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2017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雨铃铛》教材教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铃铛》教学反思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第十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雨"这一主题,激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雨的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本篇课文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是一篇丰富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能力,获得情感体验的好课文。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仿写诗歌,进一步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体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更好的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教学本课时着意体现以下几点:
1、随文识字,巧用字理教学。

这篇儿童诗短小,所要教学的生字缺少共性不便于集中识字,但许多生字词和文章内容的理解息息相关,于是教学中我主要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

边学习课文边教学生字,边学习生字边理解课文,两者互相促进。

教学中我选取几个重点生字,借助字理教学,帮助学生更科学的记忆学习。

比如:雨(这是一个象形字,结合下雨要刮风小雨点被风吹斜了,来帮助学生形象的记住字形);挂、串(这两个字是会意字,教学“挂”时,我先用简单的小儿歌讲解挂字的造字原理,再借助多媒体展示字体演变过程,然后带着学生做动作体会挂的本义和引申义并扩词进行语言积累,随后的识字游戏“挂水珠”更让学生通过动手进一步感知挂的意思。

“串”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两个口和一竖分别让自己想到了一串什么?);铃铛、招呼(这篇课文有不少形声字,教学“铃铛”时,我引导学生看实物、摸一摸
等活动了解金字旁,教学“招呼”时,请学生和老师打打招呼,来感受这两个字的形旁)。

可以说每个要教学的生字我都认真的查了它的字理,了解了它的意思,用最科学的方法教学,相信这样比单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能给学生带来更加准确、更加深刻的印象。

2、落实朗读,形式丰富多彩
语文课一定要书声琅琅,这篇课文节奏感强,特别适合朗读,在这节课上,我为学生创造了各种朗读的机会,有个别读、男女生读、集体读、开火车读、做动作表演读等等。

在读中学习生字、理解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沙沙响"和"丁零当啷"这两个描写雨声的词语。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把春雨"沙沙"的响声读得轻盈;借助铃铛实物和手势指挥将"丁零当啷"读得清脆而有层次等等。

各种创设情境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了春雨之美,更体会到了语言文字之美。

3、创设情境,使学习更生动。

因为教学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各种情境。

利用铃铛实物的导入,不仅增加了趣味,更突出金字旁这一形旁表意的特点;设置“挂水珠”游戏,不仅巩固了生字,还让学生在动手中加深了对“挂”本义的理解;编儿歌、念口诀等方式也比较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使写字环节也充满乐趣;动画演示汉字的演变,直观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奇妙,激发了识字的热情;引导学生扮演“小水珠”进行朗读,将学生进入活泼愉悦的场景中,更能读出童趣;板书的设计、简笔画的引入等等更丰富了
教学的手段,使学生学得更有乐趣。

4、指导书写,注重方法渗透。

为了夯实基础,力求写字扎实有效。

教学中,我重点指导了“挂”的写法,通过引导学生读贴——范写——书写——对照——再书写的书写过程,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运用口诀总结书写的方法“一写二看三对照”,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渐做到“一个要比一个好”。

当堂我还引导学生运用此法独立书写“雨”,实现了由扶到放的过程。

5、注重积累,丰富学生语言。

金波的这首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美、语言美等特点,特别适合学生积累。

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还抓住语言特点安排仿写练习,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仿说仿写的练习中,学生一边想象春天万物的变化,一边将想到的内容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与交流中展现个性化的童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

结课时,我又带领学生朗读了金波的另一首描写春雨的诗歌《春雨是个音乐家》,并为学生推荐其他作者的描写春雨的诗歌,使学习不止步于课堂,让学生在不同的诗歌中感受春雨的不同形象,进一步积累语言,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引入更加广阔的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