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A _两个零件的装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第二章 两个零件的装配
-------从IGES 几何模型到NASTRAN 有限元模型
内容介绍 2.1简介 2.1.2 要求 2.1.3 问题描述 2.1.4 数据文件 2.2 读入CAD 文件
2.3 合并零件生成装配件 2.4 几何清理
2.5 为面网格划分进行准备工作
2.6 利用Linked Faces 功能生成关联面 2.7建立基于单元的连接
2.8对装配体进行网格划分 2.9检查网格质量
2.10建立独立于单元的连接 2.11定义载荷和约束 2.12定义HEADER
2.13输出NASTRAN 有限元模型 2.14小结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2.1简介
本章详细介绍了两个零件的装配过程,从CAD 模型的导入到NASTRAN 有限元模型的输出。

主要步骤如下:
z 分别读入两个零件的IGES 模型并存为ANSA 格式。

z 建立一个新ANSA 库(即一个新文件),并导入两个零件生成装配体。

z 利用Part Manager 对装配体进行处理。

z 几何清理和模型简化。

z 偏移面。

z 生成关联面。

z 从存在的焊点和新建的焊点处建立连接点。

z 处理连接点并生成与单元相关的焊接单元。

z 以20mm 为基本单元尺寸生成网格。

z 网格质量检查。

z 生成与单元无关的焊接单元。

z 定义载荷和约束。

z 生成NASTRAN 分析步。

z 输出NASTRAN 文件。

2.1.2要求
阅读Intro.2.1部分的四页内容,掌握了第一章的内容,以便对ANSA 的界面和术语比较熟悉,另外还要求有NASTRAN 求解器的相关知识。

2.1.3问题描述
本例包括如图所示的装配件,它是由两个金属板零件组成,分别说明如下:
零件A :
module ID: 100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PID: 10 sheet t=0.8mm MID: 1 steel 零件B :
module ID: 200
PID: 20 sheet t=1.2mm MID: 1 steel 载荷:
轴向载荷为50N ,剪切载荷为25N 。

约束:
约束一端的三个平动自由度。

另一端约束yz 方向的自由度。

这两种载荷分别在不同的分析步中定义,但约束在两种载荷下都是一样的。

2.1.4数据文件
本章所用的文件位于tutorial_files/02-shell_assy 目录下,两个IGES 文件名称分别为partA.igs 和partB.igs. 供参考的结果文件名为 assembly.ansa. 2.2读入CAD 文件
启动ANSA 。

系统默认是在TOPO 菜单下。

在读入CAD 数据之前,用户要对拓扑显示和分辨率(几何实体的显示)进行设定。

这些参数的设定应参考模型的几何尺寸、模型的精密程度以及CAD 文件读入时的误差设定。

系统默认在读入CAD 文件过程中要执行拓扑操作(这要取决于主下拉菜
单中SETTINGS>ACTIV .TOPO 下的标记按钮被激活)。

如该按钮被激活,在打开CAD 文件过程中,程序将执行拓扑操作。

拓扑操作的执行要参考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SETTING>TOLERANCE 下指定的误差值。

要确定在读入CAD 文件以前指定了合适的误差值以避免读入时出现坏面(误差过大时)和间隙(误差过小时)。

在本例中,点击SETTING>TOLERANCE 功能,选择middle 选项(Nodes 0.05, Curve 0.2), 并点击OK 。

同样,几何细节的显示要依赖于主下拉菜单下的RESOLUTION 功能下对
分辩率所做的设定。

点击该功能,出现Warning 窗口,点击OK ,出现Resolution Definition 窗口,在本例中,因为零件要
以20为基本单元尺寸进行网格划分,所以CONS 分辩率设为
20,而对于3D Curves 的分辨率,指定一个较小的值如2以
看清模型的小细节。

点击OK 按钮完成设置。

(还要确认在mesh 菜单下的PERIMETERS>DISTOR 功能下的默认distance distortion 值为20%)。

点击FILE>OPEN 读入IGES 数据文件。

File Manager 窗口出现,确认一个过滤器(在这里是*.igs ),找到并选择partA.igs 文件,点击OK 读入该CAD 文件。

在存为ANSA 格式前,要确定零件具有正确的module ID, PID 和MID 。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点击PR.LIST 按钮(位于底端中部)。

弹出如下对话框。

列表中有一个ID=1的Property. 左键选中它。

点击EDIT 打开Property 卡片并对它进行修改。

把光标放在相应的位置并输入如下值:
Property name: sheet t=0.8mm
PID: 10 T(thickness): 0.8
点击OK 。

点击ESC 键退出Properties List 窗口。

点击M.LIST 按钮(位于P.LIST 下面)打开
Material 窗口。

选择“Default MAT1 Material ”,点击EDIT 。

弹出Material 卡片。

把光标放在相应的位置并输入名称:steel 和E ,ρ,v 等参数。

点击OK 关闭该窗口。

点击ESC 键退出Material List 窗口。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最后,点击PARTS 功能,打开Part
Manager 对话框。

对话框中有一个以CAD 文件名命名的零件。

右键点击该零件并选择EDIT 按键。

输入零件名和ID 号,点击OK 。

点击ESC 键退出Part manager 窗口。

注意到只要使用了ANSA_TRANSL 功能,所有这些信息自动从IGES 文件传送到ANSA 数据库中。

现在你可以把文件存成ANSA 格式了。

点击FILE>SA VE AS 功能把零件存
成ANSA 格式。

使用File Manager 功能选择文件路径并定义文件名,要确定使用.ANSA 的扩展名。

对PartB.igs 执行相同的操作。

使用FILE>OPEN 命令打开IGES 文件,打开Property List window 对话框,编辑属性,输入PID=20,名称为sheet t=1.2mm, 输入厚度1.2。

打开Material Manager 对话框,定义MID=1,材料名称为steel 。

最后打开Part Manager ,使用EDIT 编辑Part ,输入名称PartB 和模型ID200,使用FILE>SA VE AS 功能把该文件存成ANSA 格式:partB.ansa 。

注意到,对多个CAD 文件进行类似操作可以使用FILE>AUTO 功能,选择多个CAD 文件执行转换功能,然后保存为ANSA 文件格式文件,名称与原始CAD 文件名称一样。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2.3合并零件组成装配
利用FILE>NEW 命令新建一个ANSA 数据库。

利用FILE >MERGE 命令合并前面存的两个ANSA 格式文件创建装配体。

在File Manager 对话框中选择要合并的ANSA 文件。

在弹出的Merge Parameter 对话框中,去掉Offset 栏中MIDs 后面的按钮。

这两个ANSA 文件中PID (10和20)不同,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偏移,但具有相同的材料MID1,通过去掉MIDs 后面的按钮,可以使两个文
件中的材料合并为同一个。

点击OK 。

切换到SHADOW 模式观察装配体。

系统默认处在ENT
模式,所以各面由于方向的不同而显示为灰色或黄色。

ANSA 中不同实体的显示是由不同的按钮来控制的,激活CURVE 和POINTS 按钮。

关掉FACES 显示控制按钮,可以清楚的观察3D 曲线和3D 点,从而更容易的识别出小的几何特征。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检查该装配的属性和材料列表。

打开Part Manager 对话框。

列表中有一个名为Untitled 的零件代表新建的ANSA
数据库,和两个群组(Groups),分别代表两个被合并的ANSA 文件。

两个群的左上角有文件夹机关样的标志,每个群中包括相应的零件。

为了观察群中包括的零件,在群的图标上点击鼠标右
键并选择OPEN 。

(同时注意到Current part 窗中也同时弹出,显示名为Untitled 零件为当前工作零件)
弹出一个新的对话框显示该群包括的零件。

如果选择的群是PartA.ansa ,对话框中显示的是PartA 这个零件,右键点击它并选择
EDIT 来察看名称和模型ID 。

按下shift 键,用鼠标左键选择图中两个群
组,放开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shift 键,并用点击鼠标,选择Ungroup 功能。

弹出如下对话框。

点击OK 按钮确定。

重新打开Part
Manager 对话框。

注意到出现了两个空的零件,表明两个群组已经被清空,另外还有两个名称分别为PartA 和PartB 的零件。

右键点击PartA 并选择Current 按钮。

现在就可以点击Clear 功能来删除空的零件了。

最后,点击ARRANGE 按钮重新排列图标。

注意到如果一个空的零件被设定为当前,它是不能被清除的,这就是为什么先选择PartA 为当前的零件后再执行清空操作。

点击ESC 按钮退出Part Manager 窗口。

点击左侧的图标可以把零件根据字母顺序进行排序。

现在你可以把该装配保存为ANSA 格式文件。

使用FILE>SA VE AS 功能,把文件命名为assembly.ansa. 注意: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当前零件的名称显示在图形区的顶部。

而文件的名称显示在左下角。

2.4几何清理
这一步包括了对模型中有问题区域的识别和修复。

如果模型有多个零件组成,这一步操作应对各个零件分别进行。

切换到PID 显示模式,观察零件根据PID 不同显示不同的颜色,以便更容易的区
分它们。

你可能会发现你的模型颜色与这里不
同,因为它们是任意分配的。

可以在
Property List 对话框中对颜色进行修改。

选择要修改的Property ,点击Property card 对话框中的ColorEdit 功能。

然而,在这里要使用Part Manager 对话框中的功能把其中一个零件分离出来,对它进行操作。

首先从PartA 开始。

打开Part Manager 对话框。

右键点击PartA 并选择LOCK
功能,图标变为黄色。

点击ESC 按钮退出Part Manager 窗口。

点击FOCUS 功能群中的
ALL 按钮只显示PartA 。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转换到ENT 显示模式,继
续进行几何清理。

使用FACEs>ORIENT 功能
把显示面的方向设为一致。

关掉SHODOW 、Curves 、Points 显示模式。

现在只能看到红色的自由边、黄色的共享边和蓝绿色的重复边。

为了识别问题区域,关掉共享边DOUBL 的显示。

现在可以定位如图所示的问题区域了。

激活double 显示按钮。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现在只有问题区域显示。

把鼠标指针放在窗口中心,利用F7功能键放大如图有间隙的区域。

在这里,可以把两对自由边进行合并操作,但是应该先释放当前的拓扑点,然后再
进行合并操作,结果将会不同。

点击HOT POINT>RELEASE
功能,用鼠标左键选择图示的点。

注意只选择
该点进行释放。

当释放操作完成后,黄色的短边消失,留下两个固定点。

点击F7放大释放点的区域。

点击HOT POINTs>DELETE 功能并用鼠标左键选择图示两点。

(注意:如果不小心删除了
小三角面上的固定点,可以使用CONS>BREAK 功能恢复)
选中的点被删除,两
条自由边变得更简单。

点击CONS>PASTE 功能并选择需要合并的两条边。

要注意边的选择顺序,第一条边要移动到第二条边的位置然
后合并。

还要注意当间隙比较大并超过当前的误差的设置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时,会弹出一个警告对话框,在这里点击OK 确认继续该操作。

同样,合并另外两条自由边。

现在两条边都显示为黄色,说明间隙被缝合了。

点击ALL 功能显示整个锁住的零件。

点击功能键F10,以轴测图显示零件。

转移到下个有问题的区域。

点击FOCUS 功能上的OR 按钮,分离如图有问题的面。

点击F9满屏显示可


体。

合并两条自由边以缝合该间隙。

点击FOCUS 功能群中的ALL 按钮,显示整个被锁住PartA 零件。

点击F10按钮显示轴测图。

关掉double 边的显示按钮。

使用F7功能键放大有蓝绿边
的部位。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激活crosshatch 的显示按钮。

你会发现在这个区域的圆角处有两个重叠的面。

点击SURFs>INFO 功能,并左键点击面的crosshatch, 分别选择两面,你可以得到概念
面(Surface )的预览。

其中一个面是平面。

而另一个面是
曲面,能与圆角形状相吻合。

利用FACEs>DELETE 功能删除平面。

点击该平面的crosshatch 选中它,该平面被删除并且
蓝绿色的重复边消失。

(注意到如果你通过选择边来选择面,会弹出确认对话框,并对被删除面进行预览。


点击F10按钮显示轴测图。

关掉crosshatch 的显示按钮。

现在没有间隙和重复面的存在,零件似乎清理完成。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现在做最后的检查,激活double和SHADOW按钮。

面的正方向(灰色)和负方向(黄色)可以能过
MESH>MACROs>INVERT功能进行转换。

点击FOCUS功能群中的
UNCHECKED功能。

该功能使执行SHADOW操作失败的面显示在屏幕上。

没有面显示,说明几何清理工作完成。

点击ALL功能显示整个零件。

利用FILE>SA VE功能保存文件。

2.5 为网格划分做准备
由于一些小孔和开口比较小,没有必要包含在网格模型中,在这个阶段要识别出来并删除它。

同时还要对边角和圆角进行处理。

最后把面移动到中面位置以便在正确位置生成网格。

注意到该零件具有两个开口(细节显
示在虚线框中)。

激活Curve显示按钮,
可以更清楚地看清开口的形状。

记住我
们为曲线(2mm)设置了比边(20mm)
更高的分辨率。

如果在ANSA数据库中没有曲线用于
识别开口的细节,可以使用Geometry 功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能群中的FINE 功能提高选择区域边界的分辨率,这个功能位于界面中下部位的ANDA GUI 。

点击FINE 功能并用左键点击一条边。

每点击一次,分辨率提高两倍。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改变一条边的分辩率分直接影响到
MESH 菜单中该边的局部单元尺寸。

同样,在边上点击右键可以降低分辩率。

使用CONS>FILL
HOLE 功能可以自动的
识别并去除零件上的小孔。

点击该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

输入直径10mm 并按select 按钮,ANSA 会识别出可见零件上所有直径小于10mm 的孔并把它们高亮显示出来。

点击OK 按钮去除这些孔。

仍在CONS>FILL HOLE 功能下,用鼠标左键选择如图所示的孔。

选中的孔高亮显示。

点击OK
键去除该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孔。

最后,点击OK 或ESC 键退出该功能。

接下来观察边角的形状,下边的两个边角是圆形的,如图所示。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网格,这些边角应该变
为尖角。

点击HOT POINTS>INSERT
功能,用鼠标左键在底边中部插入一个点。

接着,放大视图到其中一个边角。

点击
FACEs>FLANGE[C ORNER]功能。

选择
AUTO 模式。

左键点击图示的侧边。

ANSA 自动延伸边形成尖角,并在尖角处放置一个固定点。

激活Curves 显示按钮比较新边角和原始曲线。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在另一边角执行同样的操作。

最后,删除刚才的插入点。

这个零件包括几个小半径的圆角需要在生成网格之前进行处理。

为识别这些圆角,点击FOCUS 功能群中的
RADIUS 功能。

在Input 窗口中输入直径值10, 点击回车键。

ANSA 自动识别并只显示直径小10mm 的圆角。

因为模型的基本单元尺寸大于这些圆角,所以要去除这些圆角。

关闭CURVES 的显示按钮。

点击FOCUS 功能群中的
ALL 按钮显示整个零件。

利用
FACEs>DACH[DIVIDE FACE]
功能把圆角分为两部分。

激活该功能并左键选择圆角的自由边。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该圆角面呈高亮显示并弹出Parameters 对话框。

激活Join Macros 选项,使圆角沿长度方向分割后,圆角上与分割线平行的两轮廓边消隐掉,从而使分割线两侧两个大面分享该圆角。

点击OK 按钮。

圆角被分成两部分,而且在中间生成一条新的黄色边。

两轮廓边呈现棕色因为
它们被消隐了。

切换到MESH 菜单下观
察相应的显示。

使用DACH[DIVEDE FACE]功能分割图
示所有的小圆角。

最后一步是把各面偏移到中面位置,因为本例提供的面是板的内表面。

所以各面应该向外偏移板厚距离的一半。

利用FACEs>OFFSET[LINK]功能可以快速进行该操作。

OFFSET[LINK]功能并不产生实际的新面,只偏移现有的面从而生成一个视觉上的面。

因此该操作很快,并且不会因为几何缺陷而出现拓扑问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题。

激活该功能并左键选择要偏移的面。

点击鼠标中键完成
选择。

弹出INPUT 对话框和在该面上出现一个箭头表示偏移方向。

注意面的正向(灰色)是默认的偏移方向。

输入比例0.5并点击回车键。

表示面将被偏移面厚度的一半。

注意到面的厚度0.8mm 已经在PID 卡片中指定。

或者输入一个绝对距离:在数字前加一
个“~”符号。

面自动偏移到中面位置。

为了检查结果,激活Curves 显示按钮。

因为OFFSET[LINK]功能只能偏移面,所以三维曲线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利用F7键放大该部位。

点击SURFs>INFO 功能并左键选择一个面。

它的概念面呈现蓝绿色网格。

它的位置也没有移动,还在是原始位置,所以该OFFSET 操作只偏移了面。

利用主菜单上的MEASURE 功能测量原
始位置和新面之间的距离。

左键选择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图示的两个固定点并点击鼠标中键。

在文本窗口(TEXT WINDOW )中显示测量值为0.4mm, 正是板厚的一半。

完成了PartA 的所有工作后,打开Part Manager 对
话框。

左键点击PartA 并在弹出菜单中选择Unlock 功能。

然后右键点击PartB 并选择Lock 功能。

PartB 图标呈现黄色的
高亮显示。

点击ESC 键退出Part Manager 对话框。

点击FOCUS 功能群中的ALL 功能,屏幕上只显示
零件B 。

现在可以对零件进行类似零件A 的操作。

这里工作量不大,因为零件B 上没有圆角和边角需要处理。

利用CONS>FILL HOLE 功能去除零件上的小孔。

输入直径值10mm.
点击Select 按钮自动识别孔。

点击OK 清除小孔。

利用MEASURE 功能测
量图示的大孔。

其直径是21.4mm ,因为孔比较大,所以需要保留。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最后偏移面到中面位置。

同样本例提供的面是板的内面,所以要向外部偏移厚度一半距离。

点击
FACEs>OFFSET[LINK]
功能,左键选择要偏移的面。

点击中键完
成选择。

注意这里默认的偏移方向与我们要偏移的方向相反,所以在INPUT 对话框中输入-0.5。

按回车键完成偏移。

放大图示区域测量原始位置和新面之间的距离,显示
距离为0.6,正是板厚的一半。

完成PartB 的操作后,打开Part Manager 对话框,
右键点击PartB 图标选择Unlock 功能。

点击ESC 键退出Part Manager 对话框。

转换到PID 显示模式。

从FOCUS 功能群中点击ALL 功能显示整个装配
体。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放大图示位置利用MEASURE 功能测量两
零件的距离。

显示距离为1.0mm.。

根据如下公式确认
距离:
保存文件。

2.6利用Linked Faces 功能创建关联面
在这一步将创建关联面,以便在关联面上生成一致的网格。

关联面的距离参考两面的实际距离。

在ANSA 可以利用关联几何的功能实现。

首先,需要识别潜在的需要关联的面。

通常都是距离比较近的面。

点击FOCUOS 功能中的FLANGEs[GEOM]
功能。

在Input 对话框中输入搜索距离2mm 。

ANSA 在显示的面中搜索距离小于给定值的面。

只有零件A 上的些面和整个零件B 显示出来(因为它只有一个面)。

旋转视图发现在零件B 上没有相应的共享面。

所以必须在零件B 上创建相似的面,以便删除其中一组,而用关联面代替。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既然需要进行一系列几何操作,切换到ENT 显示模式同时关掉SHADOW 按钮,以便更清楚的识别实体。

把零件A 上将要建立关联面的各面轮廓
线投影到零件B 上,把B 切出同样的形
状。

点击
CONS>PROJECT
[NORMAL]功能,选择图示PartA 上的黄色边。

点击鼠标中键完成选择。

选择零件B 。

完成投影,零件B 被切割。

现在可以删除其中一组面。

切换到PID 和SHADOW 模式以便正确区分不同的面,从面删除零件A 上的面。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点击Geometry 功能群中的
DELETE 功能,该功能可以用于删除不同种类的实体(点,线,面等)。

该功能不同于FACEs>DELETE 功能,它可以
顺序选择多个实体进行删除,而不会弹出确认对话框,这样就可以快速的删除选中的面。

左键选择要删除的面,如图
所示。

点击中键确认选择,弹出一个警告框,点击OK 继续操作。

注意,可以利用FACEs>UNDELETE 功能恢复删除的面。

接下来可以创建关联面了。

放大视到到图示位置。

点击
FACEs>LINK[CREATE]功能,左键选择主面。

该面呈高亮显示。

点击鼠标中键。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面上出现方向指示箭头(如果方向不对,左键点击它变换方向),点击鼠标中键接受生成方向。

弹出如下对话框。

选择Thickness Factor 选项。

输入比例值
1.0, 点击OK 。

接着,需要选择新面将要放置的PID 和零件,左键选择另外一个零件。

生成的关联面的颜色跟选择的PID 是一样的。

(关联面的PID 可以使用FACEs>SET PID 命令改变,而所属零件可以在Part
Manager 中使用SET 命令完成)。

两关联面的距离是1mm, 计算公式是:
接着必须把新建的关联面跟PartAl 连接起来。

切换到ENT 模式观察要合并的自由边。

点击CONS>PASTE 功能并选择图示的两条自由
边。

注意到不管两条自由边的选择顺序如何,关联面的自由是固定不动的,而
是另一条边移动并合并。

这样就可以确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何关联面总是在正确位置。

由于两条边的距离超过了设定的误差值,所以会弹出确认对话框,点击OK 合并这两条边。

可以发现小的圆角边延伸到关联面上。

同样,在其它两个面上创建关联面并连接到零件A 上。

注意边的选择,以免两个零件连接到一
起。

切换到PID 模式并按F10键。

注意厚度比例的确定方法,在以后的操
作中,随时都可以在相应的PID 卡片中修改,关联面的位置即时变动,只要是

FACEs>OFFSET[LINK]

FACEs>LINK[CREATE]创建的面。

FOCUS 功能群中的FLANGEs[LINK]功
能可用于在模型中识别出关联面。

激活该功能,只有关联面显示在屏幕上。

可以使用
FACEs>LINK[EDIT]功能修改关联面之
间的距离比例。

激活该功能并选择关联面。

点击中键确认。

修改比例为1.1,并按OK 键。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关联面重定位,当前的距离为:
利用MEASURE 功能测量两个板之间的距离以验证。

使用FILE>SA VE 保存文件。

2.7建立基于单元的连接
为快速建立单元连接,推荐使用连接点。

理想的情况是用CAD 数据提供连接点的信息。

连接点信息包括连接点的位置、直径以及连接点连接的零件ID 号。

如果没有连接点信息,在ANSA 中可以通过3D 点或从草图中创建连接点。

切换到ENT 显示模式并激活3D Point 显示按钮。

点击FOCUS 上的ALL 按钮,显示整个模型并点击F10功能键。

注意到导入的CAD 模型包括一些3D 点的信息以确定关联面上的焊点位置。

点击WELD
SPOTS>CONVERT [3D Points]
功能,左键选择所有的3D 点。

3D 点自动转化为连接点。

确保连接点的显示按钮被激活。

在底边没有3D 点信息。

切换到PID 显示模式,并点击FOCUS 功能群中的OR 按钮。

左键点击零件B 上的一个面。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因为是在PID 模式下,选择是基于PID 而不是基于实体(面,线,点等)。

所以具有相同PID 的实体显示在屏幕
上。

现在可以在底面上创建连接点了。

点击WELD
SPOTs>CT[A
UTO]功能。

左键选择要创建连接点的面。

点击鼠标中键,弹出如下对话框。

选择distance 定义模式,并输入一距离值,点击OK 。

生成九个新的连接点。

点击ALL 功能显示整个
模型。

关掉SHADOW 模式。

可以看到所有的连接点,17个在两个上边面,9个在下边面。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点击WELD SPOTs>REALIZE 功能,左键选择所有的连接点。

选中的连接点高亮显示,点击鼠标中键,弹出Connection Manager 对话框。

(注意到当点击REALIZE 命令时,自动
弹出Connections Selections Assistant 对话框,在这里忽略该对话框,因为它是用于更为复杂和高级的选择操作)
Connection Manager 对话框包含如下信息:
包含连接点的零件的数量、ID 以及名称。

连接点的数量。

连接点列表,包含连接点的直径,所连接零件的ID 以及状态和错误信息。

识别以及管理连接点的功能。

为连接点生成连接单元的功能。

在列表中有26个连接点。

滚动列表,可以发现19个连接点属于“PARTA ”(ID 为100),
其余的属于“PARTB ”(ID 为200)。

这就说明连接点的信息不完整。

通常情况下,两个零件之间的连接点应该包含两个零件的ID 信息,分别代表两个零件。

上面的17个连接点只
包含“PARTA ”的ID 信息,是因为这些点是由零件A 上的3D 点转变而来,而其余的9个连接点只包含“PARTB ”的ID 信息,是因为连接点是在零件B 的一个面上创建的。

点击EDIT 按钮,出现5个空的可编辑
区域,可以手工输入连接点的直径和四个要赋予连接点的零件ID 信息。

你也可以点击AUTO 功能自动执行这些操作。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F
E A o n l i n e 点击AUTO 按钮,弹出图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Search Distance ”值,ANSA 会在该距离范围内搜索可能的,将通过该连接点连接的面,输入数值5。

点击OK 。

这26个连接点的信息被刷新。

列表中
零件的ID 信息栏出现两个零件的ID :
100和200,说明这两个零件将通过这些连接点焊接在一起。

点击对话框底行中的OK 按钮。

接下
来可以进行连接单元的操作了。

在这一阶段只连接上边面,而下边面将采用独立于网格的连接单元。

点击WELD
SPOTs>REALIZE 功能,
左键选择图示17个连接点。

点击鼠标中键。

弹出Connection Manager 窗口。

选中了17 个连接点。

现在为这些连接点赋一个直径 值。

点击EDIT 按钮。

出现5个空的可编辑区域,在第一个区域输入直径3.0,点击FINISH 按钮。

列表被刷新,数字3出现在所有连接点的直径区域。

接下来必须把连接点投影到面上,点击Project 按钮。

弹出Projection Parameters 对话框。

输入最大的投影距离(max. Dist )2,激活Project WELD SPOT on Perimeter 选项,以使边面上的网格整齐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