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逆、玫、域”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领域、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
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细读三个事例,填写表格。
1、这三个故事是多么有趣的生活现象啊!现在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三个故事,看看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在读书交流的同时填写表格:
人物发现现
象
不断发
问
找到
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
漩涡。
为什么总
朝逆时针方向
旋转?
旋涡的方
向与地球的自
转有关。
波义耳盐酸会使
花瓣变红。
紫罗兰中
的什么成分遇
盐酸会变红?
发明了酸
碱试纸。
奥地利医生
儿子做梦
时眼珠转动。
眼珠转动
会不会与做梦
有关?
凡睡者眼
珠转动时都表
示在做梦。
小结: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
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课文中有一段话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请同学们找找看是哪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是啊,“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
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也是课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一起读这句话!
4、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的含义是: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含义是: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
)
5、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个吗?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
小结: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是什么呢?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
四、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1)自读六、七、八自然段。
(2)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五、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六、巩固提高,随文练笔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比
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七、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观点)
讲道理:见微知著追根求源锲而不舍
举事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