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地区农村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渝西地区农村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探析
作者:邱雪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6期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邱雪
【摘要】农村地区的体育课更多的是以一种活动课的形式呈现。
课时量得不到保证,课堂上无明显的教学目标,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影响到新一代国民素
质的整体水平。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对于提高我过人口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和谐
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农村人口的素质是我国人口素质的主体,但是
由于发展的不平衡。
农村地区的体育课更多的是以一种活动课的形式呈现。
课时量得不到保证,课堂上无明显的教学目标,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影响到新一代国
民素质的整体水平。
我通过对重庆西部地区几所不同层次的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和
教学情况的观察与了解,分析农村体育课堂教学的现行的状况,并从中寻求解决的方法。
一、农村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1.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普遍存在
农村的体育课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器材条件,周围环境等实际情况的影响,体育教师对课
堂教学更是敷衍了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体育课往往被认为是玩耍课,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
在走访的10所学校中,有80%的老师上课都是敷衍了事,上课是集合跑
两圈然后自己活动。
往往的自由活动,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去活动,而是在旁边三五一群的说话,根本没有达到体育课的效果。
2.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缺乏,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新课改强调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构造者,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
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多数的农
村中学的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学生在主课之余“玩一玩,耍一耍”的不重要学科,由于体育
课得不到学校普遍重视,加之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一部分体育教师得过且过,教学不备课,上课自由化。
上课时间到了教师到了操场才“想一想”我这一节课应该上一些什么,有的
老师干脆“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教学随意性很大,不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力量,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
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的、基础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由于其担任
课程的性质和工作环境与其他任课教师的差异,需要更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4.学校组织管理部重视程度不够,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体育课不受重视
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工作现状是,体育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有的学
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来上“主课”,体育课不受学校的重视,老师也失去了上课的激情。
体育教师的地位
偏低,严重影响体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个别教师懒散怠惰,贪图安逸,不钻研业务,得
过且过,拿不出过硬的本领,致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停滞不前,领导重视什么,就抓点什么。
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致使一些教师失去了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热爱,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差。
5.体育教学设施差,资金投入不足
教学设施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优质的体育课更是需要完善的设施器材作支持,走访的一所中学,全校只有一片篮球场,两个
双杠,一个篮球,三副羽毛球,这样的教学条件,完全不能够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建议
针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以上问题,经过研究和让学校体育课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成为
学生真正喜欢的课程现作出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1.转变教师观念和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训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体育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
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及“如何学”上来培养,引导学生在健康心理、健康品
德上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
例如篮球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是一方面,更重要是
通过篮球运动的锻炼,达到健身益体,体验其团结合作、拼搏精神在成长中的意义,在社会上
更健康的适应。
2.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使体育课更加符合科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体育教师从被动执行教学大纲的大纲执行者转换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决策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单方向活动,以大纲为中心,围绕大纲而进行。
新课程
要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应以学生的需求,在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方式的引导及组织上,充分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
从“要你学”到“我要学”是一个
质的飞跃。
3.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的成效必须、也只有通过适当的评价才能体现出来,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
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常常是教什么,考什么,偏重于生物性的评价,评价内容也与
教学目标脱离。
只有建立一个新的评价体系才能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的。
4.大力培养体育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保证学校体育的正常教学与发展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体育师资水平的高低必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换句话说
体育师资水平的高低将影响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落实。
所以有必要培养农村的体育师资,
从主动的因数去推动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落实。
对兼职体育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不脱产训练,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已达标的教师可通过岗位培训、学术交流等非学历教育
更新知识,提高教学科研素质。
5.适当投入体育经费,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体育教育机制,遇到了新问题。
其中学校体育的发展就遇到了经费越来越困难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市场物价的不断调整,使原本就十分有限的体育经费显得更加的紧张。
规范体育场地,增设各种体育、健身器材,使
师生能够放开手脚,敞开胸怀,在体育教学与运动中快乐成长。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
要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等思想,不能因在以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忙碌
而淡忘体育。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为了祖国的未来,每位从事体育教育的教师重视每
一堂体育课,并且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Z](国发[2003]19号).1-10.)
[2]程飞燕.初中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调查与研究,2009,5(174)
[3]牛晓.《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第5期
[4]邵华等.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发展.中国学校体育.1996,(5):11—12
[5]王铃红,叶尚侃.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