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图文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图文关系
杨信彰
【摘要】在多模态语篇的研究上,许多学者尽力于图文关系上的研究。
有的学者把语言和图像看做同时起作用的两个意义系统,但两者各自以其独特的形式,相互协作地完成体现功能。
有的学者把多模态语篇中的图文关系视作类似于语言中小句和小句之间的关系,图文之间的相关性体现在成分衔接上。
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是英语学习中的有用工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习型英语词典的模态发生了变化,插图得到广泛的使用。
本文拟根据Halliday(1985,1994)关于逻辑语义关系和衔接的思想,在Martinec(1998)、Royce(2007)和Martinec&Salway (2005)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调查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中插图与释义的语义关系,通过统计分析,说明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图文的互补作用。
%In their studies of multimodal text, many scholars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ext-image relations. Some scholars regard verbal and visual as two semantic systems working together. Yet, both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forms but working together to fulfill their function. To others, text-image relations are similar to the logical-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clauses. The relation of text to image can be found in the cohesion of the elements. Learner' 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are a useful tool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odes used in learner' 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have changed. Illustrations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llowing Halliday's (1985, 1994)idea about logico-semantic relations and cohesion, and in reference to the models proposed by Martinec (1998), Royce (2007) and Martinec & Salway
(2005),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llustrations and definitions in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and illustrate,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complementarities of text and image in learner' 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期刊名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8)004
【总页数】7页(P45-51)
【关键词】多模态;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图文关系
【作者】杨信彰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一、前言
技术的发展使图文连用的多模态语篇成为可能。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视觉模态投射意义的方法,探讨视觉模态和语言模态之间的符号语义关系,解释多模态语篇中图文构建连贯的机制,研究符号间的互补性(Royce 1998a,1998b)。
在图文语义关系的研究上,系统功能符号学得到广泛的应用。
笔者(杨信彰,2009)[1]分析了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联系。
Royce(1998)从Halliday的元功能理论出发,讨论了广告中的图文关系,并根据Halliday&Hasan(1976)[2]的衔接理论,把符号间的概念关系看做意义关系(sense relation),人际关系
与强化作者与受众交流和态度意义的一致性相关,但语篇关系与Kress&Van Leeuwen(1996)[3]的布局系统(layout system)基本相同。
Martinec&Salway(2005)[4]讨论图文的语义关系,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的角度构建了描写图文关系的框架。
插图是现代学习型英语词典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为英语学习者准确理解词义提供了方便。
为了探索学习型英语词典中插图与词目释义之间的联系,本文拟根据Halliday(1985[5],1994)关于逻辑语义和衔接的思想,在 Martinec(1998)[6]和 Royce(2007)[7]的图文语义衔接和 Martinec&Salway(2005)[4]的逻辑语义关系的分析框架,调查学习型英语词典图文关系的分布,从而说明学习型词典编纂者使用插图的目的以及插图的功能作用。
二、图文的成分衔接模式
Martinec(1998)[6]和 Royce(2007)[7](66)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阐释了图文关系。
Martinec(1998)[6]根据Halliday(1978,1985[5])的元功能理论,认为图文的联系通过成分衔接来体现,即衔接系统能把参加者、过程和环境成分联系起来。
Martinec(1998)[6]分析了图文中移动的动作通过衔接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说明衔接手段只能构成语篇意义的整体性。
Royce(2007)[7](66)在 Halliday的三个元功能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符号间互补框架(intersemiotic complementary framework),认为图像与文本一样,也涉及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图像中有所呈现的参加者、互动的参加者和图像的连贯结构成分。
所呈现的参加者是图像中出现的所有成分;互动的参加者是在阅读图像时涉及的参加者,即图像的绘画者或设计者,以及观看图像的人,两者构成了特定的社会关系。
此外,图像还具有构图特征,涉及使得语篇连贯的成份布局。
元功能成份的排列向读者传递整体、合作和信息的一致性,传递符号间的互补性。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研究图文关系需要分析和解释语篇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特征。
概念功能主要体现在及物性系统,包括了过程、参加者和环境成分。
这些语义范畴能帮助人们构建现实的心理图像,解释现实世界经验在语言结构的表征(Halliday 1985:102)[5](102)。
Royce(2007)[7](67)认为概念
功能的语义范畴同样也能用来解释图像制作者呈现他们想要传递的概念意义。
因此,探讨图文互动需要识别所呈现的参加者、过程或者活动以及环境、参加者的品质和特征等。
Royce(2007)[7](70)把图中的参加者、过程、环境和属性统称为视觉
信息成分(visual message element)。
这些成分具有视觉语义特征,由视觉技
术来实现。
Royce(2007)[7]的框架重点观察图文中及物性成分与视觉信息成分
的合成。
分析先从视觉信息成分入手,并检查文本部分语义相关的词汇项,形成一系列的词汇。
Royce(2007)[7](70)认为,既然语言元功能的概念能用来分析图像模态,Halliday 和 Hasan(1976)[2]的语篇衔接理论可用来解释这些词汇与视觉信息成分的语义关系。
Royce(2007)[7](103)的框架承认了各种模态之间的互补性,认为多模态的概念意义通过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部分整体义和搭配这些意义关系在词汇语义上联系起来,人际意义则通过加强称呼、态度一致性和态度不和谐联系起来;构图意义通过信息值、突显性、视觉框架和阅读路径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在这个框架中,图文中的经验和逻辑内容存在着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部分整体义和搭配等符号间的意义联系(Royce 2007)[7](69)。
三、图文的状态与逻辑语义模式
我们知道,Halliday(1985[5],1994)探讨了语言的逻辑功能,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存和逻辑语义关系。
Halliday(1985[5],1994)把相互依存分为并列关系和主从关系。
并列关系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单位同等重要,主从关系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在逻辑和语义上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比其他单位重要,是其他单位的依附对象。
Halliday(1985[5],1994)
认为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着扩展和投射关系。
扩展指的是一个单位在语义上对另一个单位进行扩充,构成详述、延伸和增强三种扩展关系。
投射指的是用一个小句引出另一个小句,对自己或他人的语辞或思想进行原话引述或间接引述。
Martinec&Salway(2005)[4]融合 Halliday(1985[5],1994)有关逻辑功能
的思想以及Barthes(1977a[8],1977b)的图文关系分类,提出了一个分析图文
状态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的框架,并认为该框架可适用于分析各种图文关系。
Martinec&Salway(2005)[4]的图文关系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状态(status)和逻辑语义。
状态分为平等和不平等。
平等状态通过整个图像和整个语篇的联系来体现,分为两种情况:图文独立和图文互补状态。
图像可在独立和互补状态中与语篇发生联系。
如果图文同等重要,未出现一方修饰另一方的情况,这属于独立的图文关系。
如果图文状态相等,各自独立,整个图像与整个语篇发生联系,它们所提供的信息是平行的。
如果图文同等重要,但互相修饰,这属于互补的图文关系。
据Martinec&Salway(2005)[4](344-345)的观察,图文如果是互补的,便成为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充当过程的参加者。
过程在语言中由动词词组体现,但在图文关系上经常是隐性的。
Martinec&Salway(2005)[4](343)认为,同小句复合体中的小句一样,图文的
状态也可以是不平等的,一方修饰另一方。
不平等状态也分为两种情况,即图从属文和文从属图。
图从属文的情况通过图和部分文字的关系来体现。
文字从属图的情况通过文字对图的指称来体现。
当图像从属于语篇时,图像只与部分语篇发生联系。
当语篇从属于图像时,语篇可能与部分图像发生联系,也可能与整个图像发生联系,甚至提供与图像有关的各种信息。
也就是说,语篇从属于图像的表现形式是隐性的手段,需要根据图像才能解码。
Martinec&Salway(2005)[4]还关注图像单位和语篇的分析单位。
与图像有联系的语篇可以是段落、小句复合体、小句,甚至单词,
也可以是章节或者整个语篇。
Martinec&Salway(2005)[4](348-358)强调成分衔接在图文联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状态关系连接的单位是整个图像和整个语篇,或者整个图像和部分语篇。
Martinec&Salway(2005)[4](347)认为,如果语篇
是个段落,相关的单位为独立小句或从属型小句复合体。
在这种情况下,成分衔接关系必须把图像中的过程和语篇中的过程联系起来。
如果语篇是个小句或小句复合体,那么图像和参加者或环境成分就有成分衔接。
至于图文间的逻辑语义关系,Martinec&Salway(2005)[4]根据Halliday提出
两种主要逻辑语义关系:扩展和投射。
投射可用于解释语篇或图像中用其他模态呈现的内容,如用于总结的图表。
Martinec&Salway(2005)[4](352-353)分为两类:言辞投射和思想投射。
投射关系主要出现在教材、科技语篇等。
Martinec&Salway(2005)[4](349-351)认为详述、延伸、增强这三种扩展关系能把图像和语篇联系起来。
图文之间存在着说明(exposition)和例举(exemplication)两种详述关系。
在延伸关系中,图文其中一方给另一方添加新的相关信息。
在增强关系中,图文的一方通过环境成分修饰另一方,如时间、地点、原因和目的,但在判断增强关系时,我们需要考虑文本的概念内容。
Martinec&Salway(2005)[4](366)还叙述了区分逻辑语义关系的方法,认为主
要是比较图像描写的内容和文字谈论的内容。
如果描写和谈论的是相同的参加者、过程和环境,这是详述。
如果描写和谈论的是新的相关事物,那么这是延伸。
如果提供了相关的时间、空间或因果信息,这是增强。
四、学习型词典的插图
插图在学习型词典起着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Svénsen(1993)
[9](169)认为,学习者已经有了世界经验,但缺乏语言上的经验,因此插图在释义复杂、不完整或者不精确时能起帮助作用。
插图能补充语言上的解释,避免释义的复杂性和歧义。
据陈燕(1997)[10]的观察,插图在解释文字难以解释的词、近
义词、易混词、语法概念、相关事物和概念、动作和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闫美荣(2011)[11]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逻辑语义理论分析了五种学习型英语词典
中的四类插图,说明配置单个插图的词目释义中,图文关系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主从、扩展或投射关系;在配置结构插图的词目释义中,图文关系可以是主从关系或扩展关系。
在配置场景插图的词目释义中,图文关系是主从关系或扩展关系,在配置组合插图的词目释义中,图文关系表现出以插图为主的主从关系和扩展关系。
Barthes(1967)[12]认为图文存在着联系,但文字处于主要地位,图像需要借助文字说明才能确定意义的表达。
在学习型英语词典中,一个图文并存的词条相当于一个小句复合体,图文协同作用,表达一个完整语义。
插图经常与文字共现,与插图发生联系的最大语篇单位是词目的释义。
但是,在整个词条中,文字释义占主导地位,插图往往起辅助作用。
释义和插图之间构成隐性的联系,我们需要通过推理才能解读它们之间逻辑语义关系。
Martinec(1998)[6]、Royce(2007)[7] 和 Martinec&Salway(2005)[4]根据 Halliday(1985[5],1994)关于逻辑语义和衔接的理论,构建了分析图文语
义衔接的逻辑语义关系的分析框架。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两个框架同样适合分析学习型英语词典图文关系。
基于这样的想法,本文把图文关系看做一种相互依存的逻辑语义关系,从一个方面分析插图与词目释义之间的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部分整体义和搭配等意义联系,从另一个侧面分析插图与词目释义之间的详述、延伸和增强等逻辑语义关系。
详述主要涉及说明(exposition)、例举(exemplification)、澄清(clarification)、描写(description)等语义。
延
伸涉及添加(addition)、变化(variation)、选择(alternation)三种语义。
增强涉及时间、空间、方式、原因条件等语义。
本文选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Oxford Advanced L 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以下简称“牛津词典”)[13]和《麦克米伦高阶英
汉双解词典》(Macmill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以下简称“麦克米伦词典”)[14]作为分析的语料。
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发现学习型英语词典的插图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以单个插图的形式出现;另一种是以组合插图的形式出现,共享一个标签。
例如麦克米伦词典第747页上的词条feather使用了单个插图(见图1)。
牛津词典第268页上chart使用了由三个图像构成的组合插图(见图2),共享标签charts。
因此本文在分析统计时把单个插图和组合插图均视为一个单位。
图1 单个插图
图2 组合插图
五、插图与词目释义的逻辑语义关系
首先,本文观察了这两部学习型词典的插图数,以及这些插图所表示的单词词性。
统计发现,麦克米伦词典共有345个插图,其中用于解释名词的插图有261个,占75.65%;解释动词的插图有72个,占20.87%;解释形容词、副词等的插图有12个,占3.48%。
牛津(2005)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牛津词典共有371个插图,其中用于解释名词的插图有325个,占87.6%;解释动词的插图21个,占5.66%;解释形容词、副词等的插图有25个,占6.74%。
它们的百分比如图3所示:
图3 插图的分布
图3说明,在两部学习型词典中,用于解释名词的插图占的比例最高,构成了学习型词典插图的突出特征。
这些插图用于辅助词目释义来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生物等各类实体。
统计未发现用于说明抽象名词的插图,这也说明抽象的概念和思想很难用图像呈现,这也许是图像模态的一个局限。
在麦克米伦词典,排列第二位的插图是用于说明动词的插图。
这类插图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动作。
例如,在麦克米伦词典第1805页把roll释义为“to make
someone or something move forward by turning them over and over”。
为了呈现roll这个动作,词典提供一个形象的插图(见图4)。
此外,两部词典也有少量用于描写现实生活的属性或品质的插图。
例如,麦克米伦词典的词目high
使用两个插图来分别描述形容词high和low(见图 5)。
在确定插图的数量之后,本文根据插图与词目之间的语义关系,统计了这些语义关系在词典中的分布。
统计发现,词典中的图文关系都属于详述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型英语词典中的插图都是在对词目释义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如下表1所示。
从表一可以看出,两本词典使用最多的插图是例举,分别占51.48%和55.65%。
在例举型的插图中,插图成为释义的例子,辅助说明词目的意义。
例如麦克米伦词典的第136页把ball定义为“a round object used in games and sports”。
为了更准确地呈现ball的意义,词典在第137页例举了football、ball of wool、snooker ball、rugby ball、tennis ball和 beach ball等 6 个插图作为ball的实例(见图6)。
图4 用于动词的插图
图5 用于形容词的插图
表一图文逻辑语义关系分布
图6 ball的插图
图7 anchor的插图
图8 mixer的插图
图9 skiing的插图
从数据看,麦克米伦词典使用第二多的插图是说明型插图,占该词典插图的
26.09%。
说明型插图从另一种方式重现释义的内容。
图7是牛津词典的词目anchor的插图。
牛津词典第55页把anchor定义为“a he avy metal object
that is attached to a rope or chain and dropped over the side of a ship or boat to keep it on one place”,其插图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了anchor的外形特征,有利于词典用户认识单词anchor及其所指的事物。
图1的feather也属于说明性插图。
但是,与麦克米伦词典不同的是,牛津词典使用第二多的插图是澄清型插图,占该词典插图的35.84%。
澄清型插图通过解释和分析来阐释词目的意义。
例如,牛津词典把mixer定义为“a machine or device used for mixing things”。
词典通过第1113页上blender和food processor的图像(见图8)澄清了mixer与blender和food processer的差异,使词典用户对mixer有个深刻的印象。
再如,在牛津词典中,skiing指的是“the sport or activity of moving over snow on skis”。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skiing的分类以及所涉及的器材,词典在第1630页提供了一个组合插图(见图9)。
从图8可看出,滑雪可分为下降滑雪(downhill skiing)和越野滑雪(cross-country skiing),所用的器材有护目镜、滑雪鞋固
定装置、滑雪杖、滑雪板和滑雪鞋。
说明、例举和澄清这三种语义均属于详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型英语词典的插图主要用于详述,即插图对于词目的释义起着说明、例举和澄清的作用。
六、插图与词目释义的衔接语义关系
除了逻辑语义关系之外,词典插图与词目释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衔接语义关系。
作为本文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对两部词典中图文的衔接语义关系进行了分析。
由于词典中的插图无法百分之百地重复词目释义的语义,因此无法找到“重复”关系的例子。
但是,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词典存在着一种复合型衔接关系,即插图表达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衔接语义。
我们把这种衔接语义关系称作“复合型”衔接语义关系。
例如,图9就表示了复合型的衔接语义,插图既显示了滑雪与下降滑雪、
越野滑雪的上下义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护目镜、滑雪鞋固定装置、滑雪杖、滑雪板
和滑雪鞋与滑雪运动的部分整体关系。
两部词典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表示同义、反义、上下义、部分整体义等图文衔接语义关系的情况。
具体如表二所示。
从表二可以看出,这两部词典最常用的图文衔接关系是同义关系,即插图呈现了与释义相同的语义。
牛津词典表示图文同义关系的插图有166个,占44.74%;麦克米伦词典有165个,占47.83%。
上面的图1和图6都是表示同义关系的例子。
表二衔接语义关系的分布
在这两部词典中,上下义图文关系的插图是第二常用的插图。
牛津词典有147个,占所有插图的39.62%;麦克米伦有159个,占46.08%。
图10是牛津词典第
109页词目badge的插图。
该词典对badge的释义是“a small p iece of metal,fabric or plastic,with a design or words on it,that a person wears to show that they belong to an organization,support sth,have achieve
sth,have a particular rank,etc.”或“a small piece of metal that you carry or wear to prove who you are,used,for example,by police officers”。
这个组合插图例举了5种的证章,与词目构成了上下义关系。
此外,两部词典也有一些表示部分整体义的插图。
这类插图使词典用户不仅理解词目的意思,而且了解其构成成分,扩大了词典用户的知识。
例如,图11是牛津词典第1973页词目volcano的插图。
这个插图详细展示了火山的构成,包括溶岩、岩浆、火山灰、火山口、次火山口。
图10 上下义关系
图11 部分整体义关系
我们从表二还可以看出,与麦克米伦相比,牛津词典使用了较多的复合类插图,较好地发挥了插图的功能,传递更多的意义。
七、结束语
以上根据 Halliday(1985[5],1994)有关逻辑语义和衔接的论述,参考
Martinec(1998)[6]和 Royce(2007)[7]分析图文语义衔接关系的框架和Martinec&Salway(2005)[4]分析逻辑语义关系的框架,统计和分析了学习型英语词典中图文的衔接语义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
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习型英语词典插图的主要作用是发挥图像的意义潜势,辅助词目释义。
插图主要用于解释具体名词以及少量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意义。
从逻辑语义的角度看,插图与词目释义的语义关系是详述的关系。
词典插图通过例举、说明和澄清对释义进一步解释。
例举型的插图使用频率最高。
从衔接语义的角度看,表示同义关系的插图最多,其次是上下义的插图。
这样的分析说明插图的使用充分反映了词典编纂者的意图,对于扩大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正确理解词义,扩大百科知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杨信彰.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J].外语教学,2009,(4):11-14.
[2]Halliday,M.A.K.and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3]Kress,G.&van Leeuw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Image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0/1996/2006.
[4]Martinec,R.&Salway,A.A system for image-text relations in new (and
old)media[J].Visual Communication,2005,(3):337-371.
[5]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6]Martinec,R.Cohesion in action [J].Semiotica,1998.(120-1/2):161-180.
[7]Royce,T.D.Intersemiotic complementarity:A framework for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In Royce,T.D.and Bowcher,W.L.(eds.).New Direc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C].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7:63-110.
[8]Barthes,R.Image,Musice,Text[M].London:Fontana,1977a.
[9]Svénsen,B.Practical Lexicography: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ictionary-
making[M].Translated by Sykes,J.and Schofielf,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0]陈燕.浅议英语辞典的插图 [J].辞书研究,1997,(6):47-54.
[11]闫美荣.SFL逻辑功能视角下多模态英语词典图文关系的解构 [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2-95.
[12]Barthes,R.Elements of Semiology [M].London:Cape,1967.
[13]Horby,A.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Z],石孝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麦克米伦出版公司,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杨信彰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