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敏讲座整理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志敏讲座整理
一、什么是语文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老先生说: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学生学。
培养学生口头说,书面写的能力。
字、词、句、篇,听说读写。
语文就是借一篇篇课文,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
有些教师的课堂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材还是在分析,还是没有面向群体学生。
还是在走教材,走过程。
不是在教学生,学生没有掌握,没有学会。
二、小学课堂应做好四件事:
1. 培养兴趣。
让孩子们觉得我们的汉语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
让学生感到语文很有味,语文里面有无穷无尽的乐趣,想去学习。
2. 养成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的时候培养读书习惯、读课外书的习惯,做摘录,做笔记的习惯,朗读的习惯。
举一个例子来说。
老师叫把书打开,用了十几秒。
有的同学一页一页翻书,浪费时间,没有养成良好习惯。
老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书签,学生预习时知道老师要上哪一篇课文,把书签提前放到那一页。
做班主任的可以检查学生的书签。
如果学生没有书签,班主任可以写一张纸条:希望你认真学习,你是最聪明的,你是最能干的,送给学生。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拖腔拿调,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自然。
3. 教给知识和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
朗读的能力,这些能力都要细细教。
“两个名字”的朗读。
4. 提高素养。
提高语文素养。
个人素养时刻体现到,感受到。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脸上就能表现出来。
语文课是语言课,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培养出一拨拨的学生能说会道。
(一)关于读书
读书要正确流利有感情,读书要自然。
读书就像平时说话那样。
读书要入心、入口、入脑。
三、教师
教师是读书人,应该有书卷气。
语文老师不读书不叫语文老师,在知识爆
炸的时代,老师更要读书。
过去有一句行话: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过去有一句行话: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上海袁荣老师把这句话发展了:老师不但要有一桶水,而且要常流水。
老师要经常学习。
老师不但要学习,要读书,读书首先要读课文,把课文读懂,再读书、报。
老师要写好字,说好普通话。
老师要对语文的一种职业敏感。
一句话,老师要有足够的语文素养。
陈忠良老师概括了语文老师的四个标准:语文教师目光要准,看一篇文章目光准,这篇文章到底好不好。
眼光要毒,一针见血。
心地善、嘴巴甜,会说话,会鼓励,会鞭策学生。
教师要热情、大方。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德国历史上一个铁血宰相叫卑斯麦,他带领十字军打败了法国。
晚上的庆功宴上他举着酒杯对他的将士们说:“先生们,举起你的酒杯为胜利干杯。
”我们的胜利早就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
他把他所得到的一切归功于小学教师。
小学老师要看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老师待遇好了,生活好了,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好老师。
四、教材
教材有四个名字:教材、课本、教科书、现在增加一个文本。
谁处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名字。
教材是教师用的,教材是教师教书的材料。
课堂教什么?不是教教材,讲课文;是用教材,教语文。
用教材来干嘛。
教教材的特点就是不断地问。
老师不断问题,把学生问到为止。
一节课一个老师一共提了56个问题。
教材不是给你教的,是给我们用的。
教师要读懂教材,把握教材。
借神化阐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向往。
故事还有寓言故事,童话故事,他们之间有差别的。
寓言故事以讲道理为主,再配以一个故事,如《画龙点睛》、《农夫与蛇》。
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方式讲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再讲出浅显的道理。
我们的老师只用教材来分析,分析又是通过提问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