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函数的像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千克(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千克的基本单位
2.学习用千克表示物品的重量
3.通过活动感知千克的重量
4.培养学生量化思维能力和直观认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千克的基本单位,学会用千克表示物品的重量
2.难点:用直观的方式感知千克的重量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案、板书、广告页、千克重物
学生:数学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通过升、斤、两这些词,问学生每一个词的意义,引出今天的主题千克。
(2)通过板书的形式,让学生看到“1kg=10斤=1000克”的式子,老师解释每一
个词的含义。
2.讲授
(1)老师以自己口袋里的水果为例,问学生这些水果的重量比较,用几个斤、几两来表示,让学生感受纯数字的表示方式容易引起混淆,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统一的单位——千克来表示重量。
(2)老师手拿千克重的物品,让学生看、摸,感受一下这个物品有多重,引导学
生理解千克是多少斤、多少克,用简便的方式将千克与斤、克其相互转换。
(3)老师通过板书,问学生如果一个物品比“0(量词).5kg”轻半斤,这个物品应该多重?让学生动脑想出答案,让学生深度体会用千克表示重量的便捷性。
3.实践
(1)在课堂上建立两个称重的场景,让学生分别选择两个物品进行秤重,老
师详细解释如何操作,使孩子们掌握称物品的基本技能。
(2)班级上进行称重比赛,将班级学生分组,分别选择出最重的、最轻的物品,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感知了千克重量的直观性。
(3)通过课间休息时间进行互动游戏,发放一定数量的千克重物,让学生在有限
时间内将千克物品按重量从小到大排序,在过程中让学生深度体会操作的复杂性和熟悉使用千克重量单位的实际应用。
4.作业
老师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做一些关于千克的相关练习,巩固本堂课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使用千克作为重量单位,引导学生掌握了用千克表示重量的方法,已经能够解决部分同学对重量表示方式的理解问题。
针对同学们的混淆使用斤、两、千克等相关知识点,本堂课通过实际操作秤重和游戏互动环节的形式吸引孩子们参与和互动,让孩子们在游戏的同时学会使用千克重量单位的方法,不仅在升华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达到了教学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