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设计:
(一)将无穷远处到透镜之间的距离分为三个区间两个点。

1. 三个区间分别是:U>2f;f<U<2 f;U<f
2. 两个点分别是:U=2f;U=f;
(二)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在实际作图过程中,只需要其中两条就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1.三条特殊光线分别是: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到焦点。

(2)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传播方向不变。

(3)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2.分别作出物体在三个区间两个点时所成的像,并分别总结出物体在三个区间两个点的物距、像距及成像特点的规律。

(三)课堂小结。

将凸透镜成像规律汇总便于学生记忆。

(1)当U>2 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f<v<2 f。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V=2f。

(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

v>2f。

(4)当U=f时,不成像。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像与物体同侧。

课后练习
1、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2、如果要使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
B. 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
C.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4、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4、如果要使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
6、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
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 C.像变小,速度变小 D.像变小,速度不变
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8、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屏上成一侧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A.15cm<f<30cm
B.f>15cm
C.f<15cm
D.f>30cm
9、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 B.小孔成像
C.灯光下的手影D.山在水中的倒影
10、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1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12、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
13、下列光学器件用来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 平面镜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幻灯机
14、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平面镜
D.投影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