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论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038 临床医学论文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xx年3月――20xx年3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87.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给予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其疾病特点出发给予不同层次的护理,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xx年来,社会水平不断提升,物质生活质量也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渐提升,老年患者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有了充分的重视[1]。
本次试验对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xx年3月――20xx年3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80例和60例;年龄范围在58岁-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3.6)岁;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有21例,高中36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有83例。
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有效护理,具体如下: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为保证患者正常的作息规律,护理人员需告知其详细的作息时间,并要做到起居有时;在正常生活中药劳逸结合,不要劳累过度;在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类食物;对体态偏胖的患者告知其在饮食上选择低脂、低热量食物,少食肉类食物;并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晚餐少食,注意营养搭配,选择高蛋白的食物。
夜间睡觉时保证头部比脚部高,降低肾动脉压,利于肾素释放增加血液循环。
运动过程中避免长久站立、过量运动及摔倒,若出现昏厥症状应马上趟地,及时就医。
②心律失常、风湿性
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该类患者失眠比率较高,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难入睡、不能熟睡、易清醒、做噩梦、醒后入睡困难等症状超过3周便可确诊为失眠,且均因心理压力或者病情导致失眠,此类患者应将病房内的温度、噪声、湿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并注意营养的搭配,睡前调整舒适的姿势,并将睡前饮牛奶、按摩、听音乐、温水泡脚等作为日常生活习惯,促进睡眠。
在选择运动方面应与太极拳类似的为主,避免高强度体力活动,运动期间若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应马上停止。
③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的护理。
保证冲虚的睡眠,防止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恶化几率;针对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人员需观察到代表心肌缺血的生理指标变化,例如ST段改变,其是血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最直接表现。
夜班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心电图监护情况。
心绞痛合并新功能不全患者在夜间睡觉时,将床头抬高降低心绞痛发作的几率。
④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有其各自的性格特点,例如易怒、任性、不合群等特点,尤其是多次住院患者,对治疗缺乏一定的信心,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
⑤用药护理。
因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药物吸收代谢变化严重,如洋地黄中毒会导致心律失常,服用阿托品导致青光眼等,因此在用药的过程中充分的重视药物服用后不良反
应的发生,与此同时还需注意老年患者多有心肾功能衰减、静脉输液不宜过快过多,对尿量、呼吸、血压变化情况有一定掌控[2]。
1.3统计学分析本次试验中得到的数据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满意例数为61例(87.1%),观察组满意例数为70例(100%),两组患者比较据有统计学差异
(P<0.05)。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且老年患者身体各项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化,极易造成心脏排血量下降和心悸稀薄[3]。
给予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