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李颀唐诗鉴赏《琴歌》全诗译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琴歌》李颀唐诗鉴赏《琴歌》全诗译文及赏析
《琴歌》由李颀创作,这首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

全诗写时,写景,写琴,写人,步步深入,环环入扣,章法整齐,层次分明。

描摹琴声,重于反衬,使琴声越发高妙、更加动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琴歌》
作者: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琴歌》【注解】
1、广陵客:广陵客泛指弹奏古琴的人。

因为在古琴的流派一面有一个广陵派(扬州的),后来多用广陵指弹奏古琴的人了。

古有《广陵散》琴曲,晋名士嵇康擅此调,后来以“广陵客”称谓技艺高超的琴师。

2、《渌水》:琴曲名。

3、清淮:地近淮水。

《琴歌》【韵译】
今夜主人有酒,我们暂且欢乐;
敬请弹琴高手,把广陵曲轻弹。

城头月明星稀,乌鹊纷纷飞散;
严霜寒侵树木,冷风吹透外装。

铜炉薰燃檀香,华烛闪烁光辉;
先弹一曲渌水,然后再奏楚妃。

一声琴弦拨出,顿时万籁俱寂。

星星为之隐去,四座沉默陶醉。

奉命出使清淮,离家千里万里;
告归四川云山,是夜萌生此意。

《琴歌》【讲解】
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

诗以酒咏琴,以琴醉人;闻琴怀乡,期望归隐。

这是一首听琴的歌,写了听琴时被音乐所陶醉的感受,并由此而动了归隐的念头,觉得要去赴任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

既入仕途,又向往在诗酒和音乐声中怡然自得,表明了旧时代文人大都有的矛盾心情。

首二句以饮酒陪起弹琴;三、四句写未弹时的夜景:月明星稀,乌鹊半飞,冷风吹衣,万木肃煞。

五、六句写初弹情景;铜炉香绕,华烛齐辉,初弹《渌水》,后弹《楚妃》。

七、八句写琴歌动人;一声拨出,万籁俱寂,星星隐去,四座无言。

后两句写听琴声之后,忽起乡思:客去清淮,离家万里,归隐云山,此夜之思。

全诗写时,写景,写琴,写人,步步深入,环环入扣,章法整齐,层次分明。

描摹琴声,重于反衬,使琴声越发高妙、更加动人。

《琴歌》【评析】
这首诗通过对美妙琴音的赞叹,从而引起自己归隐的情思。

作者把“奉使”和“云山”对举,显然是对仕途的不满。

在描绘琴音效果上,此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借助环境描写,进行侧面烘托,从而在动静形和室外的乌鸦纷飞、霜摧万木的悲凄景状进行鲜明对比,在极不协调的画面构置中,寄寓隐隐的忧情。

他在另一首《不调归东川别业》诗中,一再表示:“惭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

绂冕谢知已,林园多后的”,急欲弃官归隐,都说明了他“厌薄世务”的人生态度。

《琴歌》【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

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

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

擅长五、七言歌行体。

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

少时家本富
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

后刻苦读书。

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

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

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

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

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

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

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

《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