的穿衣吃饭作出了杰出贡献。

3、宋代的沈括,为了测定极星的位置,连续三个月里,每晚上半夜、午夜、下半夜各观察一次,画出200多张图,并实行细致测量和数学推演,“凡十余年,方初见真数”,得出每日微差时间的大小,并给予理论上的解释。

4、达尔文五年环球旅行,在各地实行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的实地考察和研究,逐步形成了进化论思想,后来又实行了二十多年的调查研究,还亲自实行了选育良种的科学实验,于1859年完成了《物种起源》,深刻地阐明了现代生物是长期的历史进化的结果。

【引言】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一毛泽东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一一邓小平
4、兼听则明,偏信则喑。

一一魏征
5、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一一毛泽东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一毛泽东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一陆游
【反例】
1、《史记》记载: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纸上谈兵,滔滔不绝。

赵括颇为得意,以为世上人莫可挡。

而赵奢却不以为喜,他说,一旦让赵括带兵,''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奢死后,赵括率兵与秦国交战,结果为秦将白起的奇兵佯攻所诈,粮道被绝,军队被围,不但自己被秦军射死,还断送了四十万兵士的性命。

蔺相如以前批评赵王用赵括带兵如“胶柱鼓瑟”,批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2、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主观认定是邻居的儿子偷的。

看他走路的样子,面部的表情都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

听他讲话的声调,也像是偷了斧头的人。

总来说之,邻居的儿了动作态度,没有一处不像偷了斧头的样子。

后来,这个人在山沟里掘地,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再看邻居的儿子,动作态度没有一处像偷斧的样子了。

(《列子•说符篇》)
十、掌握分寸
【正例】
1、南朝名医陶弘景认为巴豆最能泻人,是一种泻药。

李时珍经过试验后,认为巴豆剂量用得重可引起严重腹泻,但是,如果剂量轻,可治疗腹泻。

他用这种方法,治好了一个患慢性腹泻的妇女。

以后,又陆续治好了一百个腹泻的病人。

2、服药治病,剂量必须适当,量小治不了病,量大又会造成中毒。

在农业生产中,播种量、施肥量等要适度。

在工业生产中,机器的运转速度、运转时间要适度。

孔子说:“过犹不及”,意思是说,事情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恰到好处。

京剧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温不火。

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而又能自持。

工人炼钢要注意火侯,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

【引言】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一一孔子
【反例】
1、俄国有个叫杰米扬的人,做汤鲜美可口,受到客人好评。

一次,他又用拿手好汤招待客人,在他的力劝下,客人已喝了很多,可这位杰米扬先生还是无休止地劝客人再喝一盆,客人只好
逃走。

十一、道德
【正例】
1、明朝陈寿,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有一次他拾了财物,却坐在那里守到深夜,忍饥挨饿等待失主来找。

失主来了,他就把财物还给了人家。

2、东晋孝武帝时,鄱超与谢玄合不来,但当秦王持坚率兵攻晋时,都超推荐谢玄,他认为对人
才当做到人尽其用,此次出征,必然能够建立功勋。

结果,谢玄果然在派水之战中一举获全胜。

3、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年轻的左拉因身无分文,只好忍着饥饿坐在巴黎卢森堡公园的长椅上做诗。

这时有个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的少女哆哆嗦嗦地过来讨钱,同样处境的左拉脱下上衣给那个少女,叫她换顿饭吃,自己只穿一件衬衫,冒着寒冷回到他的阁楼上去。

4、一八四四年,达尔文得出了物种持续进化的理论,觉得还不够完善,一直没有发表。

一八五八年,达尔文突然收到华莱斯从马来群岛寄来的论文,观点竟和自己研究了二十多年进化论儿乎一模一样。

达尔文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先发表华莱斯的文章。

仅仅因为赖尔和胡克的坚决主张,他们两人的论文同时发表在林耐学会的杂志上。

5、陈嘉庚相继捐了巨额金钱,在国内兴办各类学校。

他有个儿子曾向公司支借了五十元钱。

陈老查帐时发现,回家警告儿子说:“你爸爸的钱是不能给侵吞的!”有人觉得不可理解,陈笑着解释说:“人谁不爱其子,惟别有道徳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必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其过,实乃害之,非爱之也。


【引言】
1、徳,国家之基地。

一一《左传》
2、百行以徳为首。

一一《世说新语》
3、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徳一一孟徳斯鸠
4、生命的短促,只相关徳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

一一莎士比亚
5、如果道徳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一一卢梭
6、道徳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徳的缺陷。

一一但丁
7、美徳、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徳也。

一一培根
8、道徳、面貌渺小的地方,不会有伟大的人物。

一一罗曼•罗兰
【反例】
东海郡的孝子郭纯死了母亲。

每当他哭母亲的时候,就有成群的鸟雀飞落聚在他周围。

官府派人检查观看,确实有这样的事情,立即给他门上挂匾,巷口建牌坊,表彰他的孝行。

后来查明:原来郭纯每次哭母时,总是把饼撕碎撒在地上,于是成群的鸟雀争着飞来吃饼。

以后仍这样做,鸟雀一听到郭纯的哭声,没有不争着飞来聚集的,并不是郭纯的孝心感动了鬼神而显什么灵异。

十二、荣誉
【正例】
1、举世闻名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女儿巴鲁玛•毕加索,不用她父亲的遗产和声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作为服装、珠宝设计师的巴鲁玛,十八岁时就毅然改就自己的姓名,将“毕加索”的字样抹去了。

她常常嗤笑道:“'毕加索'的名字确曾使我轻易地克服了各种障碍, 办事极为方便。

”不过,她又庄重地说:“实际上,我不认为金钱和声誉能使一个人最终获得成功。

我认为,成功,始终应该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达到。


2、有个俄国青年想一举成名。

他去请教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诚恳地对年轻人说:“人好比分数,而分母就是他把自己想象的那么大小。

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如果分母是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