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法律依据的相关内容是什么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ersity is an inevitable process of growth. People who can accept adversity bravely will grow stronger day by
day.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
同工同酬法律依据的相关内容是什么么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关于同工同酬的规定如下: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强调平等,注重平等,追求平等。
所以也有更多的人看重同工同酬法律依据。
同工同酬强调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防止工资分配中的歧视行为,只要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相同,就应给予同等的劳动报酬。
接下来为您解答。
《劳动合同法》对同工同酬作出了明确规定,依据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本条是关于一个月宽限期内劳动报酬应当如何确定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允许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解决在这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有关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的问题,本条作了相应规定。
本条专门针对用人单位已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情形所作的规定。
本法第十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可能在建立劳动关系之前或者同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那么有关劳动报酬的事项就可以在书面劳动合同中规定。
规定不明的,适用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用人单位也有可能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那么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间,如果双方对劳动报酬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如果约定不明的,应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
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作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本条是关于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如何解
决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
应当按照: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协商;②适用集体合同的规定;③按照同工同酬原则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本条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
目前,劳务派遣领域中对劳务派遣工进行身份歧视的问题比较突出,集中体现为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之间虽从事相同的工作但工资待遇相差较大。
有的企业中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的基本工资相差30%-40%。
在缴纳社会保险费方面,劳务派遣工工与正式工也有差别,正式工的社会保险是按照公司上年度平均工资的标准缴纳的,而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险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的。
有的用工单位是将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遇和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费一并交给劳务派遣单位,再由劳务派遣单位根据自己的薪酬制度确定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因此,对于用工单位而言,无法做到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的同工同酬。
用工单位大量使用派遣员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派遣员工工资水平较低,且没有正式员工的福利,使人工成本大大降低。
因此,劳动合同法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这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中对同工同酬的规定较之以前的立法有了很大进步,它将同工同酬原则广泛确立于劳动关系建立、劳务派遣以及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规定了较为详尽的强制性法规以保护处于弱势的劳动者的权益。
上文就是关于同工同酬法律依据的相关规定。
劳务派遣同工同酬规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