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的景观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引言 (2)
1.陶然亭公园的简介 (2)
2景观评价及对策 (4)
2.1定位 (4)
2.1.1景观评价 (4)
2.1.2对策 (4)
2.2地形 (4)
2.2.1景观评价 (4)
2.2.2对策 (5)
2.3植物 (5)
2.3.1景观评价 (5)
2.3.2对策 (5)
2.4建筑 (8)
2.4.1景观评价 (8)
2.4.2对策 (9)
2.5人文资源 (9)
2.5.1景观评价 (9)
2.5.2对策 (11)
2.6解说系统 (12)
2.6.1景观评价 (12)
2.6.2对策 (13)
2.7游客中心 (14)
2.7.1景观评价 (14)
2.7.2对策 (14)
2.8游人数量 (15)
2.8.1景观评价 (15)
2.8.2对策 (15)
3.结语 (15)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摘要:本文首先对北京陶然亭公园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优厚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风景。
然后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它的定位、地形、植物、建筑、人文资源、解说系统及游人数量等方面的分析评价,论证了作为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园应如何对待既有的文化遗产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现状分析人文资源开发利用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TaoRanTing park in Beijing, understood its generous humanistic resources and beautiful scenery. Then it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plore through its orientation, terrain, plant, building and humanistic resources, commentary system, and number of visitors,discussed as a unit named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should be how to treat the garden sites exist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 utilize.
Keywords: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 humanistic resources utilize
引言
陶然亭公园为全市性公园,位于北京城宣武区东南隅 ,全园占地面积 59hm2, 1952年建园。
建国后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
其地为燕京名胜,素有“都门胜地”之誉,年代久远,史迹斑驳。
公园的命名是以园中清代名亭“陶然亭”命名的。
1.陶然亭公园的简介
早在元明两代在今日的陶然亭公园范围内就曾有过封氏园、祖园、刺梅园等著名的园林,也有过龙泉寺、兴城寺等有名的古刹。
从清初开始这一带便是当时北京近郊少有的几个游览之处,一些外地晋京的官吏和举人都愿到此游览。
“陶然亭”是清代工部郎中江藻于康熙三十四年创建,并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诗意为亭题额“陶然”,因此叫“陶然亭”。
“陶然亭”旁的慈悲庵(见于图1)创于元代,清代名人林则徐、龚自珍、秋瑾等爱国志士常来此吟诗抒怀。
“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毛泽东及周恩来等革命先驱也曾在此有过革命活动。
目前公园的慈悲庵中仍保留着这些早期革命领导者秘密活动的旧迹及室内陈设(见图2)。
图1 1950年的陶然亭慈悲庵图2毛泽东等革命家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1952年.陶然亭全面整修,凿东西两湖,堆土成山,栽花种树,辟为公园。
1954年,在周总理指示下.从中南海移来云绘楼、清音阁两组占建筑.更添公园古雅清幽的景色。
1955年2月17目.北京东、西长安街的两座牌楼迁建在园内东、西湖桥的两头.1971年,牌楼被江青下令拆除.并埋于天坛公园临时堆积的太士山下。
1985年.国内西南部辟建了“华夏名亭园”.占地10公顷。
华夏名亭园”采用集中旅游资源的方法.精选“醉翁事”、“兰亭”、“鹅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事”、“沧浪亭”、“独醒亭”、“吹台”、“浸月亭”、“坡亭”等十余座国内名亭,均按照1:1的比例仿建。
现共有36座名亭。
1994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2年5月被市园林局首批公布为一级公园。
其游览示意图见图3。
图3 陶然亭公园
2景观评价及对策
2.1定位
2.1.1景观评价
现代的陶然亭公园,是一座融古建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
公园定位为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题,按1:1的比例仿建各地名亭,使游客在有限的范围内欣赏到全国各地36座名亭,寓教于乐,值得提倡。
但是这个定位也有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它定位的是陶然亭公园,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公园,一个拥有着陶然亭、黑龙潭、刺梅园、祖园、风氏园的公园,一个有着原香冢、鹦鹉冢、高君宇、石评梅墓、赛金花墓遗址的公园。
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园,多少文人墨客曾在这里吟诗作赋,抒发情怀,多少革命志士曾在这里慷慨激昂,共商国事。
它是一个有历史的公园,一个曾经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公园,一个我们永远都无法复制的一个公园。
然而陶然亭拥有着这些很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好好开发,反而另起炉灶复制全国各地的名亭,不管这些名亭仿制的有多像,但它毕竟是仿制品,失去了那些名亭所拥有的历史文化韵味,远不如自己的资源来的真实,有震撼力。
2.1.2对策
陶然亭的定位固然有其历史的因素,改动起来也着是不易,这就需要尽快开发自己已有的资源,循序渐进的进行改变。
2.2地形
2.2.1景观评价
陶然亭公园现占地约56.56公顷,其中水面约占16.15公顷,山地约8公顷,陆地约占32.4公顷。
园内有高大的山体骨架和大面积的水体,具备良好的地形基础。
地形起伏跌宕,山环水抱,风景优美。
但山体间缺乏联系,山脊线不够丰富,水面形式呆板缺乏变化,水体中岛屿过少,中央岛面积较大,且分割大湖面形成的三个小湖面积相近,缺乏美感。
从空间方面来体会,山与山、山与水的呼应关系还比较缺乏。
见图4。
图4:陶然亭公园中央岛与东南西三湖面
2.2.2对策
可以将中央岛进行改造,将园路保留,中间种有大片植物的部分挖掉,引湖水入岛,形成湖中有岛,岛内有内湖的自然景观。
2.3植物
2.3.1景观评价
公园绿化占地30.61hm2,占全园面积的51.9%,占陆地面积的73.6%,绿化覆盖率高达98.85%。
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繁茂,楼阁参差,亭台掩映,景色宜人(见图5)。
到了节假日,更是姹紫嫣红,繁花似锦,郁郁葱葱的树木,再与水中倒映的垂柳相映成辉,好一派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的画面!(见图6、7)就是在比较萧条的秋冬季,也是精彩纷呈的景象。
(见图8、图9)
植物整体管理较好,但较少地方,由于较偏僻,疏于管理,植物杂乱(见图10)。
2.3.2对策
加强管理,不留死角。
图5 植物配置
图6 图7
图 8 秋季景观图9 冬季景观
图10 植物杂乱
2.4建筑
2.4.1景观评价
公园内有大量古建,仿古建,绝大部分以亭的形式出现。
有的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堂皇的皇家气派;有的轻巧、玲珑、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南方风格。
大量的古亭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有如历巴山楚水之间,或云游吴越锦绣之乡,使游客们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即可领略中华民族建筑艺术和人文景观,给人以视觉的飨宴。
但是也有个缺点,古亭大多集中在地处较偏僻华夏名亭景区。
虽然从公园西门就能直接到华夏名亭园,但公园正门是东门,从东门到西门路程较远,有的游客甚至不知道怎么去这个古亭云集的景区。
由此可以看出标志牌不清楚而造成的后果。
图10 陶然亭公园平面图
2.4.2对策
加强华夏名亭园的宣传,并在正门处设置详细的旅游标识牌,指引游客前去游览。
2.5人文资源
2.5.1景观评价
陶然亭公园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对象包括“陶然亭”、慈悲庵及其周围环境和与其有关的建筑物。
其人文资源自然就是指与这些保护对象有关的人文资料及物件。
其人文资源优厚,如慈悲庵是创建于元代的古刹,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它山门向东,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瑰丽庄重。
庙内西侧的三间敞轩就是人们常说的陶然亭。
这座建筑最初是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修建的,庙的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准提殿、文昌阁、陶然亭等。
自清代以来,由于这一带富有自然风光,多年来一直成为封建士大夫、文人墨客聚会游览的地方,至今
留下很多诗文作品。
在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进行革命活动,而成为北京的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
(见图11)
图11 慈悲庵的文昌阁
陶然亭公园尽管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有如此斑驳的人文脉络,但其开发的并不太好。
如下图的这个唐代的窑台,曾出土过唐代“窑炼”,是著名黑窑长的中心部位。
这里地势较高,后来成了登高远眺的胜地,许多文人墨客来此登高吟诗。
但现在这里游客甚少,只是偶尔有些梨园老少清晨来此喊嗓练功,这岂不是资源的一大浪费?
图12 窑台
再如高君宇,石评梅墓。
遥想当年,他们曾携手来到这芦苇苍苍、翠竹森森的陶然亭,共沐这里的晚霞与月色,恳谈绝世的诗文和堪忧的国事,还有那带着唯美与浪漫气息的爱情。
虽然最后他们生前未能相依共处,但是死后得并葬荒丘,这未尝不是一种慰藉?(见图13、14)然而像这样的凄美动人的感人故事,陶然亭并没有好好的开发出来,碑墓还是依原样放着,只是多了一个两人在一起的雕塑。
而对于两人的故事,却鲜有人知,自然就不会引发种种感怀了。
图13 高君宇,石评梅墓图14 高君宇,石评梅雕塑
2.5.2对策
我认为开发人文资源,还需要有几个步骤:
搞清陶然亭,慈悲庵的历史渊源及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一些重要人物在此活动的情况。
这一项,目前公园管理单位已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仍很不够,如对这些建筑物的研究,“陶然亭”有过几次重建或修复?其经过如何?当时周围的环境如何?地貌如何?都值得研究。
另外在整个清代,外地来京参加会试的举人(考进士)到北京后总要到陶然亭来游玩、聚会 ,很多人当时都有诗作。
尤其在清代的中后期,全国著名的人物只要来过北京,都在其诗集或文集中留下有关陶然亭的诗作 ,估计总数将在千首以上,当然其中有不少是应酬或平淡之作,但也有不少脍炙人口或有历史价值的作品 ,应该收集整理出版或请书法大师写出悬挂在园内。
从这些诗中既可想见当时陶然亭公园的面貌和一些骚人墨客或学者志士活动的情况 ,又对人们了解陶然亭,提高陶然亭的知名度有很大的帮助。
征集一些有关资料。
这是开发园林古迹人文资源中难度较大的一种,既有经费方面的问题,也有资料来源不易的问题,更有专业人员从事专门整理研究的问题,但从陶然亭这样一个保护单位还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
对陶然亭人文资料进行更广一些的挖掘,应不局限于“陶然亭”一隅。
除了与陶然亭、慈悲庵等直接有关的内容受重视外,在陶然亭公园范围内曾经有过的一些景点也应研究整理,加以开发。
如有价值还可适当恢复,这样既可扩大陶然亭公园景点范围,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价值,也不至于违反重点文物的保护原则。
总之,陶然亭公园除了其重点保护的内容外,还是一处有着深厚文化内涵并有其悠久的文化沉积的地方。
可惜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多都没有被掌握和发掘 ,当然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理,也就谈不上开发和利用了。
所以,对陶然亭公园功能的开发,首先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理 ,开发其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 ,然后作出规划 ,结合研究成果或修复为景点,或出版一些有关的小册子,使其成为旅游资源 ,从而提高陶然亭公园的知名度和旅游价值 ,恢复其历史地位。
2.6解说系统
2.6.1景观评价
对于旅游标识牌来说,陶然亭公园的区域环境解说只在北门入园处的导游全景图以及华夏名亭园中的游客中心有所体现,对于不熟悉公园所在区域环境的游客来说, 根本不足已使其了解想要得到的信息; 旅游吸引物解说基本上比较全面, 在重要景点都有介绍, 但是解说层次肤浅, 文化含义不够, 内容比较陈旧, 不能与变更的实际景点相呼应.
图15 游览示意图图16 瑞像亭解说图陶然亭公园原本主打“中华民族亭文化”的历史文化主题,但是并没有很好地突出该主题, 使得游客无法了解有关亭文化的详情, 甚至部分游客根本不能体会到公园的主题是“亭文化”,可见对于文化解说这方面并没有做好; 旅游设施解说十分欠缺, 旅游基础设施几乎没有解说,旅游服务设施很少,多为卫生间或其他设施的指示牌且指示并不都很明确。
2.6.2对策
存在上述问题,就是因为旅游解说的形式欠缺,只有自导式、缺乏向导式;旅游解说标识牌的内容覆盖不全面;旅游解说的媒介过于单一;解说并没有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的主题
1.增加向导式解说员:①培养公园职业导游员②招募旅游专业学生做兼职解说员③培训员工做景点解说员,满足游客更高的需求④引入自动导游机。
2.完善旅游解说标识牌的内容:①深入研究旅游吸引物解说内容②丰富和完善历史文化的解说内容③丰富和完善旅游设施的解说内容。
3.增加旅游解说的媒介:①增加向导式旅游解说的比例②完善游客中心的设施和服务③整理现有标识牌,提高其解说内容④增加公开出版物的种类, 辅助游客了解公园情况。
4.举办大型节事活动,突出亭文化主题:①在东门或者北门等游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搭建大型宣传板,介绍有关亭的知识,例如亭的结构、材质、造型等方面, 使得游客在浏览实景之前有个大体上的认识,避免游客出现“不知道要了解什么”的情况.②在园中各个景亭之间加强联系,使游客看到的是成系统的各种民族亭子, 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这样才会在整体上形成一定的认识,达到了
解亭文化的目的。
2.7游客中心
2.7.1景观评价
其地理位置并没有设立在公园门口等明显地段,而是在园中之园“华夏名亭园”的角落,游客不易找到,导致该游客中心几乎无人问津.也就是因为平时没有游客来访, 才导致游客中心管理部门的恶性循环,疏忽管理,在开放时间大门竟然是从内部锁上的,只有执着的游客连声叫门,才会有人从里面把锁打开,但中心内并没有讲解或者咨询员,而且规模,设施都不符合4A级的景区要求,提供的资料、纪念品种类也十分有限, 内容不丰富,价格比较昂贵,总体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可以说它应有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东门
西门
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
图16 游客中心布局图
2.7.2对策
将游客中心移至大门入口处,便于游客来访。
配合陶然亭文化,提供多种资料和纪念品。
2.8游人数量
2.8.1景观评价
其年接待游人700万人次,日游人量最高峰达6万。
每天仅晨练的游人就在2-3万人。
按照公园设计规范【2】(CJJ48-92)要求,公园的适宜容量为不到1万人,由此可看出,公园处于超负荷状态。
据大众点评网调查,有近21%的游客认为公园太过拥挤,想找个清静的地方都不易。
2.8.2对策
据调查游客最主要的是周边居民,尤以老年人和儿童居多,可以在附近再建一公园或是绿地游园,以分散过多人流。
3.结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园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优美的景色,并且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对其的改造,我们要充分利用公园的现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改造方法,采取保护和局部改造相结合的改造方式。
并且要从游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升改造方案的操作性,尽量减少一次性改造的尺度与规模,充分调动游人及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经过慢慢的改造,相信陶然亭公园的未来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刘鹏。
陶然亭公园[M]。
北京:北京档案2007-8.
2.涵江。
陶然亭[M] 。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58.
3. 吴必虎。
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北京为例[ J]。
人文地, 1999, 2: 27- 29.
4.王维正。
国家公园[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5. 陶然亭公园导游图[OL]。
百度图片 http: www. baidu. Com
6.孟刚, 李岚,李瑞冬, 魏枢.城市公园设计[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7.
7. 王昕. 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引导”设计探讨---以都江堰为例[ J] . 人文地理, 2002, 3: 44- 46.
8. 陶然亭公园志编纂委员会. 陶然亭公园志[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9. 李东和, 卢松,赵玉宗. 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为例[J] . 人文地理, 2006, 3: 38- 43.
10.大众点评网http:.
致谢
时光飞逝,随着本文的定稿,我也即将结束大学本科的学习生活。
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母校河南农业大学,我在这个美丽的校园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顺利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
在本次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在论文的题目、思路以及开题报告正稿的修改过程中,田老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给予本人诸多宝贵的意见及帮助。
在此对何老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教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传授给我知识的各位老师和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给予我帮助的同学!
在此也向辛勤评阅本文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章难免有疏漏之处,请各位老师们给予批评和指正。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