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州市纳溪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七下·惠安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正在音乐老师尴尬之时,迟到的刘阳蹑手蹑脚地从后门溜了进来。

B . 我们漫步在静谧的古银杏森林公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C . 那个小胖妞虽然跟不上音乐节奏,但仍然使劲地扭动,父母在旁边忍俊不禁。

D . 课后阅读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无可言喻的。

2. (2分)(2013·丹东)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他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难忘印象。

B . 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C . 充分发扬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D . 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
3. (3分) (2019九下·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他的身后是三件瓦房,坐北朝南。

靠西的一间向东折出半个庇间。

严格地说,这是三间半屋子。

只是屋顶上的瓦棱全都碎碎斜斜的,棱槽间塞满了树枝飘零的枯腐败叶,显然已是有些年头没有修葺打理了。

屋后,隔着一片鳞次节比的人家,是云遮雾嶂中的大禹陵,山体依然绵延高耸,直指苍qiòng,透着一股不屈不náo的峭拔之势。

而山色却不再苍翠丰yú,而是寒瘦枯gǎo,一如当下的自己。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òng náo yúgǎo
苍________不屈不________丰________枯________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4. (7分)根据《短文二篇》内容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5. (2分)(2016·随州) 阅读《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小题。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A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A曰:“A肉眼安识英雄?”操曰:
“休得过谦。

”A曰:“A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A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A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A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A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

”A 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A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A曰:“舍此之外,A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A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A,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A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A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A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1)
A是指________。

(2)
概括选段故事情节。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
6. (16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纷纷诵读《弟子规》《三字经》。

亲近经典可以净化心灵,涵养大气。

这两本书都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文化经典,其中有不少内容在指导我们学习、生活等方面,仍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材料二: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

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

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息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1)
处于青春期的一些中学生,容易与父母闹别扭。

如果你的同学因为父母的批评正心情不悦,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内容最适合用来对他(她)进行劝说。

A .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B .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C .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D .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2)
从材料二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7.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

”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

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

③[陛]殿前的台阶。

④[少]通“稍”。

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

⑥(发]打开。

⑦[揕]用刀剑等刺。

⑧[绝]挣断。

⑨(还]通“环”,绕。

⑩[卒]“猝”,突然。

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1)
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

①长跪而谢之()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③寡人谕矣()④图穷而匕首见()
(2)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使毕使于前。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3分)
8. (20分)(2014·鄂州)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一样的爱
须一瓜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

长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外玩。

在河滩上,我们欣喜的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有皮球大小。

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

我们扑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

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③几个农民是包抄过来的,在呐喊声中,六七个小孩人赃俱获。

在把我们押送回家的路上,农民一路恶声威胁,要给这帮小偷灌粪!这让我极度恐惧。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天塌地陷形容那种绝望和自卑毫不为过。

我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 A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任凭农民愤怒宣判。

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

④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

除我之外,所有孩子的家庭,随着农民拿到索赔款的离去,都响起了鬼哭狼嚎般的家暴声。

有个叫小梅的领头大孩子,竟然被她父亲吊起来用皮带抽。

我心惊胆战地悄悄走过去,然后惊恐地溜走。

她的哭叫声和被打时尖厉的认错声,非常刺耳。

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恐怖绝望的哀号,还有父母的怒骂和摔打的声音。

⑤我父母给了农民钱,一个西瓜两元,共四元。

据说那时九块钱即一个人的月生活费。

所以,索赔是巨额的,农民是用西瓜结子再生西瓜的方法计算损失的。

我忐忑地等待父母对我的惩罚,但是他们始终谈笑自若,付钱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我两句。

然后他们就忙自己的事了。

当我在院子里惊心游走,听着各家各户痛打孩子的惨烈之声时,我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到了崩溃的地步。

⑥然而,我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居然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谈和趣闻。

开始我还 B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但我父母始终坦荡安然,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

⑦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

他们压根就不接受那些农民对小孩的严厉惩罚。

我父母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与院子里其他父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给予我的有力呵护和巨大的心灵解放。

⑧如果事情相反,我想以我的年龄﹑我的个性,即使不逆反成为小偷,内心的扭曲也是难免的。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的。

⑨当然,我父母也不是神仙,两个哥哥太捣乱的时候,父亲偶尔也教训他们。

但是,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选自《青年文摘》)
(1)
联系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第③段和第⑥段的空白处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

(2)
阅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欣喜若狂→________→________→渐渐释然
(3)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文章结尾句说“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你是如何理解此句中“笑脸”一词的?
(5)
“不一样的爱”不光体现在作者的父母身上,还体现在很多人身上。

例如:美国富豪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日前倡议全美的亿万富豪宣誓,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自己的大半家产捐给慈善机构,而不是全留给自己的子女。

你在生活中感受过“不一样的爱”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9. (13分) (2016九上·江苏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
赵强
①当下,越来越多的群体被贴上标签。

②标签化现象早已有之,如今尤甚。

究其原因,至少有二。

其一,快餐式、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对较为复杂的人和事作标签化处理,顺应了人们求新、求快的语言消费习惯,也契合了以吸引注意力为核心的“眼球经济”需要。

其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社会浮躁情绪抬头,加剧了人们的标签化思维。

③标签化思维日积月累地形成,又潜移默化地释放。

当你路遇老人摔倒,纠结于“扶还是不扶”时;当你仅仅看到小贩慌不择路、四散奔逃,就觉得城管一定又在暴力执法时,无形中就成了标签化思维的俘虏。

④标签化思维的要害,是盲从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陷入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

官员都是腐败的,路人都是冷漠的,老人都是讹人的……在各种标签的暗示和诱导下,人们越来越下意识地把某个人群与某些特征画上等号。

表面上看,标签化只是造成了对某个群体的误伤,客观上,却扭曲了社会认知,扩散了负面情绪,累积着社会戾气。

⑤标签化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集体意识产生的实质性戕害,更应引起注意。

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古训成为被人嘲弄的迂腐劝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则又成了不少人的处世哲学。

长此以往,那些服膺多年的道德认知将被一点点蚕食,优良传统将被一点点侵蚀,人们的思想共识将被一点点撕裂。

不少人在一番
标签式声讨之后,顺带着就要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些自我矮化、自我否定的论调和情绪也在蔓延。

可见,对“标签化思维”的担忧绝非危言耸听。

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追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善态度,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

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标签化思维构建的语境中,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会为是否施以援手而纠结;当面对丑恶现象时,我们会为要不要出面制止而犹豫。

但是,不管最终是否诉诸行动,这种纠结已经表明,心底深处总有一种力量把我们向善的一面拉扯。

⑦这是传统文化常年滋养的结果,也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本真。

在标签化现象大行其道的今天,保持自己的本真,听从心灵的指引,我们才能走出内心的煎熬,获得安宁与力量。

(1)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分析第④段论证思路。

10. (20分) (2016九上·湘潭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地铁客的风格
毕淑敏
①挤车可见风格。

陌生人与陌生人亲密接触,好像丰收的一颗葡萄与另一颗葡萄,彼此挤得有些变形。

也似从一个民族刺出的一滴血,可验出一个民族的习惯。

②那一年刚到日本,出行某地,正是清晨,地铁站里无声地拥挤着。

大和民族有一种喑哑的习惯,嘴巴钳得紧紧,绝不轻易流露哀喜。

地铁开过来了,从窗户看过去,厢内全是黄皮肤,如等待化成纸浆的芦苇垛,僵立着,纹丝不动。

我们因集体行动,怕大家无法同入一节车厢,走散了添麻烦,显出难色。

巴望着下列车会松些,等了一辆又一辆。

翻译急了,告知日本地铁就是这种挤法,再等下去,必全体迟到。

大伙说就算我们想上,也上不去啊。

翻译说,一定上得去的,只要你想上。

有专门的“推手”,会负责把人群压入车门。

于是在他的率领下,破釜沉舟地挤车。

嘿,真叫翻译说着了,当我们像一个肿瘤,凸鼓在车厢门口之时,突觉后背有强大的助力拥来,猛地把我们抵入门内。

真想回过头去看看这些职业推手如何操作,并致敬意。

可惜人头相撞,颈子根本打不了弯。

③肉躯是很有弹性的,看似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车厢,呼啦啦一下又顶进若干人。

地铁中灯光明亮,在如此近的距离内,观察周围的脸庞,让我有一种惊骇之感。

日本人如同干旱了整个夏秋的土地,板结着,默不作声。

躯体被夹得扁扁,神色依然平静,对极端的拥挤毫无抱怨神色,艰忍着。

我终于对他们享誉世界的团队精神,有了更贴近的了解。

那是在强大的外力之下,凝固成铁板一块。

个体消失了,只剩下凌驾其上的森冷意志。

④真正的苦难才开始。

一路直着脖子仰着脸,以便把喘出的热气流尽量吹向天花板,别喷入旁人鼻孔。

下车时没有了职业推手的协助,抽身无望。

车厢内层层叠叠如同页岩,嵌顿着,只能从人们的肩头掠过。

众人分散在几站
才全下了车,拢在一起。

从此我一想到东京的地铁,汗就立即从全身透出。

⑤美国芝加哥的地铁,有一种重浊冰凉的味道,到处延展着赤裸裸的钢铁,没有丝毫柔情和装饰,仿佛生怕人忘了这是早期工业时代的产物。

⑥又是上班时间。

一辆地铁开过来了,看窗口,先是很乐观,厢内相当空旷,甚至可以说疏可走马,必能松松快快地上车了。

可是,且慢,厢门口怎么那样挤?仿佛秘结了一个星期的大肠。

想来这些人是要在此站下车的,怕出入不方便,所以早早聚在出口吧。

待车停稳,才发现那些人根本没有下车的打算,个个如金发秦叔宝,扼守门口,绝不闪让。

车下的人也都心领神会地退避着,乖乖缩在一旁,并不硬闯。

我拉着美国翻译就想窜入,她说再等一辆吧。

眼看着能上去的车,就这样懒散地开走了,真让人于心不忍。

我说,上吧。

翻译说,你硬挤,就干涉了他人的空间。

正说着,一位硕大身膀的黑人妇女,冲着门口的阻挠挺了上去,侧身一扛就撞到中部敞亮地域,朝窗外等车者肆意微笑,甚是欢快。

我说,你看你看,人家这般就上去了。

翻译说,你看你看,多少人在侧目而视。

我这才注意到,周围的人们,无论车上的和车下的,都是满脸的不屑,好似在说,请看这个女人,多么没有教养啊!
⑦我不解,明明挤一挤就可以上去的,为何如此?翻译说,美国的习俗就是这样。

对于势力范围格外看重,我的就是我的,神圣不可侵犯。

来的早,站在门口,这就是我的辖地。

我愿意让出来,是我的自由;我不愿让,你就没有权力穿越……
⑧北京地铁的拥挤程度,似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

我们没有职业的“推手”(但愿以后也不会有,如果太挤了,政府就应修建更多的交通设施,想更人性化的主意,而不是把人压榨成渣滓),是不幸也是幸事。

⑨会不会挤车,是北京人地道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单单挤得上去,不是本事。

上去了,要能给后面的人也闪出空隙,与人为善才是正宗。

只有民工才大包小包地挤在门口处。

他们是胆怯和谦和的,守门不是什么领地占有欲,而是初来乍到,心中无底,怕自己下不去车。

他们毫无怨言地任凭人流的撞击,顽强地为自己保有一点安全感。

在城里待久了,他们就老练起来,一上车就机灵地往里走,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着:劳驾借光……车厢内膛相对松快,真是利人利己。

北京的地铁客在拥挤中,被人挤了撞了,都当作寻常事,自认倒霉,并不剑拔弩张。

比如脚被人踩了,上等的反应是幽默一把,说一句:“对不起,我硌着您的脚了。

”中等的也许说:“倒是当心点啊,我这脚是肉长的,您以为是不锈钢的吧?”即便是下等的反响,也不过是嘟囔一句:“坐没坐过车啊,悠着点,我这踝子骨没准折了,你就得陪我上医院CT去!”之后一瘸一拐地独自下车了。

⑩人与人的界限这个东西,不可太清,水至清则无鱼,到了冷漠的边缘;当然也不可太近,没有了界限也就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独立。

适当的“度”,是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

⑪还是喜欢中庸平和之道。

将来有了环球地铁,该推行的可能正是北京这种东方式的弹性距离感。

(选自《最阅读》,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东京地铁客和芝加哥地铁客的风格。

(2)第⑤段划线句对黑人妇女的描写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至少写出两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北京地铁没有职业推手“是不幸也是幸事”,这是什么意思
(4)作者列举了北京地铁客被踩脚后的三种反应,请你选择其中一种,从语言表达及化解矛盾效果的角度进
行评析。

(5)作者推崇的“北京这种东方式的弹性距离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实质?你赞赏这种精神实质吗?请简述理由。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
11. (5分)作文:
请你以“我和体育”或“我和艺术”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自拟,把拟的题目写在第一行的恰当位置上。

字数在550字左右。

12. (5分)(2011·襄阳)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越来越好是一种愿望,越来越好是一种状态,越来越好是一种结果。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其实,越来越好的还有风景,还有心情,还有习惯,还有……
来吧,拿起手中的笔,去抒写心中的越来越好。

请以“越来越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父母的一言一行如阳光洒遍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的一言一行似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朋友的一言一行像炉火温暖我们如歌的岁月……因为,在这一言一行中,有浓浓的关爱,有谆谆的教诲,有善意的提醒,有真诚的帮助……
请以“一言一行总关情”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
3-1、
3-2、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4-1、
4-2、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5-1、
5-2、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
6-1、
6-2、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7-1、
7-2、
7-3、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3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10-1、
10-2、
10-3、
10-4、
10-5、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
11-1、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